不要害怕,不再分离

时间:2022-10-05 07:16:48

我相信这世上有不少和我一样的人,我们在认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着,我们需要高贵的学历、丰厚的薪水,还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来挣扎于这个弱肉强食的斗兽场。这样做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问题在于:你是否热爱目前的生活、学习、工作,你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不要急于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跟大家谈谈半年后再次阅读的这本书——《教学勇气》。

《教学勇气》一共有七章,总的来说可分为三部分。前三章为第一部分,作者探索了教与学的内部景观,包括教师的内心世界、教学中的恐惧文化、教与学的悖论,以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经历为例让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又容易理解。与此同时,提供了一些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克服恐惧的方法,用悖论原理来指导教学。第四章到第六章为第二部分,作者从认知、教学、学习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学如何创造一个真正共同体的空间,教育共同体如何将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融合。第七章是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鼓励志同道合的共同体将教学实践转向教育变革,热爱教学的教师将在教育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三个部分层次分明,逐步深入。

作者在第一章中就给我们提出本书的核心问题——“教师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在随后的几章中,结合自身和他人的经历,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引导我们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帕克·帕尔默带我们走进他的教学领域,告诉我们“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如果你选择教学这份高尚的工作,那么教师就要清楚自身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你要热爱你的选择,绝不能不以为意。在认知、教学和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始终是一个共同体,不要害怕经历痛苦的时光,你的内心不应再与学生分离。

一、不要害怕,不再分离

帕克在一次政治课堂中因为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而备受折磨,在漫长而痛苦的一个小时,他被这个问题学生困住了,并且忽视了其他同学的需求。“我心乱如麻,带着沉重的感情离开了那个教室:自怜、欺骗和气愤。”这似乎是一个新手教师才会犯的错误,而此时从教已25年的帕克对此依然无能为力。但事情并未结束,在去往机场的途中,这个“来自地狱的学生”正是他的司机。这次意外的相遇让帕克深刻理解了这个被忽视的、处于社会边缘的学生。“他让我懂得了,在课堂上看上去沉默和表面上忧郁的学生,他们的大脑不是死的:他们充满了恐惧。”

我是一个智商和情商都不高的人,上学时不论学习成绩还是人际关系没有一样值得炫耀,在教室的角落里总会有一个我的位子。课堂上,老师常常会提一些问题,有时候我的答案比那些站起来发言的同学要好,可是我会躲避老师的目光,宁愿让答案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张口。教室里这样的学生应该不止我一个吧,这种沉默让人害怕,有些老师在讲台上会彷徨、停滞不前,有些会自顾自地向前走,可是老师,你为何不停下来去“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

学生不一定懂得你高超的教学技巧,没有一种教学方法会被认定为最好的,他们也无法接受你把所知的一切填满整个空间,其实他们想要的只是被你听到。这意味着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内,你要把一切抛到脑后,而只关心坐在这个教室里的每一个人,意味着你要宽容、理解,“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老师的恐惧相对于学生来说一定要小得多,从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起,你就决定了课堂的气氛。在这个以主体为中心的空间里,学生和老师都不是中心。你不必源源不断地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让这个伟大的主体被学生听到、被学生理解,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与主体以及学生彼此之间进行对话。这个空间应该是愉快而紧张的,争论与沉默并存。教师置身于正在教的学科之中,他们与学生一起认知、教学和学习,并决定要过一种不再分离的生活,他们将生活、教学与学生连接在一起,就像水之溶于水。

在我国当前的考试选拔制度下,一些教师不分春夏秋冬,几乎日日披星戴月赶到学校与学生们一同学习。特别是毕业班的老师们,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我高中的一位英语老师对我说过,因为带毕业班,她不记得上一次逛商场是什么时候。他们为学生所付出的一切有些人还会记得并心存感激,有些人依旧在抱怨当年老师严格的教导,还有些人大概已渐渐淡忘。他们之所以能够不顾一切地全身投入正是因为没有忘记自己当初选择做教师的承诺,他们的教学来于他们清楚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不畏惧教学中的困境,更不愿与学生分离。

二、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原型”这种角色模型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任教师的教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以前导师的影响,为了平稳地度过生存期,模仿能够更快地使自己适应教师角色。帕克在教学生涯早期模仿他导师那种滔滔不绝的授课方式,结果是一场灾难,他没有自己的风格,也不受学生的欢迎。直到他意识到这一点,“我的导师之所以有魅力,关键是他在他的教学方式和他自身之间找到了一致性”,便开始寻找与他自身性格相契合的教学方式。

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试着去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个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对于处于艰辛生存期的初任教师而言,专业的教学技能、技巧培训会帮助他们更容易在学校中生存下去,可是,如果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学校就应该更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初任教师也要尝试发现自己的独特性。一味地模仿他人高水平的教学技巧未必产生优秀的教学,相反,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试着整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与授课方式,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自身认同在于构成我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我的自身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气沉沉。”这是帕克对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所下的定义,他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帮助我们理解。

艾伦和埃里克是两个出身于不同工匠之家的孩子,由于学习优秀都成为家中第一个上大学的人。埃里克在进入私立大学后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使他深感痛苦,并且在教学中把自身经历的痛苦加之于学生。而艾伦上了地方大学,遇到的大都是与自己出身背景相同的人,没有特殊的压力。他把自己的天赋融入到自己的学术和教学中,像一个手工艺人,精心地把学科、学生、自己编织成一张具有凝聚力的网。艾伦之所以能获得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于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经历:他的生活环境、曾经愉快或痛苦的时光、自己所做过的错误或正确的选择等等。在这个复杂领域中,他通过不断地反思把适合的自己整合到个性中,使自己变得更加完整。

在我看来,获得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意味着教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尚未到来,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作为教师,不要过度纠结于已经发生的一切,从过往的生活与教学经历中汲取经验就好,也不要沉迷于对未来无限的遐想,一切都未知。尊重过去与面对现实,坦然接受自己,让内心始终保持一种平衡。

教师的每一天都像在历险,不能因为怕冒风险,每一天都走同样的路。面对新的相遇,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使自我认同与完整更加深刻。在《炼金术士》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的心灵在哪,你的财宝就在哪,你的财宝需要被找到,以便使你在路上发现的一切都能产生意义。”如果你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教师,或许你正整装待发,或许你已经走在路上,你要知道这一路必定会历尽劫数。不要害怕,你的内心世界需要被自己和人们发现,让同样热衷于冒险、忠诚于内心的人与你结伴同行。只要真心去做,一步一个脚印,你终将获得自身的认同与完整,与你的学生一起过着不再分离的生活。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一篇:浅谈工程测量理论方法 下一篇:逆作法施工新技术研究及工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