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 钻塔扬梦绽光华

时间:2022-10-05 07:05:16

他成长在艰苦的钻井一线,瞬息万变的施工现场磨砺出他成熟过硬的钻井技术;他成熟于井队长这个关键岗位,一次次井下情况的完美处理让他锋芒毕露;他成名于中油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选树的竞赛中,一个“全国第一”让他绽放光华。

他,就是康辉,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70152钻井队长。虽然1982年出生的他,还有些许稚气尚未褪尽,但是年轻的外表包裹不住他娴熟过硬的技术能力和行为处事的成熟与冷静,以及因此带来的无数光环与荣誉:中油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选书冠军,中油集团公司工程技术“百队千人”先进个人,2012年度天津市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康辉,作为新一代的石油工人,用自己的青春与梦想在钻塔上绽放出了最美的光华。

让师傅欣慰的“小能手”

“他刚到队上时,天天和我们这些老头子混在一起,什么都干,什么都问,哪里还有大学生的书生气?”——康辉的师傅

2006年,康辉从西安石油大学毕业,进入钻井队工作。没有犹豫,没有畏惧,从进入井队的第一天起,康辉就安下心来,立足钻井一线,从最艰苦的钻工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开启自己新的旅程。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这位还是满身书卷气的大学生没有一丝气馁,更没打退堂鼓,反而勾起了他那股倔劲,“我就不信,平凡的岗位上干不出成绩。”

为了尽快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想结合,弄通钻井施工现场的各道工序,上班时,他边干活边琢磨,对照井场设备一遍一遍地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老师傅、技术员请教,直到弄懂为止。休班时,他就反复阅读钻井工程方面的书,先后学习了《钻井工艺技术》《石油钻井工人技能手册》《国内外钻井技术》等一系列钻井专业书籍,每每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跑到公司物资装备办、生产技术办请教工程技术人员。

打铁需得自身硬,这是康辉对自己的要求。理论知识的丰富并不能满足康辉,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他一招一式练起,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一套绝活:凭心测知道游车升高;凭耳听知道设备是否正常;凭手感知道井下情况。为了提高处理事故、复杂的能力,他十分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每逢井上有情况,不论班上班下,他总要上井参与处理的全过程,边干边学边琢磨。就是凭着这股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的敬业心,他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井下各种事故、复杂的处理方法,迅速成为一名理论过硬、技术精湛的技术骨干。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积月累的学习,使得康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突飞猛进。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就熟练掌握了从钻井队搬家、安装到完井电测全部工序的理论知识及各种钻井事故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走上了实习技术员的岗位。康辉的好学、会学也被队上的人戏称为“千问不倒的小能手”。2007年4月,在担任实习技术员作业的第一口井官60-45井施工时,钻进油气层之前发生了井漏。面对紧急情况,康辉临危不乱,充分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活学活用,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起钻,经过观察后又组织人员进行后续堵漏处理,避免了一起井下事故,最终保证了该井的安全平稳施工。

让领导满意的年轻人

“他是一名做事勤奋专注,激情十足的同志。面对困难,这孩子总是有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康辉的领导

2011年1月份,康辉凭借成熟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在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队级干部竞聘中脱颖而出,被聘任为40573钻井队队长。依靠着在技术员岗位上积累的现场经验,以及对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分析能力等方面的锻炼,他迅速进入角色,投入本职岗位生产,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而成为队长后对各种复杂的情况的处理,也让康辉迅速成熟起来。

2012年,康辉参加了渤海钻探公司中石油优秀班组长参赛人员选拔,凭借着过硬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他在初赛和二次淘汰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代表渤海钻探公司参赛的10名选手之一。肩负着单位的荣誉和领导的期望,康辉那股子不怕苦、不服输的韧劲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集中培训期间,康辉认真听、详细记、仔细问,早八晚十,一节课不落,一节课不逃,当天课程当天完成,当天消化吸收。在培训的小组讨论中,他主动发言,和大家积极交流意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中石油优秀班组长选树比赛中,有一项内容是答辩。这对从小在农村长大,连普通话都不是特别标准的康辉来说,无疑是有难度的。面对困难,康辉没有丝毫气馁退缩,而是开始了近乎严苛的练习。他每天早晨天蒙蒙亮就来到教室,中午也不休息,反复背,反复说,还一遍遍地让同学帮忙提问,经常是一练就到深夜。当时已是盛夏,教室温度异常高,常常是几分钟汗水就湿透了工衣,同事让他歇一歇,老师也叮嘱他注意身体,但是康辉楞是没有叫一声苦,咬着牙地天天坚持。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个月的埋头苦练,康辉在每次练习中,总是能答得又快又好,连听讲的领导也总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在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选树竞赛的最后答辩题上,面对“优化生产组织、进行生产任务描述和具体工作安排”的试题,康辉从容不迫,凭借着日常的积累和不间断的练习,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回答了问题,得到了考核老师的认可,并最终摘得桂冠,扬名中石油。

让队友服气的“领头雁”

“他处处想在我们心里,干在我们前面,为我们这些职工铺就着一条条成长的道路。跟着这样的队长干,我们服!”——康辉的队友

康辉不仅仅是一个好职工,更是一位好队长。他深知,作为一队之长,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全面综合能力,只有处处想在先,干在前,才能做好一支队伍的“领头雁”。上任后,他深入职工中,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然后和队干部一起研究分析队伍的现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将职工出勤、完成生产任务、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工作质量、生产时效等纳入考核范围,并狠抓落实。

在严格要求职工、培养过硬作风的同时,他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管理相结合,在职工中开展了“三看、三想、三处理”主题教育活动,即看公司的发展,想自己的处境,处理好个人与公司发展的关系、看钻井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想井队的出路,处理好个人与市场竞争的关系、看井队的经营效益,想自己的工作态度,处理好个人与效益的关系。千方百计引导职工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转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观念。每口井他都给职工讲形势、讲任务,把工期标底和技术措施都交给职工,促使职工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加压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楼盛俊是2011年分配到40573队上的大学生,刚到队上时,看到艰苦的环境,面对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他很受打击,一度产生畏难情绪,打算辞职不干。面对这种情况,当时担任队长的康辉反复找他谈心,向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告诉他只要好好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康辉还有意识地锻炼楼盛俊,对于一些有难度的井下情况,经常会询问他的意见。慢慢地,楼盛俊发现自己虽然是大学生,但是实际经验太少,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井队上有的是需要他学习和掌握的知识。随着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楼盛俊逐渐爱上了自己的岗位,越来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2013年2月份,由于个人出色的能力和表现,楼盛俊被提为了40573队实习技术员。

目睹楼盛俊从曾经的消极怠工到如今的积极成熟,40573队职工们的心里都颇有感触。以点带面的效应有了充分的体现,整个队上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职工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为提高钻井速度奠定基础。

让妻子幸福的“狠心贼”

“能嫁给这样的男人我感觉很幸福。”——康辉的妻子

康辉白手起家,没有伸手向父母要一分钱,用自己的公积金贷款买了房。2008年7月把媳妇娶进了门,给了媳妇一个避风的港湾。

四年十个月的日日夜夜,康辉的妻子觉得他们的婚姻称得上幸福和谐。她说康辉是个浪漫的男人,每到妇女的节日,他都会买大大小小的礼物送给妻子。他是个很有人情味的男人,对家庭,很负责任,也很关心。虽然相聚的时间很短,生活中的很多情调可能减少了些,但他还是时刻让家人感受到他对家庭的关心和思念,就算他在队上再忙,他也会坚持每天打个电话询问家里情况,孩子的学习情况。

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和丈夫聚少离多无疑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别人家里到处是欢歌笑语,而康辉的妻子,一年至少300天是在独守空房。在婚后生活中,只要工作和家事发生冲突,他总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工作。起初妻子不明白,就算是工作再忙也不能不要家庭,每当康辉这样选择的时候,妻子只能默默掉眼泪。

有一次康辉在休假,一家人正在外散步,突然一个电话打来,康辉向妻子撂下一句话,“队上有事,我现在得回队”,立即就拦了个出租车,妻子很不解,就想知道啥事这么着急,跟着丈夫到了队上。看到一群人在铁罐旁不停地往里加东西,询问职工才知道,溢流了,要不及时压井,会引发井喷事故,一旦井喷,将会机毁人亡。

康辉到队,二话没说,换上工衣,上井指挥去了。看到这种场面,听到职工的解释,妻子终于明白了。康辉带领几十号人工作,想把井打好,多挣些单井兑现,不辜负领导对他的期望,也好给跟着他一起工作的弟兄们一个交代。

为此,妻子始终支持着他,家里的大大小小事都是妻子一个人担着。家里的电器等坏了,亲自买、亲自安装;身怀六甲时还挺着大肚子干家务;妈妈脚受伤,带着老人晚上看病,给老人作冷敷,照顾饮食起居;孩子生病了,独自一人抱着孩子去看病,等等。朋友开玩笑说他妻子都快成“军嫂”了。康辉的妻子却表面上一笑而过,内心却很酸痛。

虽然康辉对待家庭就如其妻子给他起的绰号“狠心贼”,但在工作上,自2006年上班以来,一步一个脚印,从实习到钻工、再到第二技术员、第一技术员、队长岗位,妻子对他的好学上进打心眼佩服。作为石油人的妻子,对康辉的成长,妻子感到很自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这样,用钻杆做笔,康辉在井场这方寸之地,一步步扎实地描绘着自己的梦想与蓝图。今年年初,由于康辉的优异表现,他被调任70152钻井队担任队长。在新的岗位上,他将续写梦想,绽放光华。

上一篇:一路相伴即幸福 下一篇:谭崇台 中国“发展经济学”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