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800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10-05 05:27:57

关于800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00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易形成肛瘘需二次手术。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治疗者可一次性治愈。结论: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一般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治疗

【关键词】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挂线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62-02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基层医院外科门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十三年来我院外科门诊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800余例。先期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150余例患者行单纯的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结果绝大部分转为直肠肛管周围慢性炎症即肛瘘,需行二次手术切除肛瘘。给患者带来二次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近十年来我院外科门诊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650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均治愈,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了医疗经济支出。本院从1999年4月――2012年6月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800余例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4月――2012年6月我院外科门诊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800例,病程3――10日。其中男470例,女330例。年龄2――71岁。平均年龄35.7岁。术中均见脓液流出。该800例患者均无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

1.2 治疗方法 1999年4月――2002年2月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150例,其中男105,女45例。均行单纯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一年内仅有一例未形成肛瘘余149例均形成肛瘘并行二次手术。切除肛瘘后治愈。自2002年2月――2012年6月共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650例,其中男365,女285例。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脓肿内口均符合Goodsall规律(位于中间横线后方者瘘管常是弯的,且内口常在肛管后正中处;位于中间横线前方者瘘管常是直型,内口位于与之相对应的肛窦上)治疗后随访时间1――5年均未复发。

2 结果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绝大多数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

2.1 150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行脓肿切开引流,1年内149例形成肛瘘,被迫行二次手术治愈肛瘘。

2.2 另650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即可一次性脓肿切开引流并与肛窦上的内口至切开引流口挂线,能使脓肿完全敞开,引流更通畅,且避免二次手术的肛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3 讨论

3.1 病理基础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炎症的急性期表现,而肛瘘则是慢性期的表现。

绝大多数的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有肛腺感染引起的,肛腺开口于肛窦,大部分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肛窦开口向上,当患者腹泻,便秘时则易引起肛窦炎,感染沿肛窦底部腺管或淋巴管扩散到肛管周围组织。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又多为疏松的脂肪结缔组织,感染极易蔓延扩散,形成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3.2 手术方法

由以上病理基础所见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是此病的最佳手术方法。切开脓肿放出脓液后可用银质探针依靠肛瘘的Goodsall规律(在中间划一横线,如果探针在脓腔逐渐进入横线后方既考虑此瘘道属弯型,内口常在肛管后正中肛窦处,探针既顺势向肛管后正中行进,很容易穿出内口;如果探针逐渐进入横线前方既考虑此瘘道属直型,与之相对应进入肛管肛窦处既可寻找出内口)经多年多例临床实践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可一次性脓肿切开引流并与肛窦的内口至切开引流口挂线可使脓肿完全敞开,引流更通畅且避免二次肛瘘手术。可一次性治愈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参考文献:

[1] 外科学(第七版)

上一篇:利用单位阅览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 下一篇:颈椎解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