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05 05:23:48

双相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对双相性贫血的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血液科双相性贫血住院患者26例,对他们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结果 26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被初步误诊,通过对2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后,有16例患者治愈安全出院,有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带药出院,其余3例患者血红蛋白没有明显上升。结论 发生双相性贫血和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要提高认识,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双相性贫血;误诊;临床诊断

双相性贫血是一种混合型贫血,是缺铁性贫血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双相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具没有都符合缺铁性贫血,也没有都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征,但它们均有周围血红细胞及血蛋白减少,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1]。同时存在两种贫血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临床不多见,一大部分临床医生对双相性贫血没有足够认识,容易漏诊、误诊。本研究对双相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双相性贫血的认识,降低临床漏诊、误诊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血液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双相性贫血住院患者26例,其中男9例,女17例,他们的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43.6±13.5)岁,所有患者均有贫血的临床表现,还存在头晕、四肢无力、食欲差、恶心、腹痛等临床症状。

1.2诊断标准 ①患者具有贫血临床症状,通过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比正常低;②维生素B12、叶酸、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明显缺乏,均符合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③通过骨髓涂片检查,巨幼红细胞、中性巨晚幼粒细胞、巨杆状核粒细胞以及分叶核粒细胞存在核分叶过多情况;④排除其他严重疾病。

1.3临床症状 26例患者均存在头晕、四肢无力、心慌症状,其中有20例患者同时伴有食欲差症状,有8例患者伴有恶心、腹胀症状,有5例患者伴有腹痛、腹泻,有3例患者伴有反应迟钝,有1例患者伴有嗜睡。所有患者皮肤黏膜都比较苍白,有10例患者下肢出现水肿。

1.4实验室检查 ①通过末梢血象检查,血红蛋白为30~60 g/L,有18例患者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正常,有4例患者末梢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②骨髓涂片检查:对全部患者均实施骨髓穿刺,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其中有14例患者活跃,有6例患者明显活跃,26例骨髓涂片显示巨幼红细胞、中性巨晚幼粒细胞、巨杆状核粒细胞以及分叶核粒细胞存在核分叶过多情况,其中有2例血清叶酸降低,有22例患者维生素B12降低。

1.5诊断结果 2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初步误诊为单纯的缺铁性贫血,有1例患者初步误诊为巨幼细胞性贫血,有1例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有1例误诊为慢性病贫血。

1.6病因分析 有14例患者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其中有7例为萎缩性胃炎,有3例为胃溃疡,有2例为实施胃大部分被切除术,有2例为慢性肾衰竭;有10患者是由营养不良引起的,其中有5例长期食用素食,有3例为了减肥控制进食,有2例家庭生活水平低;有2例患者是在孕产期发生的,另外1例患者具体原因不明。

1.7方法 26例患者除了对原发病积极进行治疗以外,还使用了维生素B12、叶酸、右旋糖酐铁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贫血比较严重的患者,给予输血。

2结果

有16例患者治愈安全出院,治愈率为61.5%,有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带药出院,占了27%,其余3例患者血红蛋白没有明显上升,占了11.5%。

3讨论

临床上单纯的缺铁性贫血或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比较常见,由于双相性贫血二者同时并存,血象表现不够典型,一大部分临床医生对双相性贫血认识不足,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情况。通过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以概括以下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在临床诊断之前,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基于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情况,出现缺铁性贫血或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消化道疾病所引起的,消化道疾病造成维生素B12吸收障碍,酒精中毒、腹泻等造成肠粘膜吸收功能障碍,患者发生严重贫血或者外周血二系及三系下降,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而对于哺乳期、妊娠期妇女,由于血材料摄入不足容易引起双相性贫血[2]。

由于双相性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象检查对诊断的特异性很小,因此实验室骨髓检查可见巨幼红细胞、巨杆状核粒细胞、巨晚幼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核分叶过多等巨幼细胞性贫血改变。本组26例患者中,就有10例患者营养不良引起的,营养不良会导致叶酸缺乏,也无法将丢失过多的铁补充回来,导致双重缺乏,若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及妊娠期,就更容易造成双相性贫血。本研究对患者病因诊断分析出,胃肠疾病、营养不良及妊娠期、分娩后对叶酸、铁的需要量增加这三个是引发双相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治疗双相性贫血,主要方法是加强营养,并补充维生素B12、叶酸以及铁剂。本组26例患者,有16例治愈安全出院,有7例明显好转,临床有效率为88.5%,有3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其中2例老年患者均是胃萎缩,由于老年患者年纪比较大,生理性骨髓造血功能比较差;有1例患者为慢性肾衰竭,发生贫血原因不仅是叶酸和铁摄入不足,还存在促红细胞生长素生成减少、铁利用障碍等因素[3]。分析出双相性贫血的预后情况和病因有直接关系,若患者仅单纯营养不良,恢复就比较快,若同时合并其他疾病,要看患者原发病能否得到彻底治疗,因此,对于双相性贫血患者,要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综述,发生双相性贫血和胃肠道疾病、营养不良及孕产期叶酸、铁剂缺乏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要提高认识,降低误诊率。

参考文献:

[1]陈方平,赵谢兰.血液病学住院医师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1.

[2]薛武进,王伟,刘潇.缺铁性贫血伴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参数的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8.

[3]金栗名,李秀松,曾晓颖.12例胃手术后继发双相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1,06.

上一篇:浅论当下群众文化建设 下一篇:影响儿科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