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

时间:2022-10-05 04:13:41

“不过”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

摘要:“过”在古代汉语中是谓词性成分,表示“时间、空间距离上的经过”,突显客观义。“不过”是否定词“不”与“过”构成的否定结构,前后属状中关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过”发生了词汇化,由“不超过某一限制”引申出“仅仅”、“只”等表示说话人态度、情感的主观义。在前后小句语义方向不一致的语境中,“不过”衍推出转折义,由副词转变为连词,是说话人用以调控听话人认知状态的语言手段,体现交互主观性。从否定结构到副词再到连词,“不过”经历了一个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的过程。

关键词:“不过”;主观性;交互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2013)01-0124-05

一、引言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中“不过”的以下用法:

(一)“不过”是否定词“不”与谓词性成分“过”构成的否定结构,是对“过”的否定。例如:

(1)来休斯顿之前,我对圣诞节以及美国人如何庆祝知道一些,但我们家从来不过。

(二)“不过”是词汇化了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单位。即“不过”不是对“过”的简单否定,而是构成了一个意义上独立的词汇单位[1]62-。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作为副词,表示“仅仅”、“只”的意思;一是作为连词,表示后续小句是对前述小句的补充说明或修正。例如:

(2)我忙向他解释,我不过是给一个朋友帮帮忙,根本不是什么大导演。

(3)《草叶集》中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自我”色彩。不过,惠特曼诗中的“我”,是人民,是大“我”。

按照Hopper和Traugott[2]有关语法化单向性的研究,“不过”的第一种用法出现在第二种用法之前。“不过”从否定结构到副词再到连词的词汇化过程实际上是说话人出于表达自我以及对听话人‘自我’关注的需要,体现了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二、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传统语义学不谈论概念意义,只强调表达式的真值条件。认知语法却以意义的概念观为基础,认为意义即是概念化。Langacker明确指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概念内容和以特定方式对概念内容识解共同作用的结果[3]10-。认知域为我们提供概念内容,认知能力为我们提供识解即以不同方式构思和描述相同情景的能力。他把识解关系理解为是说话人(或听话人)与所概念化和描述情景之间的关系,涉及焦点调整和意象[4]128-132)。Langacker[5]用反映人类感知能力的基本感知情景阐释了这种抽象的识解关系,我们将其简单图示为:

图中的感知区域表示观察者视野所能及的范围;舞台区域表示某一时刻观察者的注意力所集中的范围;连接V与P的虚线表示识解关系,箭头的方向表示观察者与感知对象之间的不对称性;观察者(说话人或听话人)即概念化主体(subject-of-conceptualization);感知对象即概念化客体(object-of-conceptualization)。在这样的观察设置中,观察者完全独立于感知区域,概念化主体与概念化客体之间呈现最大程度的不对称性,对客体的识解体现出最大程度的客观性;如果观察者进入感知区域,对客体识解的主观性增强。

Verhagen认为Langacker对识解关系的描述没能反映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维度。他强调指出任何语言使用都包括两个概念化主体,在典型的面对面交流中对应于说话人与听话人[6]6-。因此,他拓展了Langacker的识解关系图,如下所示[6]7:

图2中的“1”代表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说话人”,“2”代表作为概念化主体的“听话人”。连接“1”和“2”的水平线代表两个概念化主体间的认知协作,即说话人通过特定语言表达调控听话人的认知状态,促使两者之间就概念化客体的识解趋于平衡。处于概念化客体平面的圆圈是以两个独立小句表示的两种不同情景。当话语体现出最大程度的客观性时,话语突显的是情景之间本身的客观关系,即图2中连接概念化客体平面两个圆圈的水平线;当话语体现主观性,即对话语的理解参照概念化主体时,话语突显的是场景与概念化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图2中连接概念化主体与概念化客体两个不同平面的垂直线(此时不区分作为场景构成要素的说话人与听话人);当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说话人邀请同样作为概念化主体的听话人以特定方式对情景进行识解时,体现交互主观性,此时话语突显的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认知协作关系,即图2中连接圆圈1与2的水平线。

从最初的否定结构到表示说话人态度、情感意义的副词再到调控听话人认知状态的连词,“不过”经历了这种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意义建构,下面我们具体分析。

三、“不过”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

(一)“不过”突显客观义

当“过”用作谓词性成分,表示“时间、空间距离的经过”时,突显其本身客观义。例如:

(4)夫劳爵,其县过三日有不致士大夫劳爵,能。(《商君书》)

(5)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在这种用法中,“过”后常常会出现表示时间、地点的名词短语,即“过+-NP(T/P)”,如例句中的“三日”、“泰山侧”。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依然存在,例如:

(6)再过半年,这条水渠就完工了。(《现代汉语八百词》)

(7)爬雪山过草地,行军十分艰苦。(《现代汉语八百词》)

谓词性成分“过”有其否定式,即前加否定词“不”,“不”和“过”都是独立的语言单位,前后是状中关系。这种用法在实际语料中不多见,通常表示经过、度过某一重要时刻、节日等意义,如前面提到的第(1)例。

经过某一时间或空间意味着这一时间或空间只是“经过”这一行为过程中的一个参照点,也就是说,“经过”所表示的行为最终超出了这一时间或空间。这样,“过”引申出“超过”的意思。沈家煊将其表述为“从后面的赶到前面的经过”。[7]240-例如:

(8)王乃命于国曰:“国人欲告者来告,告孤不审,将为戮不利,及五日必审之,过五日,道将不行。(《国语?吴语》)

相应地,“不过”也就表示“不超过某个限制范围”,即原来行为过程中的参照点变成了限制点。例如:

(9)人之寿,久之不过百,中寿不过六十。以百与六十为无穷者之虑,其情必不相当矣。(《吕氏春秋?孟冬纪第十》)

(10)公兴师以袭郑,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趫与力之盛至,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吕氏春秋?先识》)

这两例中前一例表示时间上的不超过,后一例表示空间距离上的不超过。

(二)“不过”突显主观义

如果表示“不超过”意义的“不过”出现在前后所述成分对比明显的上下文中,它往往由吸收“数量不大”的语境义推导出“仅仅”的隐涵义,“不过”已经由陈述功能变为了语言表现上的功能[8]27-。此时,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就依赖说话人的态度,即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按照常理“不过”前后所描述的情景不相称、不搭配,“不过”帮助说话人表达了“少”的主观意义。久而久之,这种附在“不过”之上的语用意义被固定下来,成了“不过”的常规用法之一。这样,“不过”由否定词“不”与谓词性成分“过”组成的否定结构转变为一个意义上独立的词汇单位(副词),即发生了词汇化[1]。例如:

(11)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庄子?盗跖》)

按照姚小鹏、姚双云[8]的解释,我们理解此句话为:“不过”前后的数量“一月”和“四五日”对比明显,“不过”吸收“数量不大”的语境义,表示“仅仅”、“只”,突出了说话人认为开口笑的次数太少的主观意义。再如:

(12)苏州光福司徒庙门前有棵古老的黄杨树,相传有700高龄,但高不过10米,胸径仅30厘米,所以俗话说,“千年勿大黄杨木”。

此句中的“但”以及上下文语境帮助我们解读“不过”为“仅仅”、“只有”之义,体现了说话人主观性,即相对于700年的漫长历史来说,10米的高度也未免太矮了些。

有时,说话人会借助“只”来加强“仅仅”之义,构成“只不过……”构式。例如:

(13)我不太了解,只不过随便说说。(《现代汉语八百词》)

此句中“不过”前的“只”帮助强调说话人认为“自己对情况不是十分清楚,所说之话不宜被作为进一步推理或行动的依据”等主观性意义。再如:

(14)从另一个角度说,生活又是极其简单的,它只不过是过去的简单重复而已。

此句中的“只不过”也是强调“仅仅”的意思。小句“它只不过是过去的简单重复而已”是对前项“从另一个角度说,生活又是极其简单的”的进一步说明,“不过”的前、后项语义方向一致,这一点可以从前一小句中的“极其简单”和后一小句中的“简单重复”看出。当“不过”的前、后项语义方向不一致时,“不过”就起到修正前项语义的作用。例如:

(15)他性子一向很急,不过现在好多了。(《现代汉语八百词》)

此句中“不过”的使用部分地修正了前项“他性子一向很急”的语义。

(三)“不过”突显交互主观义

由于在句子“他性子一向很急,不过现在好多了”中“不过”后所跟小句与前项语义方向不一致,“不过”引申出转折的意思来,按照张谊生[9]的观点,即在整个篇章语境中就可以衍推出转折义。“不过”也由小句内修饰成分转变为小句间语义上的连接成分,即由副词变为了连词。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承载着说话人的某种意向,Verhagen同意Anscombre和Ducrot提出的“论辩理论”(the-theory-of-argumentativity),认为表达式恒定的功能是它的论辩方向(argumentational-orientation)。即正常语言使用不仅仅是信息性的,还是论辩性的,它是说话人试图影响听话人思想、态度甚至是即时行动的努力[6]9-10)。因此,听话人应该把说话人的话语主要看作是自己参与某种推理过程,进而得出某种结论的指导。成功的交际是理解说话人想让你做出什么样的推论,而不只是关注相同的客体[6]12-13)。“不过”的连词用法充分体现了话语的这种特性。用作连词的“不过”一般出现在两个小句之间,前后有标点隔开,通常情况是与前一小句用句号隔开,与后一小句用逗号隔开。标点符号的用法说明了“不过”用作连词时与后一小句的语义联系更为紧密,强调的是后一小句的意义。说话人使用“不过”的目的主要是指导听话人得出自己预期的推论,是与听话人之间的认知协作,属于图2中S平面上的操作。现代汉语中这种“不过”的用法比较常见,例如:

(16)小时候的我就比别的孩子显得更忧郁、更多愁善感。不过,这样的性格却给我后来的演艺事业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说话人认为基于共享的文化知识,听话人在读了“不过”之前的小句后可能会推出“这种忧郁的性格给说话人带来了不良影响”、“说话人将自己现在的某些不理想状态归因于小时候的这种性格”之类的负面论断,因此,他/她使用“不过”指导听话人修正这种推理,这一点可以从“不过”后所跟小句中的“却”看出。也就是说,“不过”前后小句之间是一种转折关系:后面小句是对前面小句意义的修正和补充说明。通过整理搜集到的例子,我们发现“不过”后所跟小句对前面小句的修正或补充说明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几种(我们用P表示“不过”之前的小句、q表示“不过”之后的小句):

P消极意义,q积极意义

(17)他们的欺诈行为被电视曝了光,我只不过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员。不过,这次受骗经历,却让我无意中知道了模特这个词汇。

P积极意义,q消极意义

(18)此外,由于中国近年来经济一直处于通缩时期,相信进入世贸有助改善消费者的信心,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不过,由于中国须加速内部改革以作出相应的配合,短期内将会令失业问题恶化,从而抵消因加入世贸的正面影响……。

P中性意义,q中性意义

(19)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转,春、夏、秋、冬四季便交替不断出现。不过,在北温带和南温带地区,四季的出现正好相反,当北温带的人们正穿着大棉袄的时候,南温带的人们却在海滨浴场避暑呢。

总体来说,“不过”作为连词的所有用法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说话人认为基于共享的社会文化知识,小句P会使听话人推出某种结论或形成某种认识,而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得出的结论、认识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因此,他/她通过使用“不过”指导听话人修正基于P的这种推论或认识。即“不过”体现了交互主观性,其作用更多的是调控听话人的认知状态,是说话人为达到成功交际所使用的一种话语修辞策略。同时,“不过”的使用使P和q之间的语义衔接更加流畅、自然,是语篇连贯不可缺少的形式手段。

与同样作为转折连词的“但是”相比,“不过”多用于日常性话题中,更加口语化,给人一种面对面交流的感觉,而“但是”往往出现在书面语中,给人以正式、严肃的感觉。例如:

(20)群众演员也是所有演员中最辛苦的。我所受过的苦,简直数不胜数。不过,若没有受过这些苦,将来怎么好意思拿那10万到15万的日酬劳?

(21)5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此外,与“不过”中q-对P-的补充说明或部分修正不同,“但是”中的q与P明显对立,因此转折意味更浓,例如:

(22)还曾经通过印度向与我国还没有外交关系的美国,几次提出强烈警告。但是,美帝国主义对此都不理不睬。

四、结语

从最开始表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时间域和空间域到表示人类的认知状态,“不过”经历了从具体义到抽象义的词汇化过程,与此同时它的句法功能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即从否定词+谓词性成分的否定主谓结构到表示说话人主观态度的范围副词再到调控听话人认知状态的交互主观性连词。但是,词语的各个发展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存在着种种联系。情况往往是某一特殊语境中词语的使用促使听话人根据“不过量准则”推出说话人有附加在词语上的态度、情感义,这一“额外的”表达说话人主观性的语用意义经过反复使用、加强引申出后一阶段的词汇意义。引申义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意义的彻底消亡,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不过”的多种用法,只不过连词用法“P。不过,q”比较常见。从表示“时间、空间距离的经过”到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性、交互主观性,关注对象从概念化客体转移到了概念化主体、从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转移到了对“自我”主观世界的表达和对“他人”主观认知世界的调控。这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在语言中的具体反映,即语言经历了从服务于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到把我们的主观认识、情感强加于客观世界再到指导听话人按我们预期方式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J].语言研究,2002(3).

[2]HOPPER P J,TRAUGOTT E C.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高远,李福印.罗纳德?兰艾克认知语法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LANGACKER R W.Concept,Image,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0.

[6]VERHAGEN A.Constructions of Intersubjectivity:Discourse,Syntax,and Cogn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7]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姚小鹏,姚双云.“不X”类副词的语法化与表义功用[J].汉语学习,2010(4).

[9]张谊生.“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J].世界汉语教学,2002(3).

上一篇:频率相关域的桩基结构竖向水平振动特性分析 下一篇: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