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放高利贷危害无穷

时间:2022-10-05 04:08:23

上市公司放高利贷危害无穷

中小企业因借贷无门深陷资金困局,这被“不差钱”的国内上市公司看在眼里,并挖空心思寻求牟取暴利的窍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来获取高额利润,这些“资本掮客”正在掏空中国实体经济。

所谓委托贷款,是指受贷款方(中小企业)接受贷款方(上市公司)向银行所贷的资金,贷款方从中赚取高息利差,银行在其中充当中介角色,收取正常贷款利息和委托贷款手续费。目前,这种通过委托贷款放高利贷的方式正成为上市公司一种新的盈利渠道,其所获得的收益甚至大过主业,因此,有些上市公司乐此不疲。

上市公司敢于冒风险放高利贷,是出于巨大的利益诱惑。据人民网报道,截至9月6日,沪深两市有119份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涉及59家上市公司,累计贷款额超过171.95亿元,同比增长近38.2%。其中,委托贷款年利率最低为12%,最高则达24.5%。而64家涉及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中,有九成以上是国有控股公司,包括中国中铁、中粮地产、现代制药等。

上市公司将股民的钱用来放贷,即可衣食无忧。甚至,不少上市公司在高收益的驱动下,从银行获得相对较低利率的贷款后,再以较高的利率发放委托贷款,从中赚取利差。这种做法很不合理,也不应该。委托贷款盛行,反映出的是上市公司资金配置的错乱。

据披露,大多数上市公司在IPO时都获得了超募资金,它们通过利用超募资金发放委托贷款等方式获得渔利。在中国股市持续萎靡的情况下,超募现象盛行,意味着基础配置作用发生了扭曲。上市公司在资本链条上居于有利位置,成了获取廉价资金的权贵阶层,导致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持续恶化。

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今年上市的213家公司共募集资金1978亿元,其中1042.06亿元是超募资金。大规模的超募,导致很多上市公司手中的钱多得不知如何花,于是它们从实体行业的从业者,摇身变为发放贷款的类金融业者。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盛行,也可窥见它们主营业绩不佳。数据显示,武汉健民以年利率20%委托贷款1.5亿元,一年利息收入达3000万元,而该公司上半年净利仅为3620万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就评论指出,对于用于财务性投资的资金究竟是自有资金还是募集资金,监管机构很难辨别,有上市公司因此打了球。

投资者喂肥了上市公司,但它们却无心经营主业,而是将希望寄托在放高利贷上,这样一批本末倒置的“放贷者”,严重压缩了中国中小企业的求贷空间,减弱了中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有证券人士认为,如果上市公司放贷的恶风不刹住,中国经济未来将丧失活力。

委托贷款盛行更让人担心中国金融生态恶化,中小企业正嗷嗷待哺,中国实体经济岌岌可危。企业实体的虚化,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灾难,也是中国经济所不能承受之重。

上市公司的高利贷大部分流向遭遇资金瓶颈的中小企业,而后者恰恰支撑着中国经济最基础的根基部分。高利贷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从长期来看,高额的利息将使中小企业的处境更加恶化,使中小企业在不堪重负的借贷包袱中摇摇欲坠。

或许有人认为,委托贷款的高利率,确实能给上市公司带来不错的收益,国人无需杞人忧天,但必须指出的是,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这些“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高收益背后其实暗藏着高风险。

随着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中小企业违约的风险也在攀升,这正是商业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原因之一。显然,违约风险不会因为上市公司的出现而有所缓解。如果上市公司的贷款未能获得收益,甚至血本无归,将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受损,无辜股民更是深受其害。

这种行为还损害了普通大众的利益。国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利用融资的便利性放贷,致使信贷政策失效,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背道而驰。

投资者在恶劣的资本环境下,本来就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目前,大量的委托贷款无疑又让投资者身处恐慌。最为关键的是,本属于全体股民支配的资金,被上市公司用来放高利贷获取收益,全体股民却很难分享利益盛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饮鸩止渴的短视之举。

而目前有相当部分贷款直接流进了房地产行业,这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房地产作为受政策影响很大的行业,一旦出现房价暴跌,并出现资金链断裂,放贷的公司将会面临追讨无门的局面。实际上,目前房地产业已经处在很微妙的关头,销量持续低迷。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上市公司的“不务正业”,不仅难以对其业绩形成持续的推力,反而会导致它们后劲不足――长期沉湎于通过借贷获利,往往容易使一家企业丧失创新的动力,从而导致失去市场竞争力。

基于此,上市公司对委托贷款必须克制和谨慎,投资者也要擦亮双眼,相关的监管部门更应保持警惕。而要从根本上防止委托借贷局势恶化,就应该从改善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出发,在贷款上给予政策倾斜,彻底断了上市公司发放高利贷的念想。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要采取不同的形成道路 下一篇:连续性亏损再现液晶行业面板大厂谨慎应对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