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践运用 锤炼阅读素养

时间:2022-10-05 03:56:21

结合实践运用 锤炼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02-02

在小学阅读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充分领悟2011年版课程理念的精髓,采取有效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感悟文本语言,积累和丰富文本语言,运用文本语言进行表达,在注重阅读实践的活动中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紧扣文本词句,发展个性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内涵时,应让学生深入文本之中,捕捉文本的重点词句进行揣摩、品悟,一方面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领悟作者表达技巧的高超,另一方面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感悟文本蕴涵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在个性化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涵的同时,能够结合语境运用文本的词句进行表达,促使学生内化文本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逻辑思维,凸现学生的个性阅读。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案例片段: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读后纷纷回答:奇迹)

师:你们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这是个“奇迹”?

生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生2: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教师运用课件出示这两句话。)

师:“奇迹”是什么意思?对于安静创造的“奇迹”,作者的想法是什么?

生1:“奇迹”是指不同寻常的事,作者认为安静创造的“奇迹”应该是指安静一系列拢住蝴蝶的动作不可思议,肯定有神奇的灵性牵引着她。

师: “神奇的灵性”又是什么意思?安静的“神奇的灵性”又表现在文中哪里?

生3:“神奇的灵性”指非常奇妙的聪明才智。

生4:“神奇的灵性”表现在“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生5:也表现在“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穿梭”“ 流畅”“ 磕磕绊绊”各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段通顺的画面吗?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相互运用这些词语描述一个生动具体的画面。

师:你从文中的“整天”和“流连”这两个词语想象到什么?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生1:清晨,安静漫步走向花丛,用小巧的手抚摸着嫩绿的叶儿,闻着月季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陶醉在花香之中;中午,安静在月季花丛中快步地行走着,耳畔传来了小鸟欢快的歌声,她的口中跟着鸟儿歌声的节奏哼着《春天在哪里》;黄昏……雨天……晴天,安静踏着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清香,在月季花丛中尽情地追逐花蝴蝶,她的脸上荡漾着快乐的笑容。

……

师:是啊,安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花园中一草一木千百次的抚摸,来自于她纯洁的心灵和对春天、生命的热爱。正因为这样,安静才创造出了“奇迹”。

二、强化迁移训练,锤炼言语运用

由于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范本,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语境体验与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还要积极捕捉文本的语言训练点,利用迁移训练方式,参照文本语言形式进行仿写,促使学生经过语言训练,深化解读文本的内涵,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表达方式,解放学生阅读思维,锤炼学生学会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迁移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提高阅读课堂语言实践效果,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说话、写话的综合能力。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案例片段: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爸爸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的那段话怎样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

生1:爸爸的话描述了白杨树的高大挺秀,能够顶住任何的自然灾害,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形象地把白杨树的外在特点具体叙述出来。

生2:爸爸的话把白杨树忠诚无私、尽忠尽责的精神表现出来。

生3:爸爸通过白杨树把边疆建设者那种不怕困难、坚强执著的奉献精神表达出来。

师:大家对这句话理解得十分透彻。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借白杨树比喻边疆建设者,把他们扎根、建设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刻画出来。

师:你能仿照作者刻画白杨树的方法,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吗?

(出示仿写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___,________哪儿______。不管______,它总是 ______。)

生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是戈壁滩,它就在哪儿扎下深深的根,长出了茂盛的枝叶。不管沙漠上沙尘暴多么严重,不管戈壁滩上怎么酷热,它总是给长途跋涉在沙漠荒野的人们带来了绿的生机和活力,带来了生的希望。

生2: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阻挡风沙,它就在哪儿安家落户,为人们铸造了一道道坚强的绿色屏障。不管风再狂沙再猛,不管土地再贫瘠,再干旱酷热,它总是挺直胸膛,坚强地挺立在天地浑黄一体的戈壁滩上,为大地增添一点绿意。

师:大家通过联想进行仿写,把白杨树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刻画得惟妙惟肖。请同学们运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些关联词描述自己在生活中见到事物,动笔写一写。

……

学生在这种迁移仿写活动中提高了语感,拓宽了阅读思维,深化了对文本内涵的解读,充分地训练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提升了阅读综合素养。

三、挖掘文本空白,实现读写结合

作者在文本中经常有意或无意留有空白处,这些空白处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教师要立足于文本,挖掘文本的空白,充分利用这些空白处,采取读写相结合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解读内容和生活经验,运用语言进行补白,使文本内容更加具体、丰满,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个性解读,锤炼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奠定了基础。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课例片段:

学生初步解读了课文内容后,教师运用课件出示: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父与子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

生1:其他父母都是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却不停地挖掘36个小时,最终救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孩子,实现了他对儿子的承诺,这一切说明父亲的了不起。

生2:儿子阿曼达的了不起主要表现在废墟下以坚强的信念,坚持到父亲救出他,他对父亲持有坚定的信念,他的了不起还表现在得到父亲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师:理解的不错!是啊,阿曼达在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食物,只有恐惧、危险,他却坚信父亲对他说的那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一直等到奇迹的到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在这么黑的瓦砾堆下,文中却没有具体描述阿曼达和他的同学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留下了一处空白,请大家发挥想象,动笔写一写阿曼达和他的同学是怎样战胜恐惧,等到奇迹到来的。

学生结合自己在影视片中看到的地震灾后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动笔叙述,有的学生详细地描述了废墟下漆黑的环境,以及阿曼达的同学是如何恐惧和绝望;有的学生娓娓叙述了阿曼达在地震后是怎样安慰、鼓励和帮助受伤的同学,把自己身上剩下的水和一点儿面包让给因饥饿而晕倒的同学;有的学生形象地描述了阿曼达怎样告诉同学不要害怕,鼓励大家坚持生的希望,等待他的父亲救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立足深入文本,采取各种有效阅读策略,强化阅读的实践性,并在深化理解文本内涵的同时,注重文本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综合素养。

上一篇:《数数 数的组成》教学案例分析 下一篇:课堂上如何“讲”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