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热与社会福利损失分析

时间:2022-10-05 03:50:08

“公考”热与社会福利损失分析

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国家公务员”报考者超过146万人。从过去经验来看,每年公务员平均录取率不到1.75%。2001年以来,公务员实际考试人数从3万多人上升到100万人,求职者与职位数之比达到93:1,其激烈程度已远远超过高考和考研。

若把公务员看成普通职业,并以此判断,得出就业市场竞争同样激烈的结论则是大错特错。2009年11月,在公务员报名和考试如火如荼的同时,人力资源市场却显得比较冷清,进场求职择业的人数明显减少。10月份,很多省市用人单位的岗位缺口大于求职者人数,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对比发现,尽管公务员考试竞争如此激烈,却仍有人前赴后继,有的毕业生甚至放弃了各种招聘机会,专心复习考公务员。这种现象背后社会效率和社会福利损失不得不引起深思。本文首先分析个体求职者职业选择中的决策过程;其次分析求职者行为与招聘方行为相互作用关系及导致的后果;最后从个体行为扩展到总体行为,分析人力资源市场均衡结果对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一、个人职业选择的决策过程分析

(一)理性人假设与决策分析

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首先就是个人选择必须使自身效用最大化。求职亦如此,求职者必然要衡量各方面利害得失。假设求职者从以下方面衡量某一职位的效用:

收入水平w;收入稳定性o;自身才能Q;为获得某一职位所愿意付出的一次性求职成本F(求职中付出的精力、时间、花费等)及其最大可承受成本F;职位可得性,即在竞争某一岗位胜出的概率P{.,x},这里x指影响职位可得性P的外生变量;职位获得后日常工作辛苦程度L和求职者所能承受的最大辛苦程度L;职位的期望效用EU。

某一职位带给求职者的效用水平受到以上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有的是直接影响,有的是间接影响。为了分析方便,把期望效用表示为:EU=U{w,盯,Q,F,F。,P’L’L。)。进一步分析u的直接决定因素EU=P*U(w,,L};间接决定因素P=P(Q,F,Fl眦,xl;L=L{Q]。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为:EU与P、w成正相关;与a、L成负相关。P除了与x相关外,还与Q、F成正相关;L同Q成负相关。

在以上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可得出:理性求职者在职业选择中应该基于自身才能,选择收入水平高、收入稳定性好、求职成本低、工作难度低、可得性强的职位。

(二)“公考”者行为分析

这里暂不对“公考”者行为理性与否做出判断,先来考察公务员职位本身。

根据之前的分析,某一岗位带给求职者的期望效用取决于收入水平、收入稳定性、工作辛苦程度和职位可得性这4个因素。针对公务员这一职位,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公务员职位可得性P远低于其他行业,因为P更多地受外生变量x(这里指报考人数远大于职位供给)的影响而变得非常低。求职者个人即使付出了很高的求职成本,公务员职位仍然几乎不具有可得性。但目前的情况是,公务员职位几乎成了首选。在P非常小的情况下,要保证Eu达到社会平均水平,必然要求公务员岗位给求职成功者带来的效用ufw,盯,L非常大。一般而言,公务员工作辛苦程度总体而言接近社会平均水平,即使略低,也不会低到带给求职成功者非常大效用的程度。

因此,在求职者理性的假设下,我们可以得出,公务员收入水平及其稳定性是决定“公考”报名者前赴后继、屡败屡战的根本原因。

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一)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行为假设

用人单位一般是各类生产和服务型企业,招聘的流程为:发出招聘广告――求职者报名――用人单位笔试和面试。

假设之一:用人单位招聘标准有三:先到先得,即在给定期限内报名者获得被考核机会;择优录取,即挑选个人才能最佳者录用;招满即止,即一旦招聘到足够的求职者,立即退出人力资源市场。

假设之二:用人单位有优次之分。优者生产效率高、社会贡献大、给员工回报也大;次者这三方面均不如前者。

假设之三:“强强”合作为最优。用人单位招聘到的人才越优秀,越有利于自身发展,其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大;求职者进入的用人单位越优秀,得到的回报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假设之四:求职过程分两轮。首轮,用人单位进入市场参与招聘,首轮结束时部分单位已完成招聘退出市场;次轮,剩余的用人单位全部完成招聘,求职者均找到工作,人力资源市场出清。

假设之五:求职者个人才能均不相同,分为精英群体与非精英群体两个部分。

假设之六:公务员考试绝对公平,不存在使P异常大的外生变量x。

假设之七:求职者对自身的能力能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

假设之八:求职者对用人单位的优次判断一致。

假设之九:首轮招聘开始后,选择报考公务员的不再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次轮招聘开始后,所有未获得公务员录取的求职者进入市场参与求职竞争。

(二)人力资源市场均衡结果分析

首轮各用人单位包括公务员岗位的招聘开始后,求职者如果选择报考公务员则不得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参与求职竞争。在大家都努力准备“公考”的情况下,求职者中个人才能较高的精英们机会更大,因此,精英们选择参与公务员考试,非精英们选择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竞争。

首轮招聘中,较优的用人单位更多地受到求职者们的青睐而获得更多招聘对象选择,非精英求职者们在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标准下找到了工作。次轮招聘中,较好的用人单位与(部分)非精英求职者退出人力资源市场,市场中剩下的是没有考上公务员的精英求职者与较次的用人单位。同第一轮招聘一样,求职者在剩余的用人单位中选择尽可能好的岗位,用人单位择优录取选择人才。

由此可以推断出最终结果:除了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精英们外,一方面,精英求职者没有被录用到本可以进入的较好的用人单位;另一方面,最好的用人单位也没有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

三、社会福利分析

自古以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之一。“好钢用在刀刃上”、“杀鸡焉用牛刀”等俗语都反映了古人对稀缺资源配置的朴素理解。人类文明进步到今天,始终在促使社会制度向着有利于资源流向最能使其发挥作用的地方发展,但是,从公务员考试造成的社会福利影响来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终极理想未能实现。

(一)人力资源市场实现最优配置的条件

假设社会福利大小等于社会总产出大小,即各生产部门产出的总和,根据假设之三,“强强合作”是最优结果。所以个人才能最强的求职

者加入最好的用人单位,次强的求职者加入次优的用人单位,以此类推,最差的求职者流向社会中最次的用人单位,这个社会才真正实现了人尽其才,社会福利水平也因此最大化。

(二)之前假设前提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所能达到的社会福利情况

第一,公务员岗位属于政府部门,而政府部门不创造社会财富;第二,竞争公务员最终成功者必然是精英群体中的精华,如果这些人加入了企业,必定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第三,精英群体大部分人由于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而只能进入较次的用人单位,才能得不到发挥,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由此观之,公务员招聘所造成的资源消耗不仅在于组织公务员考试本身,潜在的社会损失也是非常大的。

四、总结

以上分析基于诸多假设,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问题,而非问题本身。例如,并非所有求职者都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比如学历要求;再如,失业的存在表明人力资源市场从未出清,等等。但通过假设,能更清楚地发现问题的本源及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

公务员考试作为近年来建立并坚持的制度,本身不存在问题,毕竟它同高考、考研一样给每个人以公平竞争的机会。问题在于,为何公务员的录取率非常小却仍有上百万人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去搏这一岗位。先前分析说明,收入稳定、工作轻松、尤其是收入水平高让公务员岗位备受追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收入水平不仅包括显性的货币工资收入,而且还包括各种形式的福利,甚至是灰色或黑色收入。另外,公务员考试导致了人才配置一定程度的扭曲,尽管福利损失无法统计,但绝不能忽视这一问题。

因此,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须从制度上着手。第一,精简公务员队伍,让整个队伍更有效率地运作,把政府建设成为大市场经济服务的小政府,从而降低纳税人负担,把更多的社会财富留给财富创造者本人。第二,创新公务员制度,包括:1、探索公务员的择优汰劣制度,让公务员时刻都有目标、责任感、危机感;2、完善公务员聘用制,明确聘用范围、期限和聘用条件,让公务员队伍的人员进出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3、公开公务员的收入及财产,接受人民监督,约束其权力运用。

总之,公务员制度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务员职业回归正常化。一个人人都想做官的国家,未见得是个国富民强、勇于创新、生命力强的国家。国家要真正走向富强,必须破除目前的官本位思想。近代世界史一再表明,强大国家强在其制度。法律的健全、体制的完善,这对于当前中国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理应为之付出努力。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上一篇:构建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关于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