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药膳“活血化瘀”法在老年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探讨

时间:2022-10-05 02:17:12

自然药膳“活血化瘀”法在老年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2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207-01

“活血化瘀”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此法是治疗瘀血的大法,它有疏通经络,祛瘀生新,止血止痛等作用。现代科学方法已经阐明,活血化瘀方法有改善血液循环(主要是微循环)、调节新陈代谢、控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增生性病变转化吸收、控制感染等作用。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将此法应用于老年人日常中药膳中,该药膳法有通筋活络。调补气血,平衡阴阳之功效,能恢复机体免疫力,治疗和预防老年性疾病从而达到养生保健及康复之目的。对于老年人疾病康复、防病延年有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①冬阳饮――当归、肉桂、黄芪、大枣、党参、麦冬各15g。

②补血汤――红枣、当归、党参、黄芪、冬麦各20 g、桂枝6 g。③三白汤――白芍、百合、白芨各30 g,白糖20 g。有破坏分解黄曲霉素的作用,增强心脏的流量,保护肝脏之药理作用,具有通心阳活血脉功效。百合:养心安神。白芨:润肺止咳。

以上药饮,均可洗净后晨起用凉水(适量)煨沸5―10分钟后饮用(代茶水),以后用开水冲服,午后可连药一并吃尽,每日一次或隔日服用均可,四季长期饮服,对于老年人养生保健及疾病康复起到良好的效果。以上药饮也可配制成粉末状与肉类汤冲服。

1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陪的要求从有病治病向养身保健方面发展。

老年人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血管老化:血管内膜增厚,呈斑块状,有时可断裂变脆,动脉壁肌纤维数目明显减少,被胶原纤维代替,呈透明变性及钙化沉着,造成管腔狭窄,称为“老年人小动脉硬化”,在中医则表现为一系列血瘀气滞之病理性变化。②免疫功能下降:胸腺退化,影响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周围淋巴器官也退化,功能减退,抗体水平下降,外源性搞原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减弱,易于感染和发生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等。这些疾病从中医病理角度分析,主要归为血瘀气滞,气血不足和阴阳失调。

“活血化瘀”食膳法中的“”瘀是指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符合老年性病理、生理改变,如“老年性小动脉”;“活”是指调补平衡活化之意,“化瘀”则多是指通经络,祛瘀生新之意。“血”指血脉,血液、中医的“血”是在气的推动下,内系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循环全身,对全身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血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充足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思维敏捷,血的正常循环是心、肺、肝、脾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任何一脏的功能失调,都可以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

本文所介绍的药膳饮,配制简单,安全可口。

上一篇:化瘀通络汤辨证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辩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