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番茄-丝瓜-莴苣一年三茬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5 01:28:37

大棚番茄-丝瓜-莴苣一年三茬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平湖市广陈镇民主村种植番茄已有25年历史,番茄种植面积达72 hm2,占全市番茄种植面积的39 %。近几年该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形成了以大棚番茄为主的生态高效生产模式。大棚番茄-丝瓜-莴苣一年三茬种植,每667 m2产值达16 000元。在纯蔬菜种植区这种模式既具有市场商品性好、较耐贮运的特点,又具有能充分利用大棚结构资源,一年内保持土壤适度休耕、恢复地力的生态特色,符合农业可持续生产的要求。

1茬口安排

大棚番茄在9月下旬播种,过20~25 d后假植,11月底至12月初定植。丝瓜在2月中旬播种,过2个月左右定植在大棚边上。夏莴苣在 8月初播种,秋莴苣在10月初播种,过15~20 d后定植。

2品种选择

番茄品种:欧宝318、金鹏等。丝瓜品种:自留种。夏莴苣品种:夏莴苣。秋莴苣品种:绿丰王。

3番茄栽培技术

3.1播种育苗

3.1.1育苗土

稻板土100 kg、腐熟猪灰25 kg、砻糠灰16 kg、钙镁磷肥0.25 kg。

3.1.2苗床准备

播种宜准备好苗床,在苗床表层覆盖4~5 cm厚的营养土,并加以平整。播种时应浇足底水。

3.1.3播种方法

播种宜采用撒播,应力求均匀,可用砻糠灰、细沙与种子拌匀后播种。播后覆盖0.5 cm左右的营养土,盖上地膜,盖小拱棚。

3.1.4温湿度控制

播种后苗床温度控制在28~30 ℃;出苗后要降湿防病害,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晚上15~18 ℃。

3.2河泥块假植

3.2.1苗床准备

标准大棚内按二畦整地,将河泥块(河泥土配方:10 m2河泥块加入0.39~0.46 kg的磷肥)划成长8 cm,宽8 cm,高5~6 cm的小块,在每块河泥块中央打直径4 cm的假植孔。

3.2.2假植要求

当秧苗长到1叶1心或2叶1心时,应移入河泥块的假植孔中,再覆盖些经多菌灵消毒过的细土。假植应选晴天进行。假植后浇足水分,并随即用小拱棚覆盖。

3.2.3苗床管理

将排列整齐的河泥块横向抽出1条,以促进幼苗生长。当气温下降到-2~-3 ℃时,在小拱棚上盖草帘。

3.3定植

3.3.1整地做畦

畦宽(连沟)1.5 m,沟深20 cm。

3.3.2施基肥

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氮磷钾含量各15 %的三元复合肥30~35 kg。

3.3.3定植时间

达到壮苗要求的应定植,即株高20~25 cm,开展度25 cm左右,茎粗0.5~0.6 cm,真叶7~9片,现大蕾,叶色深绿不发紫,根系发达无病害。

3.3.4定植密度

番茄单干整枝每667 m2栽3 200~3 500株。

3.3.5定植方法

定植宜在适宜天气进行,结合浇定根水,以利早活发根,平整畦面,覆盖地膜。

3.4田间管理

3.4.1温度管理

采用大棚拉线覆盖,充分利用大棚原有的钢架结构,在大棚顶部,大棚裙边上、中部均匀拉线,形成塑料线大棚结构。这样只要平摊、收拢大棚膜就可实现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节大棚内温度变化,操作非常方便。采用2层膜覆盖棚内温度可提高4~5 ℃,采用3层膜覆盖棚内温度可提高8~9 ℃,这样即使出现-5~-6 ℃的严重冰冻天气,大棚内的作物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3.4.2追肥

活棵后追施1次0.5 %复合肥(N∶P∶K=15∶15∶15)溶液,促进营养生长,以后视苗情追肥。待果实坐住后,每个月追1次叶面肥。

3.4.3灌溉与排水

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 %~80 %。高温干旱时灌水,雨后及时排水。

3.4.4保花保果

由气温过高过低引起的落花,可用防落素来点花或喷花处理。番茄用14~16 mg/L的防落素喷花。

3.5病虫害防治

发现灰霉病,用40 %施佳乐悬浮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小环境湿度高时每标准棚采用45 %百菌清烟剂250 g或20 %烟熏灵100 g熏蒸。发现早疫病、褐纹病、斑点病,用75 %百菌清600倍液、64 %杀毒矾6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疫病,初期可用72 %克露800倍液、64 %杀毒矾8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枯萎病,始发期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40 %瓜枯宁800倍液、77 %可杀得800倍液浇根。发现番茄青枯病,在发病初期用72 %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77 %可杀得400~500倍液灌根防治。

发现蓟马、蚜虫,用10 %蚜虱净2 500倍液或2.5 %菜喜悬浮剂1 500倍液喷杀。发现烟粉虱,可选用10 %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1500倍液,或8.5 %劲锋乳油600倍液,或20 %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喷杀。发现斑潜蝇,可用48 %乐斯本1 000倍液、37 %潜克2 500倍液、0.6 %海正灭虫灵1 000~1 500倍液喷杀。

4 丝瓜栽培技术

4.1播种育苗

将河泥块(河泥土配方:10 m2河泥块加入0.39~0.46 kg的磷肥)划成长6 cm,宽6 cm,高5~6 cm的小块,在每块河泥块中央打直径1 cm的播种孔。将丝瓜籽放入播种孔,再覆盖些经多菌灵消毒过的细土。三棚四膜保温育苗。

4.2定植

过2个月后定植在大棚边上。株距6 m,行距6 m。

4.3虫害防治

丝瓜生长期间主要防治斜纹夜蛾和小菜蛾。发现斜纹夜蛾,用1 %甲维盐乳油1 500倍液、15 %安打悬浮剂3 000倍喷杀。发现小菜蛾,用2.5 %菜喜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10 %除尽悬浮剂2000~2 500倍液喷杀。

4.4采收期间

采收始期:7月上旬;采收终期:9月上旬。

5莴苣栽培技术

5.1播种育苗

8月初将夏莴苣籽、10月初将秋莴苣籽浸泡5~6 h,去除杂质,放冰箱冷藏48 h后,平摊于脸盆中,并用盖子盖好放于阴凉处催芽。当多数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将河泥块(河泥土配方:10 m2河泥块加入0.39~0.46 kg的磷肥)划成长8 cm,宽8 cm,高5~6 cm的小块,在每块河泥块中央打直径1 cm的假植孔,放入2~3粒催好芽的莴苣籽,再覆盖些经多菌灵消毒过的细土。

5.2定植

每667 m2施带水腐熟有机肥2 000 kg,三元复合肥25~30 kg,于整地时施入。苗龄20~25 d(4~5片真叶)时定植。667 m2栽4 500株。

5.3田间管理

5.3.1肥水管理

莴苣生长期间追肥2次,第1次于莴苣四周外叶全部形成后施碳酸氢铵20 kg,第2次于莴苣茎基部开始肥大时施碳酸氢铵20 kg。

5.3.2植株调节

如茎部开始膨大前有徒长现象,可喷施350 mg/kg的矮壮素(市售50 %水剂10 mL/瓶,对水15 kg)。

5.3.3病虫害防治

发现霜霉病,用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 %克露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发现蚜虫,用一遍净(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杀。发现斜纹夜蛾,用1 %甲维盐乳油1 500倍液,15 %安打悬浮剂3 000倍液喷杀。

上一篇: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现状和建议 下一篇:地膜莴笋-玉米-甘蓝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