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05 01:27:52

关于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票据融资业务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风险,揭示票据融资与银行信贷之联系规律,提出重塑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与信贷业务的关系,以及应对票据融资风险的策略,以实现两种业务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票据融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3-0116-04

一、引言

近年来融资性票据增长和信贷资产票据化趋势是我国新时期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它与传统信贷之间,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极大的差异,二者在功能上相辅相承、互为补充。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与信贷二者之间并没有表现出合理的协同发展和联系机制,不能实现两种业务的优势互补。

二、我国融资性票据增长与信贷资产票据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一) 票据融资已成为重要的短期融资渠道

自上世纪末至2006年,票据贴现占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宏观经济处于一个稳健快速增长时期。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进入调整,由于货币信贷政策紧缩效应的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规模成为稀缺资源,贴现占贷款的比例,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央行开始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票据市场资金面趋于正常,票据贴现占贷款的比例再度上升,且预计在经济金融均保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仍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见图1)。

(二) 价格差异是信贷资产票据化最主要的驱动力

票据资产对信贷替代的原因在于:相对低廉的融资成本是企业更愿意选择票据业务的重要原因。1998年12月,人民银行实施贴现利率改革,规定贴现利率独立于贷款利率,并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按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加点生成。2001年9月11日和2004年3月25日,人民银行先后两次调高再贴现率,再贴现利率调高至3.24%之后,各商业银行纷纷不再将再贴现利率作为指导利率,并逐渐发展到突破再贴现利率底线办理票据贴现业务,2005年下半年,贴现利率一度降至1.6‰,而2008年年末,票据贴现利率甚至跌落至低于同期企业活期存款利率水平。可以说。激烈的银行同业间竞争是导致票据资产对信贷资产替代作用日益显现的重要原因。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两者的相互替代主要取决于贷款规模资金的供求状况和市场竞争态势。实际上,金融产品属于无差异产品,低价产品替代高价产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票据市场与信贷市场的相互替代程度反映了金融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可以预见,随着企业融资成本意识的觉醒和在融资中话语权的增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票据市场将继续增长,逐步替代一部分短期信贷市场。长远来看,票据融资的发展,将促使银行信贷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加速形成市场直接融资的新格局。

为确定近年来票据贴现对信贷资产的替代是持续性还是暂时性现象及其替代的相关关系,本文将首先对票据贴现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和占短期贷款的比例这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再分别进行替代关系的OLS分析(见图2、图3)。

从图2、3的检验结果分析,两个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均在临界值之内,意味着两个时间序列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表明近年来票据贴现对全部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替代具有持续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 票据融资与信贷业务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

1、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与信贷业务不能有效整合、协同发展。

表现在:一是对外营销中市场行为缺乏一致性。一方面,银行有时是为了推广业务而不是营销产品,承兑就是承兑,信贷就是信贷,当上级行要求大力开展某种业务时,在各项软硬指标的约束下。经营者就会不遗余力地发展某项业务;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在理财能力和市场认知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尚难以有效组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只能被动地在营销人员的说服下,盲目接受票据或信贷产品。二是对内管理中资源缺乏共享性。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中的流动资金贷款,同样是满足企业短期需求的重要方式,具有基本相同的管理要求,但在实际经营中,二者在对企业信用评级、授信及客户管理方面都难以共享资源,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综合授信并不能直接用于票据承兑客户,这种管理模式不但增大了银行资源的投入,而且延长了业务办理时间,极不利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推广和发展。

2、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与信贷业务不能有效整合、协同发展。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被定性为信贷业务,而管理职能却落实在资金专业,这种极不和谐和匹配的管理体系,使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业务整合发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具体表现在:

(1)整合经营困难多。一是经营策略无法实现统一,票据与信贷部门均从发展和营销单项产品的角度制定经营策略,两种业务关联性极强但政策相关性却较低,导致政出多门,指导思想不统一,影响策略效力的发挥。二是经营行为不统一,表现为管理行希望实现票据与信贷业务的整合发展,但基层行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必然会产生为完成年度各项计划指标的短期经营行为。同时,在分散化经营考评体制下,专业间、行际间的经营行为也无法实现真正的统一。

(2)资源配置矛盾突出。除了在资金与规模方面的尖锐矛盾,票据与信贷业务在机构、人员、市场资源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共享和合理配置问题,而商业银行的现实经营状况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需要发展,信贷业务也需要发展,他们从各自的专业口径分别获得资源,却很难实现整合运用,多头操作现象突出,资源浪费严重;如果需要资源流动使用,就必须跨越众多包括制度、体制、各方利益和经营管理者主观原则的障碍。其实施结果经常是无功而终或延误了有利的市场时机,影响了业务的开展。

(3)协调沟通难度较大。一是缺乏协调沟通观念。出了问题才协调,有了需求才沟通,缺乏协调沟通的主观意识:二是缺乏协调沟通机制,同级行之间、上下级行之间协调沟通制度不健全或有名无实,协调沟通渠道不畅通,影响了经营效率;三是缺乏协调沟通手段,多按行政方式,通过电话、开会等传统手段解决问题,往往出现效率低下、参与者无法实现意见统一的状况。

3、票据转贴现(买入、买断、卖出、卖断)、再贴现业务与信贷业务不能有效整合、协同发展。

随着近年来国内货币市场尤其是票据二级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转贴现业务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转贴现业务具有风险低、融资便利等特点,有效运用这一金融工具,不但可以为包括贴现、信贷在内的资产业务提供更多的资金资源和规模资源,而且可以灵活地调控业务发展速度,调整各项业务发展比例,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经营更趋稳定和合理。但现实经营中,转贴现业务是列于票据融资项下的,也属信贷业务之一,它的发展时时刻刻要受到

信贷管理模式的限制,而这些限制阻碍了转贴现业务的迅速扩展,使其功能特性无法充分发挥,也就谈不上对信贷及其他业务的调节和推动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业务整合发展的难度。

(二) 原因分析

1、票据管理定位不准确。

在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下,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始终作为信贷业务之一进行管理,因此,必须接受与信贷业务相同的繁杂审核手续和规模计划等限制,这显然违背了票据本身低风险、流动性强、收益稳定的特性,限制了业务的持续发展,影响了其优化资产结构、拓展业务渠道作用的有效发挥。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这一功能作用发挥不出来,自然沦为信贷业务的简单重复。

2、管理职能分散。

在传统的组织管理体系下,专业化的分工使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业务面对的是同样的市场、同样的客户,具有同样的功能,但却分属不同的部门进行经营和管理,一些时候自然引起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尤其是票据贴现业务,既然由资产负债部门负责管理,却又被定性为信贷业务,管理方式和管理部门的错位,原有的上下级对口关系已被打乱,新的扁平化高效率的组织管理体系又尚未形成,使其产业链条被扭曲延长,极大地阻碍了业务的发展。

3、运行机制分离。

在以行政化和分散化为特征的传统管理体制下,市场规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业务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体现在资源的配置上,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业务发展所需资源都是按部门分专业通过逐级下达计划指标方式进行配置的,它对于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且人的主观意识和行政手段在其中发挥着主要的决定作用,而非市场机制下的自由流动,这直接导致资源配置和运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专业之间、行际之间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极大地降低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4、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产品分离。

在传统经营理念下,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是银行提供的两种金融产品,而不是向市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手段和工具,这一观念上的错位,使银行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经营上都以产品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作为评判业务发展好坏的标准,导致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业务像两条平行线一般分隔并以各自为中心,无法实现向对方的靠拢和整合,而单一产品和服务手段对市场及客户的影响力显然是相对微弱的。

三、对策与建议

(一) 先试点后推开,逐步培育融资性票据发展的市场环境

建议分阶段逐步放开融资性票据。在修改《票据法》,把发展融资性票据市场纳入法律框架之后,可在区域信用环境较好的地区先进行试点,选择一些资信状况较好、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流量稳定的大型企业进行试点,积累相关经验后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到效益好、信誉高、管理规范的中小型企业。为避免风险,可以对企业票据融资进行限额控制,如规定签发汇票额与企业其他负债之和要小于企业资产总额,资产负债比率须控制在85%以内等,从而使票据融资保持在可以控制的安全边界之内。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性的商业票据发行公司和规范的票据交易所,通过严格控制票据再贴现,鼓励转贴现和票据转让行为,培育和拓展规范、高效的融资性票据市场。

(二) 创新票据融资与信贷业务发展关系

1、不断扩大票据资产规模。

充分发挥银行承兑汇票流动性强、转让便利的特点,不断扩大票据资产规模,使其成为与商业银行持有国债同等地位的第二备付金资产,增强商业银行对外支付能力。首先,银行承兑汇票相对于信贷,最大的区别是它可流通转让,这使票据资产作为第二备付资产具备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其次,经济票据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将继续得到迅速的发展,票据交易种类增加、市场规模扩大、参与主体增多将使银行承兑汇票成为备付资产更加切实可行。

2、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

充分利用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水平低、收益稳定这一特性,大力发展票据融资业务,不断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降低不良资产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收益能力。在目前我国相对完善的市场状态下,商业银行发展资产业务的空间极为狭窄,信贷业务占比高的现象极为突出。尤其是资产业务结构的单一,极易形成经营风险的集中,极大影响银行效益增长和稳步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延伸投资领域,扩大业务范围,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而不单纯追求规模的增长。而此时,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成为商业银行进行这一战略调整的有利契机。

3、巩固信贷业务。

在商业银行新的信贷业务体系中,应该以创新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计量模型和各类金融工具的作用,实现流动性的增强和风险性的降低,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信贷与银行承兑汇票的相互融合。

(三) 创新经营管理体系

1、重塑管理模式。

从日常的经营实践和管理现状看,笔者认为,应改变传统的按信贷方式管理票据承兑业务的做法,应将票据融资业务从信贷业务中完全分离出来,全面归入资产负债类业务进行管理。

2、重建组织管理体系。

(1)增强部门营销职能。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部、机构业务部和个人业务部在客户服务及管理方面的职能地位,强化其金融产品营销、协调沟通和市场信息反馈等职能。必须强化客户服务部门尤其是公司业务部门的客户服务及市场营销职能,彻底改变原来重“钱”轻“票”的做法,顺应票据市场快速发展、企业单位对票据认知程度逐步提高、信贷产品走向票据化的发展趋势,强化对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产品的组合营销和服务职能。此外,客户服务部门要充分发挥居于银行经营第一线的职能地位,不断强化其协调沟通和信息反馈职能。

(2)实现信贷审批和银行承兑汇票经营的职能化管理。将原有的信贷审批与营销职能分离开来,建立新型的信贷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信贷营销职能落实在客户服务部门,同时,要成立专门的资信评估部门和信贷审批中心,分别负责信贷项目的资质评定和业务审批。此外,要真正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整合发展,还必须进一步提升资产负债部门在全行经营中的主导地位,加快资金集中管理体制改革,彻底消除资产与其他业务之间不合理的倒逼机制。

3、建立市场化资源配置体制。

(1)建立资源配置的价格调节机制。一是先放开与票据市场极为相关的流动资金贷款市场,通过二者之间的价格互动关系,充分实现有限资金资源在票据与信贷业务之间的有效配置。二是进一步加快建设内部资源的价格调配机制,通过建立内部资金价格转移机制、人力资源的激励考核机制等,实现价格手段下资源市场化合理有效配置。

(2)实行各类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对于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业务发展极为重要的资金资源,如果能一改原有分散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在全行的统一调控下,根据业务发展潜力和效益潜力进行合理配置,则必然会为业务的整合发展提供较为有利的环境。

4、建立基于客户关系管理方式的经营决策体系。

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客户及客户关系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不是产品而是客户。将客户关系管理理论运用于经营决策,不但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银行获得生存机会的需要。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与信贷业务的经营决策,最终是要通过某些行为方式,达到利用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因此,要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实行适当的放权制度,而对信贷业务则根据客户规模和贡献度实行分级负责与授权、授信相结合的业务审批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0-2006

[2]阙方平.中国票据市场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十二五”期间商业银行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