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创新,提高教学品位

时间:2022-10-04 11:37:58

求实创新,提高教学品位

“境新雅,书香盈,华灯健步读五更。谨德谨学谨课改,誓育国花别样红!”这首《望书归》是环境优雅、书香浓郁、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的周口市郸城县张完乡第三中学(下文简称:张完三中)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张完三中落实郸城县教体局“稳定、质量、安全”六字方针,围绕张完中心校“创办高质量、有特色、群众满意教育”目标,锐意课改、求实创新,不断提高办学品位。

稳步前进的张完三中

张完三中位于张完乡政府北2公里处,占地40余亩,在校学生1000余人。拥有标准化教学楼1幢,宿舍楼3幢,餐厅2座,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近年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狠抓两支队伍建设,狠抓教改教研,服务学生发展,细化过程管理,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坚持德智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教学管理示范学校”、“周口市示范性学校”、“周口市规范化管理学校”、“周口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县级首批十佳窗口式学校”、“郸城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郸城县一高生源基地”。教育管理经验和特色教育教学活动多次被《教育时报》、《周口日报》等媒体报道。

优质的人才保障

唯有名师才能兴办名校,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张完三中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张完三中首先加强领导班子业务素养和团队形象建设。教学上,备好课、上好课、听好课、评好课;管理上,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实施目标管理,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常规管理摆正、挖深、拓宽。班子每一个成员都成了名副其实的排头兵、领头雁,成了教师工作的榜样和方向。

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不断强化两个常规管理,使教育教学个性鲜明、规范有序。通过学习和培训,教师们都能围绕新课标生成教学目标,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教育教学目的更明确、效果更明显。仅2009年一年,该校教师就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教师报》、《教育时报》、《周口日报》等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

在发展中创新

发展是生存的保障,创新是发展的前提。该校以课改教研为重心,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设计课改流程图,开展高效课堂实验。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堂清日结”的十六字教学方针,组织教师读教育著作、听专家讲座、看名优教师课例,学习县教体局编写的《教研员业务素质读本》。开展小组学习实验,开展写字课、日记课、朗读课、复习课实验。目前,该校课改理念已初步形成,流程明晰。

充分发挥九年级的龙头带动作用,以龙头带龙尾。李中亮校长亲自负责九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广泛听取师生建议,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人财物向九年级全面倾斜。并聘请西安外国语学校的本科毕业生担任九年级课程。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中招誓师会,为师生鼓劲加油。学校中招成绩连年上升,七、八年级教学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创办了“沉喧”文学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多篇学生作品在《德育报》、《大河报》、《作文指导报》、《周口晚报》、《周口人文小小作家》发表。关于日记课的论文《日记,师生共同的课程》在《教育时报》发表。

强化德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为加强德育教育针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八荣八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一日常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文明礼仪》等德育教育内容,开展《弟子规》师生共读活动,并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目前,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逐步养成。校内纸屑有人自觉捡,遇到困难有人主动帮,整个学校秩序良好,师生精神风貌健康向上。

如今的张完三中,学校领导班子廉洁奉公,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勤学苦练,整体教学工作稳步推进。

上一篇:洛宁:发展中的林业大县 下一篇:财务报表舞弊方法及甄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