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教学模式施行的不足和化解方法

时间:2022-10-04 11:19:24

全新教学模式施行的不足和化解方法

一、引言

工学结合,顾名思义就是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结合进行。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通过顶岗工作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报酬,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其目标是培养“基础实、专业精、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在校内基本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基础理论模块的教学任务后,使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学习与顶岗实践交叉进行,逐步由低层次岗位到高层次岗位顶岗实训,实现学生在毕业前基本具有符合市场岗位群要求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轻院)模具系自2008年起开始试点工学结合,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五批,共300多人。在三个班级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管理方面出现不少问题,加上校企之间因为根本目标不同缺少沟通,这些不和谐的因素还影射到了其他环节,一旦处理不当,得不偿失。

二、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要实现工学结合并不容易。因为它牵涉到学校和企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工学结合就很难实现。通过近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我发现就学生管理方面而言,存在以下问题:

1.校企合作,互动阻力较大,学生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在开展工学结合初期,由于学校和企业追求的价值目标差异,互相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企业和学校很难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往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贯彻落实,企业的生产和考核也左右为难。例如:系部会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每个工作序列和岗位都进行尝试,以了解从原料加工、材料成型、模具设计、工艺工装及包装出厂的全过程,但企业为了保证生产效率和利润空间,并不愿意让学生过多地参与到生产环节中,这就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2.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停留在口号上,职业意识有待提高。学生对学校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口头上还是比较欢迎的,但落实到具体行动时,根本不知从何做起,在顶岗工作过程中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也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从整体上看,我系大部分学生在实习纪律方面表现良好,能够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及实习单位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但仍有部分学生实习纪律较松散,例如:在生产任务不重的情况下随意接听电话、发信息,工作时间听MP3等。

3.心理跨度过大,缺乏对新工作环境条件下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学生从原来“寝室——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式的学校生活突然踏入社会,浪漫的校园文化氛围一下子让位给匆忙紧张的工作,从对作业、实验质量不作过高要求的在校学生,转变为对工作质量有严格要求的责任主体,心理跨度巨大。由于对顶岗工作的角色定位不准、对工作环境的不熟悉,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之间还存在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再加上顶岗工作中复杂而又陌生的的人际关系,学生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负面情绪,严重的甚至产生食欲不振、失眠等不良症状。09级顶岗工作的两个班级中,不少学生反映难以适应企业里的上下级人际关系,甚至有个别同学在工作期间与企业老板有过言语冲突。初略统计,这两个班级在工学结合的数月内,先后有10人次接受了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系部还为他们专门开展了2次团体性的心理辅导。

三、对策及建议

1.强化工学结合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实践告诉我们,要确保这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运行,必须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强化管理,具体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工学结合实施办法》。一个非常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兼顾到学校与企业双方利益的管理办法,可以来约束和调控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实习学生的行为,以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二是加强对实践教学教师的管理。从宏观上以比较丰厚的待遇鼓励老师参加实习带队、实习指导、模拟实验室示范教学等实践教学,从操作上,要制定管理细则,用以监督、控制、规范实践教学教师的言行。

2.在工学结合模式中推行思想政治导师制度。为确保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在从学校学习生活到企业工作生活过渡时能够顺利地软着陆,给参加工学交替学生配备专职的思想政治导师非常必要。实践证明:熟悉学生思想动态的辅导员是该角色不二人选。辅导员老师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了解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需求,是学生知心好朋友,成长催化剂,能够帮助学生领会工学结合的目的和意义,加强准备阶段的岗前教育,帮助学生制定技能强化计划,在学生中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在工学结合情境下碰到许多问题。例如:现代企业的高科技生产操作要求统一思想,标准化操作,不能求新求异,在布置生产任务时也要求要无条件执行。而不少优秀学生甚至是学生干部,在学校经常能独立地策划、组织一些活动,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创新意识很强,对企业的要求和制度经常提出意见,甚至要求改革,显然,短时间内企业不可能给予学生这样的空间,也不可能承受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此时,辅导员的心理援助介入就显得非常必要,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调整好学生的认知,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

3.重视素质教育,增强核心能力。通过三批学生的实习经历来看,实习单位十分关心学生的综合表现,许多单位表示愿意接收优秀的实习学生就业,而对“优秀”的界定更侧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被访实习单位非常看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专业技术能力和执行力。另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等也受到被访单位的高度重视,可见协作能力、社交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执行力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砝码中的核心能力。学生核心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课余讲座等活动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另一方面要全方位、多角度抓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上一篇:谈班级管理中的偏差及避免办法 下一篇:健全管理制度提升正面吊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