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欺诈行为的思考

时间:2022-10-04 10:42:28

关于欺诈行为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活动的多种多样,涉及欺诈行为的事件越来越多。欺诈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本文对相关欺诈行为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维护交易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欺诈行为;撤销权;侵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活动的多种多样,涉及欺诈行为的事件越来越多。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要求经济活动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欺诈行为却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为了维护交易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欺诈行为做严格深入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欺诈行为进行打击和防范。

一、欺诈行为的概念

我国现行法律对欺诈行为并未做明确的定义,但经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进行了界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也就是说欺诈行为是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自由(意思表示瑕疵的一种),因对方故意告知虚假状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自己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欺诈行为是基于表示错误而为的意思表示行为,其构成要件有,分述如下:

第一,须有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一种有过错的行为。欺诈行为是行为人积极进行的一种行为,消极的隐藏事实原则上不成立欺诈,除非在法律、契约、交易习惯上就某事有告知的义务。主张被欺诈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当事人,应就欺诈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另外,稍微夸大事实,并不构成欺诈,如卖东西的夸自己的东西好,物美价廉。欺诈行为是一种客观行为,而不是思想活动。

第二,须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要求实施欺诈行为的人不仅主观上有过错,而且还有欺诈的故意,明知其行为会使人陷入错误,还故意为之。如果行为人做出此行为由于过失,主观上并没有欺骗别人的故意,那么欺诈行为不成立。

第三,须诈欺行为与表意人的错误意思表示具有因果关系。须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错误是由于另一方的欺诈行为所致,否则不成立欺诈。若当事人明知对方欺诈,仍与其签订合同,不构成欺诈。比如说明知道买的电脑不是销售员所说的原装电脑,仍购买,则不能依欺诈撤销合同。若一方当事人实施了欺诈行为,但是另一方并未因欺诈做出错误意思表示,也不构成欺诈。

第四,须实行欺诈之人为相对人或第三人。再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撤销行为、订立遗嘱、抛弃),不论欺诈者为何人,都能撤销;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受欺诈一方能撤销;施行欺诈的是第三人时,须以相对人明知是欺诈,或能知道时撤销,但第三人不能包括相对人的缔约人或辅助人。例如,某甲向乙购买电视机,乙的营业员伪称是新产电视机,并非翻新的,即使乙不知道此事,甲仍能撤销。

二、欺诈行为的法律效果

1.欺诈行为是无效还是可撤销?哪个更合理?

因受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有两种观点,一种为无效,这种观点存在于《民法通则》第58条:“对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行为,民法确认其取消,以保护意思受压迫当事人的利益。”另一种为:欺诈行为损害了私人利益时可以撤销,损害国家利益无效。欺诈行为尽管给被欺诈方造成损失,但损失可能是轻微的,一律宣告行为无效,既不能反映被欺诈人是否自愿,又不利于充分保护受欺诈人的利益,甚至会给处于危难中的当事人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这是《合同法》的规定。但是欺诈行为损害国家利益为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这一点在《合同法》和《民法通则》中作了相同的规定。如果因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没有违反国家的利益,受欺诈人在经过权衡利弊后,同意维持自己因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的,则此时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转化为真实意思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因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被认为有效。所以,将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因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一律规定为无效是不合适的。

将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的效力规定为无效或可撤销,有以下区别:

第一,从意思自治的角度看。将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强行规定为无效没有考虑到当事人的意思,使受欺诈人的意思表示受到欺诈人和法律的干涉,而可撤销制度充分尊重表意人的自由意愿,赋予表意人选择权来决定意思表示的效力。

第二,从法律效果上看。若合同履行对表意人不利,那么利用撤销权撤销合同跟合同无效产生的法律效果相同;相反,若合同履行对表意人有利,此时规定合同无效,表意人仅获信赖利益的赔偿,若合同继续有效,受欺诈方可要求当事人严格依合同条款履行义务,如欺诈方不能履行,将承担违约责任。无论是实际履行还是违约责任,都可使受欺诈方的期待利益得到满足。

第三,在对交易安全的保护上。若无效,则合同自始无效,合同即使已有履行,仍需返还财产,这样就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而且一旦被确认无效,由此合同构成的交易锁链就会中断,影响其他合同的履行,且不利于保护交易安全。而可撤销的合同在被撤销前有效,且撤销的行使一般不对抗善意第三人,还有除斥期间,这些都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

《合同法》着眼于给受欺诈人提供救济,按照意思自治和合同自由的原则,充分尊重受欺诈人的意愿,将“因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规定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赋予受欺诈人一方撤销合同的权力。所以,《合同法》的这一规定比民法通则的更具合理性。王利明先生说过:“可撤销制度不仅包容了无效制度的全部功能,同事弥补了无效制度无法体现的意思自治,难以保障受欺诈人利益的缺陷。它在柔化无效制度的刚性的同时,并没有丧失其本身所具有的制裁和遏制违法行为的功能。”所以还是可撤销制度比较合理。

2.撤销权的限制

由于撤销权是形成权,依单方意思表示可成立,无需相对人同意,撤销权的行使有可能会损害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利益,且若撤销权长期不使用,会使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各国对撤销权作了限制规定。

(1)时间的限制

台湾民法规定:不自由意思的撤销应于发现欺诈或胁迫终止后一年内为之,但自意思表示后,经过十年,不得撤销。撤销权的行使,为尽快明确法律关系,撤销权应尽早行使。我国《民法通则》对于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和起算点未作规定。

(2)主体的限制(亦谁拥有撤销权)

《合同法》第54条: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民法通则》对享有撤销权的一方并未作明确规定,而《合同法》规定是受损害一方。学者对此看法也不一,有的认为双方都有撤销权,有的认为只有受损害一方有撤销权。

我认为应该是受损害一方有撤销权,那么在欺诈行为中,就是受欺诈方享有撤销权,因为撤销权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既然是一种权利就可行使,也可以不行使,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权利人中,所以如果给予受害者这种权利,就有受害者根据情况自行作出决定,从而达到真正保护受害当事人的目的。若给另一个当事人撤销权,就有可能让欺诈人利用撤销权逃避责任。因此从保护受害人利益出发的角度,应规定撤销权由受害方当事人享有。

(3)原则的规定

第一,行使撤销权不能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大陆法系国家对撤销权都规定的承认制度,如果可撤销的法律行为经过有撤销权的人确认后,又主张撤销,则会有悖于诚信原则。但我国法律并未规定承认制度,这给恶意利用撤销权侵害他人利益的人一个可乘之机,属于法律漏洞,有待完善。

第二,行使撤销权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撤销权虽保护表意人利益,但是如果表意人的利益明显有害于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做出自我牺牲。

第三,行使撤销权要兼顾相对人的利益。我国对此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3.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我国《民法通则》第59条和《民通意见》第73条规定,撤销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提出撤销请求,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撤销。所以如果撤销权人不采取向法院或向仲裁机构申请的方式而直接向相对人以意思表示或人民法院不同意撤销,则不发生撤销的效力。这样做有以下优点:(1)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作出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定约束力,当事人若不能自觉履行,可以强制执行。(2)保证当事人全面、正确、及时的履行判决,特别是当一方当事人有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恶意,则需要追缴财产时,非通过诉讼不可。(3)防止权利人滥用撤销权。

4.撤销的法律后果

《民法通则》第61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孙淑,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合同法》也有大致相同的规定。德国民法典对撤销的法律后果规定:“法律行为经撤销后,视为自始无效。”

(1)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没有违反国家利益,受欺诈的人也没有行使撤销权,该合同生效。在这种情况下,欺诈人因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要承担违约责任。

(2)欺诈行为如果构成侵权,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欺诈行为的侵权责任的主要方式是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我国学者王利明认为“对欺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应做具体分析。单纯做出不实表示或隐瞒真相的行为,但是未给别人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害,不构成侵权行为。只有在欺诈行为直接侵害了他人人身和财产利益的情况下才构成侵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和表意人的撤销权共存。换言之,受欺诈人在撤销合同之前或撤销权消灭之后,都可以主张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

(3)当事人可以撤销其意思表示,如合同已履行,则以不当得利请求返还财物;或解除契约;或请求减少价金。

三、法律与现实

市场经济是以合同为基础的契约经济,而契约经济的基础是信用,而欺诈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欺诈消费者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以虚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标示销售商品,以虚假的有奖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只有认清欺诈的本质,才能利用合法的武器保护自己。我国关于欺诈行为的规定还不健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也不一致,希望能在将来实现统一,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上一篇: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研究 下一篇:子公司以母公司名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