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案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时间:2022-10-04 09:30:24

探索学案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但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及个性均存在差异。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这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案教学 设计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主要,即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教学中只有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形成方法、培养态度和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基于上述思想,我们做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学案的设计

我校生源的实际状况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校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尤其是学习习惯不好,这些都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设计学案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材体系,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确定学法指导,特别是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以确定学生训练的方向与内容。

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力争做到:

注重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增强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第二课民主监督一框时,合作探究的问题之一就是“布置不同小组的同学分别搜集一种公民民主监督的途径,课上分别展示,并逐一分析各种途径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学生们准备得很充分。

强调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师生人格平等,自尊自爱,构建和谐的课堂。

体现探究性—通过搜集和筛选社会信息,识别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拓展知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第二课民主监督一框时,合作探究的另一问题就是“作为石家庄市民,你看到你所在的地区存在哪些问题,打算采取什么方式行使监督权?”课堂上,学生们抢答积极、热烈,建言献策,形成了一个高潮。学生们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我们政治组学案的基本形式

根据内容不同,学案包括填空式、图表式、问题式等。实际上一个学案往往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⑴填空式学案。如在自主学习部分,由于知识点较为分散,学生难于系统掌握,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填空,由学生预习或课堂上填写。

⑵问题式学案。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在合作探究部分,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式学案。

⑶习题式学案。在拓展提高部分,某些内容,可按课本顺序和知识梯度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习题,特别是选用当年的高考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实施

课堂上始终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具体实施环节如下

(1)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下发学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生阅读自学教材及相关知识

(3)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①学生调动眼、脑、手的作用,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达标练习,取得最佳成绩。②师生互动,教师深入到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答疑解惑,指导迁移或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最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较全面地收集学生学习的信息。③搭建平台,成果展示。学生学习小组出示探究成果,教师点评。④教师精讲点拔。点拔关键处,重点问题精讲,力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悟为果,力求生成性。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与政治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

(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乐学”“会学”的转变。在教与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自我感悟,增强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磨砺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探究性原则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拓展知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主导者。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恰恰相反,教师立足于“主导”地位,适当地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通过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境设计,创造浓厚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素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兴趣和能力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设计成一个个体现学科特点的具有准确性、启发性、针对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

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进入自主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看书、思考、交流,真正做到有效地把学生学会读书,激励思考,提升能力的过程。使之既源于课本又不囿于课本,高于课本,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学案导学法课堂教学效率高、效果好,教学内容落得实。它已成为我们政治组教师自觉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上一篇:小学数学训练课教学刍议 下一篇:让阅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