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培养体育志愿者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10-04 09:21:21

浅析高校培养体育志愿者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培养体育志愿者进行了分析,得出高校学生参加体育志愿者有以下几种意义:(1)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高校体育志愿者的参与可以有效地减少主办方在基础服务方面的资金;(2)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高校大学生无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素养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领跑地位,他们参加体育志愿的行为对推动社会体育志愿活动具有重大意义;(3)满足自身的价值,高校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志愿活动,可以培养自身参与慈善事业的意识,对自身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校培养体育志愿者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每次志愿活动后,志愿者都会获得荣誉证书,所以导致一些志愿者只是为了证书而去做志愿者;(2)由于激励制度的问题,导致一些志愿者消极的对待志愿服务的工作;(3)体育志愿者的专业性太低,导致一些体育指导不够科学;(4)体育志愿者更多参加的是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而一些社区的体育志愿服务鲜有人参加。并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对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志愿者;意义;问题

随着我国在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体育志愿者这个在大众眼里比较陌生的名词就变得家喻户晓,并以参加体育志愿者为荣。再加上2010年,广州又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使体育志愿者更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而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广州的亚运会,它们所选的志愿者的主力军是来自高校的大学生,因为一个体育赛事能否成功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志愿者的表现,而高校大学生不仅文化素养高,还具有很高的服从性,便于主办方的管理。所以,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志愿者这一行为所具有的意义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1. 高校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意义

1.1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由于中国举国体制的影响,举办大型国际体育比赛,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经济,无论是场馆的建设和维护,还是对运动员住宿的安排,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体育志愿者的出现,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主办方在服务一些运动员甚至是游客方面的经济压力,从而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1.2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大量的高校体育志愿者参与体育赛事,并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会影响到更多的周边人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志愿的行为中,从而在无形中,培养了人们的一种无私奉献的好习惯。志愿的行为更是一种慈善的行为,高校体育志愿者的行为,不仅会提高除了体育志愿服务的影响力,还会引导大众积极地参与到慈善事业中,从而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快步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1.3满足自身价值

大学生更多的是追求荣誉上的满足,他们更多的是想向社会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体育志愿者这个称呼,恰恰满足了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参加体育志愿服务,也可以使大学生得倒很好地锻炼,培养了自身的团队意识,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满足了自身的一些价值需求。

2. 高校培养大学生体育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高校培养体育志愿者,存在着许多价值和意义,但由于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发展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更多的是模仿国外的一些经验,没有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实施培养方案,所以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2.1大学生过于功利

因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行为,是学校鼓励的一种行为,所以一旦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就会得到相应的荣誉证书,在学校评优评先中加分,从而获得奖学金等。因此一些学生不是为了去参加志愿服务而做志愿者的,仅仅是为了得到证书,所以就不利于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2激励机制不当

动机最常用的定义是造成行为的原因,也就是任何可以引起个体行动的事物换言之。动机是行为的原动力,只有了解清楚志愿者动机后!才有可能运用动机需求来促使志愿者投入工作。

所以尽管是志愿服务行为,参与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也绝不可能没有一点的目的,而他们的需求就是志愿者的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否则会造成志愿者消极怠工的现象。所以志愿者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的激励,激励是一种促进、维系及引导个人行为的驱动力。在进行志愿服务时,一些必要的物质报酬还是需要提供的,如:食宿,车费等。因为大学生并没有经济收入,如果让学生在志愿活动中自己承担这些消费,必然会成为他们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了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2.3志愿服务者的专业性差

体育志愿者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他需要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因为无论是从事大型赛事的志愿活动还是在社区进行体育志愿服务,都需要对体育的基本常识有所了解。而高校在组织这些大学生时,也缺乏专业的培训目前高校专职体育部门和体育志愿者服务组织缺乏有效互动和沟通,专职体育部门没有主动对志愿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和指导,志愿服务组织也没有及时向专职体育部门进行咨询,学校缺少一个联系双方的志愿者服务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对高校体育志愿的分析研究,得出高校培养体育志愿者具有以下意义:(1)高校体育志愿者的参与可以有效地减少主办方在基础服务方面的资金,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2)他们参加体育志愿的行为对推动社会体育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体育志愿者活动中;(3)高校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志愿活动,可以培养自身参与慈善事业的意识,对自身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3.2建议

针对高校在培养体育志愿者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要进行服务前的专业培训,不仅是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避免过于功利化的行为。(2)高校应与主办方进行沟通,需对学生志愿者提供相应的食宿补助,以避免由于一些基本的物质提供而导致志愿者的消极行为。(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曹荣芳,王佳,高校大学生体育志愿者发展现状及问题,河北理工大学学报,[J],2010-3

[2] 邱明强,体育赛事志愿者参与动机与激励制度研究,体育与科学,[J],2012-1

[3] 刘欣然,论高校体育志愿者队伍开发的现实意义,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2007-5

[4] 梁红彬,我国体育志愿者培养体制及其优化措施,赤峰学院学报,[J],2014-3

[5] 苗大培,魏来,林洁,高元义,构建我国体育志愿者组织的理论探讨,体育科学[J],2004-9

上一篇:试析农村公路建设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关于马克思辩证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