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画研究探微

时间:2022-10-04 08:13:25

雪景画研究探微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雪景山水画又在山水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从最早有史可考的第一幅雪景画的出现,发展到现代冰雪山水画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也有人对雪景绘画进行研究,但多是对某一时期或对某一画家的个案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笔者从宏观的角度研究雪景绘画的兴衰与蜕变。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传世山水画中有五分之一是雪景题材的绘画,雪景绘画对后世绘画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但雪景画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雪景绘画的变化、发展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从最早有记载的雪景画开始,按照雪景画发展的时间顺序,分析、研究了雪景画的发展、演变过程。

据张彦远的《名画录》记载,雪景绘画始于东晋顾恺之。他曾画过一幅《雪霁望五老峰》,是最早有记录的表现雪景的绘画作品。现存世最早的雪景画作品是南朝时期的画家张僧繇的《雪山红树图》,该画为立轴、绢本设色,尺寸为纵118厘米,横60.8厘米,现藏于博物院。画面采用白粉染出。前景用朱砂画出颜色艳丽的枫叶,青绿重色画树、石,背景用深色衬托,更加显出雪的洁白,该画用白粉渲染画雪的手法,在后来的雪景绘画中广为应用,这就是传统画雪技法中的“施粉法”。

王维的另一件作品《雪溪图》现藏于博物院,画幅尺寸纵36.6厘米,横30厘米,绢本水墨,无款。有宋徽宗赵佶题签“王维雪溪图”,该画是最接近史料记载王维绘画风格的作品。俯视的平远构图、透视准确,比例协调,分为近、中、远三段。画面中景是一条结冰的大河横卧在画面中部,水平如镜,一艘小船在江水中,船夫在撑篙前行,画中人物造型准确、富有韵味。近景左下方绘有一座木拱桥,跨过拱桥将观者引入一片皑皑的冰雪世界,树木凋零,人烟稀少,河两岸有数间茅屋错落在雪地上。远景,河对岸雪坡、树木、房屋掩映于白雪之中,使画面更深远。纵观全面,可使观者沉浸在一片宁静的山村中,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题字。中景的河水用墨色染出,映衬出两岸雪景的洁白,画面用“留白法”画雪,坡石用“渍染法”画出,画面没有用勾线和皴法。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开了,中国进入了近代。西方的新思潮加快向我国传播,“西学东渐”已越来越明显。在美术方面,按照西方模式兴办新的美术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等一些举措推动了西方美术在中国的发展流行,加深了中西绘画的融合。近、现代画坛也有许多山水画大家擅画雪景。现代雪景画成就最大的当属冰雪山水画派的创始人――于志学,他拓宽了传统雪景画的表现范围,将前人没有表现过的冰凌、树挂、雪原等东北有特色的景象作为绘画对象,在形式上突破雪景画千年来的“留白”渲染或“施粉”两种模式,成功地表现了冰雪的质感,扩大了传统山水画的审美意境,开创了有地域特色的冻土文化,使“冷逸”之美成为一种新的审美意境。雪景山水画突破传统的束缚,融入西画因素又保持中国画精神,使人们耳目一新。

从第一幅有史料记载的雪景画发展到现代,雪景画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从工笔画发展到写意、泼彩、泼墨,从具象表现发展到抽象绘画,从青山绿水发展到水墨山水,从画面无款到诗、书、画、印相结合,形式变化越来越丰富。绘画材料也从绢发展到宣纸,再到生宣的使用等,都发生一定变化。但从魏晋以来,传统雪景画技法基本都是用“留白”或“施粉”法,没有大的变化。用“留白”或“施粉”法表现雪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表现出雪的形态,却不能表现出雪的质感。传统雪景画描绘的多是关陕、江浙及南方地区的小雪,而对东北平原的大雪基本没有人表现,北方特有的景色树挂、冰溜子和冰山的表现则一直是空白的,直到于志学冰雪山水画派出现后,才填补了1000多年无人画冰雪的历史,改变了历史上塞外冰雪风光不入画的局面。他的代表作品有《珠峰颂》《雪夜送粮图》《雪漫兴安》等。

冰雪山水画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不仅题材选择上有新意,在笔墨技巧上也明显区别于前人,首先,冰雪山水画的调剂比较独特,不是用水作为调剂,而是对各种溶质进行反复试验筛选,最后确定最为理想的调剂是矾水。其次,冰雪山水画在技法上摒弃了传统的“留白”“施粉”法是用矾水调剂墨或颜色,画面比传统雪景画响亮而且有很强的冰雪质感,与传统雪景画形成显著的区别,再次,冰雪山水画在笔墨技法上亦有很多独创,在理论上提出了“冷逸之美”和“墨有韵,白有光”等新的理论思想,扩大了中国画的审美内涵。

冰雪山水画的语言创造,没有重复前人的技法,也没有全部西化,而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有选择性地吸收,既保持了东方水墨画的特色,又丰富了水墨画的表现内容,延伸了中国画的笔墨。冰雪山水画的成功是中国画向前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传统笔墨向现展的成功范例。

(注:本文为佳木斯市2011年度重点科研课题结题论文,项目编号:11020)

参考文献:

[1]齐义农.中国传世书画[N].光明日报.

[2]于志学.画冰雪山水技法[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上一篇:水墨元素在数字媒介中的艺术应用 下一篇:浅谈油画中艺术张力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