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雪景瓷画艺术

时间:2022-07-11 07:29:27

粉彩雪景瓷画艺术

雪景,因它洁白、晶莹、迷人的状貌,成为人们倾心和观赏的对象。文人雅士赞誉雪景的千古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了雪后万物银装素裹的美妙景色。这种赞誉还常常通过对雪景的拟人手法,赞美人类最纯洁、崇高的品质和聪慧、灵秀的特质,赋予雪景以深刻的人文内涵。庄子《逍遥游》道:“貌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三国魏曹植有言:“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法而不威,和而不亵”;宋杨万里诗云:“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也正因此,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一年四季惟独只有雪景画独立出一个专门的分支,不仅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而且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粉彩雪景瓷画就是受中国雪景画影响而产生的,并以其特有的质感和美感在景德镇陶瓷绘画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一、粉彩雪景瓷画的发展

中国雪景画的产生和发展为粉彩雪景瓷画艺术奠定了基础。据史书记载,最早用中国画表现雪景的画家是东晋顾恺之,从唐代《贞观公私画史》和《名画记》中的图录,可知他曾画一幅《雪霁望五老峰图》,这是中国传统绘画史上记录的第一幅表现雪景题材的绘画,说明我们的前人在160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雪景进行描绘,遗憾的是没有留下遗迹。继顾恺之之后,南朝梁画家张僧繇也留下传世之作《雪山红树图》。传统雪景画到了唐展到一个高峰,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王维,运用丰富的联想和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利用大面积渲染的“留白”,造成了积雪清新、蓬松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五代赵在《江行初雪图》中首次应用“弹雪法”来对飞雪进行动态的描绘,丰富了传统雪景画的表现手段。至此就构成了中国雪景画描绘静态和动态的全部技法。

粉彩雪景瓷画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是以黑白面孔所出现的。作品画面简洁、淡雅,运线清逸流畅,受文人画风影响,一扫宫廷画的繁缛之气,给人以清新悦目的感觉。但作品构图、表现手法等,一味效法“四王”,抄袭摹仿,墨守成规,有的片面把继承传统、学师似师当作艺术上追求的目标,也阻碍了粉彩雪景的发展。

“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可喜的是在民国时期,景德镇雪景瓷画名家“珠山八友”之一的何许人吸取了宫廷画派“界画”的表现手法,并从临画“芥子园”入手,远承范宽、李成高超脱俗、气贯长虹的笔势以及清代袁氏叔侄细致入微的技巧,近受清初王石谷山水影响,用笔精到,工丽严谨,法度整饰,将粉彩雪景瓷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达到了静穆精深的境界。何氏还在每幅粉彩雪景瓷画中,以一两处暖色调点醒,使冷色调中注入一丝暖意,顿显一种冷艳之美。

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美术家“雪景大王”余文襄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为传统所束缚,以深厚的写实功力和寓意深远的构思才能,把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工艺性、商品性熔融在一起,充分发挥粉彩雪景瓷画的美感,带动粉彩雪景瓷画又一次飞跃。在题材方面,他努力开拓,同时代气息紧密相联,使冷静的画面增添了生气;在构图上注意远近、明暗关系,画面意境深远,引人遐想;在表现手法上,大胆运用西洋画的表现技法,画面层次分明,虚实相间;在用料方面,反复试验、探索、实践,运用得心应手,作品流光溢彩,黑白分明,雅而不灰。在此期间还有陶瓷美术家龚耀庭、陶瓷艺术家邓必浩、汪昆荣、刘以桂、凌美材和凌宗正祖孙、汪野亭之徒汪云山等也为粉彩雪景瓷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以沈盛生、袁世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粉彩雪景艺术大师,从不雷同中求发展,从大自然中寻构思,从装饰材料中破成法,从表现对象中寻求色彩,从多层次中丰富创作题材,从新的表现手法中出珍品。并于20世纪80年代攻克了粉彩雪景主要色料玻白和第V1・B族中含铬色料经烤花后大面积污染而报废的致命弱点,成功推出彩色粉彩雪景,使粉彩雪景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二、粉彩雪景彩绘技法

粉彩雪景瓷画与粉彩青绿山水画源出一流,只是表现方法、材质和所反映的时令不同,青绿山水可以画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色,雪景山水只能反映春、冬两季景色。

粉彩雪景有冬雪、春雪之分,又有风、雨、晴、雾之别。不仅要有娴熟的山水画功底,还要有“借地为雪”、“借云作雨”、“借空作雾”和黑白相衬的绘画技巧,才能较好地表现画意,画出冬雪茫茫厚实、寒气逼人,春雪融融欲尽、春风送暖或雪后初晴、万物复苏的真实感。

“借地为雪”,即构思好画面以后,拍(指彩绘)天色和枯枝的衬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刮笔刮出山头、树木的白影位置。表现冬雪应该多借,增强厚实感。表现春雪,应该少借,以示浅薄。拍天色也有讲究,冬宜深,春宜淡,雨宜熏,睛宜空。上料时,笔上蘸点老油,用手掌轻拍,即使墨拍开,也不会显现掌纹,拍开以后,用棉花擦出云雾,切忌“满”、“塞”。“借天为雨”,意在合适的天色空间或树梢浓雾处用弹性较好的毛笔斜捧出雨迹来,能使画面更为逼真。山水画的雾可用虚(空白)和线(勾勒)来表示,粉彩雪景则利用空间去拍出彤云密雾,向远方消失,推开层次。诗曰:“连云波澹澹,和雾雨蒙蒙。”可作“借空为雾”之解。

一幅美妙的粉彩雪景瓷画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最后如何填色是体现、烘托画意的关键环节。粉彩雪景装饰主要用艳黑和麻色。艳黑属洋颜色系列,产地不同,配方也不同,切忌与生料、生红混同,否则,画面没有光泽度,易脱落。有的艳黑往往导致玻璃白颜色失真(泛黄),前功尽弃,所以必须先试后用。麻色是用艳黑、西赤调合至深褐色而成。填色用的玻璃白是专门配制的,一般常用玻璃白作花头、衣褶境染的底色,宜薄不宜厚。填雪景的玻璃白恰恰相反,宜厚不宜薄,同时还要加入适量的透明粉、晶料或雪白等溶剂,否则画面就缺少“雪”的厚实、晶莹的质感。在压满积雪的松针上,填色时一定要在浓密处点些大小不等的玻璃白点,增强雪意。在山石下面的消失处或岩石的阴暗部位,都应用断续的虚线或大小不等的点去补充,起到点苔、托雪的作用。

三、粉彩雪景瓷画赏析

1. 何许人粉彩《踏雪寻梅图》瓷板画

高20厘米, 宽13厘米。

图绘高士骑驴过板桥,一童子肩荷梅花,随主人踏雪寻梅归来,庐中有一高士正在等待,饮酒赏花,听风赏雪,自有文人的雅兴、雅事、雅趣。蹇驴踏雪,留下痕迹串串,表现得一丝不苟;桥滑艰行、举步不稳的姿态恰到好处。山石用硬笔勾、,雨点、豆瓣皴相结合的画法;浓淡水墨以笼染技巧,显示出大气磅礴、沉雄高古的非凡造诣。整图俊逸清朗,得神似之妙。左上有隶书题诗,落款为为:“甲戌(1934年)季秋月,钟藩先生法鉴,阳谷许人何处画于湓浦(湓浦为江西九江的古称)”。

何许人(1882―1940年),原名处,字德达,乳名花子,安徽省南陵县人。何许人自幼喜爱画画,14岁与乡友从安徽到景德镇入瓷庄学艺。1911年后应詹元广、詹元斌兄弟之聘,赴北京画仿古瓷,得以饱览故宫历代名画名瓷,并拜访京城前清遗老求教切磋,技艺大进。1916年以后,何许人画瓷渐以粉彩雪景山水为主,并开启了景德镇瓷上粉彩雪景山水画之先河,独树一帜。有诗云记载其一生:“壬午降人世,殁于庚辰年。平生好丹青,雪景海外传。出身非寒苦,一炽赴贫贱。由浔入浮梁,艺坛新技添。珠山结八友,广交天下贤。先生云游去,美名扬画苑”。

2. 余文襄粉彩《风雪夜归图》瓷板画

高38厘米,宽25厘米。

此作构图奇胜,洗染细腻。图绘一株老树如虬龙凌空,树干气势宏伟,自然生动。树枝画法深得宋人笔意,颇见功力。远处山林被迷茫的雪雾淹没,一轮冷月隐于寒气之中。提灯老人携童而归,充满了“风雪夜归人”的意境,如一首纯洁的雪景赞歌,拨动欣赏者的心弦。右下竖题:“风雪夜归人,余文襄”。印章为红色白文“之印”。

“风雪夜归人”出自唐代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余文襄 (1910―1993年),又名恂松,别号“华舜”,居名“明泉古屋”,江西都昌县人。12岁考进江西省乙种工业学校,受益图画教师周筱松。由于对乡土风光的挚爱,对飞雪的无比迷恋,1925年投师于当时景德镇颇负盛名的雪景大师何许人门下,得其秘传雪景技艺。解放后,余文襄先后在景德镇瓷器生产合作社、景德镇艺术瓷厂从事陶瓷美术创作和设计,1959年余文襄由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

3. 龚耀庭粉彩《雪景图》执杯

高10厘米,口径8.4厘米。

此图采用高远构图法,非常巧妙地将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层层推进,井井有条而又富于变化,境界幽深,引人入胜。山石、树木等景物穿插有致;人物、房屋安排得当。近景江边雪树苍老,铁骨冰姿。中景为山脚房屋,屋前妻子正在等候外出垂钓的丈夫。远景为峭壁悬崖和被雪覆盖的山峦。整个画面显得和谐、丰富、别致。人物、树木、房屋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以静为主、静中有动,饶有诗情画意。杯之另面墨书:“芳生齿颊,香沁心脾。”落款为:“龚耀庭写于珠山。”印章为红色白文“印”字。底款为:“江西景德镇市美术瓷厂。”

龚耀庭(1910―1975年),陶瓷美术家。江西南昌人。10岁即在景德镇何许人瓷店学艺,对陶瓷美术技艺刻苦钻研,笔法苍劲有力,刻画细腻,设色雅致而明快,构图生动。年青时就在雪景山水瓷画方面颇负盛名,晚年更有精心创作的《井岗山》《延安》《遵义》《瑞金》《长征》等多幅革命题材的粉彩雪景作品流传于世。

4. 邓必浩粉彩《出诊图》瓷板画

高19厘米,宽14厘米。

此板形状似欧式窗形,上为圆弧。图绘一肩披红围巾的妇女手扶赤脚医生顶风冒雪艰难前行,医生头带棉帽,身穿绿色大衣,左手提药箱。远处村落一少女翘首焦急地等待。全图笔法细腻,人物刻画动态逼真,衣纹似行云流水,提、按、顿、转灵动自然,衣饰朱黄青紫,色泽雅丽而不俗。右上落款为:“出诊,一九六五年邓必浩作。” 印章为红色白文“印”字。

邓必浩,江西新建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供职于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合作社、景德镇艺术瓷厂,擅长粉彩雪景瓷画。邓必浩雪景无论从厚厚的粉料堆积法和山石树木的构图上来看,都严谨地遵循了民国雪景大师何许人的法度。所见作品底款有“景德镇陶瓷专科学校出品”、“景德镇艺术瓷厂出品”、“景德镇重兴瓷厂出品”。

5. 刘禅粉彩《雪景图》牙签筒

高4.4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3.6厘米。

此筒造型小巧,做工精致,胎质细腻,釉面莹润。图绘江边山脚一座草屋,屋旁几棵古树,江边一叶小舟,渔翁端坐在小舟之上。远山峰峦起伏,覆满积雪。笔法娴熟,以淡墨染石烘托雪景,勾点豪放,江天染以灰色来增强色彩的对比度,数笔绘出萧索寒冷之气。落款为:“刘禅作”。印章为红色白文“印”字。题字为:“子琦兄嫂惠存,王汝鑫、刘明奎制赠于洪都,三七年元旦”。底款为:“南昌新中华出品”。

刘禅,又名刘希玉,江西南昌白马庙人,其弟刘希任为南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绘瓷艺人之一。刘禅上世纪30年代后期即名重南昌,擅长雪景,兄弟俩也常合作,希任绘画,希玉为其填色,合作之瓷多被当时有名的大瓷店丽泽轩、新中华所购买,其售价亦不低于景德镇名艺人。

6. 凌云粉彩《抱琴访友图》雪景山水执杯

高13.7厘米,口径7.8厘米。

此图绘远山峰峦起伏,覆满积雪,江边山脚几棵古树枝干苍老挺健,小枝短秃遒劲。山路上一老者策杖而行,书童抱琴紧跟其后,欲访故友。山石迎风面白雪皑皑,背风面浓墨重染,过渡自然。整幅图布局严谨,疏密有致,藏露有度,浓淡相宜。背面墨书:“风雪抱琴访故知,己丑之春凌云写意珠山”。印章为红色白文“印”字。底款为菱形章:“江西凌美材出品”。

凌云(1883―1957年),字美材,斋号凌云轩,江西新建人,是清末民初颇有名望的粉彩画家。凌美材自幼出身贫寒,九岁来景德镇学徒,从师于新建同乡老艺人,晚年主攻雪景山水。凌云与“珠山八友”之首王琦为同乡并与之交往甚密,其画艺也得到了王琦、王大凡及其他同行的肯定。其孙凌宗正从小受其熏陶,耳濡目染,承其衣钵,被陶瓷美术界誉为“继何许人、余文襄之后又一位最有影响的雪景山水画家”。

细品这六幅粉彩雪景瓷画,或静谧平泊,或古朴浑厚,或清幽雅秀,或高古苍劲,真实准确地传递出雪景世界的信息。然而画面中的房屋朱栏、琼枝红梅、灯笼、衣饰等,又与雪景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起到醒目提神的作用。点景人物重在神似,表现到位,人物间相联通、相呼应,使画面增强了动感。每幅雪景瓷画都有一种冷中见暖、寒中见温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这不是寒冷僵寂的世界,而是静悄悄的生命博动的交响”的联想。

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的一幅粉彩雪景《三顾茅庐》瓷板画,以150万元人民币售出,创下了景德镇当代名人名作价格新纪录,也是粉彩雪景瓷画的单件作品最高价,这标志着粉彩雪景瓷画随着中国艺术陶瓷市场趋向越发受到藏家和投资者的青睐和关注,期待景德镇粉彩雪景瓷画艺术永远在发展中前进,粉彩雪景瓷画佳作倍出。 (责编:雨岚)

上一篇:加彩挂釉紫砂壶的收藏 下一篇:元王振鹏《消夏图》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