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翅膀一起飞”

时间:2022-10-04 06:40:41

“两个翅膀一起飞”

人才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之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首先在于学校教育。进入21世纪,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为振兴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了不懈的探索,但教育改革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如何振兴中国教育,新时期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科类的高等院校,应如何走出自己的中国特色,北京理工大学朱鹤孙教授在从事教育事业的五十多年里,一直心系教育改革大业,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早在1988年他出任北京工业学院院长时期,就建议并提出将北京工业学院改名为北京理工大学,拉开了改革的大幕。这样精彩的华章,这位生活极其简朴、思维严密又不时闪现智慧的近八旬老者,是如何将其绚烂演绎的呢?在科研方面也做出突出贡献的他,究竟该称之为科学家,还是教育家?

祟尚“交叉”的科学家

从他的科研成果来看,无疑,这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学家

他认为交叉是科研创新的前提,因为解决科学中的重大问题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他常教育学生要从原来的框框中跳出来,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交叉探索”这四个字决定了他研究中所走的道路,他没有常人所想的“利于就业”、“前途广大”等想法,而首先强调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极强的动力。

几十年来,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在多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诸如磁性流体的光学效应、电老化和击穿的动力学理论、生物医用材料的科学和工程等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见解和相应的创新性成果。例如多年来他在全碳分子及碳基材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工作,从1987年在国内首先建立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研制金刚石薄膜开始的电弧放电制备富勒烯,溶液化学法制备类金刚石薄膜,到2000年设计建立国内第一台椭圆形微波等离子体反应腔系统、探索宽带隙材料,不论在方法上、原理上还是应用上均做出了创新性成果。如用溶液化学法首次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CNx、B-C3N4多晶材料等一系列材料,研究结果发表在APL,Phy.Rev等国际刊物上,提出了化学反应机理和前驱物选择原则等,居于国内外前列,并获得重要应用。多项研究成果对科学和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方面均做出相应的贡献。

在生物材料方面,他提出并致力于材料与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从细胞水平上做深入的工作。在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以及其协同作用方面的工作是细致深入的,从细胞的层次上了解其机理,提高了生物材料的相容性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如解释了驻极体材料对细胞的作用机理等。他以丝素材料的表面改性并以抗凝血材料等为切入点构成的模型,是一种优良的基质生物材料,不仅有创新性,而且为丝素蛋白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他还在生物材料与细胞间的生物化学效应等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新的实验结果,如有机磷衍生物的光致细胞毒活性等,对抗癌方面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在科研岗位数十载,朱鹤孙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科委“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科工委等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发表了论文二百余篇。由于对科学技术工作做出的突出成绩,曾获国防科工办重大技改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990年被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的称号,1 991年获光华科技奖:1 999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授予他材料科学的最高奖――贡献奖,2003年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授予他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Fellow;2005年荣获何粱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此外,朱鹤孙教授曾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化学部化工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军工组副组长,《自然科学进展》常务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咨询组成员等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现虽年近八旬,但他仍担任着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顾问和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中国的事情中国人一定能做好,我从没觉得国外的就比我们的好,我深信中国人在一些科学领域上可以领先世界,完全可以做出最好的成果。”不错,他的一生也正是一直致力于探索最好的材料,培养最好的学生。在教育管理和具体教学中,他都以前瞻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紧扣时代脉膊,在思考中改变,在改变中前进……

“开放与改革”的教育家

推动北京工业学院转型办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体制也会受到严峻的考验教育需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目标,不断改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大环境。这就有必要对高校教育存在的各个方面进行反思,从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在探索中逐步建立并完善高校教育办学思想,开拓出一条适合当代高校教育发展的途径,并结合学校已有条件,提供更为合理,更臻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学校不断发展。

1 984年,朱鹤孙出任北京工业学院院长,善于思考的他灵敏地抓住了时代的气息,认为应将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引入高校,才能使高校的发展更适合时代的变化。为此,他提出了高等教育特别是军工院校教育改革方面的一系列观点。比如军工院校必须贯彻一个“转”字,即在“保民”的方针下,使学校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又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以“两个翅膀一起飞”,进行改革和调整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此,将产品型专业转变为科学技术型的学科专业,军民结合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这对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他撰文《探索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的办学规律》,表达了他的办学观点,具有时代的气息,也符合中国当时的特点。在该文中,他详尽阐述了国情与高校自身对于高校发展的要求和影响,并且提出了在我们今天看来仍有重要借鉴意义的超前观念。

“教育无小事”,他不仅思考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多年来他还担任过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理论电化学、材料科学等教学工作。1 986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他所培养的三十多名博士研究生中,丁洪志同学的学位论文荣获首届百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傅强同学及程福永同学的学位论文获2002年及2003年百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多名研究生获得“徐特立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等。谈起他的教学,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严慈并济”。在对待学习时他非常严格,如果不认真或不思考,常会听到他的“大嗓门”,而生活中他又是公认的“老好人”,不仅对学生,对周围的人都几乎是有求必应,热情相助,共同前进。对学生来说,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不思考,不创新,跟在别人背后模仿”,对于他来讲,是对学生负责,对科学负责,更是

为中华未来的中坚力量负责。

提倡“交叉培养、重在塑造”的研究生培养理念

几十年前我国建立了新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当时第一批二十多个研究生院中便有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已形成了理工相结合的局势。在这种局面下,学校如何做才能提高研究生质量以适应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朱鹤孙认为,首先,作为理工科大学,学校需要加强技术基础课的建设。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理工科专业的教育曾经有过加强基础还是加强专业之间的争论,事实上人们对一个科学概念从理解到应用是需要经过从理论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的,如果再进而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需要十年以上的功夫,即所谓“十年树人”。而我们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常常缺乏前后呼应,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没有获得进一步的反复和深化,也就是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缺乏认识实践和深入理解的过程。例如高等数学的加强,把力量放在内容增多和细化上,而专业课则着重在现象和工艺方面的描述,因此难怪学生特别是工科的学生在学完高等数学后,就把它束之高阁了。实践经验表明,技术基础课起到承上(基础课)启下(专业课)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基础与专业,理论和实际上相结合,达到学用相统一的目的,国外著名理工科大学的研究生课程都非常重视这类课程,这样做不仅给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并使学生思想开阔、方法得当,而不再陷入概念抽象或就事论事了。很多老师反映学生的论文写得像实验报告,罗列了结果,缺乏现象实质的分析和提高,对科研结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加强技术基础课是当前提高理工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其次,要贯彻少而精,推陈出新,重在能力培养。

现在研究生的课程是相当繁重的,学生的学习是老师的“灌输”,而缺乏“创造性”的学习,这是中国教育中最大的缺点之一,结果是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照单全收”,跳不出老师的模式,我们应该选择少量的主题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去获取知识,引导学生要善于学习,在“善”字上下功夫。尤其是研究生,下面所述的“四善”或许是有益的,

善于分析归纳,达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作用l善于吸收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达到互补完善的作用:善于争辩,达到去伪存真的作用善于交叉,达到推陈出新移花接木的作用。

从目前的研究生的学习安排来看,课程是太多了,像拉洋片一样,还没有看清楚又换了一张,走马观花是很费精力,徒劳无益的。因此根据实际不同的需要,有意识地精简。真正从科学上掌握一个方面也必然能自主地去掌握其他方面,所谓一通百通。要让学生在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自主地学习,这样的学生后劲足,有创造性,才能青出于蓝,符合世纪人才的要求。

最后,“交叉培养、重在塑造”应该成为新时期学生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思路。

韩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老师定的“传道、解惑”作用的定义,是很精辟的。时处21世纪,中国的复兴已启动,可以再增加二个字,即“塑造”,更适合于社会发展的情况。培养研究生是中国目前学历上的高层次,仅是在科学技术方面传授知识,解除学术上的疑虑是不够的,而且衡量人才更重要的标准之一是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素养。现在一位博士生导师每年带众多的研究生,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品德和科学技术上的交流,这是值得思考和需要认真改革的问题。

“为人”是一门大学问,是社会讨论的永恒主题。老一辈知识界的优秀品德给我们树立起学习的榜样,目前社会的风气总体上是好的,但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并且已蔓延到学校中,表明我们品德培养重视还不到位,严格的“塑造”不力,表率作用尚不明显,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理工科的学生需要学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科学技术人员与社会共鸣,并认识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中华振兴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中国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要发扬。这是国粹啊!

重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不论从自己的科研角度出发,还是从教育家的角度看问题,朱鹤孙教授都提倡高校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认为,现代社会与教育的发展,从为国家振兴和经济腾飞提供人才来讲,已经成为一个“投资效益最高的巨大产业”。将科学技术进一步提升与产业化结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近年来教育关注的问题,是富有挑战性的,它促成了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重大变化。我国近年来许多大学的实践,已经显示了这一发展变革的生命力。

教育与产业结合的第一层意思,是指大学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与社会结合,而实行产学合作。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新路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可能,打破部门、行业或地区的壁垒,走向社会,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进入市场,与企业、行业和地区在互得互惠的基础上合作办学、合作科研,有利于挖掘大学的潜力,增强大学的活力,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在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获得自我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信息和资金。产学结合,大学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对于克服学校理论脱离实际,与社会需要脱节的弊端,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教育与产业结合的另一层意思,是大学创办发展科技产业。具有较大的人才、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大学,通过创办科技产业,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有可能的。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前面已提到实践也已证明,校办科技产业不仅使学校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而且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发展,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在创办科技产业时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认识,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范,首先要明确高等学校的根本中心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以提高科学技术的水平,不是代替企业去抓某个产品,因此介入产业不一定去办一个公司,学校从科研成果对产品更新和发展上具有潜在的能力,而在组织经营上是缺乏经验的弱者,因此“联合”是一个好的管理机制,其二,学校是分类的,各有其特色,要发挥其所长,因此要根据学校的条件办出特点,不能为某个产品一哄而起,应遵循规律办事。另外,校办科技产业,在体制及管理上,应与学校教学和科研分开,独立进行,不可相互干扰,至于高等学校内公司林立,引起教师及学生为钱不能专心“教”与“学”是舍本求末,这不是我们校办企业的宗旨。

总之,学校与产业是不同的范畴,不能混为一谈,也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后进行的。校办科技产业是学校联系社会的窗口,是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渠道,也是增加学校生存发展能力的重大措施之一。

治学,他着重“务实创新”,力求“删繁就简”:育人,他强调“修身强国”;学习,他提出“蓄疑匿短为大忌,艰苦贫乏不丧志,走过逆境靠自己”。在科研上,他也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深度“作为一真正的科学家来讲,他的眼光不能仅看着科学技术的表面问题,而要看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未来。”朱教授不仅自己做到了这一点,对他的学生,他也是如此要求并着重培养的。

这位白发老者,虽然早已离开校长的岗位,但仍在深深思考着中国教育的未来和现状。在他的心中,从没有个人得失,也不追求生活“享受”,略显陈旧的房间布置、干净简洁的着装,都好像诉说着一位笃真求实的科学家的情怀,一位心存中华的教育家的大志。对于他来说,科研和教育,不也正像他提出的两个翅膀?在人生的浩瀚宇宙中,搏击长空,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蔚蓝天空,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褪色。如同他房间那四十多年的老家具,历久弥新,经过岁月的磨浸,散发着更为浓郁的古朴真气。

上一篇:大爱无疆 谱写生命华章 下一篇:加快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思路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