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新闻 第9期

时间:2022-10-17 07:56:52

院校新闻 第9期

西南大学成功开发出转基因有色丝绸

8月27日,西南大学首次向媒体展示家蚕基因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基因彩色丝绸。这是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团队继成功开发出转基因新型有色蚕丝之后,在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实用蚕品种领域的又一突破。同时,这也是我国首次获得的转基因新型有色丝绸。

据悉,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蚕学家向仲怀教授的带领下,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团队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奠定了我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中的世界领先地位。2008年12月,该研究小组通过改变家蚕基因,开发出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并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台作选育新型绿色茧品种,缫出我国首例转基因绿色蚕丝。今年在合川进一步试验,在重庆市纤维检验所的合作推进下,由转基因绿色蚕丝纺织出的转基因丝绸成功诞生。

哈工大获得2009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

8月22日,来自亚太地区20个国家和地区的21只代表队齐聚日本东京,角逐2009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哈尔滨工业大学代表队在比赛中凭借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稳定的发挥,以5场全胜的成绩获得比赛冠军。

据悉,该项赛事于2002年由“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电视联盟”(ABU)发起,每年举办一届。每年的国内选拔赛,哈工大代表队都由20多名师生组成。今年6月,哈工大代表队从内地43所参赛院校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唯一一张决赛的入场券。

每一届大赛都有不同的主题和规则。本届大赛的主题是“胜利鼓乐”,这是模拟日本古代抬着滑杆旅行的情节而设计的比赛。在前面的自动机器人挑夫要和在后面的手动机器人挑夫配合,用滑杆把自动机器人旅客抬到目的地,旨在在另一队之前走完旅程。路上有各种任务,如爬山和穿过树林,滑杆和机器人旅客不能掉下。自动机器人旅客到达目标区后必须击打三面胜利鼓,三面传统的日本鼓垂直安放在平台上,最先击打三面鼓的参赛队获胜。

在小组循环赛中,哈工大代表队以绝对优势战胜孟加拉国和沙特阿拉伯,顺利进入八强。在接下来的淘汰赛中,哈工大代表队分别战胜了韩国和越南。决赛在哈工大和同样一直没有败绩的香港大学之间展开,最终哈工大以1 8秒胜出,摘得大赛冠军。凭借出色的综合表现,哈工大还获得了ABUROBOCON“奖。

南开大学科学家再度攻克冠状病毒难关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领衔的研究小组,继今年年初在《病毒学杂志》(JVI)上公布研究成果――确定了两个关键的ADRP位点晶体结构,首次进行了冠状病毒ADRP位点系统结构分析后,日前再度攻克冠状病毒难关――确定了小鼠肝炎病毒A59中非结构蛋白4的c末端位点晶体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

饶子和表示,“非典”再次暴发的可能性虽然很小,可类似的冠状病毒突然变异、危害人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针对冠状病毒,还需要加紧研究。

冠状病毒的复制发生在内质网双膜泡上,研究发现,冠状病毒复制复合物在膜上定位需要三个穿膜非结构性蛋白:nsp3、nsp4和nsp6,其中nsp4单独表达后会结合在内质网膜上,但是这种蛋白在感染细胞中则会定位在复制复合物上。该成果中,研究人员确定7A59中nsp4的c末端亲水位点晶体结构,这对于进一步了解这种蛋白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整个病毒复制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厦门大学最新研究可能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圣彩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种名为Axin的蛋白分子可以通过控制一种名为p53的抑癌基因的活性来决定细胞“命运”。这就意味着,含有过度受损基因组的细胞可以通过二者特定的相互作用促使其“死亡”,从而避免个体发生癌变。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8月23日出版的《自然一细胞生物学》上。

据课题组成员李勤喜副教授介绍,p53是目前人类发现的一种最主要的抑癌基因,有超过一半肿瘤的发生都与p53的基因突变有关。p53就相当于一名“分子警察”,在不同的外界刺激下,启动不同的程序,从而抑制癌症的发生。

这名“警察”为什么能够感受到外界不同的刺激从而启动不同的程序?林圣彩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Axin蛋白分子和p53的活动机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通过控制p53活性的临界值来决定p53启动何种程序,从而让细胞有不同的“未来”。李勤喜说,癌变细胞内的Axin可能发生了突变,功能出现紊乱,不能正常激活p53,导致受损细胞加速繁殖。因此,在未来技术成熟的前提下,也许能将正常的Axin导入癌症患者体内,使其恢复调节控制功能,这对于癌症治疗将有重大意义。

上一篇:要闻速递 第9期 下一篇:“火花”迸射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