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04 06:28:02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经过多年观察研究,分析总结了棉花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及引起蕾铃脱落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以达到棉花稳健生长、防止蕾铃脱落、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棉花蕾铃;脱落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S112 文献标识码: A

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易蕾铃脱落,不但影响了产量,而且降低了效益。笔者在多年从事农技科研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长期观察研究棉花一生中的生长发育特征特性,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止措施,以利于棉花生产。

1蕾铃脱落的原因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很复杂,综合起来讲,可概括为内部生理原因和外部诱因等两大方面。

2.1内部生理原因

蕾铃脱落是棉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物适应性。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内部发生生理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有机养料和激素的作用所造成的。

有机养料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机营养不足,棉花开花当天,子房的呼吸强度猛增约2倍,并在开花后一周内缓慢下来。此时,子房的含糖水平在开花当天也提高1倍以上,也会在开花后不断上升。如这时棉株能供应充足的有机营养,幼铃就能正常发育,否则就会因饥饿而脱落。另外,棉花的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之间对有机营养的吸收能力具有差异性,使得棉株内的蕾与蕾之间、蕾与铃之间、幼铃与成铃之间的养分分配不同,因此蕾铃的脱落与否,就在于它能否在脱落的敏感期获取足够的有机营养。

蕾铃脱落的主要生理原因还表现为生殖器官中激素的作用。植株体内的各种激素的平衡和相互影响,控制着蕾铃的脱落。由于激素不平衡、植株体内的激素类物质含量发生变化,会使激素之间失去或打破平衡状态,就会引起蕾铃脱落。

2.2外部诱因

棉花之所以发生蕾铃脱落和外界因素也有关系,这些外界条件主要有光照、肥料、水分、温度、降雨、病虫害、机械损伤等。有时一个因素占主导地位,有时是各个因素综合发生影响。

⑴ 光照因素

棉花是喜光作物,短暂的缺光也会引起部分蕾铃脱落。阴雨天气较多时,是造成棉株徒长、导致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

⑵ 肥料因素

蕾铃的脱落有相当的比例是由于肥料不足或施肥不当直接引起的。肥力不足的棉田,植株矮小早衰,制造养料有限,棉株上部及的蕾铃因脱肥而脱落。若肥料过多或比例失调,棉株旺长,会产生两种不利影响:一是由于旺长,中下部荫蔽,叶子制造的碳水化合物减少,对蕾铃生育不利;二是棉株旺长使代谢作用向有利于蛋白质合成方向进行,叶片中碳氮的比值降低,体内营养物质运输也较多地集中到顶芽及侧芽等器官中去,为营养生长所消耗,这就引起供应蕾铃的糖类物质不足,于是中下部蕾铃大量脱落。

⑶ 水分因素

土壤水分不足或田间积水,都会影响植株的正常代谢,影响到根系的吸收、养分的制造和运输。水分缺少时,植株蒸腾作用减弱,体温升高,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减弱,消耗养分;而水分过多时,不但加速速效氮肥分解,氮肥过多,引起植株徒长,养分分配不均,而且造成土壤透气性差,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从而造成蕾铃脱落。

⑷温度因素

低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棉株的代谢作用,造成养分不足。研究发现,高温在夜间达到30℃时,许多棉株也会发生幼蕊脱落,高温时不但使光合作用受阻,而且抑制了物质的运输,影响受精而造成脱落。

⑸病虫害影响因素

病虫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蕾铃脱落。直接危害蕾铃的害虫主要有棉铃虫和棉盲蜻等;间接危害的有蚜虫、红蜘蛛、蓟马等害虫,造成棉叶卷缩,叶而积减少,光合作用减弱。病害如枯萎病、黄萎病等也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造成蕾铃脱落。

⑹ 机械损伤

由于植株生长膨大,生育期内管理操作又较频繁,棉花封垄后仍需加强管理,人为或机械造成植株碰伤或果枝折断,以及暴风雨、冰雹等自然因素也会伤及蕾铃。

3预防脱落的管理措施

3.1合理密植

在生产上,根据地力等环境条件确定一个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棉花保蕾保铃的首要基木条件。单位而积上如果密度过大,单株营养受阻,影响整个棉株生长发育,自然易造成蕾铃脱落,反之密度过小,会达不到理想的产量。

3.2做到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是对棉花保蕾保铃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木条件,必须高度重视,要根据地力、棉花需肥特点和长相来确定施肥种类、数量和时间。一般原则应是: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钾肥,轻施苗肥,重施花铃肥,增施盖顶肥。

3.3注重蕾期管理

棉花现蕾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并延续到开花盛期。此期要求管理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着“稳长”进行。一是及时中耕和培土,中耕和培土是实现稳长、增蕾保铃的重要措施。二是施肥。此期株体根群已形成,在施肥上应掌握既要使棉株发挥增枝增叶的能力,又要防止因施肥过多造成徒长,达到多现蕾早开花的目的。三是及时灌水。棉田不能旱,遇旱小水灌,此期缺水时,灌水要轻,最好采用隔行沟灌。四是及时整枝。整枝能控制营养生长,改变养分运输方向,利于果枝和生殖器官的发育,还能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生产率,有保蕾保铃的作用。五是防治虫害。此期虫害是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期必须以防治害虫为重点,为抓伏桃做准备。

3.4加强花铃期管理

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很旺盛.而且也最容易发生矛盾。这个时期需肥量和耗水量都处在全生育期的最高峰,如果管理不当,不是徒长就是早衰,徒长则蕾铃会天量脱落,早衰也影响结铃,都不能高产。因此管理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调整棉株内部有机营养的积累和分配,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促进生育健壮,提高成铃率。

参考文献

[1] 潘双喜.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5).

[2] 李合生. 浅谈棉花蕾铃脱落[J]. 山东农业科学. 1978(03).

[3] 王智广,刘少芳,刘金顺,李海平. 解析棉花的落蕾落铃[J]. 中国棉花. 2005(10).

附:作者简介

1、陈勇,男,1980年9月生,河南固始徐集乡农业中心,长期从事农作物生长及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工作

2、王灏,男,1973年6月生,硕士,河南省固始县农业局,长期从事农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

上一篇:浅谈公路隧道互补式通风 下一篇: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