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护士锐利器具刺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时间:2022-10-04 06:21:55

传染科护士锐利器具刺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 传染科护士经常被利器物刺伤,本文针对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旨在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高危人群防护措施,有效地防止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我科护士健康水平。

[关键词] 护士;锐利器具;刺伤原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062-01

锐利器具是指各种医用的针、刀、剪、钉、安瓿玻璃片等,导致护士损伤的主要致伤因子是针头、安瓿玻璃碎片,尤其是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事故[1]。在工作中,如不慎被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等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就有被感染的潜在危险,其感染率分别为6%~30%、1.2%~10%、0.2%~0.5%[2]。因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职业损伤。

1 锐利器具刺伤的原因

1.1 与致伤因子锐器有关

护士接触注射器、输液器、安瓿玻璃片最多,发生刺伤的几率也最高。有报道说,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造成医护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3]。

1.2 与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有关

1.2.1 安全防护意识淡漠。认为刺伤不可避免,技术不熟,粗心大意,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用后的针头复帽、分离针头与注射器、将拔下的针头插到输液器上等。

1.2.2 掰安瓿时一些玻璃小碎片掉在操作台上,整理用物或做清洁会被刺伤。

1.3 与环境因素有关

1.3.1 护士紧缺,工作负荷过重,上午要完成一天中的大多数治疗。

1.3.2 护理对象有不合作者。不配合的小儿、神志不清的病人、病人突然运动等。

1.3.3 不良的工作氛围。各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及不愉快的心情、工作空间拥挤、嘈杂等。

2 锐利器具刺伤的预防

2.1 管理者重视,完善防护制度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性。将使用过的针头放入利器盒,减少污染针头的时间,做好锐器刺伤的报告与记录。建立护士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体检1次,接种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

2.2 增强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谨慎使用医疗锐器,不徒手整理操作台,注意防止针头、安瓿玻璃刺伤。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立即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双层袋中。禁止用后的针头复帽或指向他人,用后的针头不能用手毁形。进行可能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强调双向防护,防止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2.4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护理操作要保证充足的光线,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治疗室。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减少护士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在护士群体中营造团结协作的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为不合作病人做治疗时最好寻求同伴协助。

3 结论

锐利器具刺伤关系到护士的健康和安全,管理者及护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预防意识,营造和谐环境,规范操作行为,强调工作的责任心和注意力,熟练掌握锐利器具的开启、操作、回收等技术,避免锐器刺伤,如被刺伤应及时采取应急处理。平时加强身体锻炼,确保身心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尹爱华.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当代护士,2005,(2):29-30.

[2]申良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16-217.

[3]彭凤琴.临床护士的职业性损伤及防护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8):120.

(收稿日期:2007-08-27)

上一篇:心肌梗死病人便秘的评估及护理 下一篇:人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