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社戏》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4 05:06:20

《看社戏》教学设计

《看社戏》是苏教版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几次看社戏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艺人们漂泊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反映出乡土文化的真实与厚重,流露出作者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和对低层民众的关注与同情。

编者把它放在“难以忘怀的故事”这一专题中,是别有深意的。在选修教材“诗歌与散文・散文”部分的课程目标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也是学习这一专题的教学目标。

我的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老城南,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对散文没什么兴趣,很难说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但是,南京的城南是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地区,这里流传着许多老故事、老传说,甚至部分家庭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根据这一特点,结合专题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一、学习目标(教学案内容)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看社戏”的意义。(解读文本――重点)

2.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体会“难以忘怀的故事”的含义。(感悟、鉴赏――难点)

二、教学手段

编写教学案,多媒体课件。

三、课前准备(教学案内容)

分组搜集“老南京的故事”:比如已经消亡或正在消亡的旧事物(像南京的老白局),老地名及其由来,传统小吃及其由来等。还可以关注身边的人事变迁。可以走街窜巷,可以寻老访古,可以上网,也可以问家里的老一辈。

四、预习导引(教学案内容)

1.初读文章,疏通字词。

星崽儿 穷村陋闾 熏炙 锣鼓喧天 寒碜 俚俗

商贾 蹊跷 不瘟不火 心悸发怵 恁小 缠绵悱恻?摇?摇

杞人忧天 暗忖 瑕疵 小觑 愀然作色 蓦地

兀然 倜傥

2.解释“社戏”。

3.为文章划分层次,梳理文章的思路。

五、学习内容(问题设计在教学案内,答案设计在多媒体课件内)

1.检查预习。

(1)字音(略)。

(2)解释“社戏”。

《说文解字》:“社,地主也。”

“社”就是土地之神。民间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就叫做“社日”。唐朝以后,百戏(杂技、歌舞及民间各种音乐技艺)在我国兴盛起来。人们往往在社日自发演戏、看戏取乐。

(3)文章划分层次,梳理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写第一天晚上观看社戏的情形,以及作家自己对戏剧角色的喜好。

第二部分,写次日看戏的情况。

第三部分,写第三天晚上给青衣送药和衣服。

概括思路:戏――人――理(板书)

2.读第一部分思考。

(1)题目为“看社戏”,在文中这种“社戏”出演的环境怎样,有什么特点?

简陋、寒碜,带着浓郁乡间俚俗味儿。“破的帘,简易的木料,疙瘩不平的台面”,是真正的“草台野戏”。

(2)对这种社戏,“看”者持什么样的态度,找出文中具体内容分析。

喜爱。自己当初对它是“不怀好意”。但后来由于“日复一日地听”,对社戏的认识竟然发生了改变,“听顺了,入门了,觉得出它的好,它的土、俗之韵味”。这里,作家真实地道出了自己的情感认知,道出了审美层面上“俗”与“雅”的认知标准问题。“雅”并不取决于它的在条件,以及艺术的表现手段与形式。对于俚俗的所谓“末流杂艺”,在没有入门之前武断地“横眉冷对、不屑一顾”,那是浅薄的表现。

两处照应。“我们赶到时,已是锣鼓喧天,观者如墙”、“近台早已没了空,我抱着儿子正急得上钻下拱”,与开头的“四乡八村看戏的人流”照应。观众的多,说明俚俗的豫剧深得群众的喜欢,同时也反映出群众对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欲。第二处是“盼着这个好日子――盼着‘社戏’,已很有些时辰了”与开头急切的赶场相互照应。“好日子”,而且盼了很久,作家才有“夺”下粥碗的急切之举。盼,显然不是因为庙会上“商贾密集,百戏相随,热闹得不得了”,自己去凑热闹,而是因为作家已对豫剧产生了由衷的喜爱之情。

3.读第二部分思考。

(1)在内容上,与第一部分“看社戏”有什么异同?

同:看戏及对社戏的喜爱。

不同:除了看戏,还看演戏的人,看到了他们艰难的生活状况和恶劣的存环境。

(2)作者写后台的演员,特别是那对母子的故事,和“看社戏”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可从看者、演者、生存土壤、艺术形式等方面思考,只要能理解其中任意两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如果能谈到其中三点或四点之间的关系就更好了。侧重理解这种艺术顽强的生命力。)

4.读第三部分思考。

(1)这一部分还“看社戏”吗?

不看戏,从看戏、看人中悟理。

(2)对结尾你有何想法?(学生可自由阐述,从“我”的感受提示)

散文的鉴赏可以“认读”为切入点,以“感悟”为突破口,以“鉴赏”为落脚点,从而把握散文的意蕴,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上是对文本的解读,也就是“认读”部分。以下的“探讨与延伸”设计是从“认读”向“感悟”的过渡,从“感悟”向“鉴赏”的飞跃。目的是唤起学生对旧日的回忆,激发他们对身边难以忘怀的人或事的探寻欲望,搭建一座教材与学生生活、教学与学生实践的桥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他们新的认知图式。

六、探讨与延伸(问题设计在教学案和多媒体课件内,答案不做固定设计)

1.你觉得本文是怎样体现出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的?(学生只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就可以了)

2.想想“难以忘怀的故事”的含义。(感悟,引到专题导语,齐读)

3.你身边有什么人或事难以忘怀吗?(拿出课前搜集材料,交流)

例如南京白话、南京评书、南京白局的介绍。所谓的南京白话、南京评书和南京白局就是用南京话来表演评书、白话和白局。白局有说有唱,且有音乐的伴奏,形式比较丰富;评书是以口述的形式讲故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说书;而白话可以理解为相声。这些文化直到“”前,夫子庙一带还陆续表演过,后来南京白话见得就比较少了。

例如南京的老地名,比如仙鹤街――云锦仙女留芳踪趣谈,桃叶渡――守望爱情趣谈,箍桶巷――沈万三家箍桶声趣谈,船板巷、钓鱼台、柳叶街趣谈等,有许多地名现在仍在使用。

例如许多南京的老照片,甚至可以和《老照片》一书结合,试编南京的“老照片”。

例如许多关于南京古迹的古诗文,比如《乌衣巷》、《台城》、《金陵游凤凰台》,等等。

对这些已经消亡或正在消亡的事物,以及原样保留或改变形式保留的事物,学生经过搜集交流,有一定的感受。如“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社会是发展的,旧事物的消亡是必然的。但作为经历过这一事物的人,他的生命是因这些事物而丰满的,他对这些事物必将充满深厚的感情”。“有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事物还是应当保留,也是值得保留的,比如老城南的甘家大院”。这样学生对“难以忘怀的故事”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4.课后写一篇怀念性的记叙文或尝试写一篇叙往事的散文,要突出自己的感受。

七、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搜集“老南京的故事”,启发学生思维;在预习环节粗略解读文本,学生可能会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王英琦的思想;在课堂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深化学生的认知;设计探讨与延伸,将文本内容与专题目标勾连起来,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勾连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评价文本。这就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在学习“难以忘怀的故事”这一专题其他内容时,学生就容易走入文本,也比较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并能给予恰当的鉴赏评价。

总之,虽然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阅读“新课标”,理解《教学要求》的内容,并在实践中落实。同时还要注意让语文走向学生生活,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构建起自己的认知图。

上一篇:也谈文言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下一篇:个性化解读不能脱离文本这个“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