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10-04 04:42:48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如何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1.提高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行军,只有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才能更好地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毕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涉及最基层、最广泛群众的利益,因此必将是我们文化工作的重点,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稳抓稳打的。但是并非我们所有的基层文化站工作者都能认识到基层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很多偏僻、贫困的地方,或者是在一些乡镇、农村,人们对文化重视程度不够,文化生活贫乏,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事件频发,影响到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群众文化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文化部门要提高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扎扎实实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2.健全机制

要建立健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决策研究机制和监督执行机制。要建立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文化工作常设调研组织,及时作出正确决策,统筹全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确定切实可行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规划和任务目标。同时要根据目标任务实现严格的检查监督制度,不得放任自流,更不能文过饰非,谎报业绩,要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3.以人为本

当今社会处处都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之中,我们也要注意以人为本,以群众为本,从群众需求和需要出发,维护他们的切身文化利益,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积极文化需求满足。因此我们文化站需要将服务中心下移、服务质量提升,精心营造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使群众文化活动释放出特有的以美育美的生命力、文化力,使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具备它应有的主导性文化服务内涵并发挥出相应功能,从而产生文化吸引力、感召力,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离不开的便民、利民、乐民、为民的文化家园。

4.突出特色

各地区、地域、民族都会有其自身的特色,就文化而言本身就不是整齐划一的,有些地区人们能歌善舞,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时就应该根据本地现有的特色来制定相应的群众文化活动计划,凸显本地特色,尤其是在节假日和当地传统节日期间,多举办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突出当地文化的特色。比如说我们文成县,自2012年以来,通过深入挖掘特色的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孝文化、侨乡文化、刘基文化和畲乡文化建设融入社区建设工作中,以红色文化坚定党性,以侨乡文化引导艰苦创业,以孝文化追寻礼仪,以刘基文化筑牢防线,以畲乡文化促进团结,结合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一社一品”的要求,通过打造特色文化长廊、特色文化一条街、特色文化基地、特色文化示范区等手段,提炼总结每种文化的精神内涵,拓面提质,教育引导党员群众自觉参与到文化品牌创建的各项活动中来,将每一种文化打造成党员干部群众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以文化带动党员干部争先,以文化圈建设增强凝聚力,有效推进了社区建设工作。

5.整合资源

在整合资源方面,我们应该做到两个结合:机关团体与文化志愿者的结合。一方面,充分利用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资源,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对居民群众开放。利用社区的人才资源,合办各类协会、培训班等,维持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文化志愿者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发动社区各阶层的文化名人、文体骨干、退休老干部等组建文体志愿者服务队伍,依托辖区单位、社会团体、各类文化培训场所等社会资源,建立社区文体志愿者服务基地。利用社区文体志愿者服务基地,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节目、月月有演出”的文化氛围,以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要想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需要加大奖励力度,大力扶持业余文化队伍。应完善各项奖励机制,重点加大对有特色,有精品的业余文化队伍的奖励力度,使之不断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从而提升业余队伍水平。这些无一例外都是重在活动、贵在坚持。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特点,动员各方面力量把活动开展起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引导他们积极建设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二、结语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处于这个文化高度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基层文化站要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狠抓群众文化建设,提高认识,健全机制,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整合资源,面向大众,面向基层,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文化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实施。我们每一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都应该以此为己任,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文化建设付出努力。(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刘晓芳单位:文成县大峃镇大壤社区

上一篇: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研讨 下一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