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充实 文章更丰满

时间:2022-10-04 04:40:41

内容充实 文章更丰满

考纲概述

“内容充实”是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求作文引述材料充分,详略搭配得当,全部内容都能从不同角度表达中心。“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写议论文,要求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典型充足,不能简单地堆砌事实论据,应着重深刻透彻地说理;写记叙文,要求记叙文中的要素完整,人物和事件具体实在,不能简单地记流水账,应该侧重生动形象的描写。

[范文例举]

谈责任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的是一种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也是一种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更是一种责任。从本质上说,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人生在世,要勇于担起责任。

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江苏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骑车上学时不慎刮伤一辆宝马车,他在原地等了20分钟,没有等到车主。眼看上学迟到了,徐砺寒只好到附近的书报亭借了一支笔,写了纸条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刮伤豪车,恰好又“无人值守”,对有些人来说,最“聪明”的选择也许是迅速逃离现场,而徐砺寒的行为看起来“很傻很天真”,需要面对可能随之而来的责骂和巨额赔付,他何苦这样做?徐砺寒的解释很朴实:“做错了事,就该负责。”而社会各界对徐砺寒的行为也一致赞许,这是因为他的行为契合了人们对“公民应有责任担当”的期许。

逃避责任,是自私的表现,只会损人不利己。古代“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故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出现三个和尚时,人的惰性和依赖性,客观上使得每个人都忙于推卸责任,指望别人去承担义务,而自己享受成果,最后导致大家“都没有水喝”。前几年的李天一事件中,李天一父母夫妇不仅没有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而且在李天一犯罪之后,他妈妈想到的不是去承担责任,而是想千方设百计地让孩子去逃避法律的责任。这种自私的行为,让李天一父母的形象一落千丈,最后落得个损人不利己的结果。

责任重于泰山。当肯德基、麦当劳的食用冰块菌落数量高于国家标准,有的甚至高于用于对比的马桶水数倍时,他们将食品安全的责任置于何地?当酒驾者在路上飞驰时,他们将路人生命安全的责任置于何地?当人们不断攫取地球资源时,他们将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责任置于何地?

在这个责任心缺失的时代,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去呼唤责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责任,是不可丢弃的使命,让我们把责任扛在肩头,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吧!

(襄阳五中 王浩原)

[范文解析]

文章以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段落开篇,形象地阐释了“责任”的丰富内涵,开门见山,引出了中心论点“人生在世,要勇于担起责任”,开篇扣题严谨。

然后,文章正反说理,借助两个分论点,加强了论证的力度。先以“最美中学生徐砺寒”为例,说明“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再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例子和社会名人子女李天一的案例,充分说明“逃避责任,是自私的表现,只会损人不利己”。两个分论点分别从正面论证要勇于承担责任,从反面论证不负责任的坏处。

紧接着,文章结合现实生活,用排比和反问的手法加强论证。这里举了三个例子:肯德基、麦当劳的食用冰块菌落数量高于国家标准;酒驾者在路上飞驰;人们不断攫取地球资源。三个例子的使用,使文章例证更加丰富,而且都是简例,使文章显得详略得当。三个例子的层次也是层层递进,从生活到生命,再到人类社会。

全文结构清晰,举例典型恰切,为了有力地论证论点,作者大量引用典型的人物材料,语句多用长短句、排比句,增强了论证的力度。文章内容充实,不仅表现在作文材料的多样性上,更重要的是对素材丰富内涵的扣题分析上,中心也因此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开掘和表现。

[类文生成]

多年来,我们中学生写作动辄引用“屈原”“杜甫”“司马迁”,少谈现实的人和事,这就导致作文内容大量雷同,人云亦云,缺少创新意识,缺少F实感和针对性。那种依靠陈旧材料、看似华美而不知所云的语言、内容空洞的文章在考试中很难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紧扣社会与生活,对于用心感悟、用心品味生活的考生来说,更能写出有自己独特感受与思考的文章。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内容充实”呢?

关注生活,做生活有心人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一切作文素材的来源。虽然高中生的生活三点一线,相对枯燥,但是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地把生活中的见闻、感触记录下来,积少成多,写作时素材自然可以信手拈来。

回归课本,挖掘素材元素

教材是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内容涉及道德情操、爱国思家、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诗词典故等方方面面。如果能抓住课本内容,广采博记,从中挖掘新元素,并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巧妙化用,必能开掘这五彩缤纷的“花圃园地”,写出一篇篇独具特色的精粹美文。

广泛阅读,可借而鉴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也是积累材料、提升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像《读者》《青年文摘》《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等报纸杂志,有很多名篇和范文,都有可借鉴之处。平时多看多读,考试时,自然就会用得上。

善于创新,运用陈旧材料

“内容充实”并不排斥陈旧材料,俗滥材料。陈旧、俗滥材料如果创新运用,也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比如《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版的“贮材室・熟材新用”中的系列文章,同学们可以借而鉴之。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记者采访一位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制胜诀窍呀?”赛车冠军说:“许多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抱怨自己的赛车不够好,天气不行,发挥不正常。总之,一大堆理由,但从来没想过应该检讨的,其实是他自己。如果一个车手仔细地去查看赛道的胎痕,他就会明白高手过弯道的技术和路线是多么的出众,更会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内容充实,可采用上文所供方法运用材料;不少于800字。

上一篇:被欺凌者的人生会有多么无望 下一篇:逻辑清晰 避免前后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