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67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04 03:30:32

基层医院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67例临床观察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而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手术是近10多年来由我国眼科医生开展的一种新型、较为科学、简单实用、可靠的手术,2008年9月~2011年9月采用该手术方法完成手术67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7例,男35例,女32例,年龄20~68岁,平均492岁。裂孔大小13~15PD,单一裂孔56例,多发孔(2孔以上)11例,位于赤道前至周边区的马蹄形裂孔45例,圆形或椭圆型裂孔33例,其中鼻上方裂孔19例,颞上方裂孔46例,外下方裂孔13例,术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采用1983年国际分类法[1],其中B级及以下59例,C级8例,视网膜脱离时间3天~2个月。

方法:常规作球后、球结膜下麻醉,作相应部位球结膜瓣分离暴露巩膜,根据术前定位,预置环扎带或硅胶块,放出视网膜积液或前房水后,用冷凝头顶压巩膜寻找裂孔,显微镜下直视看到裂孔后,实施裂孔旁冷凝,当看到裂孔周围视网膜发白,立即停止冷凝(冷凝范围视裂孔大小),检查裂孔与手术嵴的位置关系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扎缝线,必要时可重新缝线,调整垫压物位置,使裂孔位于手术嵴的前坡,缝合结膜,球结膜下注射头孢呋辛100mg,地塞米松03mg。

结果

术中情况:硅胶垫压67例,其中放射状垫压29眼,平行垫压38眼,环扎加硅压16眼。1例缝线时穿破眼球,视为放液。第1例因显微镜倍率调节无经验,看不到眼内,冷凝裂孔是根据术前定位进行,其余66例术中寻找裂孔及观察冷凝反应清晰可见。除6例视网膜下积液较少采用前房穿刺,抽吸015~02ml前房液软化眼球外,其余均采用常规排视网膜下液的方法。

视网膜复位:术后59例一次性视网膜复位,裂孔封闭良好,位于嵴前,39例视网膜下积液2天内吸收,12例5~6天吸收,8例8~10天吸收。随访20天~6个月,8例术后3天~1个月后再次脱离。

并发症:无1例眼内感染、脉脱和出血。4例术后持续性视网膜下积液吸收延迟、玻璃体混浊。

54例患者视力提高,5例同前,术后视力与术前视力比较。

表1术前术后视力与术后视力比较(例)

手动指数<02≥02术前421780术后5251819讨论

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镜直视手术由我国眼科医生首创,它不同于间接检眼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直接检眼镜下手术观察范围小,易受屈光间质浑浊影响,不能在直视下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已基本淘汰。在非直视下手术时难以掌握冷冻量和准确封闭裂洞。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可直视下做缝线,放液,裂孔定位,冷凝,使放液更安全,裂孔封闭定位准确[2],冷凝适度,减少了术后由于过度冷凝造成出血及PVR现象。

失败的病例主要来自于病例选择不当、加压嵴偏位、冷凝过度所致。对于那些脱离时间较长、网膜下积液较黏稠、巨大裂孔边缘有反卷,机化牵引、以及下方视网膜脱离、网膜硬化的病例,选择该手术尤其要慎重。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常继发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VR、开放性眼外伤、分支静脉栓塞等,病因大都与牵拉和显著增生的机化膜相关,这些膜具有收缩性,术后也易造成视网膜脱离。PVR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并发症,也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见的手术失败原因。PVR眼在视网膜的内表面和玻璃体的后表面长出一层收缩的细胞膜,导致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或形成新的裂孔。加压嵴偏位、裂孔封闭不良也是再次网脱的一种原因[3]。对于较大的视网膜裂孔病例,对原有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解决了原来加压嵴容易偏位的缺点,术中用冷凝头先顶压已冷凝过的裂孔后唇,用美兰标出裂孔的位置,再在美兰标注位置缝上加压块,这样较准确地把硅胶块置于最佳位置,使裂孔始终位于加压嵴的嵴前坡上,使裂孔全部封闭。这样做惟一的缺点是缝线时巩膜壁较软,缝针方向不易掌握,这时术者用冷凝头顶住裂孔后方,助手在其对侧用棉棒适当加压,这样缝针就容易准确地穿过巩膜壁,解决了缝线困难的问题。冷凝过度易造成PVR,冷凝到视网膜刚发白时即终止冷凝,冷凝过程中不要总是担心冷凝不足而反复冷凝,这样反而更易加重术后炎症反应,促进PVR的形成,牵拉原有裂孔再次脱离。手术结束后,还要轻柔顶压眼球基底部和赤道部,检查是否有视网膜变性区和针尖样小裂孔,本文中有3例术后网膜再脱离,其原有裂孔和网脱复位良好,是因为其他部位出现针尖样裂孔所致,再次手术后获得成功。手术中反复顶压眼球,是否会有使变性区形成新的小裂孔可能,目前尚值得商榷。67例患者中,59例一次性复位,治愈率8806%,与此前教材上报道的90%以上的治愈率尚有差距,可能是由于近期开展的经验尚不足和病例选择不当,今后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显微镜下外路视网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精细方便,手术野清晰,准确和效果良好的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方法,眼科医生只要具备一台显微镜和冷凝器就能开展此项手术,较其他术式更具推广性,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惠延年.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6.

2袁红宜.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分析.广西医学,2005,27:407.

3刘文.视网膜脱离显微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上一篇:多巴胺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婴幼儿重症肺炎危重病例评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