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实验教学功能初探

时间:2022-10-04 03:18:38

物理小实验教学功能初探

【摘 要】物理小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浅显易懂,学生看得明白;它真实可靠,学生可以模仿;它妙趣横生,学生容易激发兴趣;它简单易行,学生学习效率高。

【关键词】兴趣;小实验;实验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学习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物理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小实验。它是用简单易得的器材或自己动手制作的简单装置,用简短、简单过程揭示物理规律,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由认识到理解的桥梁,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下,进行小实验教学不失为一种谋求新教育方法的好思路。

那么,在日常教学中,老师怎样进行小实验的教学呢?

一、课堂的引入部分可以用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必修一《探究力、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引入摩托车与自行车静止启动的比赛,自行车慢;男同学与女同学自行车静止启动的比赛(个头差不多),女同学慢;而男同学载着另一男同学与女同学自行车静止启动的比赛,两男同学慢。对比分析,摩托车快,因为力气大;男同学快,因为力气大;两男同学慢,因为质量大。虽然,有地面的摩擦影响因素,实验有些误差,但实际生活的例子总比规矩的物理仪器更接近于人。这样激发学生思考,想这究竟怎么回事,学习的兴致大大地提高。

二、课堂的重点部分可以用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杜威说过“在做中学”,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自己体验学来的东西才印象更为深刻。

在鲁科版的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迷你实验”,这些迷你实验所用的器材简单,操作方便,拿出来做成演示实验,并鼓励学生参与,能取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力的分解时,学生对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十分不解,不知道力会产生怎么样的作用效果。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在斜面上海绵的挤压效果来解释,但并没有取到很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就按照书本中的迷你实验,做了这样的的一个装置,(装置如右图)让每组学生都来体会细绳对手指的拉动和筷子对掌心的挤压效果。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力的作用效果原来是这样的。在讲解向心力时,可以发给学生一个带细线的小球,让他们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同时也能定性感受到向心力的大小和什么物理量有关。

三、课堂典型习题用小实验验证,可以激发学生乐于思考的兴趣

如下图:相同物块AB叠放在斜面上,释放会不会分开,A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条件B可以在斜面上匀速滑下),很多同学不知所措,老师也没讲,直接作实验,一看,哗,学生惊奇了。然后,老师接着就先整体后隔离分析。学生思路打开了。当然,本实验还可进一步,把B换成平板玻璃,再让学生分析,AB会分开。这样,整体法的条件就自然得到了。课堂典型习题用小实验验证,化抽象思维为直观现象,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锻炼深刻思考力。

四、突破难点用小实验类比,可以激发学生不畏难的学习乐趣

如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不好理解,课本用墨水瓶滴迹法类比,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原理一下子豁然开朗。探究“超重和失重”时,为体验完全失重而做的经典实验:在矿泉水瓶子底部、侧壁戳几个洞,装水后抛出,让学生参与实验,在对面接住,这种参与无疑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五、小实验增强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

比如,我在讲惯性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竖直站立的粉笔下压一张纸,怎样把它抽出来而粉笔不倒呢?学生们叽里呱啦,讨论好多方案,结果都是失败。看他们急切的眼神,我走到桌边,用一把米尺迅速打向纸的一端,“哇,粉笔真的没倒!”学生的佩服之心油然而生。我立刻提醒,“尺子的打击增强我们的能力”,我们应有善于动手、怎样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小实验增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的意识

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小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完《自由落体运动》后,小实验“测定反应时间”。这必须两人一组,学生们刻度尺相互测试,“我比你快,”“不行,再来一次”“这次计算要认真”,一起埋头计算的反应时间,对比有无差错。好多东西都不用老师教了。

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

《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共同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并列,作为内容标准的三大部分,由此不难看出,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物理实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实验能力的要求,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它同时是物理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

物理教学有这样的现象:课上学生听得明明白白,课后学生自己做习题来却糊里糊涂。物理教学的突破口该放哪里?本人认为搞好物理小实验教学,会事半功倍:1.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小实验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小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4.小实验扩大学生知识视野,5.简单便利的课堂小实验,师生互动的舞台;6.小实验成为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这些不正是新课改所提倡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目标吗?

所以,小实验的教学功能不可小视。

【参考文献】

[1]陈娜.《中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建议点滴》,《中国教育信息网》,2011年8月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4月

上一篇: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下一篇: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