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时间:2022-09-19 03:17:3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摘 要】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和思维活动,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自主学习。本文结合“烙饼问题”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自主探究,如何有效实现自主探究?笔者结合“烙饼问题”教学案例谈谈我的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烙饼问题,使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初步感受运筹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烙3张饼,如何使所用的时间最短?

教学预案:

(一)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向家长了解本地特产麦芽塌饼并加以品尝,写一篇关于麦芽塌拼制作过程的日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麦芽塌饼的实物):“同学们,我们都已品尝过家乡的传统糕点―麦芽塌饼,而且初步了解了它的制作方法。同学们的日记写得可好了,现在,我念几段给大家听听……

这些,都是从语文角度去写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数学知识来研究烙饼的策略。”(板书:烙饼的策略)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理解规则。

师:“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烙饼,需要有规则。今天烙饼的规则是:(1)每次只能烙两张;(2)每张饼的两面都要烙;(3)每面要用时3分钟。根据这个规则,烙1 张饼要花多少时间?两张呢?”(教师示范:烙1号饼正面,并记录;烙1号饼反面,并记录。板书:1张6分)

2.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爸爸、妈妈、我,每人一张。”小精灵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师:“想一想,你是怎么烙的?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

3.合作探究。

同桌用学具模拟烙饼,一人烙饼,一人记录。有多种方案的请轮流记录。

教师对记录表进行说明。学生在合作时,教师有意识地选择几组有代表性的方案,待汇总方案时介绍。

4.交流比较。

(1)交流。根据学生操作时的情况,教师有代表性地让学生上来,一个学生讲解方案,另一个学生演示。

(四)拓展延伸

1.不操作,思考一下:“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怎样烙最省时间?

需要几分钟?请同学们把时间写在作业本上。”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张12分钟。”再思考一下:“45张饼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张15分钟。”

2.如果烙的饼是9张、10张呢?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再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张27分钟,10张30分钟。”

3.教师提示:“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饼数×3=时间”。

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如果饼的总数是双数,就两张两张地烙,例如,烙4张饼所需的时间是6+6=12分钟。知果饼的总数是单数,先两张两张地烙,剩下最后3张像以上的方法烙,例如,烙9张饼所需的时间是6+6+6+9=27分钟。”

(五)课堂作业

1.智力题。“假如这个锅一次能烙10张饼,而现在有15张饼要烙,请你想一想,需要多长时间?”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把5张饼看成一份,第一次把10张饼烙熟后,拿出5张,其余的饼翻过来再烙,同时加入另外5张。第二次烙熟后,把最早的5张饼拿出,其余的饼翻过来再烙,并同时烙第一次拿出的5张饼的另一面,共用时间3+3+3=9分钟。

2.“做一做”第1题。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思考。

(六)小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们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七)课外作业

以“烙饼的策略”为题材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烙饼的策略(规则:1.每次只能烙两张;2.两面都要烙;3.每面烙需时间3分)

饼数(张)1 2 3 4 5 ……10……

时间(分)6 6 9 12 15 ……30……

二、教学延伸

这堂课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反思

1.大胆设计,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老师有责任思考数学该如何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自主探究。好的数学设计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悟。在抛出问题时,并非让学生一开始就合作来解决问题,而是给每个人独立思考的空间,学会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堂实境常会不按我们所预设地进行,就像这堂课一样,预设的结果是教学参考书上所讲的“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两张两张地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两张两张地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这样做最节省时间。”但是,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饼数×3=时间”,学生的发现其实更简单、更直观。

【参考文献】

[1]金正仙.《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6(11Z):18-19

上一篇:作文选材贵在新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