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差异性探析

时间:2022-10-04 02:40:54

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差异性探析

摘 要:如何正确理解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差异性是目前技术创新哲学争论和关注的焦点问题,准确而全面地解读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差异性表现为主体创造力的差异、客体选择的差异及价值目标的差异。

关键词:原始创新;模仿创新;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1-0040-03

一、主体创造力的差异

技术创新主体是与技术创新客体相对应的范畴,指借助一定中介手段变革技术创新客体的活动者。原始创新主体与模仿创新主体改造创新客体的创造力是有很大差别的,具体而言,在创造过程(原发过程、继发过程、整合过程)中,原始创新主体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而模仿创新主体则是实现了对新技术的再升华和再改造;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原始创新主体开拓了目标市场,而模仿创新主体则完成了对目标市场的重新塑造。

1.原始创新主体对核心技术的突破

原始创新的核心特征就是其技术的内生性,即原始创新主体在技术创造过程与技术应用过程中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能力推动技术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并获得企业利润,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从创新的过程来讲,原始创新经过原发过程中意念、灵感的产生,继发过程中的理性思考及理念设计,整合过程中的创新思想的升华及样品设计与开发最终突破技术难关并掌握核心技术。

2.模仿创新主体对新技术的再升华

模仿创新的特征在于其跟随性与再创造性。从时间先后来看,它晚于原始创新,是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对原有创新技术成果、思想、工艺进行消化吸收并实现再突破的实践活动。从创新过程来看,模仿创新没有原发过程而是直接经过继发、整合过程实现了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突破,即在继发过程模仿创新主体对新技术的核心思想、制作工艺等进行学习和消化;在整合过程,模仿创新主体在充分了解市场诉求的基础上实现新技术的转化和升级并向市场推出更易为消费者接受的新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创新更重视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市场诉求,因而,模仿创新产品往往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并取得丰厚的利益回报。模仿创新跟随性并没有否认其再创造性特征,模仿创新主体在吸收消化新技术的同时,根据市场的诉求对原有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与升级,所以,模仿创新也有创新的内容,其创造性、开拓性的成果同样也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即模仿创新也同样可以拥有自身的专利权。所以,模仿创新不是对原始创新的完全复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再创新,通过模仿创新同样可以实现一个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并取得经济利益的目标。

3.原始创新主体对目标市场的开拓

原始创新在核心技术方面是依靠自身的努力突破技术难题而获得的,同样,在市场方面原始创新主体也是开拓者和“领头羊”。市场作为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和终点,不仅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检验技术创新成果是否成功的惟一标准。原始创新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技术的突破并取得核心技术后,必须把新技术转化成新产品然后推向市场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保证原始创新产品逐步获得市场普及并占领市场,否则,原始创新产品就有可能面临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危险。为此,原始创新主体不得不尽最大努力去开拓潜在市场,并尽可能获得较多的目标公众。虽然困难重重,但一旦打开市场将有可能形成长期的市场垄断地位,从而可以取得巨额利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模仿创新进入市场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4.模仿创新主体对目标市场的重新塑造

相对于原始创新而言,模仿创新是在对技术进一步升华的基础上完成的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表现。同样,模仿创新在进入市场的时间上虽然晚于原始创新,但是它却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目标市场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创新产品实现了普及化、平民化。与原始创新主体对市场的初次开拓性实践活动比较,模仿创新主体对目标市场的重新塑造显然具有诸多优势,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性大大降低。模仿创新主体选择改造的创新客体(即新产品)一般都是在市场上经过优胜劣汰而获得生存空间的优秀创新产品,而且经过原始创新前期初步的宣传效应已经形成部分目标市场,所以,可以说,模仿创新主体进入市场的行为可谓是有的放矢之举,因而大大降低了投资的风险性;第二,合价值性使更易凸现市场诉求。前文提到,模仿创新与原始创新相比偏重合目的、合价值性,因而更易于抓住目标市场,赢得目标公众;第三,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更倾向于模仿创新产品。原始创新产品上市后,由于担心其质量不稳定、价格过高、风险过大等原因,消费者往往会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度,等待新产品的升级;而模仿创新主体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习惯,在产品的质量、外观、价格方面都作出了优于原始创新产品的举措,因而会赢得消费者更大的青睐。正因为如此,模仿创新主体才可能完成对目标市场的重新塑造并进而获得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二、客体选择的差异

技术创新客体是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技术创新主体和客体统一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创新实践活动。技术创新是多元主体能动改造多元客体的辩证统一过程,即在原发过程体现为创新主体的意念、灵感等对创新客体的初步认识,在继发过程体现为创新主体经过理性认识之后得出的对创新客体的概念性判断,在整合过程体现为创新主体对创新客体认识的升华,在技术应用过程体现为创新主体对创新客体在市场应用的开拓及对目标受众的选择。然而,原始创新主体与模仿创新主体在对创新客体的选择上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原始创新客体选择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模仿创新客体选择的稳定性与再创造性;原始创新市场客体的模糊性与模仿创新市场客体选择的精确性。

1.原始创新客体选择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原始创新是依靠创新主体自身的能力突破技术瓶颈而掌握核心技术,其突出的特征就是“首创性”,即核心技术“第一次”被认识和掌握,因而不可避免,原始创新的技术创造与应用过程存在极大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一方面,原始创新的发源地来自于创新主体的“灵感”或“直觉”。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当代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说:“推动科学前进的是个人的创见。”“灵感的发生有一个过程,虽不在显意识,却在显意识的指导下,酝酿于潜意识,当酝酿成熟,偶遇相关诱因,便突现于显意识,成为灵感。”[1]据此,可以看出“灵感”具有不确定性特征,是“可遇不可求”的人类思想精华的一种凸现,是时间、空间、主体意识等多种混合因素共同作用的随机性的表现。另一方面,经过原发过程、继发过程创新主体对客体的思考和初步加工,在整合过程中,原始创新主体要完成对创新客体的样品制造,而其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进行“中间实验”。“中间实验”就是对整合过程初期的样品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提高、完善和深化,目的是解决样品存在的问题,具有试探性、不确定性、高投入性及创造性特征。

2.模仿创新客体选择的稳定性与再创造性

模仿创新没有原发过程,而是直接经过继发、整合过程实现了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创新更重视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的市场诉求,因而,模仿创新产品往往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并取得丰厚的利益回报。与原始创新比较,模仿创新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具有稳定性与再创造性特征。原因在于,模仿创新不仅是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而且对客体的选择更趋向于市场和目标公众的价值诉求,因而经过再创新和市场整合后的模仿创新产品更能易为市场和目标受众接受。模仿创新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其“跟随性”,因而它可以有效吸取原始创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避免高风险性投资。此外,模仿创新可以充分利用原始创新技术外溢和前期市场铺垫的后发优势,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因而其成功率往往要比原始创新要高。这说明,模仿创新对客体的选择比原始创新更稳定。此外,模仿创新没有经过原发过程,但更注重在继发过程及整合过程的投入,即凸现了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模仿创新主体更重视对工艺技术的投入和开发,因而,在工艺创新方面模仿创新往往有突出的贡献。

3.原始创新市场客体的沉默期

原始创新是一种探索性、开创性的实践活动,在创新的R&D、生产制造、市场化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潜在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作为原始创新实践活动逻辑起点和终点的创新产品销售市场同样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甚至可能出现长期的市场沉默期(指产品第一次在市场上出现到获得商业成功的时间)。这给原始创新产品的市场化进程造成极大瓶颈,甚至会把新产品扼杀在“摇篮”中。

4.模仿创新市场客体选择的活跃期

模仿创新进入市场相对滞后,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开发初期需求和市场行为的不确定性风险,而且还能跨越创新产品市场化初期的“沉默期”,从而能够较好并且较快地适应市场和目标公众的需求,并且有可能把创新产品推向“活跃期”。我们可以从市场的占有份额上来对模仿创新市场客体的选择作出更为客观的判断。美国学者格尔德(Golder)和泰勒斯(Tellis)专门发展了历史数据分析方法,用于考察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市场功效。他们专门从大量中立性的历史资料中找到了大量的比较客观的数据资料,并对不完全、不公正的信息进行剔除,最后选出36种产品分类考察。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当前市场份额方面,率先者的平均份额约为10%,对二战后的创新产品分析显示,率先创新的平均市场份额仅为7%,只有非耐用品率先创新和著名企业率先创新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分别为13%和21%)。”[2]可见,在市场份额上原始创新要远远落后于模仿创新,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模仿创新市场客体在市场“活跃期”占有绝对的主导优势地位。

三、价值目标的差异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是技术创新的目的。原始创新的过程实现了人们思维逻辑与实践理性的高度统一,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一种高度的主体性展现,体现了思维与实践的统一及人们的价值选择。相对于原始创新而言,模仿创新是在对技术进一步升华的基础上完成的更高层次的合规律、合价值(合目的)的创新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表现。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看,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始创新开创从“无”到“有”为人们选择市场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模仿创新开创从“有”到“优”为人们提供了选择市场产品的现实性,原始创新注重扩大市场,模仿创新重视目标公众的心理诉求。

1.原始创新开创从“无”到“有”,为人们选择市场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原始创新的核心特征是其技术的“内生性”,即是在完全依靠原始创新主体的内部力量突破技术难关并掌握核心技术,具有“首创性”特征,开创了从“无”到“有”为人们选择市场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所谓可能性是指并非所有原始创新的产品都能获得市场和公众的认可,它只是为人们选择市场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选择的机会)。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看,原始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原始创新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原始创新产品在进入市场后,可以发挥“先入为主”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并取得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地位,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同样,由于原始创新企业掌握了某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可以依托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进行相应的技术转让,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如模仿创新企业为了引进先进技术一般都会付出高额的资金代价。第二,原始创新产品的“精英阶层”受众定位。原始创新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决定了它昂贵的市场价格和其“精英阶层”的市场受众定位。一般来讲,原始创新产品在刚刚入市时价格都会高于成本价格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其目标受众群体一般定位于社会的“精英阶层”。所以,原始创新只是为人们选择市场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能否获得成功还有待于市场和受众的检验。

2.模仿创新开创从“有”到“优”,为人们提供了选择市场产品的现实性

模仿创新是在原始创新突破技术难题掌握核心技术和把创新产品推出市场后,根据市场和受众的诉求重新审视技术和市场,并对其加以再创新的实践活动。它凸现了创新主体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开创了从“有”到“优”,为人们提供了选择市场产品的现实性。从价值目标选择的角度来看,模仿创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质量价格优势凸现。与原始创新产品相比,模仿创新产品经过技术、质量升级以及产品降价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第二,市场受众“平民化”。模仿创新的特征就是其凸现了创新主体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因而,其产品更易为市场和受众接受并能迅速在市场上普及。模仿创新打破了技术垄断市场,开创了从“有”到“优”为人们提供了选择市场产品的现实性。

3.原始创新注重扩大市场

由上文分析可知,原始创新企业能发挥“先入为主”的优势,并可以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所以,从市场角度来分析,原始创新企业注重市场的开拓,特别是对专利权的保护。市场是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原始创新主体在掌握某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后,便会竭尽全力开拓市场,使创新产品市场化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原始创新主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市场开发、广告宣传以及产品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挖掘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打开市场销售的局面。另外,原始创新主体特别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他企业对其核心技术的模仿,从而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在市场上获得垄断地位取得巨额经济回报。

4.模仿创新重视目标公众的心理诉求

模仿创新是凸现合目的性(合价值性)的创新实践活动,它更重视目标公众的心理诉求。原始创新产品由于价格昂贵、产品质量不成熟、工艺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普通公众对其“可望而不可及”。相反,模仿创新产品弥补了这些缺点,了解了市场和顾客的诉求,使创新产品最终走向普及化并取得后发优势。可见,重视市场额、公众的诉求已经成为模仿创新主体打开市场阀门并取得优势地位不可缺少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刘奎林.灵感:创造的非逻辑思维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32.

[2]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4.

上一篇:中国改革进程背后的理念演进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基本前提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