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范文

时间:2023-03-19 08:05:49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范文第1篇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哺育原始人的这片土地吧,作为一款标准的工人摆放游戏,首先要认识的就是版图上的各个区域:

猎区

把那些写有1、2、5、10的小圆牌牌放在这里,它们代表了食物。你可以很规整地把它们分别码放整齐,也可以很奔放地把他们随便一堆。不过在你把它们放上去之前,请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区域——虽说是狩猎区,但是无论男人女人都在采果子,完全没有人去欺负一边的小鹿,真是和谐啊!

农田

每在这里耕作一回合,你的粮食产量就增加1,也就是每回合自动多产出一个食物。版图左下角的1~10的刻度就表示了当前你每回合能通过农田产出多少粮食。

砖窑

这里是砖窑,砖头从这里出产。

采石场

这里放置石料。

河流

金块从这里诞生。什么?为什么河里产金子?去问问原始人吧,我真的不屑于回答你这个问题。

工具制造所

看到那些画着石头锤子的小方块了吗?那些就是传说中的工具啦,是人类优于其他动物的一大特征。现在你应该把那些标有1/2的和那些标有3/4的分成两堆码放好。

文明区

将所有的文明卡牌洗匀放置在游戏板之外,然后将最上面的4张依次放置在这个位置。嚯,这可了不得啊!想想看,你一天到晚地采集打猎,累死累活的都是为什么!填饱肚子?乏味!繁衍后代?粗俗!是为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啊!所以这些牌很重要。

房屋区

把所有房屋卡平均分成4堆,分别码放在4个位置上。这玩意儿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在那个时代同样重要,只不过不是从别人手里买,而是要自己拿材料去盖。

好啦,我带你参观完了。我想不比原始人差的你也应该把所有的配件都摆放好了吧?要是没的话你就重头再看一遍吧。

最后,每人拿取5个对应颜色的工人和12个食物。至于剩下的工人嘛~他们是等着你去创造的啦~

游戏

流程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到了大展拳脚的时候了!不过作为领导也不用你真的动手动脚去干活,只要耍耍嘴皮子,把任务分派给手下人就好了。每个回合你要做三件事,并且是按顺阿序来做:

1放置工人

从起始玩家开始,每人选择一个场所放置工人,每次放置的个数不限,但是同一回合内不得在同一场所内多次放置。

如果某人的工人全部放置完毕,那么其他人继续放置,直到所有人的工人全部放置完毕。

在每个区域都有一定数量的小圆圈(请从游戏版图图片中截图并放于此处),每个小圆圈只能放置一名工人,放满即止,只有狩猎区那里可容纳的工人是无限的。至于爱的小屋,如果玩家想放置的话必须一次放置两名工人,毕竟不是那美克星人,自己干不了这活。

2结算效果

根据位置不同,结算放置的工人并执行相应动作,这个嘛,是重头戏,请允许我过一会儿再说。

3供给食物

古谚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本。”俗语有云:“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孔子有云:“饱暖思淫欲……嘿嘿,嘿嘿嘿……。”所以嘛,当玩家把工人们撤回来的时候是要为他们支付食物的,不多不少每人一个。不要忘记,你农田中的粮食产量会帮你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工人数量减去粮食产量,就是你每回合要支付的食物数量。当你用掉了所有的食物却不足以支付的时候(必须先用食物支付),你可以用一个资源(木头、砖块、石料、金子)来代替食物,如果你不能或者不愿意这样做的话,那么就扣掉10分(不管缺几个食物都是这个数)。

4传递起始玩家

当食物支付完毕,或者扣完分的时候,本轮游戏结束。当前的起始玩家要将“起始玩家标记”传给左侧相邻的玩家,然后新一轮开始。

1狩猎场

每放置一个工人,玩家就可以掷一个骰子,最后将所有骰子的点数相加,每2点可以获得一个食物。

2森林

一个工人一颗骰子,每3点砍一个木头。

3砖窑

一个工人一颗骰子,每4点烧一砖块。

4采石场

一个工人一颗骰子,每5点挖一个石料。

5河流

一个工人一颗骰子,每6点采一个金锭。(木头、砖块、石料、金锭这些资源是没上限的,拿光了可以找别的东西来代替,比如用火柴代替木头。)

6工具制造所

玩家在这里放置一个工人就可以获得一个工具。当你获得第一到第三个工具的时候,从该区域拿取数值为1的工具,第四到第六个的时候,将手中的工具逐一翻面,再接下来就是拿取数值为3的工具,并且把手中数值为2的还回去(数值1那面朝上),再然后就是把那些数值为3的翻面,变成数值4的。再然后嘛……你有完吗?!你能干点别的吗?!别老跟工具玩命行吗?!

好吧,让我们重新淡定下来,继续说说工具的用途。前面说过,在狩猎场、森林、砖窑、采石场以及河流中都需要掷骰子来决定采集的数量。当你统计结果之后,可以横置工具来增加结果,具体数量就是工具上写的数值,每件工具每回合只能使用一次。

7文明区

不比原始人差的你一定注意到了,每个文明牌放置区的顶端分别有1至4个四色五边形(我承认这别扭),这代表着你要支付对应数量、不限类型(食物不行)的资源才能获得该文明卡。如果你不愿意给的话就只有把工人拿回去了。

原始社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婚姻原始社会 氏族 生产力 自然法则

“婚姻”,中国古时也称“昏姻”或“昏因”。“婚”,本义“妇家”,通“昏”,意指古时婚礼中黄昏时男子到女家迎亲。“姻”,本义“夫家”,通“因”,引申为女子因男子结亲迎娶而到夫家。所以,“婚姻”在中国古时指嫁娶之礼,表示男娶女嫁的过程,也即男女结合成为夫妻。当今,中外学者对“婚姻”有多种诠释,归结起来,其中心涵义应为:由社会规定或认可的异(同)性的结合。

婚姻有其自然属性,这体现了生物学、生理学规律的作用。婚姻更具有社会属性,这是社会、社会制度、社会组织赋予它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的社会行为和一定的社会内容和人与人之间特殊的社会关系。婚姻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变化,并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起推动作用。婚姻有实现人口优化和再生产、组织经济生活、教育后代以及人类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职能,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现象,从本质上讲是男女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所以,有人类才有社会,也才有婚姻,动物界只有两性关系而没有婚姻。可以肯定地说,人们关于人类初始经历了一个与动物界一样漫长的杂乱的婚姻时期的说法是明显错误的。

那么,关于原始社会的婚姻到底如何呢?简单说来,原始社会的婚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群婚制、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

群婚制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即血缘群婚制和亚血缘群婚制。

大约距今三百万年前,“过渡期间的生物”或“正在形成的人”――南方古猿进化为“完全形成的人”,人类、人类社会、人类组织以及婚姻产生了。

从三百万年前到二三十万年前,人类经历了早期直立人(早期猿人)和晚期直立人(晚期猿人)阶段,属于原始社会早期、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摩尔根所谓的文化上的蒙昧时代中期和社会组织结构的血缘家族公社时期及婚姻上的血缘群婚制时期。

血缘群婚即血缘婚(等辈婚、同辈婚、班辈婚),其规定在血缘家族公社内部按照辈分划分婚姻关系,即不同辈分的男女间不得有婚姻关系而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集体通婚。这样就出现了排除祖先同子孙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两性关系的婚姻规例。这是劳动给人类带来的智慧和财富,是劳动推动了社会文明和进步。究其原因是:

一是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人类逐渐懂得了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

二是缘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了年长者经常在家做事、照顾孩子,年轻力壮者外出采集、打猎、捕鱼的生活习惯。

三是人们为了解决因为性关系而引起的混乱与冲突。

总之,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婚姻制度――血缘群婚制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了。

从距今二三十万年前到距今一万年前,人类进化到了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处于原始社会中期、旧石器时代中期、蒙昧时代晚期和母系氏族公社早期(母系氏族公社的萌芽和形成时期)及亚血缘群婚制时期。

亚血缘群婚制实行族外群婚,族内禁婚制度。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母系氏族公社(血缘集团)的男女之间互为夫妻、实行群婚,同氏族的兄弟与姐妹之间不能通婚。原始人从血缘婚发展到亚血缘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也与人的智力发展和自然选择法则相关联,当然也离不开为解决因为性关系而引起内部的混乱与不和。换句话讲:

一是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但毕竟受生产生活水平限制,所以为减轻人口增殖的压力和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血缘家族集团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分成较小的集团。一般先是分成两个较小的集团,以后越发展。逐渐壮大了的小集团还会不断分解为小集团。

二是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人类不但深深意识到了近亲婚配的危害性,而且饱受了彼此之间激烈争夺带来的战争和创伤。于是同一血缘集团(小集团或叫较小的集团)内的婚姻被禁止,不同血缘集团之间的群婚实施开来。而这相互通婚的小集团就被称做氏族。可见,氏族公社的出现与婚姻的进步密切相关。

对偶婚制大约出现在母系氏族公社制度的发展和繁荣时期。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野蛮时代和原始社会的晚期,时间上距今一万年前至距今五六千年前。

对偶婚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对男女一定程度地脱离群体而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同居生活关系,但不排斥双方与其他异性性关系的婚姻形式。对偶婚不像群婚(多偶婚)根本没有固定的,也不像一夫一妻的单偶婚有严格而固定的。对偶婚男女虽关系相对稳定,但双方无严格的固定关系,相互无约束权,婚姻脆弱易分离。它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的过渡形式,既有群婚制的残余,又有一夫一妻制的雏形。初时,配偶男女各住在自己的母系氏族里,白天各自在自己的母系氏族里劳动和生活,晚上,男子到女子的氏族与其同居,这叫望门居;后来,男子迁到女子的氏族居住,配偶双方共同生活,男子死后归葬男子的母系氏族,这叫望妇居。望妇居是对偶婚的典型形式。当然,因为没有出现家庭,所以配偶双方仍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而与女方氏族成员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而到了对偶婚的末期,女子嫁到男子氏族与男子生活的所谓从夫居的时候,人类已进步到父系氏族社会。

群婚制过渡为对偶婚制,总体上讲,这是社会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类的智能水平逐渐增强的结果。具体来讲:

一是在母系氏族公社制度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女性在经济和生活上的主导地位更加显著,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世系、财产的母系氏族制,这些使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男女基本平等,男子的得到一定的遏制。

二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起了重要作用。

三是随着氏族的发展和氏族分支的增加,氏族组织制度不断对婚姻的范围和群婚的行为进行规定和约束,使男女彼此通婚的范围不断缩小。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金石并用时代、野蛮时代晚期并向文明时代过渡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和父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大约距今四五千年前,人类迎来了她的第三个婚姻形态――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

所谓一夫一妻制指的是一男一女结成夫妻的婚姻制度。但原始社会直到封建社会的一夫一妻制仍处在一夫一妻制的初期阶段,只是限制了女性的性生活,所以这时的一夫一妻制也包含一夫妻妾制或一夫多妻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石犁、木犁的使用,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取代女子居于主导地位,社会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在父系氏族社会里,终于有了若干个父系大家庭,甚至后来父系大家庭又分化为若干家庭。先是女子嫁到男方氏族与男子过夫妻生活,这叫对偶婚的从夫居,此时,孩子的生父是谁已可确定;进而,丈夫要求妻子要忠于丈夫,从一而终,受丈夫支配,死后与丈夫同葬,乃至从殉。这样,丈夫就对妻子拥有了绝对支配权,人类的婚姻从对偶婚制变成了一夫一妻。造成这种婚姻制度出现的原因是:

一是父系氏族社会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性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掌控了主动权。

二是家庭的出现和经济发展后劳动产品有了剩余,这样逐渐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

三是丈夫为了绝对占有妻子,尤其为了保证由亲生子女继承自己的财产,丈夫就要限制妻子的性自由。

总之,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是男权制的产物,是私有制出现的必然结果,是原始社会走向解体、人类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人类就是这样,随着婚姻的不断文明而逐渐走向文明时代。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民出版社,1971.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

原始社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始社会;新石器;装饰;观念

在原始社会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奋斗努力,共同劳动,创造出辉煌的成果。

一.装饰观念的萌芽

中国的装饰艺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山顶洞人,已经能用石珠、兽牙、贝壳等材料作为美的装饰品。在原始社会里人们还没有对于自然景色的审美感时,已经有了对于自然珠宝审美特性的初步感觉,欧洲和非洲的原始人类也是如此。而且,学术界认为,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宗教观念。人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之时,就是开始装饰美化自己的身体之时,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原始人类趋利避害的宗教心理。至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表明装饰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

“初民美术的开始,差不多都含有一种实际上的目的,例如图案是应用的便利;装饰与舞蹈,是两性的媒介;诗歌舞蹈与音乐,是激起奋斗精神的作用”[1]。生活中爱美的装饰艺术倾向,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的造型,也颇能表现先民的审美趣味。这些原始的造型艺术,直接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从中国原始社会艺术的构思和表现效果来看,已经初步掌握了整齐一律、对称平衡、符合规律、和谐统一等形式美的因素,得到较为完善的表现。

美的艺术一开始,就与崇高的审美概念联系在一起。艺术的发生和初期的发展,与原始宗教和原始巫术的关系极为密切,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图腾信仰、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都对原始艺术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里,宗教迷信的萌芽,是绘画美产生的直接需要和动力,他们在观察社会、表现自然时,往往融入了自己主观的想法。

原始社会的装饰以原始人无所不在的巫术思维的支配和原始宗教观念为中心,装饰的形式以一种标志性的东西为主体。那些遍布于全国的崖刻、岩画,彩绘素锲,内容丰富,是先民冒着生命危险攀登悬崖峭壁制作出来的,其动机绝不是为了欣赏它的美的形象,而是希望通过这种行为所具有的巫术效应来达到丰产、繁殖、胜利等目的。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曾发现太阳纹、日月山等形象,可能是原始社会人们对太阳等自然物崇拜的遗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雕刻常有鸟形图案,半坡出土的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都有可能是某些氏族崇奉的图腾。

孙新周先生在《中国原始艺术符号的文化破译》一书中,在谈到马家窑文化高低耳深腹罐的网格纹样从自然界鲵鱼鳞纹演变的过程,及其对先民装饰观念的影响时分析道:“由于鱼是多产的水中动物,因此凡与鱼为伴的民族,不论中外,大多把鱼作为丰产与繁衍的象征。……初民们基于原始思维中的互渗律,从巫术心理出发,认为只要把作为鱼的主要部分和特征的鱼鳞加以表现和移植,它的多产法力也就会随之生效。据此,他们将网格纹大量涂绘于各种彩陶纹饰之中,其动机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初民们看来,几何形网格纹不仅是多产的鱼的象征,而且也具备了多产的巫术功能,所以它已经成了高产的符号和法力无边的符咒”。远古先民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观照方式和视觉思维习惯几乎为所有中国人所共有,导引出一系列中国艺术特有的观念和精神。如从“观物取象”进而“立象以尽意”,进而追求“得意忘象”以至“大象无形”;由“象而造形”,进而“舍形而悦影”,去追求那种超乎形上的东西,进而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似与不似”的各种艺术至境[2]。

二.装饰观念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随着制石工艺的发展,除了大量的石器工具,还有非实用的标识性石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东部玉器发展较快,尤其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代表了这一时代的玉器成就。在江苏武进寺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浙江余姚等地的大墓中都随葬了几十件玉璧和玉琮,玉器已成为炫耀墓主人超凡的能力,表示墓主人权威的身份的象征。从实用的劳动工具转变为“黄琮祭地、苍璧祭天”的礼器、祀神器,说明了原始社会里装饰观念正在发展。

从原始社会的装饰艺术品中可以看出,原始人的审美观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点,如在造型艺术中讲究对称、均衡、比例、线条、色彩等,这是原始先民们对自身结构和各种动植物结构细致观察的结果,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融入了他们为生存而激发出的全部感情,体现出生命的本能、生活的理想和原始文化的底蕴。

三.结语

在之后的阶级社会里,从政治意义上来说,装饰艺术不仅是一种物质财富,一种生活日用品,更主要的是它具有社会政治功能,它是一种权力、地位和威严的象征,它是用以载“道”的“器”[3]。从原始社会的装饰艺术品中可以看出,原始人的审美观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点,对我国古代设计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形成一种纯朴自然装饰的观念在支配着人们,这种观念对具体的装饰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表明了装饰观念、技艺制作与国家政策、思想潮流相吻合的发展趋势,这种思想观念使得装饰艺术成为中国伦理哲学的物化表现。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美术的起原(A).蔡元培美学文选(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04.

[2] 李砚祖.装饰之道(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48.

原始社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虽然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但是原始社会也存在道德教育。原始社会的道德是原始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一种由诸多代代沿袭、约定俗成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所构成的生活实践方式。这些具体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在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人群中的具体表现也许有一些差别,但其功用属于道德文明传承。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教化方法

教化方法是指统治阶级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以使教育对象接受这些思想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化方法在原始社会就表现为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单独的个人根本无法与自然力和野兽进行斗争,于是形成原始的群体生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几乎完全融为一体。但在原始集体中,个体的自觉意识难以显现,自觉意识只是在集体的共同心理层次上以神秘、互渗的方式表现出来,集体把个体联合为一体,形成集体意识。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使群体继续发展下去而不至于灭亡,生产活动就必须适应与自然力斗争的要求。群体内部的有经验的老人或者长辈就承担起了对年轻人和下辈进行教化工作的任务,年轻人从教化中获得知识,进而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模仿有经验的人的行为,形成适应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具体的教化内容主要是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

1.图腾、宗教。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把它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原始群体中,那些长辈级的人会从小就教育下一代对图腾的崇拜和信仰,使图腾成为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群体组织的方式之一。通过图腾标志、图腾祭祀等活动达到图腾的认同的目的。当图腾在集体中得到认同,个体的自觉意识便在图腾和禁忌中间接的渗透出来。原始氏族社会的宗教,包括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祟拜。根据考古所发现的原始宗教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其信仰之表现形态多为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天体崇拜等自然崇拜,以及与原始氏族社会存在结构密切相关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亨利·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认为,对人的道德意志的“训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明时代的诉诸人的理性—一认知和反思—一的训练,另一种则是原始社会中的“神秘的方式”,即通过图腾和信仰来形成个体心中的禁忌。

2.礼仪、制度。

原始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匾乏,但仍然存在一些礼仪和制度。不管是诞生礼还是成人礼,对于原始群体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习俗。在各个氏族内部,基本上都有涉及权利与义务的制度,维系原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衡关系。举例而言,摩尔根母系氏族就有包括氏所推选一个酋长和一个军事领袖并可任意撤换;氏族内部人要互相帮助、保护不受外族伤害;氏族可收养外人入族;氏族有共同的墓地、共同的议事会等制度。这些条款不一定以明确的文字记录下来,但通过长辈对下辈的言传身教,使制度和礼仪得以传递下去,只要这个氏族还存在,那这些制度就一定制约着氏族内部的成员的日常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以强制性的公共道德约束个人,使集体意志不被打破,集体利益不受损害。

3.神话传说。

神话的产生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这些理想化了的人或者物,作为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很容易在原始村落中流传下去。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原始群体中,长辈利用神话故事教育青少年,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神话故事中的英雄成为他们对抗自然力的精神力量。

4.原始歌舞。

根据许多古文物和古文献的记载,原始歌舞是原始人群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再现氏族采集、渔猎、驯养农耕、战争生活和男女爱悦,并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以及对生殖的崇拜。原始歌舞总是与原始人群宣泄情绪的心理和寄托祝愿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具有氏族群体祀神娱神的性质。他们创造的这种渲泄情绪、寄托祝愿的歌舞,既是对生活的再现,也是在这些象征性、拟态性的动作中传递了伦理与道德。一代一代相传的舞蹈,并不会被残酷的自然环境所中断。例如,狩猎民族的舞蹈一律是群体的舞蹈。通常是本部落的男子,也有许多是几个部落的人联合演习,按照一样的法则和一样的拍子动作。在跳舞的活动中,许多参与者都混合而成一个,好像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动而动作的单一体。在跳舞期间他们是在完全统一的社会态度之下,舞蹈的感觉和动作融合成一体。原始舞蹈的教育意义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和自由平等的观念。

二、原始社会的自我教育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虽然以言传身教为主,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自我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毕竟,那些用来言传身教的内容即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最初都是在先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原始人群在不断的对抗恶劣的自然力和凶猛的野兽,寻求生存的过程中总结,并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得来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不管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是怎样的,道德教育始终要经历一个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老人的经验和长辈的言传身教只是一个外部灌输的过程,如果要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就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将外部灌输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在对抗自然力和野兽以及外族人侵的过程中,先民们早就认清了现实,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生存下去的,于是形成了部落来集体生存和发展。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合理的分配着生产任务,对所获得的为数不多的劳动成果,进行合理的分配,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在这样物质匾乏的情况下,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毕竟物质上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未成年的个体最初是被教化去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那当他们成长成为部落内部最有生产力和最有决策能力的成年人时,就需要自己教育自己,将以往的教化的结果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

除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之外,原始部落的个体还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处理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习惯方法。比如在氏族内部,经常举行议事会来决策。氏族议事会是成年人的会议,未成年者不能参加。如果要成为部落的正式成员,需要经过成丁仪式。这种议事要在严肃的氛围里,对成年的人进行毅力和智力的考验,以检验他们是否可以成为合格的氏族或者部落的成员。母系氏族的这种议事会和成丁仪式,几乎完全是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一套道德规范。这样的道德规范,就不仅仅是靠教化就能达到的结果。

三、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一样,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是朴素的,直观的,未能形成科学的完备的系统。但是其道德教育对于整个原始社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维护了群体的意志和集体的利益。总的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有渗透性、民主性、平等性、手段单一性、参与性等几个特点。

渗透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在氏族或者部落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完成的。不管是长辈的言传身教还是个体本身的自我教育,无不渗透在日常的实践中,从图腾崇拜中渗透禁忌与信仰,从礼仪制度中渗透权利与义务、从原始神话中渗透理想与勇气、从原始歌舞中渗透自由与团结。而与此同时,这些被教化的禁忌、理想、勇气、自由、团结等道德情感无不通过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形式得到加深并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下去。

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始社会虽然生产力低下,缺乏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但氏族或者部落内部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这为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基础。氏族或部落内部每个成员都有获得道德教育的机会,所接受教化的内容也几乎是一样的,教化的方式都是一代一代人的言传身教。民主性在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原始社会中,氏族的首领几乎都是由成员民主的选出来的,同时也可以撤消。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平衡。道德教化的过程中,不管是接受教化还是自我教育,成员之间既接受来自长辈的经验传授,也贡献自己的经验给他人。

手段单一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由于受到自然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现代的道德教育那样形成一个具有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榜样教育等多种教育方法的科学的系统。它的手段是很单一的,除了自我教育,几乎全部的道德教育方式都在于原始的教化、言传身教,即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

参与性。既然以群体的形式生活,那么原始社会氏族或部落中的成员都不再是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来寻求生存的机会,个体身上都担负着群体的意志,道德教育便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不管是老人、小孩、妇女或者男人,虽然本身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区别,但为了对抗自然力,都必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道德教育就在氏族或部落内部全部的人群中展开,教化每个个体以形成朴素的集体意识。

原始社会范文第5篇

飞进那个时间里的时候,我看了看周围,只见一大群穿着香蕉叶衣服黝黑的人朝我拥了过来。他们披头散发,头发好是多年没有洗一样,长得像一条条弯曲海带,他们手中拿着石矛,一脸惊奇而警惕地看着我。我想,我该不是穿越到远古时代了吧。正在我思索的时候,一个野人首领吼了两声,另外两个野人变把我抓了起来。

我被他们抓了之后使劲挣扎,大声求救着。他们听不懂我的语言,之后把我绑在一个柱子上。另外几个野人流着口水,笑嘻嘻的看着我,手中的火把顿时燃烧起来。我吓得咽了咽口水,他们不会是想把我吃了吧?我害怕极了,我可是人类呀,和他们是同类,他们为什么要吃我。我顿时吓得惊慌失措,原来这就是原始社会,一个残暴吃人的社会。

一把火丢在我脚下的柴火里,于是燃起了大火,我脚下传来热量,越来越热,烤得我十分难受。太可怕了,这样的原始社会,我想,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该是多大的煎熬,多么荒谬啊!我渐渐没力气了。“轰隆隆!轰隆隆!”突然打雷了,我吓得惊醒,才发现我正趴在桌子上,原来是我睡着了,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原始社会的梦。

我吐一口气,心情渐渐舒畅了,窗外下起了大雨,夏天的天气就是那么阴晴不定。我看了看手中那本《人类进化史》,顿时心一寒,我心想,还好我生在了一个文明社会,不然我就会像那个梦里一样,死在自己同类手上。我翻了翻那本书,社会进步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现在才是处于原始社会,我想,在这样炎热的夏天里,我们就没有空调吹了。

原始社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虽然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但是原始社会也存在道德教育。原始社会的道德是原始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一种由诸多代代沿袭、约定俗成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所构成的生活实践方式。这些具体的禁忌、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在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人群中的具体表现也许有一些差别,但其功用属于道德文明传承。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利用各个群体内部的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个体成员形成维护群体存在、促进群体发展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完成其道德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教化方法

教化方法是指统治阶级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以使教育对象接受这些思想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化方法在原始社会就表现为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单独的个人根本无法与自然力和野兽进行斗争,于是形成原始的群体生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几乎完全融为一体。但在原始集体中,个体的自觉意识难以显现,自觉意识只是在集体的共同心理层次上以神秘、互渗的方式表现出来,集体把个体联合为一体,形成集体意识。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使群体继续发展下去而不至于灭亡,生产活动就必须适应与自然力斗争的要求。群体内部的有经验的老人或者长辈就承担起了对年轻人和下辈进行教化工作的任务,年轻人从教化中获得知识,进而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模仿有经验的人的行为,形成适应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具体的教化内容主要是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

1.图腾、宗教。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把它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原始群体中,那些长辈级的人会从小就教育下一代对图腾的崇拜和信仰,使图腾成为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群体组织的方式之一。通过图腾标志、图腾祭祀等活动达到图腾的认同的目的。当图腾在集体中得到认同,个体的自觉意识便在图腾和禁忌中间接的渗透出来。原始氏族社会的宗教,包括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祟拜。根据考古所发现的原始宗教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其信仰之表现形态多为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天体崇拜等自然崇拜,以及与原始氏族社会存在结构密切相关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亨利·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认为,对人的道德意志的“训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明时代的诉诸人的理性—一认知和反思—一的训练,另一种则是原始社会中的“神秘的方式”,即通过图腾和信仰来形成个体心中的禁忌。

2.礼仪、制度。

原始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匾乏,但仍然存在一些礼仪和制度。不管是诞生礼还是成人礼,对于原始群体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习俗。在各个氏族内部,基本上都有涉及权利与义务的制度,维系原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衡关系。举例而言,摩尔根母系氏族就有包括氏所推选一个酋长和一个军事领袖并可任意撤换氏族内部人要互相帮助、保护不受外族伤害氏族可收养外人入族氏族有共同的墓地、共同的议事会等制度。这些条款不一定以明确的文字记录下来,但通过长辈对下辈的言传身教,使制度和礼仪得以传递下去,只要这个氏族还存在,那这些制度就一定制约着氏族内部的成员的日常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以强制性的公共道德约束个人,使集体意志不被打破,集体利益不受损害。

3.神话传说。

神话的产生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这些理想化了的人或者物,作为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很容易在原始村落中流传下去。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原始群体中,长辈利用神话故事教育青少年,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神话故事中的英雄成为他们对抗自然力的精神力量。

4.原始歌舞。

根据许多古文物和古文献的记载,原始歌舞是原始人群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再现氏族采集、渔猎、驯养农耕、战争生活和男女爱悦,并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以及对生殖的崇拜。原始歌舞总是与原始人群宣泄情绪的心理和寄托祝愿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具有氏族群体祀神娱神的性质。他们创造的这种渲泄情绪、寄托祝愿的歌舞,既是对生活的再现,也是在这些象征性、拟态性的动作中传递了伦理与道德。一代一代相传的舞蹈,并不会被残酷的自然环境所中断。例如,狩猎民族的舞蹈一律是群体的舞蹈。通常是本部落的男子,也有许多是几个部落的人联合演习,按照一样的法则和一样的拍子动作。在跳舞的活动中,许多参与者都混合而成一个,好像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动而动作的单一体。在跳舞期间他们是在完全统一的社会态度之下,舞蹈的感觉和动作融合成一体。原始舞蹈的教育意义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和自由平等的观念。

二、原始社会的自我教育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虽然以言传身教为主,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自我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毕竟,那些用来言传身教的内容即图腾宗教、礼仪制度、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等最初都是在先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原始人群在不断的对抗恶劣的自然力和凶猛的野兽,寻求生存的过程中总结,并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得来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不管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是怎样的,道德教育始终要经历一个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老人的经验和长辈的言传身教只是一个外部灌输的过程,如果要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就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将外部灌输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在对抗自然力和野兽以及外族人侵的过程中,先民们早就认清了现实,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生存下去的,于是形成了部落来集体生存和发展。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合理的分配着生产任务,对所获得的为数不多的劳动成果,进行合理的分配,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在这样物质匾乏的情况下,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毕竟物质上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未成年的个体最初是被教化去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那当他们成长成为部落内部最有生产力和最有决策能力的成年人时,就需要自己教育自己,将以往的教化的结果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

除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之外,原始部落的个体还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处理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习惯方法。比如在氏族内部,经常举行议事会来决策。氏族议事会是成年人的会议,未成年者不能参加。如果要成为部落的正式成员,需要经过成丁仪式。这种议事要在严肃的氛围里,对成年的人进行毅力和智力的考验,以检验他们是否可以成为合格的氏族或者部落的成员。母系氏族的这种议事会和成丁仪式,几乎完全是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一套道德规范。这样的道德规范,就不仅仅是靠教化就能达到的结果。

三、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一样,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是朴素的,直观的,未能形成科学的完备的系统。但是其道德教育对于整个原始社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维护了群体的意志和集体的利益。总的来说,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有渗透性、民主性、平等性、手段单一性、参与性等几个特点。

渗透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在氏族或者部落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完成的。不管是长辈的言传身教还是个体本身的自我教育,无不渗透在日常的实践中,从图腾崇拜中渗透禁忌与信仰,从礼仪制度中渗透权利与义务、从原始神话中渗透理想与勇气、从原始歌舞中渗透自由与团结。而与此同时,这些被教化的禁忌、理想、勇气、自由、团结等道德情感无不通过宗教、礼仪、图腾、神话传说、歌舞等形式得到加深并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下去。

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始社会虽然生产力低下,缺乏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但氏族或者部落内部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这为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基础。氏族或部落内部每个成员都有获得道德教育的机会,所接受教化的内容也几乎是一样的,教化的方式都是一代一代人的言传身教。民主性在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方法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原始社会中,氏族的首领几乎都是由成员民主的选出来的,同时也可以撤消。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平衡。道德教化的过程中,不管是接受教化还是自我教育,成员之间既接受来自长辈的经验传授,也贡献自己的经验给他人。

手段单一性。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由于受到自然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现代的道德教育那样形成一个具有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榜样教育等多种教育方法的科学的系统。它的手段是很单一的,除了自我教育,几乎全部的道德教育方式都在于原始的教化、言传身教,即由有经验老人通过口耳相传,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

参与性。既然以群体的形式生活,那么原始社会氏族或部落中的成员都不再是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来寻求生存的机会,个体身上都担负着群体的意志,道德教育便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不管是老人、小孩、妇女或者男人,虽然本身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区别,但为了对抗自然力,都必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道德教育就在氏族或部落内部全部的人群中展开,教化每个个体以形成朴素的集体意识。

原始社会范文第7篇

上来说,装饰艺术不仅是一种物质财富,一种生活日用品,更主要的是它具有社会政治功能,它是一种权力、地位和威严的象征,体现了装饰艺术是中国伦理哲学的物化表现。

关键词:原始社会 先秦 装饰艺术 观念 精神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ecoration concept from the primitive society to pre-qin period. this concept had a decisive impact on concrete decoration. with regard to politics, the art of decoration is, in a class society, a material wealth and an article for daily use. what is more, it has its political and social function and therefore is a symbol of power, status and severity. the art of decoration is the materi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ethical philosophy.

key words: primitive society, pre-qin, the art of decoration, concept, spirit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生产技术的发明与创造,使这个农牧业先进的大国,在古代创造出辉煌的成果。我国灿烂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就,在世界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原始社会装饰观念的萌芽

中国的装饰艺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山顶洞人,已经能用石珠、兽牙、贝壳等材料作为美的装饰品。当先民还没有对于自然景色的审美感时,已经有了对于自然珠宝审美特性的初步感觉,欧洲和非洲的原始人类也是如此。而且,学术界认为,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宗教观念。人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之时,就是开始装饰美化自己的身体之时,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原始人类趋利避害的宗教心理。至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表明装饰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初民美术的开始,差不多都含有一种实际上的目的,例如图案是应用的便利;装饰与舞蹈,是两性的媒介;诗歌舞蹈与音乐,是激起奋斗精神的作用”①。生活中爱美的装饰艺术倾向,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的造型,也颇能表现先民的审美趣味。这些原始的造型艺术,直接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从中国原始社会艺术的构思和表现效果来看,已经初步掌握了整齐一律、对称平衡、符合规律、和谐统一等形式美的因素,得到较为完善的表现。

美的艺术一开始,就与崇高的审美概念联系在一起。艺术的发生和初期的发展,与原始宗教和原始巫术的关系极为密切,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图腾信仰、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都对原始艺术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先民的思想意识里,宗教迷信的萌芽,是绘画美产生的直接需要和动力,他们在观察社会、表现自然时,往往融入了自己主观的想法。原始社会的装饰以原始人无所不在的巫术思维的支配和原始宗教观念为中心,装饰的形式以一种标志性的东西为主体。那些遍布于全国的崖刻、岩画,彩绘素锲,内容丰富,是先民冒着生命危险攀登悬崖峭壁制作出来的,其动机绝不是为了欣赏它的美的形象,而是希望通过这种行为所具有的巫术效应来达到丰产、繁殖、胜利等目的。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曾发现太阳纹、日月山等形象,可能是先民对太阳等自然物崇拜的遗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雕刻常有鸟形图案,半坡出土的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都有可能是某些氏族崇奉的图腾。孙新周先生在《中国原始艺术符号的文化破译》一书中,在谈到马家窑文化高低耳深腹罐的网格纹样从自然界鲵鱼鳞纹演变的过程,及其对先民装饰观念的影响时分析道:“由于鱼是多产的水中动物,因此凡与鱼为伴的民族,不论中外,大多把鱼作为丰产与繁衍的象征。……初民们基于原始思维中的互渗律,从巫术心理出发,认为只要把作为鱼的主要部分和特征的鱼鳞加以表现和移植,它的多产法力也就会随之生效。据此,他们将网格纹大量涂绘于各种彩陶纹饰之中,其动机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初民们看来,几何形网格纹不仅是多产的鱼的象征,而且也具备了多产的巫术功能,所以它已经成了高产的符号和法力无边的符咒”。远古先民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观照方式和视觉思维习惯几乎为所有中国人所共有,导引出一系列中国艺术特有的观念和精神。如从“观物取象”进而“立象以尽意”,进而追求“得意忘象”以至“大象无形”;由“象而造形”,进而“舍形而悦影”,去追求那种超乎形上的东西,进而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似与不似”的各种艺术至境②。

新石器时代,随着制石工艺的发展,除了大量的石器工具,还有非实用的标识性石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东部玉器发展较快,尤其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代表了这一时代的玉器成就。在江苏武进寺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浙江余姚等地的大墓中都随葬了几十件玉璧和玉琮,玉器已成为炫耀墓主人超凡的能力,表示墓主人权威的身份的象征。从实用的劳动工具转变为“黄琮祭地、苍璧祭天”的礼器、祀神器,说明了原始社会里装饰观念正在发展。

从原始社会的装饰艺术品中可以看出,原始人的审美观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点,如在造型艺术中讲究对称、均衡、比例、线条、色彩等,这是原始先民们对自身结构和各种动植物结构细致观察的结果,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融入了他们为生存而激发出的全部感情,体现出生命的本能、生活的理想和原始文化的底蕴。

二、先秦时期的装饰观念

约公元前21世纪,建立夏朝,古中国开始,并揭开了以青铜礼器为特征的青铜时代的序幕。最早的青铜礼器见于距今约四千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大多为酒器,并发现了铜鼎,已具有简单的器物组合、花纹图案和铸造技巧。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几经变化,有弦纹、夔纹、涡纹、饕餮纹、云雷纹、蝉纹、象纹、窃曲纹、瓦纹等,然而其主体仍是虚拟的动物纹,即饕餮及其由之衍变而来的其它纹饰。《吕氏春秋·先识览》有:“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商代早期的郑州二里冈文化即出现了许多装饰着兽面纹的铜器,采用对称式的单独纹样,更强烈地衬托出青铜礼器那种神秘、威严、肃穆的气氛,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识的体现,周代则发展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权、族权三位一体。青铜艺术至商代晚期已十分繁盛,商周灿烂的青铜礼器文化体现了崇高和秀美的和谐统一。青铜时代的早期,范铸技术能满足礼器的基本功能,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等级、财富意义仍被强化,而仪式、宗教功能却在减弱。礼器的意义发生异化,人们会因过分追求青铜器本身的华丽而形成装饰崇拜。对装饰技术的过度追求是促进失蜡法技术产生的原因之一。失蜡铸造的技术,已能成功地铸造出泥范无法铸出的最精密复杂的器件,它的技术目标首先可能就是审美需要和技术本身的炫耀。

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是“嫡长子”的宗法社会制度,制度的核心是“等级观念”。夏商以后,礼制礼法开始成形,至周代逐步完善。“礼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理所当然地被纳入到整个“文物制度”之内。周代把统治阶层分为五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根据等级制,各人的所有行为包括衣食住行都要遵守制度规范。在《仪礼》、《礼记》等书籍中,都详细而系统地规范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准则,包括附丽于衣物上的装饰物。《礼记·礼器》曰:“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曛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③(p375)。当时的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既集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于一身,又是不同社会地位、身份的标志物。因此,装饰在设计理念上都要带有某种特定的暗示其“地位”、“身份”的意义。在这种强权制度下,艺术明确地要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即带有“政教”的性质。《论语·泰伯》提到,恭敬而不懂礼教,就未免劳倦;谨慎而不懂礼教,就显得懦弱;胆大而不懂礼教,就容易闯祸;直爽而不懂礼教,就尖酸刻薄。强调了礼教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因此每个人都要循规蹈矩地按照礼制所规定的去做,才能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周代以后,玉雕工艺的发展使其步入新的阶段,形成礼玉和饰玉两大体系。周代人的道德行为被纳入礼制之中,因此礼玉更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至“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它甚至被赋于了人格的色彩,成为礼制和最高伦理的载体,系统化为所谓“六瑞”、“六器”等,其形制严格规范,尤以璧最受重视,已成为财富、身份和地位的某种象征。

《周礼·考工记》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③(p124)。从这里看,“五色”的概念从“五行”衍生而来。当时对色彩虽有着浓烈追求,但各有所侧重。《礼记·檀弓》记载:“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这反映了当时审美倾向中的阴阳五行思想,也反映了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礼记》认为:“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黄之”。楹柱上涂什么颜色,已同尊卑等级制度联系起来。春秋时期,贵族宫殿厅堂的天花板上已出现了彩绘装饰 ④。根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期楚国的家庙祠堂,已有大型壁画,描绘天地山川神灵的神话故事,表现了宏伟的气派。以装饰艺术中的纹样、色彩、造型、材料等显示统治阶级的权力和威严,是古今中外阶级社会的明显特征,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日常生活器皿、车马行舟、居室环境和各种祭典仪仗、衣着打扮的装饰中,无一不体现出等级的标志。这些装饰品往往艺术性越强、工艺越精湛,其拥有者的地位也越显赫。

公元前7世纪的中国春秋时期的美学思想,表现了艺术为等级制度的附庸,装饰代表皇权统治,维护礼仪秩序,带有政治色彩,美学观念退居次要地位。将艺术美的表现,与宇宙哲理和政治道德联系起来,这是当时进步的美学思想。

春秋初年,周朝在公元前1058年制定的礼乐制度,已逐渐在各个国家中建立起来。郑国史伯、晋国师旷、吴国季礼、楚国伍举、齐国晏婴、鲁国孔丘等政治家、历史家、音乐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如礼乐制度、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关系,说明了他们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标志着这时期随着人们哲学思想的进步,文艺的发展,关于美的认识和美感范畴已有了新的感性和理性的变化⑤。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强调艺术应归于政教的范畴,是提倡恢复礼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大戴礼记·劝学》中说:“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这里“饰”要符合“礼”的标准,礼乐的形式要符合礼制的规范。《后汉书·舆服志》中曾说道,古人看到鸟的羽毛有五彩之色,就染帛仿效;看到鸟兽有冠角之状,就制作各种冠或髻式及系冠之缨蕤;见牛的颈项之下有垂胡之形,就仿造此形式将衣袖裁成垂胡的样式。这些都是人们在不断观察自然万物的形态之后将它们应用在服装、居室等方面的例证。又因为当时人们追求浮华绚美,使得孔子认为现实中所缺乏的是人们内在的“质”,所以他提出与礼制相矛盾的“质素”观点:“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夫质又何也?吾亦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而不受饰也。”

韩非子的思想与老庄主张自然朴素、反对雕饰取巧的观点比较接近,对我国装饰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韩非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立场上,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法治思想,批判地吸收了老子哲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他在政治思想上与孔孟儒家的观点尖锐对峙而不可调和,但在对待议案的态度上却有一些共同的看法。韩非子把工艺品的生产和农业生产对立起来,反对奢华装饰的艺术设计,提出了“重本抑末”的主张,“本”为农业,“末”为工商业的代称,主要指当时奢侈的手工艺品生产,这是他对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后提出来的观点,是有一定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的。与韩非子“重本抑末”主张相补的是“以俭去奢”的思想,这种思想对后世文人士大夫“超然脱俗”的态度有一定影响。韩非子着眼于社会的实际情况重“质”轻“文”,但其强调过于重“文”会导致“失国”的危险,并把某些艺术观点上升到国之存亡的高度,亦是比较偏激的观点。墨子站在节用的立场上,是反对“装饰”的。儒家不反对“装饰”,而将“装饰”与儒家的思想内容“仁”结合起来,演化成一种形式即“礼”,进而延伸为“六艺”。

三、结语

春秋战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时代,一方面,一元文化离析,多元文化发展,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另一方面,学术空前繁荣,各门学科逐渐走上独立分化之路。它将中原本土的华夏文化淬砺发展到一个辉煌高峰,同时又孕育着大一统文化的到来,充满了原创的生机,为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实现准备了前提⑥。之后汉代装饰观念的质朴自然和设计艺术中深沉雄大的风格,从根本上来说是“汉承秦制”所面临的还是战国动荡后残破的现实,恢复经济的需要和无为思想的产物。

先秦诸子及其创立的思想体系,成为后来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的基本精神资源。在阶级社会里,从政治意义上来说,装饰艺术不仅是一种物质财富,一种生活日用品,更主要的是它具有社会政治功能,它是一种权力、地位和威严的象征,它是用以载“道”的“器”⑦。在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民的意识和观念以及作为古代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儒家、道家等思想,对我国古代设计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形成一种装饰的观念在支配着人们,这种观念对具体的装饰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表明了装饰观念、技艺制作与国家政策、思想潮流相吻合的发展趋势,这种思想观念使得装饰艺术成为中国伦理哲学的物化表现。

参考文献:

①蔡元培.美术的起原(a).蔡元培美学文选(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04.

②李砚祖.装饰之道(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48.

③周礼·仪礼·礼记. 长沙:岳麓书社,1989.

④束有春.先秦建筑文化的发展及其审美特征(j).南京:东南文化.1999(3).54.

⑤林同华.论中国春秋时代的美学思想(a).中国美学史论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36.

⑥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81.

原始社会范文第8篇

关键字:贺兰山先民 岩画艺术 崇拜 风险分散 社会体制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10-03

一、考证岩画的意义

在概率论诞生后紧接着产生了一种金融工具——保险业。保险是基于大数定律及数理统计对风险进行赔付,以降低风险对单个市场主体的冲击力。风险厌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那么,风险规避意识的源头不仅仅是来源于个体的认识,更确切的说是源于人类所经历的种种不幸。为解决这种不幸,社会政治体制以及其他相应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被一步步构建起来,以规避社会风险。岩画是记录人类早期活动的历史博物馆,也是为数不多的原始人类文献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始社会对于风险所持有的态度。

就其本身而言,岩画是远古人类遗留下来的,凿刻和彩绘在岩石上的图画。它以其大体类似的题材内容和不同的艺术风格分布在世界各大洲70个国家150多个地区,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岩画的内容揭示了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的劳动样式、经济生活、精神追求和美学倾向,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岩画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新疆、青海、内蒙、福建、香港、台湾、江苏等地。而宁夏贺兰山是我国唯一建有岩画博物馆的岩画区,贺兰山口有岩画6000余幅{1}。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距今3ka至10ka的人类活动。{2}根据方修琦等的研究整理气温(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在距今3ka至10ka的时间跨度内平均气温较现代略高,全国范围内气温波动较大,8.9ka至4.0ka为全新世大暖期。{3}所以,远古时期中国大陆上属于海洋性气候,加之贺兰山的贺兰口为东南——西北走向,故而形成迎风坡,使得当地降水量得以充分保证。这为贺兰山先民的物质生活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从而保证了当地先民的精神生活得以发展。

贺兰山岩画内容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巫术崇拜、首领崇拜、生殖崇拜等。因此,本文将以上述四种各具特点的崇拜进行分析,以证明其社会风险控制意识进行探究。

二、贺兰山先民社会体制的双重风险控制机制演变

1.社会体制的内在风险调节机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以及狩猎随捕猎人数上升所致的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先民不得不面临食物衣物青黄不接,以及灾难突发造成的巨额损失,即私人风险。私人风险是一种相对孤立的事件,一般不会产生社会性影响。{4}经济主体若没有加入社会团体中,即自然状态下的主体最为典型。农业(此指狩猎业或畜牧业)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私人损失风险,若完全由私人承担(视为私人风险),则会有私人由于风险过度集中所致损失无法承担的问题;若群体性私人风险得不到控制,则会造成新一轮的萧条和饥荒。

贺兰山先民经济可以视为贫困经济,其特点是,共性的即人均收入较低以及收入的易波动性。加之中国自古就有“三岁一饥”的规律,同时远古社会经济十分薄弱,生产能力低下。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缺乏医疗条件,同时婴儿死亡率高,人口寿命预期短,造成人口自然增值率低以及劳动力长期短缺。一般而言,贫困经济中收入的易波动性有这样两层含义,首先,收入波动的振幅相对于收入本身的比例较大;其次,贫困经济中的收入波动往往是逆向冲击(adverse shock),它将给原本就属于贫困群体中的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由于低收入贫困人口拥有的资产数量很少,因而抵御收人波动逆向冲击的能力也大大降低。所以针对于这样无可避免的社会性集体性风险,代价不仅仅是失去当期作物或产品,更重要的是随时会由于暴雪或者洪水造成大范围饥馑或者更严重地造成范围性的部落灭亡。

而问题的解决随着自然状态下的经济主体逐渐融合为部落,即进入社会。这里有必要引述洛克先生的理论:人们参加社会的重大目的是,和平和安全地享受他们的各种财产,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重大工具和手段是那个社会所制定的法律。正如可以支配立法权本身的最初的和基本的自然法,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社会以及其中的每一个成员。{5}而此处的法律亦即本文中所指的社会体制。进入社会后的自然状况下的经济主体的私人风险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而同时私人风险上升为社会风险而经济主体亦将其自然权利交予社会。则风险转嫁由社会承担(视为公共风险),会发生由于社会蝴蝶效应引发的社会个体的整体性风险,使得风险规避体系失灵。故而部落的首领即当时的政府机构,出面协调并承担风险,因其有对部落社会风险的分散的能力将个体(私人)风险分散至每一位族人。

同时,由于部落的人口较多能够产生社会分工,而社会的分工使得劳动配置多样化,同时虽然多样化的劳动配置会带来对于产量本身的一定损失,但是出现气象灾害或者其它由于季节性的粮食短缺造成的饥荒的风险得以分散,可见部落本身生产的多样化可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部落首领对于私人风险的分散造成整个部族对于首领的崇敬,对于首领本身根据组织学理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其一定是整个部落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分子。

狩猎业的不稳定性逐渐使得部落首领意识到,畜牧可以通过人为的控制对牲畜进行繁殖,以达到食物供给趋于稳定,而对于牲畜的驯化是经过部族无数代人的努力所致的结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狩猎经济后期,已出现了狩猎、放牧并重的局面。但在畜牧经济发达时期以畜牧业居主导地位。{6}而贺兰山岩画中的《骑马出牧图》、《赶驼图》、《归牧图》、《牧牛图》证明了当时畜牧业的长足发展,以致衍生出骑术这样的技艺。而骑术使得贺兰山先民的行动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这促使了与外界的交流,进而不断提升贺兰山先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贺兰山的大手和小手岩画{7}之间签订的一份部落契约,也说明了当时存在部族战争,以及契约的形成,而当时契约的维系是依附于巫术的力量。

在社会稳定的时期的确如上文所述。但是如果部落风险过大就会产生新的风险——部族战争。部族战争的外部条件,例如:降温造成的动物南迁,暴风雪,山洪暴发,都会对部落产生极大的影响,诸如人口减员、粮食匮乏、瘟疫等。而对于部落首领而言扩大草场范围是其政治军事的最为重要的目的。分析古代气候与战争可以发现气温降低是古代动乱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除小外,大规模人口减员的战争都出现在气温降低的时期。所以,发动大规模部落战争其内在原因都有气温降低所致。具体而言,是由于全国范围的气温降低造成,牧草等种植线南移,原先的丰美的草场成为荒凉戈壁。因此,食物供给困难。从另一方面来说,战争是一种高效的供求均衡调节机制,在食物供给严重短缺的非均衡条件下,人类自救主要措施就是抢夺粮食。所以,部落战争便在这样一种供需矛盾下开展。最终使得供需重新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那么,无论何方获胜都会解决一方或双方的经济困难。双方由于人口量超过生活资料,人口减员使得对于生活资料的需求量降低,其部族过剩人口在战争中死亡。若死亡数量不足以缓解社会的供需矛盾将会继续发动战争。不论战争的结果如何,战败方的难民的私人风险转嫁至战胜部族的公共风险体系中。而战胜族群的公共风险得以降低,即由于吸纳投降的难民所致的人口增加,以降低其族群被周边势力吞并的风险。同时由于领土的扩大,所遭致的风险扩大(例如,周边势力的觊觎)。所以对于战胜部落而言,更广阔的土地,对于人口增殖具有积极作用,而吸纳战败难民又促进恢复生产力。如果说部族的公共风险分散能力是第一层次的社会保险,那么由于部族战争、吞并,对于地区内的每个族群的饥荒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胜部落对于新的领地履行其政府职能——灾后重建以及灾后救济,以分散私人风险。或者,可以这样定义:先民社会第二层次社会保险在部族之间进行调节,其方式主要以联合、战争、吞并等手段,进行部族间的公共风险的再保险机制。

2.原始宗教的风险控制对象及意义。据学者考证,认为远古先民对于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好奇而产生了自然崇拜。而自然崇拜的基础是社会中存在非生产性的神职人员,并且社会足以供养这些非生产性的人员。

早期从事贺兰山岩画研究的学者认为,贺兰山岩画是部落中个别人在劳动生产的闲暇即兴创作的。而后期的学者则认为:(1)首先岩画数量众多,制作精良且内涵丰富,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制作出这样的岩画绝非易事。(2)岩画“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艺术家那么悠闲。岩画最初目的应出自于巫术的需求,而最初的构图形成后需要无数群众的反复描摹”{8}。可以肯定的一点,在当时社会生活资料相对匮乏且不稳定的狩猎业畜牧业并存的社会中,集体性生产活动是先民的主要目标。而岩画这种艺术行为也必将围绕这一社会主题,主观唯心间接地以巫术祈祷农业增收,神灵庇佑。

根据贺兰山先民所处的环境分析:在当时社会资料匮乏的条件下,由于当时气候暖湿,贺兰山的贺兰口为东南——西北走向的山谷故而形成迎风坡,较易形成山洪暴发;另外由于寒潮所致的气温骤降,有大雪天气。据图1周期性降温与寒潮叠加,瘟疫、野兽袭击等灾难对于贺兰山各族群部落均为巨大的灾难,同时贺兰山先民意识到太阳无与伦比的力量,草木枯荣,生物的迁徙都与太阳有脱不开的干系,而贺兰山最著名的《太阳神》岩画,就是表现先民对于自然无比崇敬与畏惧的证据。

那么,在贺兰山先民中的一些投机者或者巫祝,会将这种现象归于神鬼之说。先民为了下一次不再发生种惨剧,产生了对太阳神或者其他神灵进行祭祀以期能有一个和平丰收的年景的精神诉求。而先前的投机者或者智者将之上升为多神教并产生了祭祀时的巫术礼仪。而这对于心灵受到重创的远古先民们,原始宗教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它使先民的心理有了归宿感。而在宗教诞生前,我们可以预想,先民的惴惴不安以及惊慌失措,将导致生产活动的无法继续。原始宗教的诞生规避了先民们采取集体性的极端行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有前瞻性的思想控制与保护。

在长期影响下,贺兰山先民逐渐对原始宗教产生依赖感,对天灾人祸有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使得先民们每一次在灾后都能快速恢复社会秩序。渐渐地,以岩画祭天的宗教活动形成了一种机制。而对于水源或者其它不确定因素的恐慌。先民则利用面具图腾,以达到“以厄制厄”、“斩妖驱邪”、“请神降神”的功能。至今我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仍还保留着面具的习俗和功能{9}。面具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先民对于各种超自然力的崇拜,并且缓解了先民对于无法解释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的恐慌。原始宗教具有使社会不致在不可控灾难性风险面前发生社会因恐慌而崩溃的功能。原始宗教形成了社会的第二重风险控制手段。

三、生殖崇拜与人类族群繁衍所面临的风险

根据人面像岩画的研究,有人认为“世界上99%的人面像岩画都与生殖崇拜有关”{10}。而在原始社会时期,人口的多少在征战、生产、狩猎等重大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茹毛饮血、近亲婚配及各种疾病都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所以,保证氏族繁衍、人口壮大是当时部落的第一要务,而生殖崇拜恰恰就是顺应了这个要求,成为那个时代部落文化的一大主题。因为,部落人口的多寡决定部落的实力,扩大人口基数是先民的本能意识。而对于人口可求的贺兰山原始部族,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对生的祈福、对死的敬畏。

面对自然力量的无可奈何,贺兰山先民如何应对种族灭绝的风险呢?那么,将部落扩大,并且延伸到其它地区,将风险分散,将使得种族得以延续。

四、总结

贺兰山岩画及其所反映的贺兰山先民文化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例如弓箭的发明,以及由狩猎业转为畜牧业,从总体上降低了社会遇到的农业风险的冲击强度,因为剩余的劳动成果将是原始社会的第一层保障。

由于社会分工的形成,专业化的工匠以及猎手使得食物获取效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社会物资结余。而由于部落的形成,生产的多样性使得单一生产所致的系统性风险得到分散。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神职人员,以及部落上层建筑。由于对自然力量的恐惧,远古先民会产生相应的消极心态,而这样心态的延续会使社会进一步陷入危机。原始宗教为人们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而部落上层建筑的产生,更好地降低了私人风险,将私人风险变成公共风险,从而有效地使风险分散。

部族战争对于人口的重新均衡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一部族的公共风险过高以至于失控时,其余部族扮演了再保险的角色。这又降低了人类整个的系统性风险。

远古先民对于风险的厌恶成为政府这样一个公共服务性机构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政府的许多职能都事关风险分散,从社会结构的调整到货币制度,从各个角度对社会进行调控,其目的是使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再保险机构又进一步使政府的公共风险降低。

我们可以确认,原始宗教的形成有很大原因是人类对未知的恐惧给予神学意义的解释,是为了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对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待进步的现在,宗教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注释:

{1}李建平.岩画:贺兰山文化之魂[J]

{2}李荣成,王旭,张建国等.贺兰山岩画精品解读[M].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200915

{3}方修琦,侯光良.中国全新世气温序列的集成重建[J].地理科学,2011,31(4):38

{4}都阳.风险分散与非农劳动供给——来自贫困地区农村的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46

{5}约翰·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83

{6}成城,卫忠.贺兰山岩画与古代猎牧经济[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版),1993,15(4):88

{7}周贵.贺兰山岩画研究[D].2008:29

{8}王国敏,周庆元.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研究[J].求索,2008:48

{9}百度百科.贺兰山岩画

{10}蔡秀华.贺兰山岩画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03.02

原始社会范文第9篇

恩格斯说:原始社会时代“对一切未来的时代来说,总还是一个最有趣的历史时代,因为它建立了全部以后的更高阶段发展的基础,因为它以人们动物界分离出来为出发点,并且以克服将来联合起来的人们永远不会再遇到的那些困难为内容。”《马恩选集》3卷p155)这或许正是人类在艰难地渡过近百万年漫长原始进化历程后,才进入五千年文明史的原因。当我们在探讨原始社会形成历史中,就会发现那种早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形成;以及人类特有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雏型;于火的使用之间有着密切或直接的关系,由此而表证出原始社会发展史就是人创造火文化的历史。在今天人类已进入以核能为代表的文明时代中,去挖掘人与火之间的深层内涵,无疑对我们认识社会生产力的本质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古生物地质学的研究证明:在地球曾历经的至少四次大规模的冰期中,位于第四纪最后一次的冰河期大约有万年之久。而所谓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就贯穿于这一冰川形成与消融的始终。但是为什么当时生产力还处于极其落后低下水平的人类群体,不但没有象一些物种那样,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灭绝,而且还不断地繁衍发展.并以类的形式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地取得生物圈统治权的呢?我们认为人类这一生存能力的强化,并不仅仅是依靠其群体的协作意识活动和对石木骨贝等自然材料的简单制作和利用,最重要的是掌握了利用控制火的技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人类生态学和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以及人类考古学对古人类化石和石器遗址的分析得出:大约在400万年至一百万年时期存在着直立和爬行混合节能形态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不能完全肯定只有人类的直接祖先才使用工具。”《自组织的宇宙观》p173-174)。进一步讲对以劳动工具还是以人化自然力来做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或尺度,并不仅仅反映出人类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那种质与能存在形式的认识是否全面的问题(因为人工自然力总是在工具动作时才表现出来)。而重要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在表征人类生存与生产行为能力中,是机械的模型化还是理智的内涵化问题。可以看出正是在十八至十九世纪,人类总结出质能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研究出场论,以及对自然本质的波粒二象存在形式等的认识以后,社会生产力才得到迅速发展起来的。把自然一切存在的物质形式化是人类感性认识与形象思维的产物。这对人类那种具有能动意识性的行为的认知,和对社会生产力做为人类生存与生活一种能力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社会做为体能和智能整合资源的认识,无疑起着一定的制约和局限作用。正如华威顿的某一大型建筑上镌刻的:“火:一切发现中的最伟大的发现,它使人类能够生存于不同的气候中,选出众多的食物并迫使自然力为人们工作。”(《世界史》p17-18)。考古人员从我国云南元谋直立猿人的生活遗迹中发现,人类用火行为在二百万年前的更新世(或称洪积世)就已经出现。由经验推论:古人类用火到管火本领的过渡期不会太长。这样把从对自然火的利用到管理控制仍至制取技能,和对自然材料的加工制作技术在时间上做一比较,就会发现人与火的结合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确是自然进化史中一个质的跃变(实际上人类利用管理制取到火的生产性使用历程中的火文化经历了多次跃变)。它不但显示出宇宙存在形式中——具有无限利用开发并进化发展潜力的自然与社会资源——在主体具有能动性意识活动中地结合而产生的巨大效应。而且预示着在智能人工化的自然力面前世界将发生改天换地的变化。

一、在火的使用中社会组织建构的初步形成

恩格斯指出:“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获得了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确定的方向。”在早期的围猎和采集的原始生产活动中,尽管会由于存在个体活动机能的客观差异,而出现类似动物群体捕食活动的协作分工现象,但是人的社会性职能分工,社会组织机能的产生(文明的原始雏型)都是在火文化的发展中逐步建构完成的。

历史考古说明:原始人群首先是在以?诨鹞?行牡亩囱ň幼肪程跫?拢?鸥谋淞四侵址绮吐端蓿?忝???淖匀簧?娣绞降摹#ㄊ导噬匣鸬娜刃вσ仓挥性谙喽苑獗涨乙欢ǖ目占渲胁拍芷鸬较灾?淖饔茫?这样对火的利用不但改变了人的食性和生理机制,(例如熟食兽肉,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摄取里面的养份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以及不再象动物一样利用毛发或冬眠来抵御寒冷和熬过严冬;而且还推动人从自然生存进入到社会生活与生产方式时代。比如在取暖中萌发的享受心理和火可以改变质材物性的认识,以及利用火光来照亮黑暗或恐吓驱赶动物等等。显而易见正是在对火的光与热的利用中,才使猿人具备了“全天候”的活动能力和顽强的生存能力。勿用赘言火的利害性是并存的。火在那种自然和失控条件下毁灭万物,吞噬生灵的威力,必然同样震慑着依恋于火的原始人类的心灵。或许是由于火的这种利害并存的巨大效应和火具有死灰复燃、蔓延流动且飘忽不定的存在形式,才塑造出原始群众对敢于并能够控制火性的“普罗米修斯”圣者地一种折服崇拜心理——因为对火的管理职能在当时只能赋于个别人的行为,这完全是由集体觅食的第一需要,和火在古人类生存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所决定;例如在以后的《周易》中多处可见的“火在天上,大有”、“天与火同人”、“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等论述正反映出在原始社会,如果没有分工的职位等级制建构形成的话,至少也出现心理建构上的臣服恐惧萌芽。进一步讲:对人类生存与生活能起如此巨大利害双重效应的火,是依恋和恐惧心理氛围中的原始人群在社会组织的形式上与内容上建构起等级划定的动力。我们认为这里所体现出的正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本身这种分离——即对人化自然力的掌握与占有和个体所具有的智力与体力占有,在时空发展意义上的差异性——才构成了社会等级的政治模式。换言之社会生产力内涵的人所有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是在人本体素质的智能与体能的进化差异前提下,被即定其分离出对立性的。这种精神力所物化为自然力与人身机制活动地体力之间的对抗,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式的初级发展时期,极其鲜明尖锐地表现出来。在古籍《淮南子·汜论》中所载曾名尊“火神”的炎帝为代表的神农氏族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之”就是对社会等级建构在原始态形成的最好写照。

如果说在原始社会初期,渔猎采集和产品加工与工具制作还不足以形成即定性社会分工的话。那么对火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对以火为中心的栖住洞穴的选定;或对居住地的合理使用等等行为能力与活动本身,(对众人参与可能性的否定)就必然产生了出一个对原始群众生活和生产活动有一定控制、影响作用的个人或集团。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能力的发展虽然最初要靠牺牲大多数个人和某些人类阶级来进行,但最终会打破这种对立的。”(《剩余价值学说史》2卷p292-303)。所谓“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周易》、《下经》)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燥;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反映的正是在原始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发展和原始社会的生理与心理进化的活动中,原始群体等级化的自然完成。只有当这种社会职能分工的现实在氏族中规范约定化时,人类社会组织的这种原始雏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也已被确定。比如在“以火记官”的神氏后,高阳氏首领“颛顼的后裔为祝融,意思是祭火神(又说管火)的官职,即火正”。(《中国史稿》p108-117),高辛氏首领帝喾也曾封其儿子阏伯于商丘地为“火正”等等传说就表明,掌握控制用火的这一重要技能和职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氏族首领的统治地位上升的同时,逐步向世袭化的下放形式过渡。

二、火的使用与生产方式的发展

随着氏族部落的发展,在自然条件环境条件的制约下逐步形成了种植和游牧两大生产方式。我们看到:以“逐水草”而生活的的游牧社会中,由于火与洞穴和水源与草场的“四合一”的环境条件并不能经常得到满足保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牧氏族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游牧民族只有在即具备管火或取火的较高技能水平,又具备可用的石骨和皮草以搭建简易房屋的本领条件下才能生活),由此可知,游牧生产方式或许是在采集与种植和渔猎与畜牧的定居氏族部落中,由于牲畜的自然增长率对水草资源需要量的增加才逐步分化出来的。换言之以肉为主要食物的畜牧生产方式或许是人类那种种植定居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分离出来的。因为动物食源发展与植物食源发展本身就是对立的。前者对水草的土地资源占有需要量要比后者大的多。所以所谓分工所表征的那种社会协作共生的组织机能的分工内容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参考《古代东方史》p652《原始文化史纲》p261《考古学通论》p57-58)。

在以原始的定居生活和种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氏族部落发展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拓创造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这首先表现在以往人类控制下的小规模生活用火行为转变为人类控制下的大规模生产用火行为的产生。“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孟子·许行掌》这样以火为开路先锋所完成的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不但是人对火——这——自然力在烧荒和生肥巨大效用认识的飞跃,而且也显示出人对火燃烧蔓延性控制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正是在这样大规模烧荒拓地活动中,社会群体活动所必需的那种组织协调机制也必然相应发展和提高。所谓:“修火宪,敬山泽”、“山泽不敬于火,草木不得殖成,国之贫也。”《管子·立政》则标志着人类对火力利用开发技能的成熟和这种生产方式的定型。

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人类对火的认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就日益促成社会农业生产与工艺制作分工。这就是在旧石器时代中出现的生产型工具制作与生活型用具制作的分离。由于在长期的用火过程中,人们加深了物质因火烧可以改变其特性的认识,这样结构意识和制作技能的发展基础上,他们把泥土造型和火性结合起来烧制出陶器。陶器的出现表现出人类第一次利用比物理性自然力更高一级的化学性自然力对自然物性的再创造,以致促成以后治炼技术的产生。

我们从考古中发现陶器并不只是人们做为生活用具来使用,而且是推动瓮棺葬和烧壁墓坑行为出现的原因。从原始人在最初时期,天然洞穴的居住选择到“掘地为臼”的半地穴居所的建构活动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对空间容积结构的认识能力。由陶器制作出发人们不妨枉加推论:后来历史中出现的城池与房屋和殿堂与陵墓,或许是这种微型人工建构意识和造型工艺在宏观物质空间扩展升华的结晶。

三、精神文化在火焰中诞生

我们认为:只是在人类对火的使用过程中,才产生了那种籍以把握自然变化与自身活动之间关系的原始卜算现象。这种占卦的最初标准是对照龟甲或骨头上烧出的纹路走向构成(《中国通史纲要》p56)可以推知:由于占卦行为需要对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综合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这就势必在已即将进入文明的氏族社会中,逐步形成一个对群体心理和活动能施以影响控制作用的“贞人“阶层。而导致:“卜筮然后决大事”《荀子·天论》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出现,人们认为从管火到占卦的社会职能的出现,已奠定了文明社会中所谓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当那种对自然烧出的骨甲或许还有石贝等质材的裂纹以占卜预测未来,并发展到人为用火棒在甲骨板上灼洞,再观察的占卜行为的出现,不但是人类在对自然质材制作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观察选用能力的折射,而且还表明古人在其生产生活活动中,对所有自然现象认知的综合演释能力的日趋成熟化,以致最后出现了形象与抽象统一形式的图腾和占卜文字。

原始社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原始社会;洞穴;壁画;巫术

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远古壁画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北部的阿尔卑斯山之中,发现在法国南部与西班牙北部古代人住过的洞穴中。这些洞画壁画一般都画在岩洞深处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作画人往往采取仰卧姿势或站在同伴的肩上,在石灯的照明下工作。内容表现的是一些大型动物,表现手法以勾线为主,生动而写实,创作目的是为了保证狩猎的成功及祈求动物增多、繁衍,以保证生存需要,并与当时的巫术相联系。史前艺术表现了巫术,而巫术根源于原始的社会生活。当我们面对洞穴遗迹,总是要问自己,先民们钻进黑暗的、幽深的洞穴,显然不是为了装饰那些路径错综复杂甚至手足并用才能到达的洞穴深处,而是具有神圣的目的。这正是我们理解史前艺术的关键所在。巫术认为,人们在洞穴中画什么,在狩猎中就会得到什么。先民们在狩猎之前,巫师在神圣的洞穴深处画上狩猎的对象,或是明示它以中箭,或用长矛、石斧痛击图像,真正的野兽就俯首就擒了。这种荒诞不经的巫术并不是难以理解的。如果有人当着我们的面用针刺我们亲人的眼睛,尽管理智已经知道照片上亲人的眼睛并不就是亲人的眼睛,但是在我们内心深处仍然认为对照片的伤害就是对亲人的伤害。世界各民族的巫师、巫婆都制造他们所欲加害的人的画像,然后刺伤他们的眼睛和心脏以使那人遭殃。在《红楼梦》中就描写过赵姨娘用这种方法加害王熙凤和贾宝玉。在文明时代世界残存的原始部落中仍然认为画的野牛与真野牛是一个东西。一位欧洲艺术家在非洲乡村画了一些野牛的素描、速写,当地居民很难过地说:“如果你把他们随身带走,我们靠什么过日子呢?”由此可见,我们虽然无法找到洞穴壁画巫术目的的直接证据,但它仍然是可信的,这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的共识。还有一个证据:作为巫术的图像一旦被真的“杀死”后便失去了效用,弃之不顾,洞穴壁画的布局图像重叠,混乱不堪,不是为了观赏,而是经年累月留下的巫术互动的遗迹。

巫术根植于原始社会生活中,它是原始人征服自然的一种幻想方式。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原始人的愚昧无知,他们无法用物质的手段去征服自然,于是就用巫术去征服自然。巫术与宗教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是用幻想的方式去征服自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人类可以用物质的力量去征服自然,于是科学代替了巫术。艺术表现了巫术,巫术表现了社会生活,于是艺术反映了社会生活。

史前艺术反映了氏族社会的秩序。在欧洲和亚洲许多地区都发现了女性石雕,其中最著名的是《奥林多斯的维纳斯》,这个肥胖女性雕像把女性的生殖特征明显地突出出来。至于其他部分则刻画的十分朦胧简单,没有五官,只有浓密的卷发掩盖了大部分脸庞,没有手足。这个女性雕像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首先,它表现了母性崇拜的社会意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处于母系氏族的发展阶段,女性在氏族部落里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是家族的守护神。其次,它表现了原始人对生育的渴望。社会经济越不发展,生产工具越落后,人口的多少对氏族的强弱兴衰就起越大的作用,而人口的多少取决于女性。原始人知道女性会生育,但不知道为什么会生育。法国劳赛尔出土的《持牛角杯的维纳斯》表达了母神祈求牛角使自己生育的虔诚的神态,这就可以理解对人口的渴望为什么只有女性雕像而没有男性雕像。由此可见,在经济不发到的氏族社会中人口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经济发达的文明社会中人口的作用。氏族社会中母性雕像实际上是原始人对繁衍人口的强烈的追求,是对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水的赞歌,也是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强烈渴求。

上一篇:社会主义改造范文 下一篇:社会组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