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使文章更生动

时间:2022-10-04 02:31:51

拟人,使文章更生动

什么是拟人?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人来写,让物像人一样具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思想、情感。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来写物,又称“人格化”。运用拟人的手法,可以凸显被写作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更生动形象,令人百看不厌。

一般说来,拟人有三种运用形式。

一是植物拟人化。如:“突然,他的嘴角又浮出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白杨》)。”“迎着风沙成长”本来是用来写人的,作者在这里却把它用在了描写小白杨树上。你看,连小白杨树都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快乐生长。拟人化的语言让文中对小白杨树的描写更加生动鲜活,使白杨树坚毅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是动物拟人化。如:“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与象共舞》)。”大象翩翩起舞,还和人群一起舞之蹈之,人和大象多么像兄弟姐妹啊。作者在生动描写与象共舞的美妙场景的同时,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与动物和平共处、分享大自然的恩赐,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三是一般事物拟人化。“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林海》)。”青松当做衣衫、白桦树当做裙子、穿着绣花鞋,这哪里是什么大山,简直就是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啊。生动的描写不仅使人对兴安岭的景色印象深刻,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作家写作时喜悦愉快的心境。

写拟人句时要想写得恰当准确、不牵强附会,可直接把事物当人来写。为了避免与比喻句相互混淆,在拟人句中最好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

有位同学在《家乡的白杨树》一文中这样写道:“春天到了,微风从古钟楼上吹来,校园里的白杨树探出绿色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有的一边看一边在窃窃私语;有的看一会儿又闭上了双眼,慢慢回味着刚才看到的美景;有的高兴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绿色的小脑袋”、“窃窃私语”、“高兴地舞蹈”这些原来写人的词句都用在了写白杨树上,使白杨树的形象更为鲜明。如果只写一句“春天到了,白杨树发芽了”当然也可以,但是和上面的文字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用不用拟人句,表达效果截然不同。此外,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作者还在这段话中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有位同学在《黑熊之爱》一文中这样写道:“夜幕降临了,小黑熊像往常一样和爸爸玩游戏。不一会儿爸爸累了,妈妈也睡了,小黑熊却仍在不知疲倦地玩耍着。”似乎这三只黑熊就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小黑熊活像一个可爱顽皮的孩子。这些拟人化的句子写出了小黑熊的淘气,使文章充满童真童趣,给人以亲切感,同时也把我们人类应当与动物友好相处、和谐共生的理念渗透进字里行间。

(本栏目责编 延 敏)

上一篇:构建大学生篮球裁判员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 下一篇:未来电影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