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法分析及其完善

时间:2022-10-04 12:34:05

试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法分析及其完善

[ 论文摘要]《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实施之前,我国法律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打击力度相对较弱。且该法条在犯罪的行为方式、犯罪对象、罪状表述等方面的表述过于抽象、原则,使得实践中那些应当受到刑法惩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尚未得到有效的刑法规制。文章针对《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相关规定之解读提出了粗浅建议,旨在完善其不足。

[论文关键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立法不足 完善

一、刑法保护之现状

三、本土移植之思考:我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之完善

(一)宜广义上理解“劳动报酬”之内涵

学界主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劳动报酬。广义劳动报酬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收入及其他财物,包括货币工资、实物报酬、社会保险等多种形式。狭义劳动报酬指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者基于劳动关系取得的各种劳动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笔者认为,宜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

(二)“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规定之完善

具体而言,“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就是“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的实质内涵,而“转移财产、逃匿”方法就是“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具体表现,它们之间不能构成并列关系。因此,在法条适用过程中,不能将“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理解为本罪的行为方式,而应该是对“以转移财产”、“逃匿”方式之外的以其他方法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方式的概括性规定,也是对所有不支付劳动报酬方式的实质性概括。故可将“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理解为兜底性条款,作为对法条内容的一个补充。立法者在法条中规定“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是为了凸显该行为的本质,同时强调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同时笔者认为行为人是否具有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能力的证明责任,可参考巨额财产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三)责令支付前置程序时间问题之解决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入罪目的在于切实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获得权,而非为劳动者维权设置门槛。因此,须通过解释对条出详细规定。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曝光的六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例看,笔者以为由劳动监察部门承担监督、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责任较合适,这避免了因责任不明所导致的劳动者无处维权之困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2011年1月14日颁布了《关于加强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另外,笔者建议在“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后面加入一定期限,使对欠薪的时间问题形成一个双轨制,可以是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也可以是达到一定期限仍不支付。结合实践,笔者认为这一期限定为60日较为合适。

(四)“数额较大”与“严重后果”宜结合考量

贝卡里亚明确提出:“我们已经看到,什么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准,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在出台司法解释过程中,不应仅仅将目光放在数额较大上,还应该兼顾其他影响社会危害性的因素。至于数额的起点,笔者建议可用以下两种方式:确定一个绝对数额的劳动报酬,这个数额可以劳动者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半年薪金总和为准;同时,规定一定数额与比例的结合,如欠薪10000元且欠薪比例高达60%,亦构成数额较大。司法实践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限制:(1)“严重后果”必须有数量限制,即以“数额较大”为前提。(2)拒绝支付劳动报酬仅仅“数额巨大”或者“数额特别巨大”时,不能按照“后果严重”来处理。笔者建议“严重后果”宜包括两种情况:(1)造成劳动者重伤、死亡等。这里的致使劳动者重伤或者死亡,是指由于拒付行为引起劳动者自杀、精神失常等后果。(2)引发。主要是指由于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造成人数众多的劳动者采取极端手段索取劳动报酬而出现的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

上一篇:浅谈我国行政判决 下一篇:简论离婚案件子女探望权的执行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