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蔗糖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10-04 11:35:23

勐海县蔗糖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 要:勐海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云南省第一产蔗及产糖县,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是全省粮、蔗、茶生产的重要基地。近10年来,蔗糖产业在勐海得到迅速发展,对勐海的经济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就勐海县蔗糖产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勐海;蔗糖业;现状分析;措施及对策

近几年来,勐海县的蔗糖业发展较快,每年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hm2左右,甘蔗总产量稳定在100万t以上,甘蔗原料入榨量稳定在85万t左右,年产白糖8.5万t以上,是云南省蔗糖生产第一大县。甘蔗生产已成规模化,蔗糖业已成勐海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如何发展蔗糖业,提高甘蔗总产量和质量,提高种蔗效益,实现蔗糖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1 勐海县甘蔗生产的现状

勐海县地处东径99°58′~100°40′之间,总面积5511m2,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西部。东接景洪市,北与思茅市隔澜沧江相望,西北与澜沧县相连,西南部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国境线长146.5km。勐海县海拔高度在558.4~2429m之间,蔗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m以下的丘陵坡地,这些区域土地资源丰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甘蔗等热带作物生长。甘蔗生长区海拔在800~13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1℃,月平均最高气温在23℃,最低气温11.5℃。年平均降雨量为1390mm,65%的降雨量集中在6~9月份,每年11月~翌年的4月份为旱季,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全年日照时数在1800~2200小时之间,全年有霜期累计10天。全县耕地面积43600hm2,其中水田19266.67hm2,旱地24333.33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000hm2,总产量1.3亿kg,人均有粮471kg。

勐海县有零星种植甘蔗的历史,以生产传统块状红糖供应市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勐海县建成日处理甘蔗原料500t的黎明糖厂,促使勐海县甘蔗面积迅速发展扩大,20世纪80年代建成日处理甘蔗原料1000t的景真糖厂,从1986年起,县人民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行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甘蔗面积,使甘蔗连年增产。1990年勐海县又新建一座日处理甘蔗原料1000t的勐阿糖厂,使勐海县糖厂布局更为合理,缩短了运距,降低了成本。由于甘蔗的连续增产,2000年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景真糖厂扩建为日处理甘蔗原料5000t的中型糖厂,黎明糖厂、勐阿糖厂也从日处理甘蔗原料500~1000t扩建为日处理2000t的规模。2007~2011年度榨季,勐海县3座白糖厂,日处理甘蔗原料7000多t,全县甘蔗面积13333.33hm2,甘蔗入榨85万t,白糖产量突破8.5万t。面对WTO的新形势,私人企业的介入,勐海县蔗糖业将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和更深入的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进入国际跑道按照国际通行规则与国内竞争者进行比赛。

2 勐海县蔗糖业发展的优势

勐海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云南省产第一产蔗及产糖大县,国家“九五”第一批糖料基地县蔗糖年产量占西双版州产糖量的80%,勐海县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是全省粮食、甘蔗、茶叶的重要生产基地。尤其是近年来,勐海县甘蔗生产和制糖工业的迅速发展,将成为勐海县24万农民脱贫致富主要产业,对勐海县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和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巩固和发展蔗糖业以推动勐海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识。

2.1 领导重视

在勐海县甘蔗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领导统一思想,加强对甘蔗生产的领导,县、乡、村各党政机构中都有领导亲自抓甘蔗生产,每年都要为甘蔗生产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安排及时调整好发展甘蔗的政策,使之协调发展。

2.2 政策配套

为了鼓励蔗农大面积种植高产高糖甘蔗良种,糖厂收购甘蔗原料采取按质论价,早熟高糖甘蔗品种的差价提高30元/t,高产高糖甘蔗良种苗价差提高50元,对甘蔗良种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对下田的甘蔗采取每667m2补助100元钱和1袋的复混肥,鼓励蔗农大力种植下田甘蔗。

2.3 机构健全

勐海县把甘蔗生产摆在与粮食生产同等的重要位置,勐海县农业局为政府的甘蔗生产职能部门,下设甘蔗技术推广站,负责全县甘蔗新技术、甘蔗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繁殖推广。各乡、镇建有甘蔗技术推广站、村公所(办事处)聘有甘蔗辅导员,各糖厂建有农务科,形成完整的县、乡、村、糖厂四级生产技术推广网络。勐海县自1979年发展甘蔗发来已有32年的历史,年均甘蔗量100万t,完全可保证3家制糖企业的原料供应,各类土地均适宜甘蔗生长。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生产规模小

勐海县糖业生产规模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业上尚未形成规模种植和经营。人均种蔗面积0.07~0.33hm2,产蔗4~20t;而湛江人均种蔗面积1.67~2hm2,产蔗145~170t;国外巴西人均种蔗20hm2,产蔗量2400t。二是制糖生产规模小,3间糖厂平均日榨能力2300t,生产规模最大的景真糖厂也只有5000t,而湛江4间糖厂平均日榨能力为4000t,国外巴西达9000t、澳大利30间糖厂平均规模为15万t以上。

3.2 生产成本高

农业方面,新植蔗年667m2生产成本1000元左右,其中土地租100元、种苗420元、农药化肥300元、人工费180元。就2007~2011年而言,加工糖成本2900元/t,而国外一般为2600~2700元/t,相差200~300元。由此考虑到国际食糖总量在前2年减产的基础上有所增长,今后进口糖的成本还会继续下降,这会给勐海县蔗糖业带来较大压力。

3.3 蔗糖分和产糖低

近几年来,勐海县通过加快推广高糖良种和新技术,促进产量和糖分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蔗糖分和产糖率仍较低,1997~2003年7个榨季的年均蔗糖分不足12%,混合产糖率仅超过10%,与兄弟省区尤其是国外糖业企业相比,蔗糖分相差2个百分点以上。有史以来出糖率最高的是2004年达到了13%,但还是低于德宏的产糖率。

针对甘蔗生产机械化设备不足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在应用现有机械设备及配套技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创造性的广泛开展农机科技攻关,加快研制和引进技术更加先进、功能更加齐全的农业机械,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①田间管理的破垄、开沟、施肥、培土等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性机械及配套技术,甘蔗节水灌溉机械及配套技术,甘蔗剥叶机械及甘蔗利用技术和先进设备。②要大胆开展对现有农机具与配套设施的改革,如改单一作业机械为多环节、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性机械及设备,改浅耕机械为深耕机械,加快对残旧农机具的更新改造,最终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从开荒耕地——种——田间管理——节水工程——甘蔗剥叶——收获——装蔗机械——运输一条龙功能齐全的现代机械化体系,力争全面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向甘蔗生产规模化发展,促进提高企业效益和增加蔗农收入。

4.6 提高原料蔗质量

要科学安排收获甘蔗,彻底克服和改变过去收砍不分品种,不分早、中、迟熟种成熟度的先后等的盲目性,做到合理安排,科学砍收。糖业公司农务部门要根据各蔗区、村、寨,早、中、迟熟品种面积分阶段安排砍蔗计划。在达到开榨标准的前提下,严格按照“三先看”的原则,即做到先砍早熟高糖品种,后砍迟熟品种;先砍秋冬植蔗,后砍春植蔗和低糖品种;先砍宿根蔗,先砍迟春植蔗。在品种安排上,开榨时先砍粤糖93/159、粤糖89/240、勐海92/246、勐海92/299等特早熟高糖品种,然后砍桂糖11号、选蔗3号、川糖61/408、台糖10号、23号、25号等中迟熟品种,最后安排新台糖16号、11、12号等中迟熟品种。要根据每天实际榨量安排砍蔗量,应采取额少多榨计划派砍,做到先砍、先榨和边砍、边运榨,力争当天的蔗量当天榨完,减少积蔗,以保证新鲜度,确保原料蔗质量。

4.7 加强WTO协定的宣传度和人才培养

我国加入WTO已有6年的时间,但至今仍有一些人还不知道世贸组织农产品协议为何物,也不清楚加入WTO后对糖业带来哪些影响和有多大的影响,有的管理人员、农务员、蔗农甚至错误地认为加入WTO是政府的事情,与我们无关。对此,要加强对WTO的宣传,广泛宣传世贸组织协议的有关知识和加入WTO对勐海县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使勐海县蔗糖业适应WTO经营环境的变化,保障自己在世贸组织原则的框架下获得应有的利益。

加入WTO后,蔗糖业是否能在实施世贸组织的协议中获益,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和合理使用。因此,要加快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WTO贸易规则的专业人员。只有熟悉WTO规则,互惠互利,达到保护本国本行业利益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加快建立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激励制度,要为人才创造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支持其抓好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同时在建立人才流动制度,创造条件吸收优秀人才加盟勐海县蔗糖产业经营,提高勐海县糖业面对WTO的竞争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勐海县的蔗糖业在发展中既有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勐海的蔗糖业能否健康稳步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凭借长期从事蔗糖原料生产的经验,全面畅述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提出对今后勐海蔗糖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守贵.勐海县标准化栽培技术措施[J].甘蔗杂志,1990(1)

2 张守贵.论勐海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及对策,1992(1)

3 勐阿糖厂简报,1989(4)

4 勐阿糖厂甘蔗生产简报.2005(9)

5 勐海县1985~2006年度甘蔗生产情况统计报表

6 勐海县勐阿景真两个糖厂甘蔗受灾采取措施的简报、1999(10)

7 勐海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甘蔗收购价格及相关扶持政策.海政发2006年25号文件

8 曾东火.2000年甘蔗糖业展望和研究对策[J].甘蔗,1994(1)

9 李松.甘蔗病虫害探讨[J].甘蔗杂志,2000(7)

10 陈学宽.试论高原蔗区甘蔗生态育种[J].甘蔗1996(4)

11林德华.对甘蔗按质论价试行中的问题探讨[J].甘蔗糖业,1984(5)

12中国加入WTO干部培训读本(修订本).2002

13勐海县甘蔗生产办甘蔗早熟高糖良种推广简报.2006(3)

14勐海县甘蔗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简报.2006(8)

15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关于实施2006/2011榨季甘蔗优化砍运方案

上一篇:我国城市林业持续发展探讨 下一篇:“271”甘蓝引种示范与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