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

时间:2022-10-04 08:59:33

新型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开放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已成为建筑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造就了现代水泥工业、水泥加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飞快发展,混凝土材料品种不断增多,因此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那么针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加强引进和使用新型混凝土的施工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混凝土 施工 工艺 新型

0引 言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混凝土已成为建筑材料中主体部分,只有对混凝土的特点和性能等发面进行研究,才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优势,要让混凝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与环境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混凝土科技进步,为不断探索发展途径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目前混凝土技术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各种新型的混凝土品种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结构设计方法也在不断完善,然后针对其施工工艺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新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重点探讨,并提出一些意见希望供读者参考。

1 新型高性能混凝土

由于建筑结构材料的耐久性的重要不亚于强度,不少混凝土建筑因材质劣化引起开裂破坏甚至崩塌,有些重要建筑物,如高层建筑、大跨桥梁、采油平台等对耐久性的要求更高,以保证安全。其次,由于施工技术的进步和混凝土均匀性要求的提高,工作性成为另一重要性能指标。此外,体积稳定性、变形、耐磨、疲劳等性能也受到重视,伴随着以上现象混凝土的高性能设想就应运而生了。

1.1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由以下三方面组成,活性矿物物掺合料,其可以降低水泥用量;高效减水剂和其它必要的化学外加剂,其降低水胶比;优选骨料。其具有很多特点,如孔隙率非常低,而且基本上一般都小于100nm的小孔;水化物中Ca(OH)2也相应的减少,但是CSH和Aft却增加了;未水化颗粒变多了,未水化颗粒和矿物细掺料等各级中心质增多,有利的中心质效应增多,中心质网络骨架得到加强;界面过渡层厚度小,并且孔隙率低、Ca(OH)2数量减少,水化物结晶颗粒尺寸减小,更接近于水泥石本体水化物的分布,因而得到加强。

1.2 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的优点

1.3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其性能密切相关,其配合比设计要综合权衡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性、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后,给出混凝土中各组分的适宜比例,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有较大的不同。

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应进行控制,C40以下不宜大于400kg/m3;C40-C50不宜大于450kg/m3;C60及以上的非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00kg/m3,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30kg/m30,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最小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新型混凝土对耐久性有较高要求,试配时应进行混凝土和胶凝材料抗裂性能的对比试验,并从中优选抗裂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并在混凝土中宜适量掺加外加剂,但宜选用质量可靠、稳定的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2 新型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工艺步骤

2.1施工准备

在进行新型混凝土施工时,搅拌站工作人员在接到混凝土土开盘令后,必须检查拌合设备是否运行良好,是否与备用电源连接且能切换及时;核实拌和站是否在有效标定期限内;检查混凝土运输设备运行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拌和用水;根据混凝土的浇注方量确认已检原材料是否满足实际浇注需要;检查是否收到了试验室出具的当天施工配合比,并核实配合比的准确性。

2.2 投料顺序

正常情况下,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先向搅拌机投入黄砂、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也不能超过3min。但是当冬季拌合用水改用热水时,此时拌和投料顺序调整为先向搅拌机投入河砂和碎石,搅拌30s,再加入所需用水量搅拌30s,最后投入水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继续搅拌,总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也不能超过3min。

2.3 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呈自由下落高度,浇筑砼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砼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称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为使砼能够振捣密实,浇筑时应分层浇灌、振捣,并在下层砼初凝之前将上层砼浇灌并振捣完毕;另外可以采用竖向结构砼浇筑方法,在进行竖向结构(墙、柱等)浇筑砼前,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避免浇筑时发生离析现象和增加新旧砼的粘接,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落;还有在一般情况下,梁板砼应同时浇筑,较大尺寸的梁(高度大于1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梁和板。这里要注意的是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砼在浇筑过程中的最大间歇时间不得超过相关规定;否则,应留置在新旧砼接槎处称为施工缝。

2.4 混凝土施工的振捣

在施工工地主要使用内部振动器,其多用于振捣现浇基础、柱、梁、墙等结构构件和厚大体积设备基础的砼,而表面振动器多用于楼板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砼时,振捣棒宜垂直插入砼中且应插入下层砼50mm,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2;振动器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或预埋件;振捣时应快插慢拔。

砼的养护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对砼试块的标准条件下的养护、对预制构件的蒸汽养护、对一般现浇钢筋砼结构的自然养护等。第一种就是蒸汽养护,将构件放在充有饱和蒸汽或蒸汽空气混合物的养护室内,在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养护,以加快砼的硬化。其次就是进行自然养护,就是在常温下用适当的材料覆盖砼并适当浇水,使砼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砼的自然养护应在砼浇筑完毕后12h以内覆盖和浇水;其浇水养护日期一般不得少于7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以能保持砼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准,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快,需水较多,浇水次数要多;养护用水的水质与拌制用水相同。另外还有其他养护方法,就是对大面积结构可采用蓄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塑料薄膜养护是将塑料溶液喷涂在已凝结的砼表面上,挥发后形成一层薄膜,使砼表面与空气隔绝,砼中的水分不再蒸发,内部保持湿润状态,多用于大面积砼工程,如路面、地坪、机场跑道、楼板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因此,以高性能为代表的新型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确立新型混凝土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重点保证了建筑物的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蒋士博,武友德,方婷.高职"机床再制造技术"办学思路及专业内容浅析[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03

[2]王玉蓉.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立体式职教课程体系[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3-04

[3]毕婷婷.学习 创新 进步 责任 素养 安全——提升高铁职工责任意识,加强营运安全浅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12

上一篇:建筑电气负荷计算易忽略问题探讨 下一篇:园林生态保护与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