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简约文化

时间:2022-10-04 08:39:21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简约文化

摘 要:简约主义是当前世界非常流行的设计风格,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设计领域,并为人们所熟悉。不仅如此,这种设计风格还影响了很多设计师,消费者的审美标准。简约主义的理念在于简洁明晰,朴实无华。但是从中国古代的设计、文字中,我们可以惊讶的发现很多中国传统的简约主义理念的痕迹。本文以简约主义这种设计风格为切入点,研究简约主义与中国传统简约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简约主义 传统文化 朴素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一、引言

简约主义作为当前设计界较为流行的设计手法,正在广泛地影响着国内许多设计师。如今在运用这一手法进行设计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这一“国际主义”的手法,研究一种与中国国情和具体的设计实例相吻合的有效手段。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在关注“简约主义”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社会文化环境的体现与营造,使“简约主义”与中国本土的文化发展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中式简约主义”。

二、现代简约主义

(一)定义

所谓简约主义,就是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同时,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以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这样的设计风格,在当今社会,被广泛的运用于各个设计领域。以室内设计为例,简约主义的设计风格已经逐渐超越欧式风格、田园风格,以其简洁时尚易打理的特点而被人们所广泛喜欢。人们经常会说:“简约而不简单”。实际上也是简约主义被社会大众广泛的所接受的一个体现。

简约主义的特点简单点来说,就是“少”。正是因为这个显著的特点,在以前也被人们称为极少主义,或者是减少主义。在设计上的表现就是,能不要的都去掉。但是,相关资料显示,简约主义的出现并不是现在这个时代,但是却在这个时代被人们和设计师广泛的推崇和采用,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渴望一种相对较为简单轻松,但是同时又很有品质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简约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

(二)产生以及发展

简约主义的前身实际上实际上是减少主义,那时候减少主义的风格特点是:按照“减少、减少、在减少”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在当时,这种风格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但是,简约主义作为一种主流设计风格被搬上世界设计的舞台,实际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兴起于瑞典,虽然在之后的10几年,出现了解构主义试图打破这种设计理念,但是,人们渐渐渴望在视觉冲击中寻求宁静和秩序,所以简约风格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精神内容上,都迎合了在这个背景下所产生的新的美学价值观。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简约理念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简约思想的体现

“简约主义”这一名词来源于西方,但并非只存在于西方。其实简约主义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早已有所体现,而且比西方首次提出“简约主义”的时间还要早得多。比如说我们国家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早就说“少则得,多则惑”。意思就是要把事物的本质加以总结与提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后来的“less is more”的设计思想与老子他提倡的这种少胜于多的思想是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西方的简约主义只局限于设计,而中国的简约思想则深入到了文化、艺术,甚至是哲学思想的层面,并深深的影响了后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

在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在很多思想家的著作中看到了简约思想。成语“由博返约”,出于《孟子•离娄下》中“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之句,意思说学习研究由博然后精深最后升华到简约。孔子在《乐记•乐论篇》中也有“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之说,说明简易就是美。道家的老子、庄子,针对当时贵族文化的奢侈风主张自然朴素之美。庄子在《庄子•天地》中对复杂的事物表象对人心的影响有所论述:“且夫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戎序;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这与老子追求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追求“致虚极,守静笃”的人生境界一脉相承。这与简约主义所蕴含的沉静、质朴的意境非常吻合。儒家、道家的这些思想都是我们所熟知,也成为华夏民族的思维观念的奠基。

在中西古代文化对简约主义的诠释与表述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从这些思想中看到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批判过分装饰提倡简约生活方式。在本文中,因为时间和能力有限,我不具体的阐述中国传统简约思想的来源与发展,而仅仅简述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表现。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视角,找到东方文化与西方设计中的子集,由此可以以东方化的思维更加深刻的来理解西方人提出的“简约主义”的设计思想。

(二)简约思想在传统文学与绘画创作中的体现

我国传统美学中广泛地采用简约的创作手法,如古代诗词创作,文字表述精简到极致。如儒家经典之作《易经》中就包含着丰富的简约美学思想。其中的“刚健、笃实、辉光”就反映了一种简约之美。孔子也喜爱这种简朴的美。汉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孔子所说的一句话:“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这句话表现出了孔子对简朴素雅的喜爱。在后来的诗词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地出现简约质朴恬淡的创作风格,简朴风格诗词的作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陶渊明。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短短的两句诗,只提到了一些静态的景色,但是却勾勒出了这位隐逸诗人的生活环境,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归隐之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恬静与淡然。

中国古代的诗与画一脉相承,在诗书画三个方面都有深厚造诣的人数不胜数。中国的水墨画追求简单,以这样的创作手法,刻画出了散淡疏野的自然形象。这种简约的审美思想如同陶渊明的田园诗词一般,被后人给沿袭下来,并且成为古代山水画的主流创造出一个个新的艺术作品。 宋代马远的作品《水图》。其简练的线条将多变的水展现给观者,仅仅用几笔便勾勒出了水的气韵。而世界极简主义代表艺术家杉本博司创作的摄影作品《海景》和马远的《水图》极其相似。同时欣赏两者的作品,恍惚间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共鸣。

(三)简约主义在环境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环境设计以园林、建筑以及室内环境设计为代表。简约雅致在中国古代环境艺术中有很多体现。这种简约的设计、雅致的韵味与古代文人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闲情偶寄》,《长物志》等著作可以看出中国文人简约思想。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说明文人们已经开始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加入了简约主义元素。

就中国传统的古建筑来说,其设计非常简约。顾闳中画的那幅《韩熙载夜宴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江南贵族家庭的场面,室内装饰简洁大气。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就在于由简入繁所呈现出来的美。

(四)简约主义在古代工艺品设计中的体现

在古代工艺美术之中也出现了许多具有简约风格的艺术作品:秦砖汉、宋瓷、明式家具,饱含儒道哲学。这些设计朴素而不寒俭,精美而不繁冗,体现了一种超然之美。

其中明式家具最能说明中国传统艺术中成熟的简约思想。明代家具不论硬木、木漆还是柴木家具,造型都十分简洁,没有过多的装饰。这与西方简约主义设计思想相通。

宋瓷是中国古代造瓷艺术的巅峰代表。宋代瓷窑中的官窑瓷器多是青白素色,并无装饰。以“清水出芙蓉”喻之切甚,青瓷冰肌玉质,白瓷类银似雪,视觉上、触感上都与天然玉石十分相似,展现出一种不施粉黛的自然美。而官窑出产的瓷器仅供皇宫贵族使用,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可见宋代的简约和清雅的审美理念已经成为一种举国的审美主流。

四、简约主义的简约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美学思想上,在流传渊源上,在设计表达上,古老的中国就

已经有很多的简约文化,我们有迹可寻。很多人认为,简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仅仅只是受到外来的影响,这种看法显然是很片面的。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对简约主义的认识,人们也很难完全从思想上去接受它。现在中国的设计,在很多方面可能还不能达到国外的发展水平,这是有很多历史原因的。从时间来说,西方,甚至是东方的韩国,日本,在设计上的起步都早于中国。但是这并不代表在未来,中国的设计都要落后于它们。

研究中国简约主义文化的过程中,给我最大的启示和思考就是,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的设计文化、技术、理念,但是不能一味地崇洋。在中国,简约文化并不是来源于北欧,风靡了全世界以后被中国所借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简约的理念进行最原始的设计和生活。想要使中国的文化立足于全世界,就要真正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五、结语

我们可以发现,“简约”思想在古老的中国,就已经是人们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熟知中国文化,利用其中的某个元素,进行创造发展,是现代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笔者相信,也只有这样,中国的设计会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陈军.宋瓷之美.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钟克昌.说缘卷八尊贤.海口:三环出版社.2005年版.

[3]王萌怿.孔子学术思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杜歇.风格的特征.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孙媛媛.文人艺术朴素美的哲学渊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2).

[7]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8]杨耀.明式家具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9]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10]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关于中国油画民族性的思考 下一篇:点在标志设计中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