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时间:2022-10-04 06:41:48

营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德育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高校内部德育环境建设,往往忽视高校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整体性建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大学生社会性、自主性的增强,以学校为主的德育效果渐趋弱化,因此,整合德育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只有发挥政府、社区、文化传媒单位、家庭和高校各主体的作用并建立起互动协调机制,才能从整体上建构起我国高校德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德育社会环境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高校德育环境。就是指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以及影响高校德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内外因素的总和,具体来说包括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以及大众传媒等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从环境的构成层次来看,可分为宏观的社会系统、中观的社区系统、微观的家庭系统和大众传媒等中间系统:就环境的形态而言,可分为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文化精神环境;从环境的社会要素分,可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

高校德育社会环境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构成高校德育社会环境的要素不仅能分别自成系统,而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种有机的大环境系统。由于环境系统中包含了相互交叉、矛盾发展着的多种因素,所以又呈现出复杂性。尽管高校德育社会环境是客观和复杂的,但它仍然可以通过我们的主观努力加以控制和改造。以上特点为整体建构高校德育社会环境提供了可能。

二、高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从宏观系统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对高校德育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经济体制的转型使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这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和心理都产生了双重的影响。如:市场经济的自主经营原则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但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造成了冲击,容易诱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观念;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强化了大学生的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但同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容易诱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使利益群体多样化,从而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和离心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造成了冲击。其次,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既给社会带来了无穷活力,推动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向现代转型,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心理造成了很大冲击。多元文化中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有益文化与腐朽文化同在,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互相交织,给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增加了难度。

从中观系统看:社区形态的急剧变化对高校德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城市社区环境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大量流动,人口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社会体系,改变了城市社区的人群结构和文化特质。从地域上讲,许多地区城乡边缘模糊、交错,城区不断向外扩展,原郊区农村成为城市社区,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一体化趋势,城市市政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从人员结构来看,郊区农民成为社区市民,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越是开放发达城市,外来人员的比例越高,城市管理难度加大,改造城市环境的任务愈加艰巨。从文化上讲,随着外来人员和农村人口的进入。外地文化在不断冲击本地文化,农村文化不断冲击城市文化,城市和社区文化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文化相融与文化冲突并存。高校一般处于城市、社区之中,是城市和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必然要受到所在城市、社区环境的影响。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很多商家盯住了学生这一庞大且特殊的消费群体,众多网吧、娱乐、服务场所开到了校园周边。致使校园周边环境状况日益复杂,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困难和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微观系统看:家庭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高校德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家庭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环境和最为重要的环境,其结构和稳定性也正在发生令人不安的变化。随着人们婚恋观念和道德观、价值观的变化,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夫妻离婚导致的破损家庭在一些大中城市已有相当大的数目。家庭的小型化、传统家庭意识的淡化及家庭功能的转型等可能会有利于子女主体性的发展,但家庭的缺损、家庭关系和家庭观念的变化对子女又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家庭中,家长的观念意识、言行举止将会直接影响子女的成长。此外,家庭的经济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思想和心理,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家庭作为高校德育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纳入优化、建设的范围之内。

从中介系统看: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德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商业化、大众化特征的大众传媒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众传媒的反复强化使人来不及思考就接受了传媒所灌输的有关政治、伦理、职业、消费、娱乐等观念。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不同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得到迅速传播,冲击着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怀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怀疑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崇尚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生活方式。如何理性面对现代传媒在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的剧烈冲击,这是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人民共同面临的考验,也是高校德育所必须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三、整体建构我国高校德育社会环境

从对高校社会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德育的社会环境正处在快速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在有形无形地对高校德育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着深刻影响。要使高校德育工作跟上时展的要求,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主动建构良好的高校德育社会环境,并着力于整体性建构,发挥政府、社区、文化传媒单位、家庭和高校等五个主体的作用。

高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建构,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要把学校德育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通过规划目标和体制制度建设,引导各级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重视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各主体的德育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德育环境。二是要强化对文化单位和传媒主体的领导控制力度。提出明确的导向性要求,严格实行各项管理措施,严格奖惩制度,倡导鼓励文化单位和传媒主体多出高雅、严肃的文化产品,多出文化精品。特别要加大对互联网的管理力度,改变文化输入的被动局面,变被动输入为主动输

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三是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杜绝色情场所及不健康网吧、不健康娱乐场所出现在校园周边。同时要加大对社会上色情、等不健康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要高度重视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以德治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上重视,财力上保证,人才上支持,监督落实好德育为先的方针,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五是要加快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从宏观上、深层次上解决学校德育社会环境问题。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上层建筑体系和国家治理结构。使之更加适应经济基础,更加趋向文明。特别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建设廉洁高效政府,营造公平、正义、文明、法制的社会政治环境。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和持续增长,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良好社会环境的构建提供物质保障。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提升全民族的精神境界。

高校德育环境的建构,社区应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处于城市和社区之中,高校与社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并且联系最为直接紧密,高校师生一出校门即与社区发生联系,因此,社区是高校德育社会环境建设的最直接的主体。作为社区组织、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对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社区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从而增强建构良好社区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社区组织和居民要积极配合政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坚决清除不健康、不文明场所,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强化社区管理,保持社区良好秩序,营造社区文明风气。三是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要借助高校文化资源,提升社区的文化品质,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

高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建构。文化传媒单位应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和意识的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量剧增,影响深刻而广泛。因此,文化传媒单位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构建职责。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服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纪律性,充分认识自身行为对青少年成长的深刻影响力,努力向社会提供更多高雅、严肃的文化产品。二是要增强道德自觉性。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生存发展与追求崇高理想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品格和精神境界,努力做优秀文化的生产传播者和文明的使者。三是要不断创新,在深入挖掘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不断学习借鉴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新文化。积极发挥对社会进步和青少年成长的引领作用。同时自觉制止腐朽落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

高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建构,学生家庭应发挥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微观层面的德育环境。学生自幼在家庭中成长,父母是学生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人们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来讲,家庭依然是重要的成长环境,也是重要的德育环境。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德育环境,一是要积极倡导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念,建立和谐美好的夫妻关系,降低离婚率,努力消除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因素。二是家长要重视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以自己的良好言行影响和帮助子女成长。要树立现代家庭观念,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成员关系,尊重子女的权利,平等看待子女,经常与子女谈心交流,了解子女内心的想法,帮助子女解疑释惑,做子女的良师益友。三是家长要重视对子女的管理和教育。既要严格要求子女,重视子女的行为养成,又要讲究管理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既要重视抓子女的学习,更要重视培养子女的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四是家长要重视与学校老师的沟通联系。要定期不定期地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表现情况,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来讲,多数离家在学校过集体生活,家长既要相信子女,充分尊重子女的自主性,又要多关心子女,多了解子女在大学里的情况,特别要提醒并防止子女在校外私自租房居住,防止子女迷恋网吧。

高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建构,高校应发挥重要作用。高校是知识的创新源,是文化的传播源和文明的窗口。高校对社会具有很强的文化影响力。在德育社会环境建设中,高校应该主动发挥作用。一是应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保持联系。建立友好共建关系,及时向政府反映建设良好社会环境的诉求,引起政府对治理社会环境的重视。积极争取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主动配合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应主动与社区组织和单位保持联系,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为社区提供科技文化服务,帮助社区建设高雅文化。带动社区文化发展。三是应主动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表现情况。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改革发展情况,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与学生家长共同培养教育学生。总之,通过政府、社区、文化传媒单位、家庭和高校各主体发挥各自的作用,高校德育社会环境必将有大的改善并不断优化。

(作者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上一篇:努力建立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事制度 下一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三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