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10-04 06:13:55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谈论产科护理中,以家庭为护理中心的模式的积极意义。方法:在我院产科,共选择3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家庭组提供优质的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普通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家庭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新生儿的护理等知识掌握度以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普通组。结论:在临床中,应提倡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为新生儿和母亲提供高品质服务。

关键词: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39-0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产妇的护理模式在悄悄的向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方面发展,到底是传统的护理更适合,还是科学的家庭护理更人性化,成为新近大家聚焦的问题,现在就这一问题做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10年5月至今,在我院共选择300例即将分娩的孕妇,按个人意愿分为两组,一组为家庭组,150例,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0.4岁;孕龄满38周;首次生产121例,二次或二次以上生产者29例;一组为普通组,150例,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28.7岁;首次生产124例,二次或二次以上生产者26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龄,文化程度和产次,都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病室要求

普通组:普通产科病房,2人间或3人间,89例无室内独立卫生间,常规查房。

家庭组:单间病室,室外走廊明亮,两面有绿色植物陪衬,外墙壁有明快宣传用卡通图案;室内独立卫生间,冷热水24小时供应,柔软度适宜的席梦思双人床,柔色彩和的床品,专门的家属陪护用床,另外有专门为产妇和家属准备的液晶电视,evd,缓解情绪的音乐碟片和指导孕产妇的书籍和碟片等,空调,微波炉,饮水机,电话及充电插座,多层衣柜,沙发,茶几,并有绿色盆栽,漂亮宝宝画。整间病室整洁舒适温馨,并有专业医护人员热情指引,讲解,随时答疑等,让产妇和家属有家庭般的归属感。

1.2.2 产前教育护理:普通组常规身体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实施自然分娩或剖宫术。

家庭组在孕期即开始进行孕期和产期知识培训,为家属和孕妇讲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怎样合理的休息和补充营养,即将生产时的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初步的新生儿护理技巧,母乳喂养相关知识,重要讲解临产三项重要征兆阵痛、见红和破水,怎样应对分娩的各种不适和怎样调整心理状态,分娩三步流程等。为家属讲解科学的产褥期护理方法,指出传统方法可取与不可取之处,指导家属进行科学的护理。

1.2.3 临产护理:产前由护士重新指导分娩知识和要点,可由产妇信任的丈夫或母亲等家人陪产,全程有主要责任护士和助产士陪同,宫缩疼痛时指导产妇用拉玛泽呼吸法缓解疼痛,并有家属配合。听音乐或聊天等,并按摩腰背腹部,缓解疼痛,转移注意力,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满足感和荣誉感,提高对疼痛的耐受能力。疼痛间歇补充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补充消耗的能量,消除疲劳。如果产妇出血剖宫术的手术指征,做好心理疏导,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消除产妇和家属的紧张恐惧,保证产妇身心放松达到最佳状态。

1.2.4 产后护理:产后产妇整体护理 指导产妇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汤类粥类的液体补充量达到5000ml/天,以保证乳汁充足。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忌食生冷坚硬食物,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如果便秘可用开塞露,逐渐恢复肠道功能。早下床以促进恶露排出。有会阴切开或剖宫产的产妇,向切口的对侧卧位。要6小时排气、12小时排尿、24小时排便,建议离床活动,以促进子宫恢复,但要防止切口撕裂。注意保持卫生,勤换床单,会阴垫,每天用温水清洗会,为切口消毒换药,注意观察切口的愈合状况,是否有液化和感染。

产后新生儿护理 要求勤吸吮,按需喂哺。观察充盈度,乳腺管通畅度,是否皴裂等,指导产妇正确的授乳姿势,指导涨奶,乳汁不足,皴裂的预防和护理,并怎样合理的与新生儿同步休息,指导为新生儿喂水、换尿布等基本护理方法。

2 结果

家庭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喂养技巧、母亲角色和护理技能等都比普通组优秀。

3 结论

在整个过程里,产妇,家属,护士三方协作,使分娩过程都在温馨,并有安慰、支持、鼓励的氛围里进行,使产妇尽快适应了母亲角色,减轻了痛苦,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最大限度的维护了母婴健康。综上,家庭式护理方法在产科护理中尤为重要,应该成为今后产科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慧.张缨.周杏仙.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6,9.41(9):804-805

[2] 江桂英.刘淮.王安荣.产妇和家属参与护理工作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44

[3] 张丽英.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2):296-297

上一篇: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探讨 下一篇:浅谈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