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来果桥

时间:2022-10-04 05:09:42

初入伊甸园

雪山峥嵘,溪水淙淙,茂密的原始森林、丰美的草原牧场,给巨幅画布抹上了一层深灰绿的底色,漫山遍野都是油画般丰富的色彩,般从谷底一直铺陈到天边。

这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米林的南伊沟都堪比伊甸园,胜似人间天堂。

军区来果桥边防连就点缀在这幅风景画中,送我到连队当兵的领导意味深长地说:“你这是去看风景,可风景也在看你啊!”

将军勉励时,阳光正好走到我的脚前,挂在涂满迷彩的岗楼上。

阳光满地碎银,对来果桥边防连来说,实在有些金贵。从日出到日落,仅有6个小时能见到太阳,全年日照时间不到700个小时,大多数时间都是阴霾雨雪,阳光灿烂的日子屈指可数。然而,十里不同天,翻过两座雪山,又是一片天。据说,连队的温室大棚至今没有种出蔬菜,生产班只能设在距连队18公里的营部附近。

我当兵的那些日子,恰好是一年中少有的好天气。白得有些刺眼的阳光把连队四周的雪山照得透明而热烈。指导员王涛告诉我,驻地处在印度洋暖湿气流与西南大陆季风的交汇处,雨季长达6个月,年均降雨量高达2200毫米,雨水多得晾晒衣物都成问题,脚踏在草地上就像踩在汲足水分的海绵上。

丰沛的降雨量让防区内的树木疯长成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林区空气洁净,随处可见树梢上绒绿的树挂,当地珞巴族人称之为“松萝”或者“龙须草”。在藏民族心中,这块圣地就是天堂,“来果桥”在藏语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战士们常开玩笑说,跨过来果桥就是天堂,我们经常在天堂里巡逻执勤,虽能悟道却难成仙啊!

一头是哨所,一头是天堂

来果桥橫卧在纳伊普曲(河)上,过去就是几根木头搭成的简易便桥,直到2008年才铺成钢铁桥。桥的这一头矗立着哨所,桥的那一头便是天堂,过了桥10多公里就是著名的东拉山,山脊是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翻过东拉山就是我国主张的领土藏南地区。那是一片丰腴的沃土,真正的天堂也许就在那里。遗憾的是,我们只能站在东拉山脚下仰望高高的雪山,因为大雪封山,我们无法把英国人非法炮制的麦克马洪线踩在脚下!

“绝不能把领土守小了,绝不能把守丢了!”写在来果桥哨所旁的铮铮誓言,让人读来热血沸腾。边防战士责任重啊,一到连队,我就感到肩头沉甸甸的——祖国在我们心中太崇高了,冰封的雪山把美过来果桥的天堂无情地阻隔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2012年11月18日,战士们像往常一样,午饭后从食堂走到操场上,贪婪地吸吮着煦暖的阳光,猛抬头却发现天幕上正拉着两道长长的白烟。“这是印军的航空飞行器,快拍照取证!”连长胥阳下令做好警戒。

突如其来的“战事”让我骤然紧张起来——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外军飞机从眼前掠过。

副指导员蒋福养镇定自若:“很可能是印军侦察机抵近侦察,沿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由东向西飞行。面对印军的挑衅行动,我们必须拍照取证,及时向上级报告!”

边防无小事,事事关国防。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永远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边防官兵胸中燃烧的激情和忠诚。

黎参谋的戍边故事

连队机要参谋黎相东,当年考军校、选专业就是为了进机关,没想到毕业后却分到了我军编制中“最小的机关”——边防连机要办。

黎参谋的戍边故事足够写一本厚重的书,他在“孤岛墨脱”最偏远的边防连硬撑了6年,如今又在来果桥边防连坚守了9年。入伍20年来,这位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热血男儿,没有离开过他热爱的边防连队,也没有离开过他专注的参谋岗位。

祖国的需要,就是战士最好的人生选择。在连队的石刻励志文化中,我找到了官兵扎根边防作奉献的全部答案:忠诚、扎根、奋进!那是黎相东和战友们精心雕刻出来的青春誓言。

“戍边卫国不仅要绝对忠诚可靠,还要有过人的胆识、超群的智慧。”寒夜,围坐在取暖炉边,黎相东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我边防官兵与印方军人在争议地区巡逻时遭遇,双方对峙良久,互不相让,印方一名军官蛮横无礼地说:“我走过的地方就是印度的领土!”我方一名翻译军官接过话茬儿,有礼有节地回敬道:“阁下,我去过你们首都,如果按照你的荒唐逻辑,那新德里也是中国的领土!”对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悻悻地退出了争议地区。

斗智斗勇,针锋相对。领土、和尊严,在边防官兵眼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视之为生命,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对边防官兵的凛然大义,我不由肃然起敬,他们是无愧于祖国的忠诚战士!

边防巡逻执勤,是战士在用铁脚丈量国家领土、用铁拳捍卫国家!每次边防巡逻,官兵都争先恐后,无论路途多么险远,他们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顶风沐雪,巡逻到点到位。

东嘎拉海拔3700多米,是连队的一个重要执勤点。去东嘎拉巡逻要经过一条10多米宽的冰河,河面上的独木桥早已被肆虐的洪水冲走。河水湍急齐胸,冰冷刺骨,官兵绾紧背包绳,臂挽臂,举枪渡过,穿着冷湿的衣服爬雪山,衣服走干了又被汗水湿透,但从没有人抱怨退缩过。在军医马明桥的记忆中,他只穿过两次干衣服。这条难于上青天的巡逻路,让他和战友们吃尽了苦头,也落下了病根,一到阴雨天,腿关节就隐隐作痛。

风雪来果桥,与其说是天堂,不如说是炼狱。雨多、雪多、蚊虫多,来果桥曾被称为“小墨脱”,虽然连队驻在风景如画的原始林区,但置身其中时间久了,官兵也品味不出“风景这边独好”的诗情画意。

来果桥的蚊虫多得出奇,也毒得出奇,成群地追着人叮咬,官兵不胜其扰,想了很多法子都难避其害。被叮者,轻则红肿起包,奇痒难忍,重则感染溃烂,留下疤痕。

官兵谈蚊色变,苦于驱蚊防害。2010年建军节那天,总后勤部刘源政委到来果桥视察,特意向官兵赠送了防蚊服,使连队幸运地成为我军首批装备防蚊服的两个连队之一。

我去当兵的时候,蚊虫早已销声匿迹,无法领教蚊虫的厉害,也没留下什么疤痕,自然算不上来果桥的兵。

花名册上找不到的“兵”

阳光下,边防祥和而宁静,战士小张正在营区的草地上和小白逗乐,洒脱超然又闲情逸致,让人立刻忘掉了烦忧。

小白不是人,是一条白毛卷曲的杂种狗。还有大黑和老黄,它们都是这个连队花名册上找不到的“兵”。

说到老黄,战士们都沉默了。

老黄比连队最老的兵还要老,在连队服役了整整21年。每次巡逻执勤,它都跑在最前面,从来没有掉过队,哪怕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常动静,它也会汪汪地向战友们发出预警。

前年6月,老黄参加完最后一次巡逻,回到连队就牺牲了。全连官兵眼含热泪,为老黄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它安葬在来果桥头那片风景如画的原始森林里。战士们虔诚地相信,即使到了天堂,老黄也会一如既往地守卫我们的美好家园。

老黄走了,多情多义的官兵像痛失朝夕相处的战友,深情追忆老黄的事迹和功绩,连长宁小龙致词悼念老黄,连队《来果桥报》还专版记录了官兵告别老黄的全过程。

21年人狗情,21年戍边史,洒在漫漫风雪巡逻道上,缀在来果桥浪漫的传说中。老黄的墓志铭上,写着战友们对它一生的评价:永远忠于职守,永不背叛战友。

大黑和小白虽然没有参加过巡逻,但天天尽职尽责地看家护院,人前人后地跟着官兵摇尾巴,一副忠诚老实的样子,对穿军装的人充满了无限深情和绝对信任,但它们无法取代老黄在官兵心中的位置。

执着、忠诚、敬业,即使是一只狗,也能让人顿生敬意。

离开连队那天,在排长唐荣的引领下,我跨过来果桥进入天堂,来到老黄墓前。当为它献上一束野花时,我蓦然发现,我面对的不是一只狗,而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可贵的精神。

人狗情,在边防或许更有深意。

上一篇:“双响”熄火记 下一篇:新兵下连涮火锅(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