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高中历史如何利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

时间:2022-10-04 05:02:30

信息技术下高中历史如何利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主要是采用讲述法或者探究法展开教学活动,其中,讲述法的使用频率更为频繁,这就使历史课堂变得无趣、沉闷,让很多高中生无法发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与人文美。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这就为高中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微课教学模式丰富了历史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技术;微课

信息技术具有声像结合的特点,拥有强大的图文、动画等能力,它可以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画或影像,能够大大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进行远程教育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因此,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其中,微课以其形式灵活、时间自由等优势,在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下面,笔者从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对如何利用微课这一信息技术展开历史教学活动进行讨论与研究。

一、在课前利用微课展开预习

微课是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提前录制微视频或者在网络上找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习,然后再在课堂上提出他们在自习中遇到的问题,使整个历史课堂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主。“时间紧,任务重”是每个高中生的现状,这就导致他们分配给历史学习的时间很少,微课能够突破时空,使高中生随时随地便可通过网络展开历史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在预习中可以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由于高中生已经在初中接受过历史教育,因此,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我提前录制了微视频,在视频中我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以及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等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阐述。学生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候自主安排时间,利用视频展开预习,并将他们的疑问记录下来。

二、在课中展开微课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上课,课下做作业”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害怕由于自己漏讲某一知识点导致学生失分,因此,选择将所有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得不被动接受所有历史知识,包括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也要重新学习,这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还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微课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变为学生真正需要的历史课堂,以探究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教学活动。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开始之前,我收集了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了解学生预习的疑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与讨论。有的学生在预习之后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我国抗日只能打持久战?”“为什么抗日战争被称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等。另外,由于我提前收集了学生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重点问题提前录制了微视频。然后,我在课堂上以这些问题为方向,让学生自由组合,展开小组讨论,探究问题答案。在学生探究结束之后,我再次在课堂上播放了与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微视频,点拨学生,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重新整理思路,使其在视频的指导下总结出问题答案。

三、在课后利用微课

很多学生在长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对老师抱有一种敬畏心理,不习惯当面对老师倾诉自己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会让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导致他们的历史成绩下滑得越来越厉害,使他们对历史学习更没有自信与兴趣。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十分便捷,采用微课形式展开课后巩固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定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视频,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巩固与提高。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结束之后,我鼓励学生在课后再次观看与本课有关的微视频,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历史知识。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他们真正所需的频片段,自主快进、后退等。这种复习方式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很多学生反映,微课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学习历史。

总之,在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不要将“人灌”变成“电灌”,浪费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微课这一信息技术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在课前利用微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有方向地展开有效的预习活动;教师要利用微课展开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历史,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疑难点问题上;教师可以在课后鼓励高中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微课进行复习与巩固,切实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秦贺男.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2012(3).

[2]杨铁柱.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神州,2012(23).

上一篇:基于闯关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新课改的目标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