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董鸿儒的苏木山传奇

时间:2022-10-04 04:18:53

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兴和县苏木山人工森林的开拓者,他带领林场职工在条件艰苦的高寒地区连续奋斗几十年,使华北落叶松在高寒山区大面积栽植获得成功,填补了内蒙古西部高寒山区造林植树的空白。

劳动模范是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一代又一代劳模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劳模是一个耀眼的群体,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劳动光荣”的神圣使命感,折射出来的是时代精神。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是引领人们奋勇前进的旗帜,学习他们会使人们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

盛夏季节,炎热难耐,却也是兴和县苏木山最绿、最美的时候。这里,松涛草海、花香鸟鸣、泉水叮咚,是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内蒙古中西部最大的人工林场。谁能想到,这里几十年前曾是一片荒山秃岭。是全国劳动模范董鸿儒和他们一代又一代林业人,春寒秋凉,酷暑严冬,用辛勤的汗水和超群的智慧,创造了这绿色奇迹。

董鸿儒,今年67岁,中等个子,温和敦厚,他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像苏木山上一棵不老松。回想起他和许多干部群众当年在苏木山植树造林的峥嵘岁月,依然话语滔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绿色梦想

董鸿儒的祖辈、父辈一直生活在兴和县大同夭乡兴圣庄。他出生在这个小山村,父亲给他起名“鸿儒”,原本期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博学大儒,却不料日后成了一个造林大家。

董鸿儒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苦难和不幸中度过的,这无疑磨炼了他的意志、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建国初期,董鸿儒在大同夭乡只读了4年初小,可在当时也算是个读书人了。回到村里,他一边劳动,一边不计报酬地帮助村里的农民扫盲学文化。当时县里正缺有文化的干部,在乡领导的举荐下,很快批准他去苏木山护林站工作。

董鸿儒从小就受到有关苏木山神话传说故事的深刻影响,对苏木山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一心期望能在苏木山做个森林之王,期望在苏木山过上甜美、宁静的生活。

1958年春末的一个早晨,新婚不久的董鸿儒独自步行到离县城80华里的苏木山去当护林员。临走的前夜,妻子俊生泪眼汪汪,夫妻俩难舍难分。可美好的愿望和重大的责任令他义无反顾。第二天,他吃了一大碗妻子做的情意绵长的面条,背着简单的行李和干粮走出了家门。妻子送了一程又一程,“常回家看看我”的叮嘱说了一遍又一遍。

董鸿儒翻山越岭,终于在夕阳西斜时来到了苏木山脚下一个只有七八户人家的小村子。“爬”到半山腰的护林站,是一间又小又矮的破旧土坯房,弯腰走进“窝棚”,家徒四壁,一口水缸,一盘土炕,一只风箱,一个落满灰尘的破旧木盖下扣着一口锈迹斑斑的铁锅。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仰面躺在被窝里,望着烟熏土荡的椽檩,没有一丝睡意。想着慈祥的父母和恩爱的妻子,两眼不禁流出了热泪……毕竟他才18岁啊!起风了,小小的煤油灯被吹得不停摇曳,屋里一股土腥味儿,在被子里冻得缩成一团的董鸿儒,实在熬不住了,才伴随着风呼狼嚎进入梦乡。

第二天,他坐在门前一块大石头上,呆呆地望着眼前的荒山野岭,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恐惧和无助。就这样,他在那块大石头上一连坐了3天,是走还是留?

早在1956年,为了保护和绿化苏木山,县里就在这儿设立了护林站。先后派了两个护林员,不到两年就因忍受不了艰苦和孤独而选择了放弃。

第四天傍晚,德库老汉领着鸿儒当干部的叔叔来到护林站那间小屋。前半夜,叔侄俩从北魏先皇开国时的煌煌伟业,谈到父辈们为了改天换地在大南山打游击的艰苦岁月;从远古苏木山草木葱茏,神话多多,谈到几十年后苏木山一定会在他们手里再现林草丰美的人间仙境。

后半夜,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苏木山大大小小的山腰,都有一条又像银河又像瀑布的清凌凌、明晃晃的流水。山区到处是绿草如茵、瓜果飘香,林间有一个明镜般的大湖泊……他和妻子在这里过着狩猎养畜、种菜钓鱼、儿女绕膝的恬静生活。

东方欲晓时,梦醒了,他舍不得睁眼,他知道,这是一个绿色梦想。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梦想变成现实!

天亮了,董鸿儒的心也亮了。

造林屡败屡战

从1958年5月到1960年5月,董鸿儒带领民工对苏木山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勘察,每天平均在苏木山行走50多里,两年共走了36500多里,苏木山的山山岭岭和沟沟壑壑,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汗水。

1959年夏初,董鸿儒突然得到一个喜讯:妻子在两个月前就给他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他兴奋地急忙下山请求德库大叔替他照看林区,连夜跑了20多里回到家里,急不可待地从妻子手里接过白白胖胖、喜眉大眼的儿子,亲了又亲。

在家里住了两天,董鸿儒实在放心不下站里的工作,只得辞别贤妻爱子匆匆回到苏木山。时隔大半年,家里托人捎话来,说孩子病了,等他回到家,只见妻子坐在炕上,面色憔悴,手里握着一个银锁呆呆地望着窗外。炕上还未过一个生日的儿子不见了。

“儿子呢?”董鸿儒双手抓住妻子的双肩,摇晃着、吼叫着。“儿子,儿子拉了七天肚,止也止不住,已经走了八天了。哇……”妻子放声大哭。

董鸿儒只觉得头晕目眩,一屁股坐在地上,痛不欲生。然而,这个倔强的汉子没有在这沉重打击面前崩溃,他揩干眼角的泪水,调整好悲痛的心情,把身心又定位到了苏木山。

1960年春季,内蒙古计委和林业厅批准苏木山建立国有林场。面对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的山山岭岭和沟沟壑壑,董鸿儒寝食难安。为了圆一个绿色的梦,他常常忙了一白天,回到宿舍简单地填饱肚子,又从月亮初上,一直工作到旭日东升。

那年初夏,场里干部职工增加到20人。秋天,林场又招收了几名临时工。董鸿儒带领工人朝披星辰,晚戴明月,大干一秋天,硬是在荒山上栽下了300多亩杨树苗。

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董鸿儒他们每人每月28斤供应粮,基本上都是粗粮,根本不够吃,只好漫山遍野地寻找又苦又涩的河篦梳、车前前、嫩沙蓬、野韭菜、甜苣、臭葱等野菜和山谷子充饥。

想不到流血流汗、辛辛苦苦种下的绿油油的枝条,第二年春天因水土气候不服,蔫的蔫、枯的枯,几乎“全军覆没”。

隔年春,董鸿儒他们又开始试种桦树、杏树、榆树。可到了深秋,拼死拼活、呕心沥血栽种的4000多亩林地,又大面积枯黄!

祸不单行。偏偏这时候,董鸿儒刚刚过了生日的女儿,又肚疼腹泻不止,离开人世。董鸿儒听说后跑回家,横下心封闭了门窗,拉着媳妇,背着锅碗、行李,把家搬到了苏木山。

又过了一年,董鸿儒的又一个5个月大的男孩也得了肚疼腹泻,因苏木山远离县城,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夫妻俩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痛苦地死去。

董鸿儒心如刀绞,可他无怨无悔,心里反而更坚定了改变苏木山面貌的决心。

找到第一颗落叶松

1962年,县里认为苏木山地区不宜种植树木,要研究林场下马的问题。听到这个消息,董鸿儒领着十几名工人徒步80里走到县里,请求领导再给他们3年时间试试,县领导被他们的热情和决心感动了,决定延迟下马,干干再看。

1963年初秋,董鸿儒想找到究竟什么树种能够在苏木山存活、成长、壮大。他每天早上带些干粮,太阳婆露头就开始上山,直到夕阳西下才回家,他默默地在苏木山地区大大小小20多座山头上拨开草丛,晴天头顶烈日,雨天一身泥水,漫山遍野地寻找。终于,在苏木山的一个西坡上找到了一棵落叶松。一米多高,生长在杂草中,坚挺而翠绿。这样一棵又直又绿不大不小的落叶松,绝不会是天外来客,为什么适宜在这里成长?它从哪里来的?这让董鸿儒看到了希望!

接着,董鸿儒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寻找这种落叶松的发源地以及这种松树的栽培技术。

1964年开春,董鸿儒带领职工先后去山西天镇的长城林场和河北围场县林场参观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以及改变苏木山白桦、山杨生长慢、材质劣、效益低的状况。他们虚心请教技术人员,知道了苏木山属高寒山区,不宜种植杨树,适宜种植松树。回来后,他们用带回的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油松籽种育苗。

打那以后,董鸿儒越来越注重林业科学知识的学习,他买了《植物学》《林学理论》《树木分类学》等专业书籍。白天在山上忙碌,晚上就在油灯下一字一句地研读,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

栽植华北落叶松

1965年春季,他们开始试种落叶松、油松和樟子松。秋季成活率很高,这让他们欣喜若狂,信心倍增。

1966年早春2月,董鸿儒和工人们一样,把淋湿的树苗装进麻袋捆好往山上背,再用特制的铁皮水箱把70斤重的水从沟底背到山上。背负着七八十斤重的树苗或水箱,要爬30多度的坡,最远爬到15里的地方去种植,而且每天要往返两三次。他们的肩膀被绳索勒出了伤痕,渗出的鲜血浸透了肩头的衣衫。尽管汗流浃背,气喘如牛,他们仍然艰难地跋涉在崎岖的山坡上。不知有多少人摔了跤受了伤,没有人记得住,也无法去记,只记着不管摔多少跤,受多少伤,还在努力完成植树任务。全场职工经过一个春秋的奋战,栽植华北落叶松1万多亩,给苏木山增添了不少绿色。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林业部门和周边乡镇的大力支持下,从1967年起,林场分成占马沟、二道梁、银盘嘴、苏木山、二道沟等5个林区,每个林区指派5至6名林场职工负责组织指导,发动周边乡村几千名干部群众分赴各林区开展造林大会战。到1980年,造林面积达10万多亩,成活8万多亩,产值达到3个多亿。

苏木山绿了

1969年,董鸿儒被提拔为副场长,虽然当了官,但仍像往常一样,与工人一样上山植树造林。两年后,董鸿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幸福。信仰主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

1979年,董鸿儒被任命为林场场长。他凭着那股工作热情和干劲,带领全场干部职工不断向苏木山的宜林地区大干苦战。苏木山的山头绿了一座又一座。

董鸿儒起早贪黑坚持自学,刻苦钻研林业知识。1985年,在技术职称评定中,由原来的林业助理工程师晋升为林业工程师。一个原来仅有小学文化的年轻人,凭借刻苦自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林业工程师,这是一个奇迹!

董鸿儒爱山爱树如爱命,他不但要做绿树的创造者,还要当绿树的守护神。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董鸿儒的领导下,苏木山的绿化工程逐步走上了一手抓造林一手抓管护的正规化道路,因而苏木山的绿化面积又有了大幅度增加。

从18岁到60岁,董鸿儒在苏木山整整干了42年绿化事业。苏木山绿了、美了,多年的梦想已成了真。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董鸿儒的功劳,1986年4月他被中华全总授予全国优秀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 198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至1997年,先后4次被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

上一篇:我陪母亲坐飞机 下一篇: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经典战役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