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模式浅谈

时间:2022-10-04 03:44:24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模式浅谈

【摘要】当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现行的统计教育机制培养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统计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因而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就业和企业单位很难找到一个专业能力突出,能为企业真正创造价值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就当今统计学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模式进行浅析。

【关键词】统计学,才培养,现状,模式

1 培养应用型统计人才的必要性

1.1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必不可少导致企业单位对统计学专业毕业的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当今,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统计教育不再仅仅培养传统意义上的统计学家或者统计工作者,还要培养更多的具有良好统计素养,统计理论知识扎实,具备统计应用能力的从事金融、保险、精算等工作的多元化人才。因此,统计人才培养需要由教学型向应用型转变。

1.2应用型统计人才是社会的重要管理人才。统计学是一种经济管理的活动,社会经济越发达,统计的地位就越显重要。当前,统计学人才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的重要管理者,在社会资本化市场运作中占主导地位。应用型人才是资本市场的主要运作者,是市场价值的主要创作者。统计学人才运用真实、客观的统计信息进行企业分析、预测与决策,并运用于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管理中,将自身的价值转变企业价值,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对企业的价值创造乃至整个国家的资本积累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统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变化,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提升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统计素质和统计理论知识为培养主线,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培养统计素质高,统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统计人才。

2.1具有高尚的统计素养。职业道德是企业招聘员工的基本要求,统计素养更是企业在招聘统计人员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统计人员的诚信、责任心等都是统计工作者统计素养的具体体现。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统计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统计素养的培养理是统计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

2.2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统计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如金融、保险、精算、规划、控制等行业,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掌握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善于接受新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现状

3.1理论-实践-应用不能很好的融合。统计学是统计理论很深而应用能力很强的学科,长时间以来,统计人才的培养重理论而不重应用,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具体来说,统计学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一般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然后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人为地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不但影响了统计人才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目前的统计教学机制束缚了应用人才的培养。现行的统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忽略了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学科的细分越来越细,而学科之间的交融却越来越密切,许多的毕业生知识过于专业化,知识面狭窄,缺乏从事现代工作的素质,无法适应现代的工作,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难,企业单位很难找到一个专业能力突出,能为企业真正提供帮助的矛盾日益突出。

3.3缺乏以市场导向为需求培养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什么样的统计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一直是财经院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反应了统计学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产品”偏离了社会需求。

4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4.1理论-实践-应用相结合。当前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使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实践环节的缺少又使得学生的所学很难和实际工作接轨。因此,财经院校应该(1)重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多学科交叉渗透,如统计定量分析方法特别要与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现代计算软件的应用结合起来;(3)突出“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并举,知能品德兼修”。

4.2统计教育要实现多元化。财经院校要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如(1)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独立实验课程等;(2)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综合性课程设计、专业知识实习等;(3)探索性实践教学,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统计学专业知识探索性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财经院校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弹性教学和考查方法。即在开设必修课程之外,多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专长进行发挥,实现统计学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5 结语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是统计教育的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统计知识能有效用于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知识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培养复合型统计应用人才是统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统计素质和统计理论知识为主线,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培养出统计素质高,统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统计应用型统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敏娜李国荣马秀颖,财经院校统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基于统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统计与咨询,2012(06)

[2]姚红统计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科教导刊,2011(03)

[3]刘建玲赵鑫李文广,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及模式优化,赤子,2012年第三期

[4]李晓毅,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与统计人才优化培养,沈阳师范大学报,2009(10)

上一篇:《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如何加快金融保险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