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胫骨折32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04 03:21:02

老年人股骨胫骨折320例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92-01

老年期发生的骨折是导致老年人残疾,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骨质疏松又是老年骨折的危险因素,国内外资料表明,髋部骨折发生率最高。同时老年期的生理功能及器官功能也逐渐衰退,因此,老年人的骨折在临床上有奇特性。1986年以来,我院收治老人股骨胫骨折320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对象

本组320例,男175例,女145例;年龄分布,50-59岁60例,60-69岁180例,70-79岁60例,80-85岁20例,平均66.8岁,左侧190例,右侧130例。

1.2骨质疏松指数与骨折的分类

1.4并存症

220例(71.6%)伴有并存症,2种以上并存症69例(21.6%),冠心病108例,高血压病173例,糖尿病89例、老慢支肺气肿、脑梗死各17例。

1.5治疗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24.5例,其中人工关节置换术19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32例;骨牵引及皮牵引治疗17例。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治疗结果要重视对生活质量的评价,我们将其分为4级:优:髋不痛,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恢复伤前自理生活能力;良好:行走后髋轻度痛,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生活基本可自理;一般:行走后髋痛,关节活动受限或用单拐,生活部分能自理;差:髋痛,不能行走或用单拐,生活不能自理。本组病例平均随访67.2个月,其中优259例,良38例,一般14例,差9例。优良率92.8%。有4例死亡。

1.6骨折并发症

本组无一例滑钉或游离它处,12例股骨头塌陷,而功能一般,8例股骨头坏死和3例骨不连而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头坏死率9.4%,骨折并发症为10.7%,加上术后1例近期并发症,共占23.2%。

2 讨论

2.1由于老年人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功能异常,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改建负平衡,这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细胞学基础;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小梁变细,小梁间连续减少,小梁间距增宽等退行性改变及骨小梁显微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结构学基础;增龄与绝经参与对骨质疏松变化关系嘴密切,其为骨质疏松的病因学基础。所以轻微的外伤都可致老人骨折。由于外力一般不大,老年人的股骨胫骨折以GardenⅠ、Ⅱ型为多。

2.2股骨胫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性疾病,尤其对高领老人其危险主要来自伤后患者被迫长期卧床及由此导致的精神创伤,饮食笑话异常、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出现,以及老年人原有的心、肺、脑、肾等疾病的恶化加重,因此死亡率很高。如何在解决骨折治疗的同时使老人能尽快的震起来,恢复原来的正常成活,促进全身机能的正常运转,防止老年病的恶化加重,就显得特别重要。其中,今早使老人起床恢复正常生活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及时准确的骨折复位、坚实牢固的内固定,是消除断端摩擦痛,使老人敢于起床活动的唯一有效方法。

2.3股骨胫骨折后由于血运大部分断绝,坏死骨小梁被吸收,新生骨小梁取而代之,重建负重系统,并将两骨折端连接愈合。但是,新生骨小梁十分纤弱,不能过大的负重,倘若勉强负重可引起新生骨小梁骨折,新生血管断裂,血肿形成,以致股骨头塌陷坏死。因此,在积极合理的功能锻炼中,要严格控制患肢负重(至少2年内),这对预防股骨头坏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献中有股骨胫骨折愈合后4年仍有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报告,应当引起注意。

2.4导致老年人股骨胫骨折是一个综合因素,故需综合治疗,术后辅以药物治疗,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上一篇:浅谈吸烟与口腔疾病 下一篇: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