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探索

时间:2022-10-04 02:41:29

《观察物体》教学探索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它在课改数学教材中分布比较广泛,几乎贯穿整个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很有必要认真地研究这部分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加熟练地掌握各年级这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为教好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打好基础。通过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以及对观察物体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我认为“看”、“说”、“想”、“画”、“搭”是学生学习观察物体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观察物体能力的阶梯。

一、看看、说说是观察物体的基础

观察物体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观察物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物体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看一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中所提供的情境,让学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只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并能具体地说出在哪个位置能看到哪个面,从而使学生感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如何使学生体验到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我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一个长方体纸盒,并在每个面上粘贴上不同的动物图片,使学生在交流时能准确地说出所看到的面的名称。课堂上我发给每个小组纸盒,还发给每个小组长一个统计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时,把要观察的纸盒放在一张桌子上,每个小组的七八个成员围在桌子的周围。学生可以站在地上观察,可以坐在凳子上观察,也可以蹲在地上向上观察,还可以站在凳子上向下观察,以便从多个角度观察长方体纸盒。第一步:学生第一次观察长方体纸盒,按顺序每个学生汇报所看到的面的个数及名称,并用手指出所看到的面展示给大家,组长记录每个学生所看到的面的个数。然后,任意两个学生交换位置,双方先交流第一次观察长方体时所看到的面的个数及名称,再进行第二次观察。观察后按顺序每个学生汇报第二次看到的面的个数及名称,验证自己的观察结果是否和交换位置同学的第一次观察结果相同,组长第二次记录每个学生所看到的面的个数。第二步:根据本小组制作的统计表,组长带领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在观察长方体时,每个同学看到的面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谁看到的面最多?是几个面?谁看到的面最少?是几个面?②在观察长方体时,有看到4个面、5个面、6个面的同学吗?请任意选择观察的角度再次观察长方体,是否能看到4个面、5个面、6个面?③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第三步: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长展示本组的统计表,并汇报本组讨论第三个问题的结果。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非常顺利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想想、画画是观察物体的载体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不同的情境,围绕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观察、思考、想象、交流等多种活动。在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并准确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对方通过你的叙述产生符合原型的直观想象。例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练习三第4题: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所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借助方格纸画出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把所观察到的几个正方形的上下位置或左右位置画错了。在第二个班上课时,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我改变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步:请同桌两人合作,把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几个正方形的位置关系,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进行准确描述。第二步:根据描述所观察到的几个正方形的位置关系在方格纸上画出来。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这几个环节,几乎全班同学都画对了。

又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题,图中是4块积木搭成的立体图形,其中有两块积木上有小黑点,如图:

A站在积木的前面,B站在积木的右面,C站在积木的后面。第一个问题是:A和B分别看到的是哪个图形?

(1) (2)

这个问题学生基本上都选对了,而第二个问题却有一大半的学生弄错,题目是这样的:(2)C看到的图形中两点的位置

在哪里?画在图 上,出现错误的同学都是这样画的:

。站在C的位置上应该看到的图形是这样的:,

而学生为什么会把两个小黑点的位置画反呢?课后我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把C的位置作为观察点,而是把自己的位置作为观察点。第二天上课,我请画错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他说:“我看到带两个小黑点的积木在右边。”这时我请大家讨论:画出的图形应该是在你面对课本站的位置上观察的结果,还是想象如果你站在C的位置上观察的结果?这时同学们很快意识到应该画出站在C的位置上观察的结果,带两个小黑点的积木应该在C的左边。

三、想想、搭搭是观察物体的积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活动中动手操作是体现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有效方法。动手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真正放手让学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产生,让创造在操作中萌芽。学生根据平面图形发挥空间想象自由搭立体图形,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练习三第3题的第(3)小题: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A B

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方法,每人用小正方体积木搭建立体图形,要求搭建成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或从侧面看是图B的形状。搭好后由组长带领组员鉴定所搭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能不能看到图A和图B的形状。同学们个个开动脑筋,跃跃欲试,积极主动,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在备课时,只想出了几种搭法,可是学生的创造令我大开眼界,我由衷地赞叹道:孩子们真了不起。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变得心灵手巧,想想、搭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的智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开发。学生的体验越细致、越全面,对几何形体的表象越明朗,空间想象形成得越快,所获得的几何概念越清晰,空间观念能力就越来越强。

上一篇: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下一篇:在新课程下如何把探究学习运用到体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