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04 01:57:33

如何在语文课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乍一听这个题目很多人会发笑,一群小孩子谈何创新?他们能把我们教授的东西完全掌握就不错了。但我认为,创新是人类能成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没有创新能力,人类就不可能屹立于万物之巅。因此,小学生时期是创新精神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志磨炼的关键期,他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设置问题情境,将引人入胜的故事,饶有兴趣的顺口溜,美好动听的音乐,直观形象的图画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可以结合儿歌来教学。如“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公鸡打鸣,嘴巴圆圆ooo,白鹅照镜,嘴巴扁扁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像吹笛子üüü,小i小i戴小帽,小u就像乌鸦巢,小ü爱哭把泪掉。”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加强了汉语拼音与识字、阅读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自己编排一些适合记忆的儿歌,因为孩子的思维我们是替代不了的。

二、要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不善于质疑,就没有创新。小学时期的孩子非常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鼓动学生,让其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和鼓励。鼓励孩子们去怀疑、去创新,做个创新型人才。

三、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因此,教师应当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尝试实施参与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自己的业务,做到触类旁通,能旁征博引。因为学生的创新往往需要真实的知识作为基础。

2.要有很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的想象空间一旦打开,他们就会肆无忌惮地去说去想,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驾驭能力,课堂将是一锅粥。

3.在想象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进行提问和设置情境时要巧、要妙,不能漫无边际,要为本课的主题服务。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小学教师,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并能不断地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下一篇: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数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