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几种方法

时间:2022-05-08 09:24:52

探索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几种方法

摘 要:古人说:“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教学成果具有直接影响。结合教学经验与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宽松时空

在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大力倡导的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大纲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数学教学是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还必须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践、交流,得到更多知识,拓展思维,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有个性、主动地学习。针对怎样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这个问题,除了要加强技能,还要充分利用各个知识点,打好根基,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

一、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兴趣是所有智力工作的依赖,一旦某人在认识事物时缺乏兴趣,智力培养就将成为空话。”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带着感情教学,将探索与认识事物作为基础,在不断推动事物发展的同时,努力探寻真理。例如,在“圆的周长”学习时,可以先用课件演示动感画面,一只蚂蚁沿着圆爬行一周,在闪烁变色的效果上将其定格在屏幕上,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和计算,问学生怎样计算圆周长,此时学生自然就能够开动脑筋,使用各种方法解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探索者或者发现者,尤其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独到见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及时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乐学、手脑并用的环境下提高教学质量。

二、拓展创造性思维

21世纪作为创新的时代,创新不仅是生产力,同时也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必须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经历了小学数学教学后,初中数学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思维培养,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在拓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流行的说理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然后再提出变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最后总结解题规律与方法,让学生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其次,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标新立异的想法更容易创新,当然这里的求异并不是随意探寻个性,而是有目的地思考与观察的结果。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并且让这些习题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理解课堂内容,同时也是完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三、打造宽松的时空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传授数学知识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管是编写教材,还是课堂讲解,摆在学生面前的都是严谨而完美的知识结构。面对中考压力,很多教师死抱教材和标准答案,对具有创新火花的见解视而不见,对于不同于书本教材呈现的方法,使用指责、排斥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只得进行模仿型与跟随型训练。时间一长,在学生心里就建立起一种无疑与坚信的墙,而这种封闭式教学,只能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中徘徊,不断削弱问题意识,更谈不上发展和创新。

针对上述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素养,还要努力提升自我修养与理论水平,用职业规范与现代化教学技术武装自己,在以身作则的环境下,强化常规,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将相关问题作为情景预设的基础,利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切入点。为了满足新课标探索、合作、自主的学习要求,在课堂上必须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自主探讨、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其自主表达、思考、探索。

例如,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求四边形的内角和?在这道题中,可以先让学生分组交流,然后再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得出内角和为360°;方法二,将两个三角形拼接成四边形,得出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然后在由此发散到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就能发现多边形与内角和之间的关系,一个n变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等于n乘以(n-2)。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与训练,它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材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其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潜力,让学生有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中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路径探讨[J].华章,2011(17):218,225.

[2]李鑫.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其实例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3):62.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生本教育,让音乐课堂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