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4 01:07:53

大学生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健康是21世纪的通行证,体育是对健康的最可期待的抵押性投资,体育参与率的提高是提升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阶段是否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与运动习惯,对日后大学生的体育参与率、及保持终身体育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由于课程繁重、不良生活方式、就业压力、经济负担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提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素质”测评标准,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已成为紧迫的任务。

一、大学生的健康理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WHO)从“生物学-医学-社会学”模式的角度对健康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位: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资料表明,最初的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也停留在“无病、无残、无伤”的水平上。近年的调查表明(见表1):大学生的认识有所提高,但还不够全面,基本停留在“生物学-医学”的模式下。他们有现代人的文化素养,但缺乏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体育意识和保健策略。

我国学者的论述可概括为:健康应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增进他们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促进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养成;预防疾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生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和提高对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水平及社会发达程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健康素质”测评标准,不仅包括体质,还应包含心理、社会适应方面,强化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以达到激励和导向作用,使大学生认识到提高生命质量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核心,把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当作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

二、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首先,大学生形态指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据2000年全国第4次学生健康调研显示:1995-2000年全国城市男生超重肥胖者由6.97%上升到10.70%,5年来上升3.73%;大学生形态指标低于全国常模,胸围出现负增长。山西省大学生体脂缓慢增长,而去脂体重(LBM)却呈下降趋势。陕西省大学生的BMI指数的统计,只有56.5%的男生的体重基本在正常体重范围内,54.9%的女生偏瘦。天津市大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多。上海市大学生的BMI指数呈上升趋势。

其次,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据来自天津、山西、陕西、江苏、辽宁、甘肃、浙江、海南等省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肺活量下降,心肺功能出现较大“滑坡”;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均有所下降,且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2000年比1995年,1000m跑(男)和800m(女)平均所花的时间分别增加20s"和15.01s"。

研究表明:合理参加体育锻炼是改善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也是基于体育对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的良好作用。研究表明:大强度运动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的状况,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90%(人体的最高心率的计算方法是“220-年龄”)。

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不容乐观

据1988年对天津三所高校近400名大学生的调查,患神经衰弱的人的比例为1.05%,其中女生为1.23%,男生为0.81%。1989年教育部曾对126所大学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有20.3%的人患有心理障碍,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区的调查统计数字表明:部分高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达30%-40%,其中严重障碍者约占10%。

神经衰弱比例明显上升,其他心理障碍状况加剧。通过对西北 36所高校健康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抑郁发生率为36.11%,焦虑发生率为21.45%。性别、专业特点、在家排行、家庭经济收入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均有显著性。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从发展自我意识,帮助其理解并形成社会规范意识,完善个性,培养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入手。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短期效应,活动后的受试者其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则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 65-75%。锻炼者每次从事20-60分钟的活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长期坚持2-4次/周的活动频率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效应。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2006年的一份调查结果[2]显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敌对、抑郁等因子可能有较重症状的分别为9.4%、6.8%、4.5%、3.3%和 3.1%。另据资料,在被测试的大学生中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的只占3.01%; 能良好适应环境的占9.97%;经过努力基本能适应一个新环境的占41.23%; 而遇到困难怨天尤人甚至消沉的占29.13%;还有16.66%的人适应能力很差。随着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适应愈加复杂的学校和社会环境。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生活节奏的改变有较强的适应性。运动中的竞争与协同、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强烈的情绪体验、复杂的互动关系等,对克服认知、情感和人格的障碍,培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规范有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高校体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指针,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确立增进身体健康、改善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课余体育意识,敦促大学生的体育行为;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与余暇体育活动,包含体育表演、校内运动会及各项运动比赛,加大对课余体育项目的开发,加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科学引导,建立适应课余体育运动的俱乐部形式;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组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再次,高校综合测评体系作为高校教育实践真正的指挥棒,其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是巨大的。针对大学生健康问题,应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以外力促内力,将“健康素质”提上日程,促进学生的健康理念,使体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上一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工作深化改革路径 下一篇: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调查及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