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中的辩证法浅谈

时间:2022-10-03 11:08:55

兽医药理学中的辩证法浅谈

[摘 要]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其中无处不渗透着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药物作用于动物机体,对动物机体或通过动物机体产生药理作用,药物和动物机体之间是一对矛盾,相互之间既有矛盾的同一性,又有矛盾的对立性,还存在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等规律,在教学中将唯物辩证法的事项贯穿始终,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兽医药理学的规律和掌握兽医药理学知识。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 唯物辩证法 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

[中图分类号] S85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99-02

“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兽医药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中无处不渗透着唯物辩证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贯穿始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以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和把握药理学的规律,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兽医药理学知识。

本文试就兽医药理学教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矛盾的同一性

任何矛盾的双方始终存在着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同一的关系。

(一)药物机体

药物与机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药理作用的产生,是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特定的作用与其本身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以及其他药效学过程密不可分,但其药效学过程又与药动学过程相互依赖,共同存在。药物需要依靠机体吸收才能进入体内,并被输送到相应的组织器官,然后才产生相应的作用。药物进入机体,随着体内的血液循环被运送到相应的组织器官(靶器官),对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产生影响,发挥药理作用;与此同时,机体对药物也有反作用,即对药物进行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对药物的作用产生影响。离开了动物机体,药物便失去作用对象;同样地,没有动物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运转乃至代谢和排泄过程,药物就无法发挥相应的药理作用。

(二)药物―机体―病原体

化学治疗药是一类能够抑制和杀灭病原体,但同时对动物机体毒性相对较小的一类药物。这类药物与动物机体和病原体之间存在着“三角关系”,即存在药物与动物机体、药物与病原体、病原体与动物机体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三对矛盾。药物对病原体有杀灭抑制作用,病原体对药物发生反作用,产生耐药性。

(三)联合用药

不同的药物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联合应用时会产生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有的抗菌药物之间联合应用可以扩大抗菌范围,增强抗菌效果,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或舒巴坦合用,磺胺药与TMP合用,大观霉素和林可霉素合用等,可产生协同作用,提高疗效。这是矛盾的同一性所在;但有的联合应用会产生拮抗作用,表现为药物作用的减弱或毒性的增加。例如:青霉素与氯霉素和四环素合用,会影响相互的抗菌作用。

二、矛盾的对立性

(一)矛盾的对立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相互排斥和相互对立的一对矛盾。例如,抗生素类药物可用于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但大多抗生素都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良反应,青霉素可引起某些动物过敏反应,链霉素除了过敏反应之外还有神经毒性、肾毒性和肌肉毒性,磺胺药由于其乙酰化代谢产物在肾脏形成结晶,可对肾脏造成损害。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分为二”的观点,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药物的两重性,准确地把握药物的利与弊,充分发挥药物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同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二)矛盾的转化

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如:阿托品具有抑制平滑肌收缩和抑制腺体分泌的药理作用,当用于缓解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痉挛时,同时会引起腺体分泌减少,导致动物口腔干燥,原先抑制腺体分泌作为药物的治疗作用,此时转化为不良反应。又如:广谱抗菌药,可以对抗多种致病菌,但却不适宜用于反刍动物,特别是成年反刍兽。原因是其瘤胃内微生物菌群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保持着动态平衡,使用广谱抗菌药会打破菌群之间正常的平衡,引起菌群失调症,甚至导致二重感染。

剂量的增减会使药物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一般来说,以适当的剂量用药,可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剂量过大则会使动物机体出现毒性反应,甚至引起动物死亡。

给药途径或给药方法的不同,也会使药物的作用性质发生变化,如:硫酸镁经静脉注射给药具有中枢抑制作用,作为抗惊厥药物使用;但口服给药则表现为泻下作用,用于动物的胃肠积食;马钱子是一种中药,味苦,口服具有健胃作用,但以其有效成分做成的注射液注射给药,则具有脊髓中枢兴奋作用。

三、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

(一)动物机体(内因)

内部矛盾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外部矛盾 (外因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它影响事物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当作为内因的机体处于不同状态下时, 药物的疗效可能产生变化, 甚至无从发挥作用。

动物机体的功能状态与药物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药物的作用是通过与动物机体作用来实现的,也是通过动物的生理生化机能的改变而表现出来的,药物本身一般不会脱离动物机体本身固有的或潜在的机能活动而产生新功能,只能使机体固有的功能增强或减弱。在这里,药物是外因, 机体是内因, 药物要达到用药目的,必须调动动物机体本身的积极性,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或机体的防御机能。如:化疗药物的作用与机体的免疫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有密切关系。药物发挥药理效应,有赖于机体对药物分子的吸收,并将药物输送到作用部位,同时动物肝肾的机能状况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和排出,影响体内药物的浓度变化。肝肾状态良好,有利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消除,减少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反,肝肾状态不佳,不利于药物的消除,容易引起蓄积中毒。所以,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配日粮、改善环境生态条件,减少动物的应激反应,乃至提倡动物福利等等,都是实现合理用药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药物(外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条件,事物不会发生变化。当动物受到病原体的感染或侵害,机体会动员自身的防御功能对抗疾病,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很难彻底杀灭和抑制病原体。对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药理学中诸多方面体现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药物有基本的作用规律,这是所有药物的共性,但是不同的则有其自身的作用机制,这是具体药物的个性;同类药物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临床用途、不良反应,这是该类药物的共性,但是不同药物的作用强度、半衰期长短、不良反应的强弱则是该药物的个性;进入体内的药物都有被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共性, 但对于具体的药物,在个别过程中其具体情况有所差别, 则是个性。

五、小结

综上所述 , 动物药理学中辩证法无处不在,把对立统一的规律引入教学,有助于全面理解动物药理学的规律,有助于把握不同药物的特点,以便系统掌握动物药理学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加快学生的理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陈杖榴.兽医药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上一篇:喷涂聚氨酯防水保温施工探讨 下一篇:工业厂区景观改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