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音乐课程改革

时间:2022-10-03 11:03:49

浅析中学音乐课程改革

摘要:素质教育对中学音乐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中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必须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质。音乐课程改革要求音乐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修养。为了满足这种要求,我们应该从考核机制、竞争机制以及对音乐教师时间与经济支持方面努力。

关键词:中学音乐 课程改革 专业素质 要求 建议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以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体系逐渐建立。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大背景,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陋习,中学生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以此为契机,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接受艺术熏陶为目标的音乐课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得到扩充,教学设施得到更新。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对中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中学音乐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和基础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关键性的地位。因此在音乐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们除了要更新音乐设施等硬件之外,更需要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中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中学音乐教师作为帮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在音乐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其既是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们,也是课程改革的受众者。其素质的高低对中学音乐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深入展开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提高其素质。作为一名开展课程改革的音乐教师,其应该具备焕然一新的教学观念、专业素质艺术修养等。

(一)先进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同样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也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混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堂音乐课往往是教师教唱歌,学生学唱歌作为主要活动。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先进的教学观念,即从先前的注重教师传授向关注学生素质提高发展,由注重教学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转变,由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互动向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转变。音乐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审美、创造、交流和传承”,这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来新的要求,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将音乐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则主动退居二线,承担起学生音乐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使其对音乐课程产生兴趣。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总结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时,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学教育质量提高与否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这些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存在巨大的联系。因此要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中学音乐教师亦是如此。音乐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来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首先必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深刻理解音乐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能够对传统音乐课程进行科学总结与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能够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音乐教育动态;此外,音乐教师还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如教师应当具有较好的音乐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声乐、器乐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等,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真正体会到音乐之美。

(三)丰富的文化修养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人文特点,在中学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师应该具有丰富丰富的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得到启迪,树立崇高理想,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用人文精神关爱学生,使学生在有声的音乐熏陶中得到无声的人生启迪,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其今后的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改革下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素质的建议

(一)在教学过程中建立音乐教师素质考核机制

在中学音乐教师课程改革中,应当从教学过程中来对教师进行考核,而不应该以教师的文凭达标作为基本的考核因素。一个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的人。因此要加强音乐教师素养,必须改进当前的考核机制,站在专业的角度,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重教学过程,重视音乐教师的继续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支持音乐教师的工作

在应试教育的传统下,当前中学对音乐、美术等所谓的“副科”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在教学时间还是经济支持方面,很多中学做的远远不够。因此校方或主管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支持中学音乐教师的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师足够的时间支持与经济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培训,支持其提高专业素养。

(三)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

尽管当前素质教育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中学音乐课程改革也在深入展开,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学音乐教师竞争机制的陈旧有关。当前很多音乐教师抱守残缺,死守着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只注重课堂中“你听我讲”的教学方法,无法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同时很多教师不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以旧知识、旧方法来讲解音乐。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现象,在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引入高校的竞争机制,把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纳入竞争之中,督促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使其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深入开展中学音乐课程改革,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中学音乐教师作为音乐美的传播者,作为学生音乐知识的启蒙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主管部门应该从客观条件方面帮助音乐教师提高专业素养,而教师也应该积极努力,从自身做起,发掘自身潜力,学习音乐课程改革的要求,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和生力军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贾伊娜.高校钢琴主科学生钢琴教材与曲目的选择[J].华章,2011,(06).

[2]汪健.关于音乐对人的生理影响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上一篇:浅谈音乐特长生的视唱教学 下一篇:论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