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 精神成长是一生的事业

时间:2022-10-03 10:51:54

杨澜 精神成长是一生的事业

做一个幸福的女人,这是天下大多数女性的渴望,杨澜同样不例外。

如何向幸福进发,则是长期以来女人间不断关注探索的话题,杨澜也在此列。

2014年4月26日,“天下女人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几十位中外各界学者,从科技、管理、文化等方面,与300多位嘉宾共同探讨关于幸福――“女性的声音和选择”。

当刚刚度过46岁生日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媒体人、企业家、论坛发起人杨澜,真诚地阐释道:“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常常是无知的。有些女人认为,无节制地为家庭做出牺牲,在身体和情绪上默默忍受是一种美德。其实,一个健康和快乐的人,才可能更好地爱别人。其实努力协调‘身、心、灵’的平衡,才有助于身体与情绪的健康、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还有精神的成长与超越。”

主动选择的人生

美丽智慧、优雅知性,开创了成功的事业,在公众眼中,杨澜是优质女性的典范。她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多角度的形象,被称为“中国的华莱士”。但这个看似一直被上天眷顾的女子,实则并非一帆风顺。正如杨澜自己所言:“我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完美。有的人说杨澜你一直很顺利,我都只是无奈地一笑。我没有办法跟每个人去解释我的艰辛和失败。”

生于1968年的杨澜,出生不久后就被送到上海外婆家寄养。这位勇敢睿智的老人,对杨澜一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忆及外婆,杨澜语带敬佩:“上世纪20年代,为了逃避包办婚姻,外婆深夜离家出走,靠一双解放脚(裹了一半又放开的脚),风餐露宿从浙江小镇逃到上海,在服装工厂做女工自食其力。那年她17岁。生命直觉的反抗让她发出自己的声音,作出主动的选择,自我意识的觉醒战胜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然而实际上,直至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杨澜骨子里仍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那时好多同学听力能得A,杨澜老是得A-、B+什么的,这让她非常苦闷,每天晚上都在日记里写上:“明天我要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一定要充满信心地把自己的听力提高上去。”但是第二天一上听力课,还是不懂。半年多之后,杨澜的听力成绩慢慢上来了,她才恢复信心。这段看似无关紧要的经历,在杨澜心中始终挥之不去:“我很羡慕周围生活中一些棱角更分明、更有创见和个性的人。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

杨澜大学毕业时,参加《正大综艺》栏目主持人招聘,刚一面试就“反客为主”。“当时制片人让我做一段自我介绍,我反问道,听你们的要求,无非是要找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去做花瓶,为什么中国电视上的女主持都要这样?她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呢?”

为什么要做一支傻傻的传声筒?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我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观念一直穿插在杨澜日后的工作生涯之中。

在《正大综艺》做主持人的四年,让广大观众认识了杨澜并就此难忘。当时她与赵忠祥的合作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轻松随意的主持风格,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使杨澜的人气指数快速上升。1994年,从事电视主持仅四年的杨澜,就获得了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这是中国电视主持人的最高荣誉,在很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心目中,杨澜不仅仅是当时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杨澜却在录完200期《正大综艺》后背包远行,奔赴大洋彼岸,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攻读国际事务硕士学位。

“为什么当时我会离开《正大综艺》?这是不断有人问我的问题。我不知道是否说清楚了,激流勇退也好,有学习意识也罢,都不是问题的实质。实质是我觉得我不擅长做综艺节目。我既不会唱歌,也不懂跳舞,更演不了小品。只有一次和赵忠祥老师合作演魔术‘大变活人’,我还没走出去呢就让别人认出来了,魔术的效果一点没有。所以我想,我真没有什么艺术天分,还是老老实实做自己能做好的事吧。我什么事情做得好呢?也许从小受家庭影响,我还比较喜欢读书,还有学习的能力。所以日后开始做访谈节目,每次我都是坚持尽可能多的阅读相关资料,看所有的东西。按别人的说法:这很笨,主持人就是靠口才好,现场反应快就行了。我恰恰认为不是这样。拿我做访谈节目来说,你事先准备的程度和你做出的节目效果是成正比的。”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两年时间里,杨澜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在哥伦比亚电视网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并获评论界好评。1996年,杨澜被选入英国《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

2003年的夏天,杨澜陷入人生中的低谷。2000年,杨澜创办阳光卫视,制作和播出以纪录片为主的电视节目。心中久藏的文化理想点燃了她的激情,她觉得中国需要有一个有文化感和价值感的电视平台,她要将之变为现实。然而由于商业模式等问题,这次创业却并不顺利,几经挣扎,2003年夏天杨澜卖掉阳光卫视回归节目内容制作。而今回首,她淡然的微笑中依旧难掩遗憾和不舍:“当时这件事情让我有极大的挫败感,甚至接下来的两三年都没缓过劲来。我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不停地工作。那段时间,工作是带给我平复的最好办法。”

继续做《杨澜访谈录》,并不断尝试其他工作。杨澜一路行走,一路感悟,一路成长。她发现自己采访过的女性,都有自己成功的独到之处,而她们的共性之一,便是不断使自己在精神上有所成长。

《杨澜访谈录》首期访谈嘉宾王光美,就是一例。杨澜介绍到,当时阳光卫视的定位是人文纪录片频道,像王光美这样的人物,就加入了很多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拍摄场地也非常多,包括她从监狱出来以后住过宾馆的服务员我们都采访了,还有她周边的人,女儿和哥哥。这期之后的访谈其实就越来越接近针对一个人,而且是在一个时间点内完成的,就很少有这样的跨度了。在节目中,王光美的个人命运和时代背景交相叠映,从而反映出一个人和一个时代。而令杨澜最难忘的是自己采访时问王光美的一个相对有点挑战性的问题,“你在这个运动当中是一个受害者,但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之前的运动中,你也可能冤枉过别人?”王光美平静地回答道,“真是没准有,我们这样呼啦啦地搞运动,一定会把好多不相干的人裹挟在里面,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搞运动”。

“今天的女性认识到,精神的成长是终身的事情。当精神停止成长的时候,你会变成一个枯燥和无聊的女人。怎样让自己的精神丰满、丰富、活泼、充满魅力,怎样去完成自己更高的精神追求和成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也是幸福的一个重要层面。”

创造幸福的能力

作为主持人出现在节目中时,杨澜对节目制作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是否需要一个反光板她都会提出建议,作为一个职业的主持人,她对节目的品质有很高的敏感度。”而今《杨澜访谈录》已经开播12年,2006年启动的《天下女人》迄今也已度过六年光阴,除此之外,杨澜后来又陆续开展天女网、澜珠宝和其他业务。

于是,在节目之外,杨澜逐渐将目光转向女性自身的发展与建设。她语气诚恳地分享道:“我觉得国内外聚焦在女性身、心、灵方面的论坛比较少。比如我参加过的一些论坛,无论是联合国或是媒体举办的,都聚焦于政治和商界的女性。但一般女性更希望听到她们关注的话题,比如怎么实现职场的提升,她们不一定要做CEO,但也希望在职业中得到快乐和成长;比如在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有很多困惑,是不是有一些新的理论和一些实践能够帮助到她们。”

经过周密准备,2014年4月26日,“天下女人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杨澜特意为论坛设计的LOGO是一枚散发着光泽的浅绿色四叶草,意为平和幸福。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杨澜讲道:“我不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幸福的公式,每个人对幸福的期待和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一路走来被人艳羡的杨澜,品味甘苦,说道:“但是其他人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包括一些科学的发现和科学性的思考,是可以启发我们自己的生活智慧的。天下女人国际论坛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对于完整而平衡的生活的期待和追求,所以我希望这个论坛是具有启发性的。另外,女人之间是非常需要社交的。所以我们想通过这个论坛提供一个环境让参与者彼此来结识、交流、分享,让它成为情感支持的平台,而不仅仅是听某一些杰出女性领导人的演讲而已。我希望来自各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能在我们精心打造的社交圈学习,交流,成长,绽放。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女性的创造力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突出,先不说我们去孕育生命,在创造新科技、自我实现的层面上也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同时我们也是幸福的创造者,所以我想把女性的幸福力传播得更广。”

这段话得到了在场300多位各界嘉宾和普通女性论坛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杨澜则说,她这段话说给所有的女人。杨澜特意阐释到,我们把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称为幸福力。现代跨界的学术研究认为,幸福的概念包括主观感受,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人际关系,成就感,价值的认同与创造。天下女人国际论坛以“女性的声音和选择”为题,则是希望广大女性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选择,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与其活在别人为我们指定的角色中,不如制定自己的标准,去探索,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力。今天是时候换一种眼光,不是割裂地,而是更完整地看待我们自身的需求:身体与情绪的健康,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还有精神的成长与超越。真正的平等是尊重性别和个性的差别,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只要出于自由的选择,做全职主妇和做女CEO一样值得尊敬,也同样具有挑战性。我们都需要倾听,倾听内在的声音,倾听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我们都需要发现,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而不是在人云亦云中随波逐流;我们需要让麻木的感觉再次敏锐起来,唯有如此,才能感知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幸福,也才能焕发潜能,创造丰盈充实的人生。”当被问及自己的梦想,一身淡粉色套装的杨澜莞尔,带着向往轻声回答道:“我希望当我到80岁时,还能做一个优雅的老太太。”

上一篇:云计算在高校教育中的初探 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呼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