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语录范文

时间:2023-09-26 13:01:00

杨澜语录篇1

【关键词】电视访谈;杨澜;谈话;技巧

电视访谈节目主要是指节目主持人以新闻人物为主要对象进行对话,节目形态相对轻松,区别于严肃类与娱乐类的综艺节目。凭借低成本、易操作、高收益的优势,电视访谈一直以来深得电视制片人的青睐,另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访谈节目中也不乏滥竽充数者,各节目间难免重复、抄袭。如何在受众自主化的年代,在众多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独树一帜,主持人的谈话技巧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做得较成功的当属由著名媒体人杨澜女士主持的高端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该节目由主持人杨澜亲自创办,近几年来在社会中高阶层的精英人群中有着相当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杨澜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同嘉宾之间的知性沟通与交流,深入挖掘嘉宾的精神层面,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杨澜在自己的书中说道:“做访谈节目的人是以提问为生的。我们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提问。”通过回顾《杨澜访谈录》近两年的视频,并大量搜集相关研究,本文以杨澜的谈话艺术为研究对象对电视访谈节目中的关键谈话技巧做了以下三点总结。

一、访谈节目中礼貌原则的使用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1983年)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准则:1.策略准则: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2.宽宏准则: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1

杨澜在节目中展现出优雅知性的形象,而她的谈吐也一如她得外表一样,让人感到舒适自然。成就她这种气质的众多因素中,节目中的礼貌原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本文认为语言学家Leech的理论,对于电视访谈这一媒体形式的发展有直接的借鉴价值。

下文将结合《杨澜访谈录》中的具体案例,解析“礼貌原则”在其访问中的具体体现与其应用效果:

例1、杨澜:在您的武侠小说中有很多让人神往的爱情;您觉得哪一对人物之间的爱情是代表了您对爱情的一种理想的想法?金庸:我对爱情理想的想法,不能说那一段,总之对人很忠心的,没有三心二意的,一直从一而终的这种感情我是很钦佩的,自己也做不到的。杨澜:自己做不到,所以很愿意去把它描绘出来。

金庸先生在小说中为人们描绘了众多传奇的爱情故事,但作为这些故事的原创者,他的婚姻却倍受外界争议。然而,对于一个已经年迈的沧桑老人来说,以犀利的言语去刺激责备显然不妥。因此,杨澜没有正面发问,而是从金庸自己的作品为切入点,表面上谈论武侠小说、爱情理想,实则给金庸心里暗示,避免唐突。而金庸也由小说自然地谈及自身,这样杨澜便可顺理成章地引入到核心的问题,这是策略原则的体现。通过合理的策略减少节目访谈对象的利益损害,是保证节目能够顺畅进行下去的有效手段。

例2、杨澜:但是为什么在得了金牌以后你的表情依然是那么恬淡,带着迷人的微笑,也没有觉得特别激动,不能自已。刘子歌:可能我就是性格就是这样……(省略)

本例中杨澜用的“表情恬淡”、“迷人的微笑”这类褒义的词语来描述被采访者,就是赞扬准则典型应用。对采访对象的适时的赞扬不仅可以表达主持人的友好,更可以是采访对象身心愉悦,从而达到使采访活动更加顺畅的进行下去的效果。

例3、杨澜:我每次(做采访)都很紧张,你呢?卡尔拉格菲:每做一次时装,我都当它是第一次,下一次我就能把它做得更好。

事实上对于杨澜这样一个采访过超过500个社会名流的资深媒体人来说,杨澜必定会有胸有成竹、轻松应对的时候,但是这里杨澜却说“每次都很紧张”,显然是谦虚的表现。适时的谦虚有时也是一种方法——将自身的“感受”作为出发点从而引导采访对象描述对同一处境的感受,既可以看作是提问也可以看作是谦虚的讨教,其效果就是采访者更乐于与主持人分享。

例4、黄秋生:对,特别典型,女人其实讲这些话,她不是要真的做出来。杨澜:对,对,对……(省略)我很能够理解这一层意思,就是当时觉得是没有任何选择了,但实际上回头看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该例中杨澜用“对,对,对”、“我很能够理解这一层的意思”,从语言上拉近了主持人与嘉宾的距离,扩大了一致性,有利于创造融洽的谈话氛围,正是赞同原则的体现。

例5:席琳.迪翁:……后来我就在他面前开始清唱,没有音乐……听了他便开始流泪,便开始哭泣。真的。杨澜:哦,真是太感人了。

例6:金庸:对他的去世,大概我没有责任,但是可能有间接影响,至少他不喜欢我跟他妈妈离婚,但是他自杀不是因为我的关系。杨澜:所以这个痛苦,我想对一个父亲是很难承受的。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席琳和金庸都是成功人士,却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坎坷人生——席琳深爱的丈夫身患癌症,以至席琳只能通过人工受精怀孕;金庸婚姻失败,受尽世人猜疑,儿子自杀更是他心中沉重的伤害。在触及伤痛时人们难免悲伤,此时主持人的言语上的肯定,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会让被采访人感到安慰,缓和其痛苦心情,这就是同情准则在谈话中的应用及功能。

二、访谈节目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196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L.A.Zadeh在论文《模糊限制语的模糊集论解释》中首次提出“模糊集”这一概念,标志着模糊理论的诞生2。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的一部分,是实现语言模糊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语言学家G.Lakoff(1972)最早提出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并且定义为“使事物变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3。更通俗易懂的说那些表达不确定的、非量化的、难以确定外延的词就叫模糊语言,而模糊限制语指的是一种用来修饰一个术语或名词短语的形容词或者副词等,而这些词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被修饰词的模糊程度。

模糊性语言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使用模糊性语言通过使用简洁的语言,增强访谈节目的真实性、保护谈话双方,并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模糊语言具有模糊中心词的作用,因此访谈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减少某些尖锐敏感话题对采访对象造成的刺激与伤害,起到缓和语气,缓解气氛的作用。本段将结合《杨澜访谈录》中的具体案例来分析这些模糊限制语的巧妙之处:

例7杨澜:除了给自己穿小鞋之外,别人也有可能给你穿小鞋,你遇到过这样的竞争吧?栾菊杰:像我现在代表加拿大参加比赛,又是接近50岁……(省略)

例8:杨澜:那个时候,好像很多人都觉得,就因为王楠输掉了这场比赛,我们把女团的这枚金牌丢掉了。王楠:对,确实。杨澜:那时候甚至有媒体已经说,你可以退役了。

例9:杨澜:我觉得你的成熟度,远远大于你的年龄,大概跟看《道德经》是有一定的关系。你会不会觉得你的世界有点儿单调? 刘子歌:不会啊,我偶尔也会看电视啊,有什么新出的电影也会去看。

例10:杨澜:在双杠的比赛中,我看到你最后落地的时候,一开始稍微有一点点摇晃。李小鹏:对。杨澜:然后终于站住了,那一瞬间有没有一点害怕?李小鹏:哎呦,天哪,有有有……(省略)

例11:张艺谋:我回应就是没法儿干也得干,你还必须干,包括我们的修改,也是必须改好。杨澜:好像武术指导程小东也跟你急过几次。

在以上几个案例虽然没有覆盖模糊限制语的所有类型,但是已足以说明杨澜在访谈中通过巧妙的运用模糊词语,成功的达到了降低尖锐性,缓和气氛的效果。

例7中杨澜采访已经50多岁却还活跃在奥运会上的栾菊杰,或许有人对她有些不理解,认为她应该把机会让给那么年轻人。对于一个多次强调“做足事先功课”的主持人来说,显然杨澜早有耳闻,所以杨澜用了“可能”这样一个不确定的词语给被采访者留下余地。

例8中杨澜和王楠的讨论话题亦是如此,主持人用“好像很多人都觉得”、“甚至有媒体已经”这样的语言,一来表明立场,避免主观倾向以保持节目的中立客观性,二来有意模糊了具体的舆论来源,起到缓和舆论双方矛盾的作用。例9中的“我觉得”、“大概”是主持人为了表达一种推测或者估计的时候使用的词。这里,杨澜并不能肯定刘子歌之所以比实际年龄显得成熟就是因为读 《道德经》的关系,她只是基于谈话内容所做的猜测。

其他如例9中的“有点儿”和例10中的“一点点”、“一点”表示程度上的模糊。例11中“几次”是一个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在节目中这种数字是不宜透露的,否则就会影响到两位当事人的媒体形象,可以起到保护被采访人的作用。此外,例11中的“好像”是一种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这里明显的是为了顾及被采访人的感受,尽管提到的确为事实,但毕竟是负面事件,如若直接发问则导致引起当事人尴尬。

杨澜曾经自我评价她的采访风格是“温和的深刻型”。4杨澜说:“到底是开着轰炸机把这块地都炸平,还是钻井取油?后来我们认为,深刻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温和的形式提出来。”而这里的“温和的方式”也就是模糊限制语的大量使用所成就的。

三、访谈节目中有效诱导信息的提问方式

几年前,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来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期间只接受了杨澜一个人的采访。随行的人员说,是因为曾经接受过杨澜采访的俄罗斯副总理告诉卡西亚诺夫:“如果你去中国,应该接受这个女记者的采访,她提的问题很有水平。” 5

杨澜的采访得到肯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杨澜的提问方式。总结现在汉语使用习惯发现,汉语中问句有八个主要问句类型和三个非主要非问句类型:其中陈述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含有情态词的是非问句、正反问句、附加疑问句、正向是非问句、反向是非问句以及选择疑问句属于主要问句类型。三个非主要的非问句类型则主要包括包括信息索要,转换话题,延长声音。与非问句类型相较,运用问句从受访者处获取信息的方式占有更高的比例。同时,在对问句的类型研究中发现,运用特殊疑问句和陈述疑问句获取信息的情况更为常见。杨澜之所以能够捕捉到别人捕捉不到的信息,跟这些句式的灵活运用密不可分。

这里本文随机选取了《杨澜访谈录之东方看奥运Ⅱ》为样本,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见表):

从表格可以看出,杨澜在发问时其提问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用杨澜自己的话说,她“不是把一个问题扔给他,得到答案后又接着问采访提纲上的另一个问题。”6而是随着谈话的进展与变化随时改变自己提问的方式。本文分别选取两种类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陈述疑问句与声音延长两种提问方式,结合《杨澜访谈录》中具体案例分析其使用及优势:

例16。杨澜:他(指普鲁申科的师兄——亚古金)就是欺负你的那个人。普鲁申科:他是其中之一,还有别的人……(省略)

普鲁申科是俄罗斯花样滑冰运动员,小时候体弱多病且家庭经济困难,常被人欺负。他经历过许多困难的时刻,但是他十分刻苦努力。然而成为专业运动员后,日常训练中他还是受到不少排挤,因此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他非常渴望赢得金牌证明自己。然而遗憾的是他没有拿到预料的金牌,普鲁申科因此消沉过一段时间。普鲁申科早年受人欺负之事,虽然有苦衷,但也不方便在公众面前直指其师兄,这时杨澜一个主观臆断的肯定陈述,让他不得不做出正确的回应——“他是其中之一”。

例18 杨澜:为什么不呢?这么说一点儿没错,谈到你电影的风格……格林斯潘:是海明威风格的电影。

例19:杨澜:我想问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这一次的刘翔退赛?姚明:我认为他做了正确的决定。如果受伤的话,特别是如果这不是你最后一次的比赛的话,为长远考虑,应该退下来。杨澜:有人说……姚明:而且说实话,哪怕是最后一次比赛,你也要考虑到,不作为运动员的话,今后的日子你还要怎么过,不仅仅是你自己,你的家人怎么办?像我现在结婚了……(省略)

在这两个例子中,杨澜使用声音延长的方法,但是它们的功能是不一样:例18中延长声音是为了引导嘉宾自己说出答案。例19中同样的方法,目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刘翔退赛影响巨大。当时,社会上谴责声、质疑声、叹息声都有,这里杨澜采用延长声音而不说破,正是为了保证刘翔的个人利益不受损害,也保证节目的客观公正性不受损害。

四、结语

随着实践的不断积累,电视访谈节目开始走向成熟,节目的形式,内容也逐渐多样化。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做访谈,把握谈话技巧是主持人的中心课题,是保证节目质量重要基础。倘若不总结经验,不研究问题只顾发展数量,这类节目的质量将日益衰减,最后也必将沦落为观众厌恶的次品,最后也只能走向衰落走向灭亡。

注释:

1杨青青.从礼貌原则看《杨澜访谈录》中的委婉语[J].首都教育学报,2010(12).

2夏丽云.模糊限制语·新闻语体·语用功能[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2).

3李若洋.模糊限制语视角下的新闻语篇[J].青春岁月,2011(22).

4袁余梅.杨澜的主持风格简析[J].西江月,2012(21).

5杨澜.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J].文苑,2009(18).

6蒋珂.论思想性:访谈节目制作之根本——以《杨澜访谈录》与《鲁豫有约》为例[J].戏剧之家,2010(4).

【参考文献】

[1]杨青青.从礼貌原则看《杨澜访谈录》中的委婉语[J].首都教育学报,2010(12).

[2]夏丽云.模糊限制语·新闻语体·语用功能[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2).

[3]李若洋.模糊限制语视角下的新闻语篇[J].青春岁月,2011(22).

[4]袁余梅.杨澜的主持风格简析[J].西江月,2012(21).

[5]杨澜.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J].文苑,2009(18).

[6]蒋珂.论思想性:访谈节目制作之根本——以《杨澜访谈录》与《鲁豫有约》为例[J].戏剧之家,2010(4).

[7]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8]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杨澜.杨澜访谈录2008(Ⅱ)[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

杨澜语录篇2

杨澜,女,著名节目主持人。曾在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央电视台担任电视栏目主持,以极具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倍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曾主持《正大综艺》、《杨澜访谈录》等电视栏目;1994年杨澜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之后加盟凤凰卫视、创办阳光卫视、联手湖南卫视等多家知名电视台推出《杨澜视线》、《天下女人》等中国都市女性观众的大型谈话节目。被评选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

基本档案

姓名:杨澜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8年

英文名:Yang Lan

籍贯:北京

职位: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

毕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

人生履历

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0年,杨澜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女主持人。

1994年,杨澜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6年5月,以全优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1996年夏,杨澜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数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两小时纪录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获评论界好评。

1997年4月,她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惟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当年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1997世界电视论坛”。

1997年1月,杨澜散文集《凭海临风》出版,销量超过50万册。

1997年7月,杨澜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校董,成为这所美国常春藤名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

1997年7月,杨澜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

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担任阳光文化影视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代码0307,现改名为泰德阳光)董事局主席。

2000年,杨澜女士创办了大中华区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阳光卫视在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传媒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获得显著成绩。 2000年和2001年,阳光文化两次入选由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选的全球最佳小型企业。

2001年,杨澜女士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代表北京作申奥的文化主题陈述。

2003年,阳光卫视70%股权转让,现和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合作,主持《杨澜视线》、《杨澜访谈录》等节目。

2005年,杨澜女士开始主持针对中国都市女性观众的大型谈话节目《天下女人》。

所获荣誉

1999年2月被《亚洲周刊》评为 “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

2000年被评选为“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之一。

2001年度海内外十位有影响力的“时代人物”之一。

2001年,杨澜女士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2001年7月,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代表北京作申奥的文化主题陈述。

2002年被评为“中国企业女性风云人物”之一。

自2003年3月起,杨澜女士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和义务献血形象大使,并在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理事会等多家公益机构中担任理事。

2005年起,她被聘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杨澜语录篇3

    1.妈妈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可以做到一点——面对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马虎、不敷衍。

    许多时候,不必在意孩子的选择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适得其反。

    2.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孩子生气时,也千方百计鼓励他们说出来。

    3.作为一名母亲,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语文、数学这些知识老师可以教会,但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都需要母亲去教他们。

    人物档案·

    杨澜,我国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正大综艺》,现任《杨澜访谈录》等电视栏目的主持人;2009年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2010年2月,因“奋发有为、在传媒领域和国际文化交流中追求卓越”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同年4月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由此,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所任命的第一位大使。2011年获得“十大主持人”荣誉。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合《凭海临风》,个人传记《一问一世界》。

    2012年10月15日,第五届“胡润百富最受尊敬企业家”颁奖晚宴在北京举行,吴征、杨澜夫妇获得该系列奖项中“2012年中国最具传媒影响力企业家夫妇”大奖。入行20多年,杨澜一直是圈里圈外众多女性的偶像。一边投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另一边丝毫不放松自己的老本行主持工作。谈起做母亲,杨澜说,自己心目中的“智慧妈妈”形象,首先要懂得科学地养育孩子,其次是让孩子有一个平衡的心态,要懂得与人沟通,还要自信、独立,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一个有爱、有关怀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陪伴孩子 做出勤率最高的家长

    杨澜是个大忙人。从“正大综艺”到“杨澜访谈录”,从“阳光卫视”到“天下女人”,再到目前开办的澜电子杂志,杨澜的光芒愈发耀眼。但是,去掉这些光环后,杨澜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1996年,杨澜在美国生下儿子;2000年10月20日,杨澜在上海又喜得一个6斤多重的小女儿。因为工作缘故,杨澜不能时时陪在孩子身边,但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杨澜都在他们身边。杨澜很忙,可谓是一个“空中飞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孩子钢琴学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长之一,还能在孩子8岁之前陪着他游历了15个国家。

    如今的杨澜,经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飞来飞去,但回到家中,杨澜即使再累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专心致志和他们说话,认真倾听他们说的每一件事,全身心投入他们的世界。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杨澜会与他们玩拼图、讲故事,会和孩子们打闹,也会和孩子们一起看电影。前段时间看了《别惹蚂蚁》,一边看一边和孩子一起大叫,童趣带给杨澜很多的快乐。

    杨澜至今记得儿子一岁半时的一个场景。那是儿子出生后,杨澜第一次比较长时间的出差,离开儿子有5天。那天回家时,杨澜发现儿子脸上的表情特别有层次,先是把脸转过去,憋了半天之后才委屈得哭出了声,最后把杨澜自己的眼泪也带出来了。

    儿子当初这个无比丰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杨澜的心里,她意识到孩子幼小时期不能离开母亲,三岁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损失,以后会很难弥补。后来,她下定决心扔下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职妈妈”。

    妈妈确实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可以做到这一条——面对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马虎、不敷衍,这是杨澜给自己定的规矩。

    不紧张 不苛求 让孩子接触真实的生活

    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上什么样的学校呢?

    在这些事情的关注上,杨澜和当下大多数父母很不一样。按条件,杨澜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贵族学校、特色学校,或更有利于学习外语的国际学校。可是,无论在上海还是北京,杨澜都坚持为孩子选择普通的公立学校。

    这么多年过去了,杨澜从来没有给儿子请过一次家教,也从不做任何校内功课的额外辅导,甚至不要求他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在班里拔尖。杨澜唯一给孩子安排的补习班是学习中国书法。杨澜有这样一个原则,无论孩子们今后去哪儿,做什么,他们是中国人这点是绝不能变的,所以必须要让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渗透进他们的血液里……

    杨澜还做了权衡和比较,相对来说,中文比英文难学,假如孩子从小没有一个中文写作环境,就难以学好中文。因此,孩子小时候需要重点补充的课程不是奥数,不是英文,恰恰是如今许多父母忽视的中文。

    杨澜选择让孩子上公立学校还有一个“私心”,就是想让孩子接触到最真实的生活,也生活在最接近社会现实的环境中,这样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才是真实可靠和有益的。

    杨澜也希望孩子能多一点艺术熏陶,于是从小安排他们学习弹钢琴,没料到,同在一个家里,儿子和女儿的情况大相径庭:儿子学了不到一年就开始不耐烦,打了退堂鼓;尽管有哥哥的“坏榜样”,可女儿从一开始就迷上了钢琴,天天都会要求多弹多练,完全不用别人催促……杨澜意识到,真的不该将成年人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许多时候,不必在意孩子的选择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适得其反。

    让孩子运动和表达 具有幽默感

    杨澜不觉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须要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能给人带去快乐。为此,杨澜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孩子具有几种习惯和品性:爱好运动、慈悲为怀、善于表达和富有幽默感。

    谁都知道杨澜英语特别好,可她和孩子在一起时,从没正经做过什么英语辅导,杨澜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并不特别擅长的体育运动上,她和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体育场。有一次和女儿滑冰时,杨澜不小心摔坏了尾椎骨,养好了伤还是继续奔向运动场。

    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喜欢上了动画片《网球王子》,提出要学打网球,杨澜不仅鼓励他们,自己也加入其中。杨澜发现,孩子更喜欢和他们一起运动的妈妈。为此,杨澜和孩子们约定,一星期至少出两次大汗。

    杨澜认为,表达能力的培养太重要了,几乎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她特别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带他们去朋友家,让孩子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即便是孩子生气时,也千方百计鼓励他们把理由说出来。

    还有她重视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虽然做起来不太容易,但还是努力去做。在家时,只要孩子们说了什么好玩幽默的话,杨澜总会不失时机地报以开心的大笑,同时给予回应和赞赏。她后来发现,和孩子一起看卡通书和卡通片是个好办法,能培养和强化孩子的幽默感,当大家笑作一团时,互相之间的语言自然而然会变得机敏和幽默。

    用“无所谓”和“有所谓”心态看待孩子成长

    在杨澜看来,作为一名母亲,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语文、数学这些知识老师可以教会,但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都需要母亲去教他。

    当初给儿子起名字时,杨澜夫妇曾开玩笑地说,就叫“吴(无)所谓”好了,不知是否有这个玩笑的缘故,儿子对自己的成绩排名、对个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无所谓”。儿子班里许多成绩好的同学一般都在课外参加奥数、英语等多项补习,但儿子小小年纪,居然能坦然面对,能够告诉妈妈:“我可是在参加一场不公平的竞争!”

    当然,杨澜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比如,她会鼓励儿子去竞争当班长,用自己的压岁钱为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积极为班里同学服务做事,这些都是杨澜十分看重的事情。儿子要做一个好班长、好干部,他得努力让自己各方面都优秀,自然也包括学习成绩……

    杨澜的工作有许多种,但只要是和慈善事业有关,她就会回家详细地向两个孩子“汇报”,告诉他们慈善的意义,每次孩子们也会为妈妈做的事情骄傲。

杨澜语录篇4

杨澜与杭州的情缘

让时间倒回到2006年,在杭州世贸中心举行的杭州世界休闲博览推介会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将一本装帧精美的杭州世界休博会“形象大使”的红色证书,颁发给了时任阳光文化媒体总裁的杨澜女士,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身穿印有绿叶图案旗袍的杨澜亭亭玉立,靓丽大方,她在致辞中高兴地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能成为2006年杭州休闲博览会的‘形象大使’,是一个不能拒绝的邀请,也是我的荣幸。杭州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都市的繁华。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举行适逢其时,这不仅代表着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也表明国际社会越来越了解中国。借助我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经验,我将尽可能将杭州推介到世界各地,为杭州的休闲产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随后接受采访时,杨澜向记者介绍了她与杭州乃至浙江的情缘。1968年6月30日,杨澜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一半的血统则来自浙江,因为她的母亲是浙江绍兴人。早在她上小学时,父母就带她游览过美丽的西湖,去过虎跑,爬过六和塔,喝过龙井茶,拜过灵隐寺的如来、观音和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杭州的山山水水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她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和上海东方电视台、凤凰卫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曾多次到杭州采访。每一次她都感到杭州有新的变化,她觉得杭州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干净,就像一个天然的大花园,她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她在新制作的旅游文化系列片《一生要去的66个城市》中,将杭州排在前列,并取名为《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极力向世人推介和展示。

同时,在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前后,无论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世界休博会接旗仪式上,还是后来在上海旅游节花车大巡游时,或者在香港举行的杭州世界休博会推介会中,杨澜都出现在现场,作精彩的文化推介,热情邀请中外朋友来参加杭州世界休博会。在2006年4月22日杭州世界休博会开幕之际,她又从北京飞到杭州,为休博会加油添彩。2007年6月18日,她再度来到杭州休博园,主持浙江文化创意商业论坛,出色地发挥了休博会“形象大使”的重要作用。

就这样,杨澜迷上了杭州,杭州也记住了杨澜,彼此的情缘越来越深。

当主持人后的成功转型

采访杨澜,自然要谈到她当主持人的那段经历。1990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正好中央电视台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开办的《正大综艺》节目需要一位女主持人,台里便对外公开招聘。杨澜经考试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因英语和历史、地理知识扎实脱颖而出,顺利考进了《正大综艺》栏目组。这档节目最初是旅游知识类的节目,有世界各地的风情文物展示,也有各国的文化生活介绍,还请一些国内有知名度的嘉宾参加,开展一些文艺表演和知识竞猜等,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知识性。当时男主持人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他的口才好,舞台经验也很丰富,当然在电视节目主持方面只是半路出家。最初,杨澜除了英语出色外,在主持方面经验不足,但出资方正大集团对节目主持的业务要求很高,这对杨澜是个严峻的挑战。杨澜在学校里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是同学中的“活跃分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持,加上她平时虚心向姜昆老师和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资深播音员赵忠祥请教,并认真阅读了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书,进步很快。不久,她便以清新脱俗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

1990年底,姜昆因怕长期主持电视节目影响相声表演,就告别了《正大综艺》节目,重操相声表演旧业,这对刚刚开始上道的杨澜又是一场考验。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和正大集团商量后决定主持人分别由杨澜和她的一位老师搭档,另有青年演员方舒姐妹俩一道轮流主持。这种“走马灯”式的主持让观众不知所措,节目的收视率明显下降。不久,因方舒出车祸住院,杨澜便向国际部建议,请播音经验丰富的赵忠祥出山。这一老一少很快在节目主持中形成了默契,主持得有声有色,收视率迅速上升。1993年除夕,杨澜与赵忠祥、倪萍一道主持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后来还主持过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开幕式和大学生辩论会等有影响的活动。1994年,她荣获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杨澜的名字从此家喻户晓。

正当杨澜开始走红时,她却激流勇退,在《正大综艺》办完200期后,她离开了《正大综艺》,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杨澜告诉记者,当时去美国读书主要原因是主持《正大综艺》节目5年多来,由于每一期都要创作不同的串词,有知识“透支”的情况,同时也想去国外看看国际上电视节目主持的情况和发展方向,以汲取国外电视节目主持的先进经验。

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了两年多时间的杨澜,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系硕士学位。毕业后不久,她就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德先生共同导演制作了一部有前瞻性的电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该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国播出了两小时,一下子引起美国观众的注意,评论界人士对该片充分肯定。对杨澜来说,这还首开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她在美国结识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企业家吴征,他对她的事业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1997年更是杨澜大丰收的一年。这年1月,她出版了一本题为《凭海临风》的书,发行量超过50万册。这年4月,她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光荣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同年7月,她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董事,成为这座世界名校最年轻的董事。是年11月,她又应邀出席联合国“1997世界电视论坛”,向世界同行推介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和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情况。在这期间,她又在上海东方卫视台开设了《杨澜视线》专栏,这个节目被一些观众称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电视节目”。

杨澜在美国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的关注。经双方多次接触和沟通,1997年7月,她进入了香港卫视中文台,开设了《杨澜工作室――名人访谈录》。这个节目由杨澜主持和制片,以世界著名人物访谈为主。她先后采访了金庸、黄永玉、龙永图、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英国查尔斯王子、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200多位全球各界名人。有人把她称为“中国的华莱士”,杨澜却说:“我跟华莱士的风格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华莱士采访是属于进攻型的,有些问题是直来直去,显得有些生硬,犹如驾着轰炸机来开矿,先炸开地面再说;我却喜欢‘绵里藏针’,好比开矿时先用钻机将地面钻一个洞,然后再将地下的石油抽上来,所以我不是‘中国的华莱士’。我始终认为深刻的问题也可以用温和的方式提出来,主要是看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和采访的经验。”虽然各自风格不同,但杨澜的人物访谈却做得像华莱士一样成功,她至今认为最喜欢主持的就是《名人访谈录》节目。

后来,杨澜又兼任《百年叱咤风云录》专栏的主持工作,把20世纪的百年风云事件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得到了观众的的广泛好评。

出任阳光公司董事局主席

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工作期间,她所主持的栏目都成为台里的名牌栏目,刘长乐总裁曾这样评价杨澜:“她是一个优秀的电视人才,所以才会推出如此优秀的专栏。”1999年12月8日,杨澜告别了工作两年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次年1月她与先生吴征一道出资4000万元,收购了一家香港上市文化公司“良记”后,于这年8月8日创办了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并由她担任了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

阳光卫视定位国际视点,开设的栏目有《历史与文明》《人生在线》《未解之谜》《战争攻略》《岁月留痕》《谈古论今》等,同时保留了杨澜在上海卫视和凤凰卫视创办、主持的《杨澜视线》和《杨澜工作室――名人访谈录》两个品牌栏目,仍由她亲自担任主持人,并与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开展了业务上的密切合作。后米,她又新开了一个《天下女人》谈话节目。阳光卫视创办以来,始终将镜头重点关注中国各地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热点,并不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持续不断地向世界推介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2000年和2001年,阳光文化影视公司两次入选由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定的全球最佳企业名单。

经过几年的发展,阳光文化影视公司已改名为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前些年又注入更多资金在香港上市。公司现持有11家亚洲地区媒体类企业的股份,包括31种杂志、3家报纸、10个广播电视频道、3个门户网站,还有在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教育、体育、娱乐、商业等多种业务。作为公司董事局主席、阳光卫视主持人和拥有两个孩子的母亲,杨澜在社会上、公司里和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她总是不停地奔波,辛勤地工作,出色地完成她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和家务,让社会各界的人们十分敬佩,因而在业界有“女精英”“贤内助”“好母亲”之称。

北京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除了做好阳光公司的管理和阳光卫视的节目监制、主持等各项工作外,杨澜还积极参与许多社会公益活动。早在2001年,她就被北京奥申委聘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大剧院隆重举行,北京申奥代表团成员李岚清、刘淇、袁伟民、楼大鹏、杨澜、王伟、邓亚萍和国际奥委会前第一副主席何振梁先生向国际奥委会作陈述报告,并就环境、反兴奋剂、交通、语言等问题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提问。其中杨澜代表北京奥申委作了文化主题方面的陈述,她说:“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3000年的历史文化与都市的繁荣相呼应,除了紫禁城、天坛和万里长城这几个标志性的建筑,北京拥有无数的戏院、博物馆,各种各样的餐厅和歌舞场所,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令您感到惊奇和高兴。我相信在坐的许多人都曾为李安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所吸引,这仅仅是我们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众多的文化宝藏等待着你们去挖掘。除此之外,北京城里还有千千万万友善的人民,热爱与世界各地的人民相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北京历来是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的汇集地,北京人民相信,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推动中国文化和全世界文化的交流……我相信北京和中国将向运动员和全世界的电视观众证明,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杨澜用多彩的中国文化打动了奥委会委员们的心,为北京申奥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后有媒体评论说她这个“形象大使”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中国人的自信气质,非常得体,非常出色。

近年来,杨澜还担任了中华慈善总会的“慈善大使”和义务献血“形象大使”,并在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理事会等多家公益机构中担任理事,积极参与了四川大地震和台湾“莫拉克”风灾的救灾工作。她积极向人们传播中华民族的“慈善文化”,呼吁人们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高尚品德作贡献。

由于杨澜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不仅被人们誉为中国文化的优秀“形象大使”,而且还获得很多光荣称号:1999年2月她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20位社会和文化领袖”之一,2000年被评为“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12位代表人物”之一,2001年度被评为“海内外10位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之一,2002年被评为“中国女性风云人物”之一,2003年3月她作为文化界的著名人士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并积极参政议政,2005年她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名列“中国最美50人”。

杨澜语录篇5

1 说前准备:三思而后说

有一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当电影大师汇聚戛纳, 出席祝寿短片《每人一部电影》新闻会时,不料发生意外。曾在2002年凭借《钢琴家》获金棕榈大奖的波兰73岁的名导罗曼·波兰斯基因不满记者无聊提问, 当众发飙,摔下话筒,拂袖而去。是大师没素养吗? 非也!人家的主题是《每人一部电影》,可是,不少记者的提问却纠缠于数字时代的影院如何发展, 一开始波兰斯基还有耐心与记者辩驳几句, 可是一些记者还是翻来覆去,无关痛痒的提问,最后导致波兰斯基当众恼怒。

之前,北京市大兴人民法院对郭德纲诽谤案作出判决后,有记者采访郭德纲:“您坐在被告席上的感觉怎么样啊?”郭德纲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要不您上来坐会儿, 感受感受?”之后, 郭德纲也连珠炮般抛出了一大串问题:“你是哪个媒体的啊? 干了几年啦? 开车过来的,还是坐车来的?”古人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不学,就不会有追求;不思,又岂能指望提问到位? 所以要三思而后说。

2 说时技巧:贴切恰当

在平时的观看《杨澜访谈录》就发现了杨澜很多的提问都有着很多独到之处。《杨澜工作室》自创立以来,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成为名牌的人物访谈节目。它以世界各国知名人士为主要访谈对象,通过访谈让观众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名人,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等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这样的人物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提问和采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讲究提问的技巧和方式。

在《杨澜工作室》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大段人物业绩的介绍,而更多的是嘉宾心路历程的展现和个性的张扬。他们也经历过人生的辛酸与挫折、喜与悲,所不同的是他们所抱的态度和作出的选择不一样。因此,深入挖掘反映人物特性的以及有价值的侧面,让观众认识到是“这一个”,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提问,问题的切入点要具体贴切,有针对性,能触动对方的心灵。落脚点限定方向,抓住关键,能引发采访对象的深入思索和肺腑之言。

比如:杨澜在在采访著名画家陈逸飞时,谈到事业、人生态度时,她问:“很多画家,特别是中国文人,都有一种传统的想法,就是认为应该只从事一个专业。他们可能会觉得陈逸飞这个人不务正业,还去拍电影。你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可以看出,杨澜没有直接地泛泛而问,而是另辟蹊径,从拍电影、做服装、办自己的模特公司等商业经营活动,超出了中国文人事业的范围,进而会影响事业这一传统观点切入,来谈对事业的看法,由此引发了陈逸飞充满智慧与个性的思考。他回答说:“我心里也想,每个人究竟应该怎么个活法为能够多卖掉一些画,使自己的名气更大一些还是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说实在的,还是后面的问题想得多一些。”从中真切感受到了陈逸飞的工作准则,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及他乐于尝试、乐于创造的心态,给人们一些启迪。

3 说出真情:以情动人

技巧再高明,思考的在周密,一讲话就是违心之言,一次两次还能赢得人缘,但是要想在路遥知马力后的人际交往中赢得人心就不是技巧能解决的了。“言为心声”,心静则言明,心浊则言浊。不管如何巧饰,一个人的言语总要反映其内心的思想感情。所以真情才是硬道理。

虚假的情感是难以打动人心的。以情动人,情必须是真情, 唯有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才能使人产生心灵的震颤。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同志有这样一段回忆的语言:1962年, 我要离开去天津工作了,我站在床前, 他用一只手拉住我的手,另一只手在我手背上轻抚, 就这么无言地守着, 谁也不说话。我先哭了,我一哭,立刻也落泪了。我抽泣着说:“当初我不愿来,你借我来, 现在我不愿走,你又撵我走。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流着泪叹息:“我也舍不得你走啊。我和我的孩子, 一年见不上几次面, 只有我们是朝夕相处, 你们比我的孩子还可亲。可是,我得为你们的前途着想,我不能误你的前途。”“我不嫌低,我不要离开你。”我哭出了声。用手一拉,把我一下子揽入怀中,抱紧我放声大哭:“银桥,我死以后,你每年到我坟前来看看。”他不停地用手拍着我的后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上面这段对话,许多人读后非常受感动。甚至热泪盈眶。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对话,表露了真实诚挚的情感,展现了伟人和普通人的真情美。

参考文献:

[1]斯托克哈,特曼等.语言与语言学词典[J].上海辞书出版社.

[2]徐海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J].外语研究.

[3]杨澜.我问故我在:杨澜访谈录[J].

[4]梁衡.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成功[J].

杨澜语录篇6

定价:¥32.00

内容简介: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

在事业上,杨澜是资深媒体人,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家庭中,杨澜是幸福的太太,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是什么让她在人生的每个角色里转换自如,让她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游刃有余?――杨澜将亲口告诉你她幸福人生的绝对秘密。

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密;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杨澜儿时照片首度曝光,其与世界政要、商业领袖、文艺名人的百余张合影缤纷呈现,值得珍藏。

作者简介:

杨澜:资深传媒人,著名节目主持人,现任阳光媒体集团、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

朱冰:中国传媒大学知名学者,资深策划人,独立作家。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

洪博培

文/杨澜

2011 年2月,我在北京采访了即将卸任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媒体纷纷预测这位前犹他州州长很有可能是回国为2012年的总统竞选做准备。采访中他向我说起了一个故事:

1971年,他当时只有11岁,因其父担任尼克松总统的特别助理而有机会到白宫去参观。这一次他看到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博士正拎着一个公文包向门口的轿车走去。洪博培主动帮博士拎包,还随口问了一句:“您这是去哪儿啊?”基辛格轻描淡写地回答道:“去中国。”而这正是当时美国最大的国家机密!当然小男孩完全不知这个信息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新闻价值。在当时的情形下,就算他告诉了别人也没人会相信。我问大使对比当年,现在对外交官的要求有何不同?他说:

“大概是沟通吧。当年政治家们可以关起门来进行秘密外交,今天领导人还没见面就要向媒体说明自己要谈判的内容。与公众的沟通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如果放在今天,那个小男孩很有可能把基辛格的回答挂到微博上!

李光耀谈中国改革开放

文/杨澜

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新加坡资政、前总理李光耀对邓小平的政治远见印象深刻。2009年,我在新加坡总统府Istana采访了他,这位已经经历过50多年大风大浪的老人,很难有什么事让他吃惊。不过他说让他感到惊奇的政治事件只有两件:苏联的迅速解体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对30年前与邓小平的会面他记忆犹新:“我当时在新加坡设晚宴招待他。他说早年赴法留学时曾途经此地,当时这里脏乱落后。他为新加坡取得的成就向我表示祝贺。我说,‘新加坡华人的祖先都是福建、广东不识字又缺少土地的底层农民。真正的知识精英、文化传统都在您那里。我们国小而脆弱,尚能有所作为,你们没理由做不好啊!’邓小平沉默了一阵子,没有回答我。但是当他若干年后南方讲话时,我听说他对干部们说,‘我们要向新加坡学习,并且要比他们管得更好。’算是一种回应吧。”我问:“如果今天邓小平坐在你对面,你会对他说什么?”李光耀笑着说:“我要说,你的成就已经超过了新加坡,祝贺你!”

2010年,中国在全球竞争力的排名上升到第27名,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许多官员还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李光耀记得当年在上海做市长的时候曾带队访问新加坡,询问新加坡没有什么自然资源,为何能吸引这么多的外资。李光耀告诉他,秘诀就是全球竞争力排名。它是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基础设施这些硬件,更重要的是法治环境、政府效率、商业友好、社会开放、劳动力素质等软件因素。他的话给带来了启发。有意思的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李光耀先生应邀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演讲,而我则出任主持人。席间,李光耀再次提出法治环境的重要性:“上海有了国际一流的城市建设,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就必须下工夫建设法治、教育、人才培养这些软件。说句得罪人的话,虽然中国已立法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但现在有不少中国有钱人把相当一部分财产存在新加坡,就是因为怕有一天政策有变,财产不保。”我追问:“那您是希望中国进一步完善法治,让老百姓安心把钱存在国内呢,还是宁可他们存有顾虑,继续把钱存在新加坡呢?”观众都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已经80多岁的李光耀反应灵敏,他探着身子两眼盯着我,面露狡黠地说:“你猜!”众人大笑。言归正传时他预言,过去中国的官员成批去新加坡接受培训再过一二十年,就该轮到新加坡官员来中国取经了。

爱冒险的企业家

文/杨澜

英国人与中国人不同的是他们崇尚冒险精神,英国人尊敬那些探险哪怕失败的英雄,这恐怕与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时代有关吧。

身价亿万的在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布兰森身体里流动着冒险的血液,他常常以身犯险。布兰森在家里总待不长,刚刚学会驾驶热气球一个星期,他就试图成为第一个乘热气球横跨大西洋的人。结果中途热气球失控,与他同行的伙伴跳伞,而他被孤零零地困在了高空,绝望地俯视着海洋。幸好命不该绝,他落入海中被正巧在附近的直升机救起。你以为这下他该消停一阵吧?可不久后,他又挑战飞越太平洋的极限。这回他遇上了一股高空气流,时速达到250千米/时,创造了热气球飞行速度的最高纪录。鉴于他热衷于冒险,没有保险公司愿意为他投保,所以他干脆自己开了一家保险公司。还有一次,他在乘热气球穿越中印边境时,热气球被高空气流吹到了中国的军事禁飞区内。面对中国边境部队的警告,他只有拨通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电话求救:“拜托你告诉中国军队,我实在无意冒犯,但这该死的风偏偏把我吹到这儿!求求他们千万别开炮!”他说:“工作只是我生活的一个部分。我觉得人生只有一次,就要活到极致!”

不知是否是受到了布兰森的影响,一位中国的企业家也常常放下自己的企业,出门进行登山、航海、滑翔等极限运动。这个人就是中国房地产的领军人物深圳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44岁的时候他突然感到左腿剧疼,查出来是腰椎上长了血管积瘤,随时有瘫痪的危险。他一下懵了,发现原来一直想做却因生意忙而不断推后的事,比如去看珠峰,恐怕再也无法实现了。为了不留遗憾,他决定马上动身,没想到这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甚至带动了一批企业家参与极限运动。他曾数次身陷险境,有一次离万丈冰崖只有咫尺距离,让他后怕不已。他数次咒骂着“我要是再来就是王八蛋”!但还是一次一次经不起远山的诱惑。极限运动不仅是对体能和意志的挑战,更是他了解自然,完善人格,提升智慧的途径。他知道山峰不是用来征服的,她只是允许你靠近。我采访他的时候是他刚以50岁“高龄”登珠峰归来不久。人又黑又瘦,但两眼精光四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自以为创造了中国人登珠峰的年龄纪录,却在不经意中发现一位70岁的日本男子和儿子一起也从峰顶下来,给正在长野室内滑雪场滑雪的99岁的老爷爷报喜!一时无语。我们一直以来给人生设立的条条框框是那么荒谬,甚至可笑。他告诉我,在一次商界聚会中,一位企业家听了他的故事,深受触动,感叹说:“人生还可以这样活,对比之下我们还以每天吃鱼翅鲍鱼当做生活品质的象征,实在太庸俗了。”极限运动不仅给王石带来了全新的生命体验,也让他对人生的轨迹产生了新的认识:“我发现登山中不允许你感情用事,必须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冷静。而且下山比上山更难,很多人就是因为登顶后太兴奋或大意,以为大功告成,结果酿成悲剧。所以其实在最高峰的时候你不能得意忘形,要到安全返回大本营才算成功。做企业家也是一样,要能够全身而退才是最有智慧的。有一位日本作家写过一句话:评价一个男人,后半生比前半生更重要。”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微博上传来王石赴哈佛大学研修的消息。这并不让人意外。让人生有多种可能性的王石,已经把下山的路设计好了!

你不想赢么?

文/杨澜

赢的定义让人想到竞争,丛林法则。

我曾两次到肯尼亚的马塞马拉大草原,面对灵巧的汤普逊瞪羚、温顺的斑马、雄壮的大象、悠闲的长颈鹿、冷静的猎豹、威武的狮子、猥琐的鬣狗……我搞不清自己的同情心更应该放在哪一方,是给小豹喂食的母豹还是那只被咬断脖子的羚羊?这片草原的生态比较平衡,植被、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数量匹配,各有领地、各得其所。日出月落,风来雨往,生生死死,聚聚散散,每个种群、每只个体,都顽强生存,也安于宿命。它们要赢,赢得土地,赢得配偶,赢得生育的机会。生存的法则虽然残酷,但动物们并不贪婪,大自然没有浪费:猎豹吃饱的时候即使瞪羚从眼前走过也不会发起进攻,鬣狗咬碎了最后一块骨头,还有甲虫热心地分解掉它们的排泄物。作为一种动物,想赢是常态。

我采访杰克・韦尔奇是在2001年年初,那时他还担任着世界最大的公司通用电气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采访的场所就是公司纽约总部的董事会会议厅,墙上挂着包括发明家兼第一任董事长托马斯・爱迪生在内的历届董事的照片。这些照片就像一部无言的历史,提醒着继任者好自为之。在前辈们或慈祥或严厉的目光注视下,韦尔奇在过去的20年使公司的市值从1981年的120亿美元增长了40多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营之神”。而他的六个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国也备受尊崇。他从一名工程师成长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CEO(上任时只有45岁),看透了大公司的官僚拖沓,决定再也不要看那些死气沉沉的计划书,而是要提供计划的人坐在自己的面前。“我要看着你的眼睛,看到你的激情!”

于是他把管理层次从9个减少到4个,称之为扁平化管理。他还给自己的经理们定下了标准,那就是每年都要淘汰10%的员工,而且一家分公司要么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第一或第二的位置,要么就会被卖掉。“这不是有意为难他们,没有什么比在一个名列第四、第五的公司里任职更糟糕的了,因为他们会非常沮丧。我认为我们必须有一种求胜的氛围。”甚至有一次他去百货商店买衣服时,还被商场经理拉到角落里问:“韦尔奇先生,您认为我有必要每年更换10%的员工吗,即使他们没犯什么错?”“没错,你必须这么做。”顾客韦尔奇不吝赐教。“这是不是有点太没人情味了?”我问,“你难道在所有的竞争中都必须胜利吗?”“没错!高尔夫、桥牌,凡是我做的事我都要赢。”他坚定地回答。顿了顿,他又带点挑衅地反问我一句:“难道你不想赢吗?”

赢,在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布兰森眼里似乎更是品牌的成功而非单纯的规模或利润指标。为此他曾经不惜代价将已上市的公司撤市。哪里有垄断他就冲向哪里,似乎有种探险家兼侠客的味道。维珍因此进入了食品、保险、化妆品、铁路客运、太空旅行等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中,而布兰森本人就像是一个有着极重好奇心的小男孩,四处寻找着挑战和乐趣。“干吗一定要做最大的呢?我要的是最好,有时做第三名、第四名也没什么关系。我认为品牌比利润更重要。”他说。

肯下笨功夫的杨澜

文/朱冰

面对《杨澜访谈录》的高端嘉宾,每一个人物都是某个领域的翘楚,如何将他们的人生用几个串场进行精到的勾连,这让编导们一度陷入每临撰写串场,就紧张得失眠的状态。往往是将熬了一宿的串词交给杨澜,温和的杨澜只是慢慢地说,“这样写可不行啊。”然后是一句话一句话地修改,最后几乎百分之七八十的语句都被修改掉,这样的失败感让当时的新编导金嘉楠非常受伤。作为一名善于学习的年轻人,她一直对于杨澜的现场提炼能力保持着好奇,当别人用“聪明”形容杨澜的时候,2002年夏季的新加坡之行让她看到了杨澜聪明背后的“笨功夫”。

从上海起程去机场的路上,杨澜就开始抱着一摞厚厚的资料认真阅读,几个小时飞行过后,抵达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杨澜还在阅读,只不过手里换了一本厚厚的李光耀传记。因为从出舱口到机场出口有一段距离,推着行李车的杨澜还在抓紧时间阅读。旁边的金嘉楠犯起嘀咕:这次是采访儿子李显龙啊,怎么看的是他老爸的书啊?此时的杨澜完全不理会身边的嘈杂,只顾边走边继续读书,金嘉楠此时注意到由于连日的疲惫,杨澜此时的面孔显得异常的憔悴,行程匆忙让她连墨镜都未来得及携带。直到上了接站的车辆,漫长的阅读过程才

告一段落。而就在去往住宿酒店的路上,杨澜又抓紧这个空隙与同行的节目组人员交流了采访细节。

“您父亲曾大力提倡亚洲价值观,但在金融风暴后,它受到了质疑,甚至有人把它总结为CCN:Corruption,collusionandnepotism,即腐败,和任人唯亲。你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它吗?”2002年8月30日,在新加坡财政部的一个会议厅里,当杨澜与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大臣李显龙面对面,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这样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时,金嘉楠才终于理解了杨澜一路努力的终极目的。

杨澜语录篇7

这本书像一部全景实录,真实再现了杨澜的所见所闻,毫无哗众取宠、矫揉造作的痕迹,使我们近距离地走近杨澜、走近采访现场,感受到人间的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一种爱。

杨澜在这本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也想成功,我也想证明自己。我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去问他们有没有成功的秘诀。渐渐地,我对成功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是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症”?为了“成功”,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我们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忽略了身边的人。我们能不能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个拥抱?

杨澜说道,她的美丽主要不在于其外表,而在于她那优雅的气质和高贵的品德。这种气质和品德来源于她那开朗和豁达的性格、来源于她那善良和宽厚的胸怀、来源于她那隐忍和坚强的意志。

“”中,曾是名门闺秀的王光美本有机会离开这个动乱的岁月,远离这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到国外去,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但是,她没有。而是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留在了刘少奇身边,骨子里透露出一种撼人心魄的凛然和决绝。从此,她和刘少奇一起挨批斗,一起住牛棚,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她给了刘少奇一种巨大的安慰和温暖。

粉碎“”后,调查人员找到王光美,向她了解“”中,都是哪些人对刘少奇和她及孩子们

杨澜说,我曾接到一个短信: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那一刻,杨澜有种醍醐灌顶般的顿悟和警醒。她说,在我看来,真正的成功首要意义在于做自己。

做自己,把自己做好,就是一种成功,这正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真谛,也正是作者试图向读者传递出的一个讯息。她在书中写了这样一件事:在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环境下,有关领导告诫张海迪应该把烫成大波浪的长发夹起来以符合“英雄模范”的标准形象。张海迪在进入人民大会堂、进入聚光灯中心之前的一瞬间,果断地取下发夹,让一头秀发瀑布般地披在肩上。她不要做被造型的英雄,她要做真实的自己。那一刻,张海迪在杨澜眼中,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那种美,骨子里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凛然。这就是张海迪,身残志不残,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

我们的社会从要求个体无条件地服从群体,到终于可以让人们理直气壮地做自己,是个巨大的进步。如果每个人能够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一起推动社会变得更开放、更公开、更温暖,这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功。

有人问杨澜,在你采访过的人物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杨澜不加思索地回答道,王光美。进行迫害的。

那一刻,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王光美的脸上呈现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平静和淡定,可以想象,她的内心里一定掀起巨大的波澜。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又在眼前浮现:“”中,她遭受了12年的牢狱之灾,她的丈夫被迫害致死,几个孩子也深受牵连,身心和肉体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一切,都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将这些痛说出来,一点都不过分,人们只会抱以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她将目光缓缓地转向调查组人员,只是淡淡地对调查组人员说道:“不要调查了,你们再调查下去,他们的家庭也会受到伤害。”

淡淡的一句话,却像平地一声惊雷,让调查组人员深受震惊和感动,顿时,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泪花滚动,无语凝噎。

所有的记恨、所有的痛,在王光美的心里,都已云淡风轻了。就像是天空中的一抹云彩,随着一缕清风,飘散开来,一去不复返了。留在心底里,却是人间最宝贵的东西:温暖和爱。

杨澜语录篇8

成功人生的承转启合

杨澜集多种身份于一身,她是文化名人,也是名主持、名电视人,还是著名的文化商业人士。杨澜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走的也是大学教育就业的途径,她能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机遇天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知识和意志改变命运。杨澜的成功经验对现代青年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分析她的成功道路,不得不提到改变杨澜命运的4次转折。

第一次转折:央视节目主持人

1990年2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定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华脱颖而出,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进入央视后,杨澜感觉到,这次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做传媒就是她喜欢的事情。靠着自身的实力与魅力,杨澜获得了“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等。这是很多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知名度和注意力,也彻底改变了她未来的人生道路。4年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生涯,不仅开阔了杨澜的眼界,更确立了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名真正的传媒人。

第二次转折:美国留学生

1994年,当人们还惊叹于杨澜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时,她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去央视的工作,去美国留学。

在事业正上升的时候选择激流勇退,这就意味着她要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触手可得的美好未来。但资助她留学的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这给杨澜带来了很深的触动。

26岁的时候,杨澜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这段生活给杨澜带来了很大收获,她的视野开阔了许多,更亲身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和先进的传媒理念。她利用业余时间,与上海东方电视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这是杨澜第一次以独立的眼光看世界。她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实现了自己从最底层“垒砖头”的想法。40集的《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杨澜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第三次转折:凤凰卫视主持人

1997年回国后,杨澜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当时,凤凰卫视中文台刚刚成立,杨澜便加盟其中。1998年1月,《杨澜工作室》正式开播。

凤凰卫视的两年,在杨澜的职业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她不仅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和资本,同时也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凤凰卫视的两年时间里,杨澜一共采访了120多位社会名人。这些重量级的人物也构成了杨澜未来职业发展的一部分,不少人在节目之后仍和她仍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除了会给杨澜带来一些具体的帮助之外,精神上的获益也不可忽视。同时,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嘉宾交流,也让她的信息量获得极大的丰富。

第四次转折:阳光卫视的当家人

1999年10月,杨澜辞去了凤凰卫视的工作。2000年3月,她成立了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由电视界转向商界,准备打造一个阳光文化的传媒帝国。对于这次转变,杨澜表示,她投身商界不是简单的为了赚钱,更为了实现她过去不能实现的媒体理念。

与大多数商人的低调不同,杨澜始终站在阳光卫视的前台。在报刊杂志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杨澜的报道。她从一个做传媒的人变成了一个传媒名人。这种对传媒资源运用的驾轻就熟,使得她的阳光卫视一诞生就有了许多优势。2001年夏,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的申奥活动。同年,“阳光文化”联手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新浪网,开创了网络和电视相结合的时代,又与四通合作成立“阳光四通”,开始进军网络业和IT业,这一切都给公司所有员工带来了信心。终于,阳光文化在2003财政年度中取得了盈利,摆脱了近两年的亏损。之后,阳光文化更名为阳光体育,杨澜同时宣布辞去董事局主席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她所热爱的文化电视节目的制作中。

爱心延续 与慈善结缘

设立阳光基金

2005年10月,杨澜设立阳光基金,专事公益慈善事业。对于杨澜而言,除了坚守着自己那份难以割舍的电视情结之外,慈善事业已经占据了她大多数的时间。目前,阳光基金最主要的捐助方向是教育、环保和扶贫。在之后近2年的时间里,她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与一些名牌大学和其他慈善机构合作,设立研修班,进行慈善机构干部的培训,帮助各类慈善机构提高他们的运营能力。

杨澜以其亲身经历,深感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在拓荒阶段。她说,人们的向善之心都是有的,但因为知识不足,了解不够,才产生了种种误解。这种误解,不仅存在于一般人群,就是专业人士,也有许多误解的地方。

设立大地震孤儿救助基金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区孩子沾满泥土的小脸,让一位母亲感到无法平静,她就是杨澜。大地震之后,杨澜的第一反应是,除了捐钱,还能做点什么?

“13日那天我就很想去捐钱,很想做点什么,但真的不知道除了捐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在最初的两天里,除了和大家一样看电视、捐钱以外,杨澜真的想不出还能做些什么。但等到平静下来,杨澜逐渐意识到,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无事可做。

“第一时间当然是抢救生命,但是之后呢?还有灾后重建,那个时候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于是,设立基金的想法在杨澜脑中成型。想好了就做,她立刻拨通正在赶往灾区路上的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长江的电话,说出自己的想法:“灾后重建可能要花更多的钱,应该设立一个基金,而且,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红十字会非常支持,而在确定“基金为谁设立”时,身为母亲的杨澜第一个念头便是大地震的孤儿们。“我当时就觉得,捐款对象必须明确,应该是一个由女性参与的、能为孩子们做点事的基金会,于是就和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通了电话,结果,十分钟就把这件事定下来了。”

基金的名称是“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将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进行专项管理和运作。这笔专项基金将利用全国妇联在基层的系统和渠道优势,落实到乡村一级的妇代会,收集孤儿的信息资料,把关爱送到他们身边,充分发挥该基金的最大效用。

申奥形象大使

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奥运会一步一步临近,杨澜这个名字一直伴随始终,在各大奥运主题活动上、在电视台的迎奥运节目中,优雅的形象和睿智的谈吐让杨澜几乎成为了“北京奥运”的代名词。

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第9号火炬手,杨澜跑台基厂那一部分。虽然参加过许多大型活动,但杨澜此次却显得特别激动和兴奋。“2001年北京申奥的时候,我作为陈述人陈述了奥林匹克文化这一部分,火炬也在其中,所以我觉得我和火炬接力有一种缘分。”杨澜认为,能参加北京奥运火炬接力活动是一件特别神圣的事情。在整个传递的过程中,杨澜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充分展示出了中国女性的风采。

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平衡高手

家庭与工作都要做好

杨澜是一位平衡高手。她既是众人眼中的“职场完美女性”,又是儿女心中的“漂亮妈妈”。只要不出差,她每天都要抽时间陪9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一起看卡通、做游戏、学古文。

把工作开会的地方,改在自家附近的会所,这是杨澜协调家庭与工作的最好办法。“我开会都不去办公室了,采取就近解决的原则。我的同事们都很照顾我,如果我在会所开会就知道孩子们在家,赶紧开完会就回去。”同时,杨澜也谈到了细心的老公。“大概从前年开始,每年的母亲节,他会安排好这一天,我会得到一束花,我妈妈会得到一束花,我婆婆也会得到一束花,这个是他安排的,我觉得还是很贴心。”

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

在杨澜看来,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是母亲的最大责任。“教育孩子,再好的老师都不能取代母亲。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母亲,她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语文、数学这些知识老师可以教会,但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些都需要母亲去教他。”

提到自己的一对儿女,杨澜说:“我觉得,有一个平衡和丰富的人生,要比单纯在事业上成功更加可贵。我告诉孩子,学习只要尽力就行,90分就够,不用考100分;应该出去玩,出去锻炼;而当别人不公正地对待你,要知道反抗。小时候儿子被院子里的大孩子欺负,哭着回家了,我会说,回去,让他们给你道歉。让他在应该愤怒的时候愤怒,在觉得不公的时候表达,不能做一个唯唯诺诺的人。这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做妈妈也是要学习的

前一段时间,杨澜的孩子从上海转学到了北京,刚开始时他很不开心,总抱怨说到了北京就见不到上海的老师和同学了。起初杨澜劝他还可以交新的朋友,后来她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是教妈妈如何在人生的不同情境里教育孩子的。其中有个小节就讲的是搬家,书里说搬家在大人心中不是件特别大的事,但是在小孩子小小的头脑中却是件天大的事。因为他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别的同学都已经相互成了朋友,而他是个陌生人,他要面临很多的选择。

杨澜说:“做父母的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用新的朋友圈来宽慰孩子,这会让他有一种背叛感、负罪感。他会觉得妈妈帮我交新朋友,我就可以忘了老朋友。你一定要和他说,会帮助他与老朋友保持联系。”后来,杨澜就主动帮他搜集整理上海同学和老师的联系方式,还建议他隔段时间就要打电话问候这些老朋友,回到上海要和他们见面聚会。

养生秘诀是充足的睡眠

人到四十的杨澜在公众面前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雅气质。很多观众都会问起她是如何保养自己的。杨澜笑称,睡眠是最好的养生方式!她说:“我觉得没有什么比睡觉更重要的。所以我现在晚上出去参加派对的时间是很少的,我一天至少要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

身在职场,难免面对工作上的压力,身兼数职的杨澜更要应对太多的难题和压力。杨澜自有一套解压方式。“第一,我会选择购物来放松自己,当自己做得好的时候,我会给自己买件礼物来奖励自己;而压力大的时候,我同样会通过购物来宣泄自己的压力,给自己一个状态回升的时间;第二,我通过运动来减压。我现在最喜欢的运动是瑜伽和网球,这些都是特别好的放松、健身方式。以前我的身体比较僵硬,现在经过一年时间的瑜伽锻炼,我已经可以盘腿坐下来了……”

上一篇:试着忘记范文 下一篇:盐官观潮范文